泓澄投资:投资A股需要一种均衡

巴菲特擅长的是微观投资,他总是试图进入董事会影响管理层行为,索罗斯擅长的是宏观投资,通过美元的变化在新兴国家风险中寻找投资机会。不过泓澄投资认为投资A股需要一种均衡,即“中观投资视角”,也就是从行业、风格、主题等多个中观角度来做投资,通过宏观认知、产业变迁、行业格局等获得中观行业配置线索。

北京泓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27日,专注于二级市场投资,目前管理规模100亿以上,秉持以尊重市场为基础,秉承开放包容、持续学习的态度,积极有效的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力争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的投资理念。

公募基金稳健之王——张弢

泓澄投资创始人张弢具有17年证券从业经验,历任兴安证券金融工程分析师、行业分析师、投资经理,嘉实基金行业分析师、社保组合基金经理、嘉实增长混合基金经理等。2015年4月创办泓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其中,在牛市、熊市甚或震荡市的交替中,其管理的嘉实研究精选股票表现出色,五年期排名第五,在各评价系统中均被评为五星基金。

他所管理的“嘉实研究精选”基金,是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一个标杆。在张弢管理的2010年6月-2015年3月期间,获得了169%的总收益,年化收益率23%。同期同类型基金平均收益仅84%。同时,这是全市场唯一一只连续五年每年均排名全行业前1/3的稳健之王,2011-2014年连续每年获得中国基金业最高荣誉金牛奖,是晨星、Wind、银河、招商等所有国内基金研究和评级机构评定的五星基金。

投资理念:投资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

1、投资是长期学习的过程,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做投资是一个特别辛苦的事情,需要长期学习的过程。一个优秀的投资经理必须保持特别开放的心态 ,这个事情本身说起来容易的,但是做的时候比较难。

你怎么样以一个平和的心态面对研究员或者面对不同的声音,这个伴随你的投资经历、投资资历越来越资深,这个做到是越来越难。

因为我们的经济变化很快,市场在变,生产变化也很快,你要想一直做得相对比较好,或者不被市场甩开,这个必须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接受的过程。而不是被地位、职级和资历等绑架,在新经济形态下,老的投资经理体力和知识结构肯定不如年轻人,这需要极大的投入度。

2、投资本质是风险收益的匹配,不能标签化

整个做投资的过程中,不能有太强的标签化色彩,做投资不是说你形成一个所谓的风格 ,然后你说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风格 。

无论你是偏价值还是偏成长,做投资整体核心做的事情是做风险与收益的匹配。但是大家会发现,很多投资经理最终都会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一个,或者说有一定倾向性的风格特征。

为什么是这样子,其实是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本身把说标签化是比较容易传递思想的。比如成长型的、平衡型的、价值型的。这都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方法或者表达,容易形成认知。

第二点就是起到安抚内心的效果。因为投资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你总是在犯错的过程中才能学习,这是个很残酷的过程,而不是给自己一个标签,成为做错的借口而已。

所以这个一定要克服的,投资不能有太多标签化的特点。投资本身你就是要不断的权衡和比较各种各样的风险与收益,然后尽量的调整,去适应这个市场。

3、投资控制好投资人情绪,保持好良好的心态

投资长期就是一个逆人性的过程,你怎么做到逆人性,就是尽量的让你情绪保持在一个不要太亢奋或者太沮丧的状态,很重要的时候是管理的自己的心态。

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如果说一个人通过不断锻炼具备一个能力:就是走一条非常笔直的线。但如果把这个线路放在五十米的高空,他可能就走不过去了。因为心态变了,即使有能力也发挥不出来。

所以投资也一样,水平高与低,取决于你在一个正常的心态下发挥。

如果你的心态在非常波动的情况下,基本上胜算是非常低的,这和赌徒差不多。你的投资行为一定不要轻易的让你的心态暴露在你的高压之下,这个高压可以是非常兴奋,也可以是非常的沮丧。

落实到具体层面就是不要经常的满仓空仓,不要加杠杆。最简单的做法,特别是很多买公募的人,就建议去定投,这是最简单的。

因为这个是摒弃你的情感波动的,所有人的情感波动基本上都带来的是损失,长期来看,大家都会在很兴奋的时候你也很兴奋,这是很难克服的,这是人性。

投资策略:以中观策略为基础策略

敬畏市场,坚持基于价值的趋势投资,以长期的盈利能力为基础,客观评价行业和公司,并兼顾短期催化剂。个股选择上,注重商业模式和行业空间,追求先于市场发现价值。以合理的价格布局有核心竞争优势,行业空间广阔,赛道与资源卡位准确的股票。

投资经理个人的策略以中观为基础,在深度基本面研究的基础上,将中观策略作为底层策略基础,包容成长、价值、主题、周期等多种投资思路,寻求最大化的风险收益匹配。同时也会以中观角度,做到对组合投资风险的控制。所以在行业配置方面会做到全面以及攻守兼备。


泓澄投资:投资A股需要一种均衡


“培养良好的中观思维,对投资者来说是比较经济实惠的投资方法。”在张弢看来,中观因素主要着眼于三条线索:第一是宏观经济变化对中观层面的影响。“做投资时需要考虑所买入的个股是否适合潮流或者适合这个时代。”在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各行业的表现是不同的。在弱复苏环境下,周期类的金融股就是比较好的投资环境;而在强复苏的宏观经济下,煤炭、有色等行业就具有爆发力。

第二来自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因为每一个产业都有兴衰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寻找投资机会的角度,要选择处于上升周期的产业。张弢介绍,此前曾介入的一家手机分销商,当时主要是由于3G技术发展等因素的作用,产业格局发生变化,折射到有可能是整个供应链条上发生利益重新分配,因此产生投资机会。

第三,行业格局的变化。行业大周期一般是十年,有的行业二十年才能走出来。但是行业格局利益的重新分配是非常重要的线索,需要不断地重点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