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居正较量的高拱,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祸从口出从此跌落泥潭

今日看点:和张居正较量的高拱,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祸从口出从此跌落泥潭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微史长城,今天给大家聊的是张居正扳倒高拱上位的故事。古今中外,仕途中人最在乎的一点无非是官场排名。隆庆元年时,内阁有六名成员,这其中徐阶是首辅,高拱按资历来讲是排名第四的阁臣,张居正则是排在最后一名的阁臣。高拱在较量张居正之前,事实上存在着与其他排名较前的同僚较量的一个过程。这样的较量惊心动魄,很能体现仕途的残酷性。我们细看高拱的挑战史,正是应验了那句老话:与人斗,其乐无穷。高拱无疑是乐在其中的。

和张居正较量的高拱,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祸从口出从此跌落泥潭

隆庆皇帝

应该这么说,徐阶去后,高拱以自己是新帝肺腑之臣自居,开始了在内阁中上位为首辅的举动。但在当时,高拱并不占很大的优势。因为他虽然自以为是隆庆皇帝的肺腑之臣,可在徐阶去后,隆庆皇帝(穆宗)还是任命资深阁臣李春芳为首辅。并且除李春芳外,其他阁臣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和张居正较量的高拱,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祸从口出从此跌落泥潭

徐阶

在阁臣中像张居正也不是等闲之辈。在组织派系中,张居正是亲徐阶派的。当嘉靖皇帝去世时,时为内阁首辅的徐阶和张居正一起商量共同写就嘉靖遗诏,并未通知高拱,这是高张之所以走向不和的原因。高拱要想问鼎首辅,按正常官场资历或者说程序而言,实在是希望不大。但作为一个自负之人,他又想快速达成自己的目标。由此,高拱开始了驱逐行动,借助他和隆庆皇帝的特殊关系,将对他有威胁的阁臣们排挤出去,以求尽快上位。

和张居正较量的高拱,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祸从口出从此跌落泥潭

张居正

高拱的排挤行动遵循由易及难的原则,先从新晋阁臣赵贞吉开始。赵贞吉是嘉靖十四年的进士,隆庆初在宫中担任直讲,和高拱一样都是帝师。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赵贞吉在徐阶去位后进入内阁,也称得上是老资格的阁臣了。赵贞吉在内阁掌管都察院,相当于现在检察院院长职务,而高拱在内阁兼任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部长,两人权力高度集中,赵贞吉对高拱又不以为然,称高拱“久专大权,广树众党”,高拱自然是要除之而后快。他指使自己的门生、吏科都给事中韩楫上疏弹劾赵贞吉,逼迫后者上乞休疏。而隆庆皇帝在权衡利弊后,选择弃赵保高,赵贞吉终于被赶走了。

和张居正较量的高拱,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祸从口出从此跌落泥潭

赵贞吉

其实在赵贞吉去位之前,另一个阁臣陈以勤目睹同僚间尔虞我诈,自己却无法作为,便在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向皇帝连上四疏请求告老归乡。这样,在隆庆朝的阁臣中,高拱最有分量的对手只剩下首辅李春芳了。李春芳原为次辅。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徐阶去后,五十八岁的李春芳继徐阶升任为首辅,由此成为高拱的重点攻击对象。隆庆五年,给事中王祯在高拱的暗示下,上疏指责李春芳,高居相位之后,就罔顾亲人,是为“不忠不孝”。 李春芳在高拱的道德压制下,不得不五上乞休奏疏求去。由此,高拱的又一重量级对手从内阁中消失。

和张居正较量的高拱,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祸从口出从此跌落泥潭

殷士儋

李春芳之后是大学士殷士儋。此人比较猛,不似李春芳等人委曲求全,富有斗争精神。他虽然和高拱一样,曾做过裕王的老师,却并不因此讨好高拱,故而长期得不到提拔。隆庆四年,直到李春芳去职后,他才任文渊阁大学士。所以当高拱将目标对准他,指使门生韩楫弹劾他时,殷士儋终不能忍,和高拱在内阁当场爆发了。只是殷士儋的鲁莽行为适得其反,隆庆五年十一月,他被逐出内阁,成为高拱大棒之下的又一牺牲品。

