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鶻,草原霸主的興與衰

上一講裡,我們談到了西域的重要意義,以及整個大中亞地區對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的催化劑作用。

這一講裡,我們再來看一下唐朝中期以後的草原霸主,回鶻汗國。你會看到中原和西域分別是如何促成了回鶻汗國的崛起,又如何讓它敗亡,後續的歷史又是如何深刻地改造著西域。

從回鶻汗國跌宕起伏的命運裡,你能看到草原、中原與西域深刻的聯動關係。你也會更好地理解,我為什麼說中國歷史是一個體系史。

回鶻汗國是如何崛起的

其實在回鶻之前,還有一個草原霸主,就是突厥汗國。突厥汗國曾被唐太宗征服,後來在武則天掌權期間,又復國了。再後來,唐玄宗為了打擊它,又扶植了一個突厥人的附屬部落,回紇。

在大唐和回紇的聯手打擊下,突厥汗國在公元744年滅國了。突厥汗國被滅掉之後,回紇就成為了新的草原霸主,後來它又改名成為回鶻。

回鶻,草原霸主的興與衰

唐朝時期的回鶻

回鶻汗國成立後剛過十年,就趕上了一個大大的紅利。這個紅利是什麼呢?跟安史之亂有直接關係。

公元755年,唐朝發生了安史之亂。安史之亂的主謀安祿山,出生在農耕、草原過渡地帶的遼西地區,他爸爸是來自中亞的粟特人,粟特人屬於東波斯族群,他媽媽是出身草原的突厥人,所以他的身上同時流著中亞和草原的兩種血。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派遣大將哥舒翰去應戰。但是唐玄宗一通瞎指揮,導致哥舒翰被安祿山俘虜,唐玄宗這下慌了,被迫逃離長安,並黯然退位。

大唐終於發現,光靠自己搞不定安祿山了,甚至有亡國的危險,於是,回鶻人的巨大紅利就來了。

大唐不得不向這個剛剛被扶植起來的小弟求助,於是回鶻的牟羽可汗帶領大軍南下助戰。回鶻大軍協同唐軍作戰,收復了東都洛陽,回鶻在洛陽也搶得不少財富,除了財富,牟羽可汗還有另外一個重要收穫,就是三個來自中亞的粟特僧人,牟羽可汗回程的時候,把這三個僧人也帶上了。

當然,這三位不是佛教僧人,而是摩尼教的僧人,我們上一講也說到過這個摩尼教,也就是張無忌信的那個明教。你別小看這三個不起眼的粟特僧人,他們讓草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什麼變化呢?他們幾個人,說服了牟羽可汗皈依摩尼教,並且通過可汗之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回鶻人皈依摩尼教,沒多久就讓摩尼教成為回鶻帝國的國教。

原本身處中亞的粟特人,看到摩尼教在回鶻發展得這麼好,就紛紛來到回鶻。粟特人由此與回鶻、大唐發生了複雜的多重博弈關係,並深刻地改變著這幾方的命運。

這個時候,大唐帝國勉強從安史之亂中活了下來,卻又陷入藩鎮割據的困境,再也沒有當年的雄風,有好幾次,帝國政府在試圖打擊藩鎮的時候,差點被反過來搞死。

每逢這種時候,大唐就不得不再向回鶻求救,對回鶻來說,他們當然願意接這種買賣,於是再次南下,幫助大唐平息內部問題,順手再狠狠地敲詐一筆保護費。

回鶻很樂意讓大唐的帝國政府和藩鎮之間,保持這麼一種均衡關係,不讓藩鎮有能力推翻帝國政府,也不讓帝國有能力滅掉藩鎮。只有這樣,回鶻才能不斷拿到保護費。

上一講我們說到過,做買賣這種事,中亞貿易要道上出身的粟特人最擅長了。而這個時期,剛好又有大量粟特人移民來到回鶻,其中有不少就成了回鶻人的重要參謀,幫助回鶻更有效地從大唐榨取保護費。

這個過程肯定讓大唐非常痛恨,但是也帶來了另外一個結果:回鶻為了能夠持續收到保護費,便不得不保護大唐的帝國政府,免得它被藩鎮割據給顛覆掉。

實際上,帝國政府早就風雨飄搖了。在安史之亂後,唐朝還能延續將近150年,回鶻人的干預是一個重要原因。

回鶻帝國的滅亡

剛才說的這批移民過來的粟特人,除了能幫回鶻榨取保護費,還幫回鶻人發明了文字,這種文字是從東地中海的敘利亞地區傳播過來的,經過粟特人之手,又傳播到了蒙古高原上的回鶻帝國。

直到今天,蒙文和滿文所用的字母都還是這種源自粟特文的字母。

這些粟特人幫助回鶻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同時他們又把這些財富轉賣到西方,並且還引導著回鶻人對抗波斯人,以便打擊貿易上的競爭對手。

這個過程中,中亞粟特人成了回鶻汗國的大腦。包括西域在內的大中亞,與中原、草原發生了深刻的歷史聯動關係,你能清楚地看到,中國這部體系史的脈絡。

回鶻與粟特人的這種合作共生關係,讓回鶻人獲得了知識與財富,迅速地文明化了。

這帶來一個衍生的結果,文明化之後的回鶻,開始琢磨改變生活方式,他們開始修築城牆。於是,回鶻成為蒙古高原歷代遊牧帝國當中,唯一的一個築城的帝國。

對於遊牧帝國來說,築城定居絕對是大忌。因為這樣一來,遊牧帝國的機動性就會喪失掉,遊牧者兵民一體、生產-生活-戰爭密切結合的組織特徵也將發生分化,組織結構變得複雜。

