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肉雞利潤燃爆,超過豬肉,走向“一哥”

10月21日,從3月中旬以來持續處於靜默期的雞產業鏈股票集體上揚。產業景氣度超預期成為這波上漲的底層邏輯,雞肉、雞蛋、雞苗價格均創出歷史新高,而且一再刷新。相關公司股票也受到融資客以及北上資金的持續青睞。在這波熱潮下,肉雞產業“一哥”自羽肉雞受到大家的關注,本文國泰君安將詳細解讀白羽雞是如何走向“一哥”地位的。

白羽肉雞——肉雞第一、消費肉類第二

在我國,肉雞主要包括兩大類,即白羽肉雞和黃羽肉雞。其中白羽肉雞是進口品種,屬於快大型肉雞,毛色多為白色。具有生長速度快、料轉化率較高、產肉量多等特點,適合工業規模化生產。而黃羽肉雞則是中國“土著”雞,與白羽肉雞相比,黃羽肉雞具有體重較小、生長週期長、抗病能力強、肉質鮮美等特點。

近幾年來,白羽肉雞產業得到了迅猛發展,佔據了我國肉雞市場的大半江山。2018年,我國雞肉總產量達到1472.63萬噸,佔到肉類總產量的24.37%,其中白羽肉雞佔到61.2%,已連續多年超過黃羽肉雞,並且正在迅速拉大這個差距。中國雞肉總產量達147263萬,白羽雞居然佔了61.2%!

白羽肉雞利潤燃爆,超過豬肉,走向“一哥”

肉雞利潤大漲

目前,白羽肉雞是我國第二大消費肉類,老百姓餐桌上離不開的主角人均消費8公斤以上。

養雞到底有多賺錢?

今年,在養殖業整體向好的背景下,生豬價格大幅上調提振了肉雞市場需求,雞產品走貨順暢,而肉雞供應增幅有限,供需雙重利好市場,肉雞市場強勢走高。白羽肉雞行業,A股主要有四家上市公司,益生股份、民和股份、仙壇股份、聖農發展。其中有益生股份、仙壇股份、聖農發展披露了三季度的業績預告

上市公司預計淨利潤同比上升。

目前,國內雞肉成為僅次於豬肉的第二大肉類消費品,而世界雞肉的需求量已經超過豬肉。特別是在發達國家,人均白羽肉雞消費量在30-50千克,如美國目前人均雞肉消費量44.3千克,遠遠超出了豬肉和牛肉!

在這種大環境下,白羽肉雞也成為我國出口量最大的肉類食品,每年有50多萬噸雞肉被出口到日本、歐盟、美國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白羽肉雞的產業鏈

白羽雞起源於印度, 19世紀傳到英國, 經過100多年的選育, 形成目前的幾大種雞 品種。

20世紀40年代,歐美出現了大量規模化肉雞育種和生產企業,主要利用標準品種生產專門化品系,並進行雜交配套生產商品代。

與此同時,孵化技術、光照和人工授精等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肉雞遺傳育種的發展,並使得白羽肉雞成為肉雞中極具競爭力的品種。

白羽肉雞利潤燃爆,超過豬肉,走向“一哥”

白羽肉雞利潤燃爆,超過豬肉,走向“一哥”!

2019年白羽肉雞全產業鏈獲得豐富利潤,特別是上游祖代一父母代種雞養殖利潤創下歷史最高水平。

白羽肉雞利潤燃爆,超過豬肉,走向“一哥”

白羽肉雞利潤燃爆,超過豬肉,走向“一哥”!

2019年以來,白羽肉雞市場形勢較往年發生明顯變化。上游種雞產能低位回升,下游商品雞養殖場、屠宰場新增產能多,肉雞市場價格高位運行。種雞端話語權提升創歷史最佳盈利水平;一條龍企業競爭優勢顯現,利潤豐富。

白羽肉雞產業積極擴張

由於貿易商和屠宰場均等10月-11月淡季時補庫存,但市場並沒有迎來淡季,反而出現淡季不淡,導致整體庫存一直處於極低的狀態。根據卓創數據,屠宰場的凍品庫存僅52%,明顯處於低位。

目前商品代雞苗供應不足,在產父母代存欄中,大部分種雞為換羽種雞和延遲淘汰種雞,甚至部分雞換羽達三次,整體生產性能低下,實際的有效供給不足。而父母代雞苗銷售中,截至10月6日,父母代銷售3427萬套,同比增長約9.7%,與2017年同期的3346萬套相比也僅增長2.5%,整體供給增量預計有在貿易商和屠宰場後續的補庫存情況下,雞價有望迭創新高。

白羽肉雞的發展前景

白羽肉雞自身的優勢和當下對豬肉的替代性需求使消費市場不斷擴容,白羽肉雞企業將面臨量價齊升的歷史機遇。長期看需求擴張龍頭受益!資源友好的白羽雞嬴得了世界的青睞扮演著全球第一大肉類蛋自供應者的重要角色。

有機構預計,未來10年內我國人均雞肉消費量將增長10千克左右,到時我國雞肉消費總量將會達到2700萬噸。國泰君安認為以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來看很有可能躍居雞肉消費第一大國!綜上所述,白羽雞一步步走向雞產業股票“一哥”並不是偶然的。

白羽肉雞利潤燃爆,超過豬肉,走向“一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