和张居正较量的高拱,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祸从口出从此跌落泥潭

高拱

应该说在较量的最初阶段,高拱是占优势的。因为在当时的内阁里,张居正其实再可无结盟的对象。在徐阶退隐的背景下,张居正也是只单影薄。只因张居正采取了这样一个策略,才最终斗败了高拱,那就是联手敌人的敌人,各取所需,同时增加自己的胜算。张居正观察到,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与高拱结怨颇深,是谓可以联手的敌人的敌人。而隆庆皇帝病入膏肓,高拱可以倚重的力量正在逐渐消失。如何在仕途危局中破局、做局进而构筑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局面,高拱做得不如张居正老到。或许我们在这里还要重点介绍一下冯保。因为高拱不仅是败在张居正手里,其实也是败在冯保手里。在他和冯保的前史中,其实已经隐含着将此人往张居正那方力推的因素。这是高拱为人、为官最终失败之所在。

和张居正较量的高拱,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祸从口出从此跌落泥潭

冯保

隆庆元年 (公元1567年), 高拱推荐御用监的陈洪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这是内府之中的最高职位,按道理原本应该由秉笔太监冯保来递补的,高拱却打破常规,有意打压他。甚至在陈洪被罢免后,高拱仍不让冯保去掌司礼监印,而是推荐了另一个叫孟冲的人上位。由此冯保和高拱结怨。张居正联手冯保,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敌人高拱以及各自的利益追求。冯保想上位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张居正也想成为内阁首辅,如此而已。

但高拱却不明白这些。他高高在上,麻痹大意,听任张居正和冯保结盟。但是在先皇驾崩之后,张居正和冯保制造了一份隆庆的“遗诏”。遗诏公布后第二天,两宫传懿旨称:孟冲不认字,事情不好办,司礼监让冯保来掌印。高拱这才明白过来,后悔也来不及了。冯保升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后,高拱立刻展开反击。虽然高拱从人身和制度两方面入手对冯保发起攻击。但高拱糊涂就糊涂在事已至此,他居然还看不清张居正的真面目,甚至派心腹韩楫将此事密报张居正,意思是他要和张居正共同驱逐冯保,罢黜司礼监的权力,以做到集权于内阁,共建不世之功。

和张居正较量的高拱,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祸从口出从此跌落泥潭

张居正故居

那么,张居正怎么反应呢?他将计就计,一方面和韩楫虚与委蛇,另一方面紧急联络冯保,要他采取对策。张居正的高明之处在于接下来,他和冯保设计了一个引蛇出洞的桥段,借以激怒高拱,使得他祸从口出,酿成大错,以为其所利用。高拱上疏被驳回之后,上面是冯保用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口吻写下的:照旧制行。由此高拱没过大脑的来了句:安有十岁天子而能自裁乎?,这下被冯保抓住了机会,直接篡改原话,并且向万历皇帝说,高拱说你不能决事,这可是欺君的大罪。万历皇帝直接当场暴走。

和张居正较量的高拱,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祸从口出从此跌落泥潭

万历皇帝

总结

而这句话传开后,高拱的仕途已然走到尽头。隆庆六年六月十六,在神宗即位六天后,两宫太后与万历小皇帝联名颁旨罢黜内阁首辅高拱。高拱就这样黯然离去。不过仕途虽已结束,高拱却还有话说。他归家后,发愤著书立说,写了《病榻遗言》等书。《病榻遗言》其实是一部政治回忆录,是高拱对自己与张居正较量经过的一次总结。在这本书里,高拱是己而非张,很有事后诸葛亮的感觉,当然高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失意之后浓浓的仕途惆怅。万历六年七月初二(公元1578年8月4日),高拱病卒,享年六十六岁。他的一生,可谓与人斗,其乐无穷,其哀亦无穷。其人生况味,一言难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