遊牧者令人生畏的戰鬥力正是依賴它的高度機動性,以及超級簡單的組織結構。這方面發生變化,會讓遊牧帝國變得脆弱,在遇到危險時難以自保。

於是,在公元840年,從回鶻帝國西北方森林中跑出來又一個野蠻的突厥人部落黠戛斯人。黠戛斯人發起的攻擊讓回鶻帝國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很快就亡國了。

喀喇汗國的建立

你以為故事就此結束了嗎?後面發生的事情更精彩。

亡國的回鶻人分為幾支四散逃亡。對於後世的影響最為深遠的,是向西逃亡的回鶻人。西遷回鶻又分成了好幾支,其中有兩支,分別逃亡到中亞地區,和甘肅、青海一帶,對後世有重要影響。

這一講主要說投奔到中亞的這一支,他們對整個中亞的政治、人口和文化都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群遷移到中亞的回鶻人,征服了當地遊牧者,建立了喀喇汗國,主要位於今天的新疆西部和中亞的幾個斯坦國,後來又以帕米爾高原為界,分裂為東喀喇汗國和西喀喇汗國。

這個汗國可能你都沒聽過,但它非常重要,上一講裡說過的那些中亞偉大的思想家,都生活在喀喇汗國。

喀喇汗國對中亞的改造

先看看喀喇汗國在政治上的影響。

我們在前面講了很多東亞這邊的遊牧-定居複合結構的二元帝國,中亞卻一直沒有這種複合帝國,直到喀喇汗國的建立。

喀喇汗國的北部,是遊牧區,回鶻人是很熟悉的。喀喇汗國的南部是定居地區,按理說,出身草原的回鶻人是沒法搞定定居區域的。

但是,早年在漠北的時候,回鶻人在粟特人的幫助下,積累了足夠多的知識,懂得中亞的定居文明該如何治理。所以回鶻人也有能力去統治中亞的定居地區,從而建立起了二元帝國,也就是喀喇汗國。

有意思的是,這些回鶻人仍然有著強烈的中國意識,他們作為喀喇汗國的統治者,自稱“桃花石汗”,“桃花石”就是中亞人對於中國的稱呼,這個名字的來源是北魏的皇族,他們姓“拓跋”,到了中亞,口音不大準確,被稱為“桃花石”。

隨著喀喇汗國的建立,中亞的人口結構也發生重大變化,也就是波斯人口的突厥化。

在喀喇汗國以前,中亞的定居地區,也就是天山-錫爾河以南,我們今天說的南疆地區,多半是東波斯族群的粟特人,就是廣義的波斯人吧,他們是高鼻深目的白色人種。

而在北邊的遊牧地區多半是突厥人,突厥人其實是蒙古人種。這些突厥人以前也沒有多少興趣遷居到天山-錫爾河這一條線以南,因為他們沒興趣定居。但是回鶻人在漠北的時候已經有過定居的經驗,所以在遷到中亞之後,他們中有相當部分的人開始進入天山-錫爾河以南,轉為定居的生活方式。

這些回鶻人和當地的波斯人口混血,逐漸改變了中亞的人口結構,讓中亞開始了普遍的突厥化過程。今天我們看南疆的少數民族,白色人種的特徵相對更明顯,北疆的少數民族則是黃色人種的特徵相對更明顯,這種差異就和這段歷史上突厥人與波斯人混血的不同比例有關係。

除了人口結構的變化,喀喇汗國的建立,還帶來了一個重要影響,就是突厥民族的伊斯蘭化。

在回鶻西遷前,中亞地區已經伊斯蘭化了,但之前在中亞來來往往的突厥人並沒有信仰伊斯蘭教,因為他們並沒有這方面的需求。

直到喀喇汗國,開始了突厥人的伊斯蘭化進程。因為這個時候的伊斯蘭教,正處在文明發達如日中天的階段,回鶻在漠北的時候雖然已經跟隨粟特人,走上了文明化的道路,但畢竟時間太短,也不那麼系統,到了中亞,看到當地伊朗語系人群代表的高度發達的政治秩序與文明成果,心嚮往之,是一個很自然的事情。

另外就是,如果皈依了伊斯蘭教,統治當地穆斯林的成本也會變得更低。幾件事加在一起,突厥人開始了伊斯蘭化。

本講小結

現在可以回顧一下這一講的主要內容了。

回鶻這樣一個草原帝國,本來是循著通常草原帝國的路子發展起來的,但是由於中亞粟特人的深度介入,它的歷史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路子,並深刻地影響了大唐與自身的興衰。

到了回鶻滅亡後,又深刻地改變了中亞的歷史命運。通過回鶻汗國的歷史,可以說看到草原、中原和中亞綠洲,多個地區歷史聯動的典型案例。

但回鶻人的故事還沒完。我剛剛提到西遷回鶻比較重要的有兩支,除了西遷中亞的這一支,還有一支投奔了高原上的吐蕃帝國,在甘肅、青海一帶建立了被稱作甘州回鶻的附庸國。

這群人並沒有喀喇汗國那樣的文化與武功,但他們給雪域高原上帶來了深遠變化,導致了強大的吐蕃帝國的崩潰,也帶來了藏傳佛教的獨特體系。

這就是我們下一講的話題——吐蕃,雪域霸主的聚與散。——施展《中國史綱五十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