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我曾读过一年并参加了博士考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大家好,我是林半仙儿,一个不是学霸的化学硕士,幸运的在清华读过一年,却没有能力继续幸运。

2013年我在某高校读研一,因为大三考上了研究生,大四的时间在读研一,当时说实话有点飘,觉得都说考研难,可自己复习了两个月不是也轻松的考上了么?而且,当时的学校还是调剂去的,并不是自己选择的,和那些直接考研来的学生相比,觉得他们能力不强,事实上也是这样,从各方面都能看出来。

清华,我曾读过一年并参加了博士考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而且,我们同一个实验组的学生年纪也比我大,更让我觉得自己可能真的有实力,其实只是偶然罢了。研一刚入学不久,我就和导师提出想考博,不想浪费时间,本以为去个大连理工这类学校的,因为大部分都去这个学校,但当时我心气比较高,狮子大开口。

要去中科院某化物所,没想到导师轻松的答应了,觉得老师还是挺有人脉的。

于是我立马又改了说我要去清华,本以为会怼回来,结果又轻松的答应了,给我联系了北大和清华的导师。不得不说,老师的实力和人脉还是挺广的。

清华,我曾读过一年并参加了博士考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清华,我曾读过一年并参加了博士考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就这样,过了几天老师给我推荐了两个老师,一个是北大的某院院长,一个是清华某院的硕导,当时让我选择一个。

说实话,没想到这辈子我还会选择清华北大,当时飘的更厉害了,犹豫了好几天,选择了清华,因为北大那个院长我怕自己能力不够,不配当他的学生,所以选择了清华。

当时整个系都传开了,因为我是我们学校去清华联合培养第一人。

2013年我去了清华,这个曾经想都没想过的地方,居然离我这么近,但没想到的在后面,清华的学霸们学习能力及自立能力都很强,和我接触的普通大学硕士根本不是一个层次,更何况我还是跨了专业,我开始想办法努力,尽量缩小距离。

每天学习新课本,做新领域的试验,那段时间很灰暗,因为同实验组的学生们都很忙,没有人有时间愿意给我讲解一下他们的课程及实验,因为大部分是清华本校和重点大学的学生考过来的,实力相当,而且重点是他们考六级都是在刷分,像玩一样,每年都报名,每年都刷分,这和我们这些过六级都有难度的人来说,简直不能张嘴。

就这样,我拼搏了一年,每天都在挣扎,在这里我没有同僚可以诉说内心的苦,甚至连吃饭都是自己一个人,这种环境让我逼了自己一年,又不敢和原来的导师说,怕丢人,我的信心被一点点磨灭,马上就研三了自己的实验还没有结果,连一篇文章都写不出来,但没有文章,我可能连硕士毕业都成问题,还考什么博士。

清华,我曾读过一年并参加了博士考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清华,我曾读过一年并参加了博士考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2013年12月份,我参加了清华博士考试,面对那么多的人,所谓高手如云,冬天的北京格外寒冷,看着很多大龄青年们在考场外准备着,我心里释然了,我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还是走完这最后一步吧。复试的时候,看见自己的名字,很骄傲,而且名单上都是名牌大学的硕士,伦到我的时候,面对前面三四十个博导及院士对我提问,我很轻松,但也很庆幸见到了这么多顶级的教授。可能是我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面试了吧。

考博结束后,我和原来学校的导师说明了情况,又回到了原来的学校,也不再想考博,这一次的经历让我受用终生,也让我明白了很多,看见了差距。记得离开清华的那天,硕导来送我,并给了我一篇清华本硕博研究生没有发表的论文,并说如果有一天我想开了随时欢迎我回去,那一刻我是感动的,但我深知我回不去了,那里不属于我,我会尽力培养我的下一代,那时候我想再去一次清华。

虽然,我在北京,但却从没再去过清华。。。

遗憾是有的,但并不后悔,因为坚持过努力过,对得起自己就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