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awawa凭什么吸粉?禁言期间百万粉丝不离不弃,不愧是情感教主

环女带你环球游,不错过每一件女性新鲜事。

Ayawawa凭什么吸粉?禁言期间百万粉丝不离不弃,不愧是情感教主

今天这个时代的女性有了女权主义思想之后,生活会不会变得更好。

先说说我为什么想聊这个话题,因为我最近发现ayawawa回归了。

我刷公众号的时候,忽然发现ayawawa发了一条消息,短短时间阅读量就十万加,粉丝丝毫没有因为前几个月的禁言事件而减少。还有很多读者留言说,还好娃娃姐回来了,或者说娃娃姐不在这几个月,我觉得我情商都变低了。

Ayawawa凭什么吸粉?禁言期间百万粉丝不离不弃,不愧是情感教主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相当吃惊,因为娃娃粉肯定或多或少地听过外界的批评,但粉丝却还是坚信她的理论,不离不弃。

这让我反思,平时我们女权主义者非常努力地去宣扬一些观点,比如说要自由独立,要解放自己,但我们的这些观点在娃娃粉的生活里是否有用?或者说,这些观点在生活中是不是一个可操作的东西?

Ayawawa凭什么吸粉?禁言期间百万粉丝不离不弃,不愧是情感教主

今天,我请来了我的好朋友,“有点田园”的主播田左一,来聊一聊关于女权主义的一些困惑。

提图:左一是我在读性别研究专业时的同学,当时就经常一起聊性别相关的话题。今天请她来是想聊一聊,我们在成为女权主义者,并且接受性别理论训练之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Ayawawa凭什么吸粉?禁言期间百万粉丝不离不弃,不愧是情感教主

左一:先说娃娃的事情。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推崇她,我觉得是因为她特别会钻所谓“性别红利”的空子,教女性在生活工作的亲密关系中,用所谓的性别优势来谋取一些利益。当粉丝照着去实践时,会发现确实有获利空间,进而演变成所谓的理论或者方法论。

ayawawa其实已经摸清了男权社会游戏的游戏规则,但她不着眼于去解决女性困境的根本性的一些结构问题,而是教你怎么钻空子。

这也许让一些人获得了蝇头小利,但从一个大层面上来看,其实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巩固性别刻板印象,巩固性别结构的不平等,长期来说,并没有对性别平等做出任何有力的贡献,反而在让情况恶化。

Ayawawa凭什么吸粉?禁言期间百万粉丝不离不弃,不愧是情感教主

提图:对,我发现她们的理论永远都是告诉女性应该要干什么,来规避风险,而没告诉她们,你并不需要呆在这样一个压迫性的男权社会里。

左一:对,它其实目光非常短浅。它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嫁娶成功学,其实女性根本没有所谓的性别红利,都只是性别刻板印象的一些体现。把男权施加给女性的刻板印象当作跳板的话,就只会去巩固它,并最终被男权反咬一口,所以去听信跟实践Ayawawa那套操作完全就是饮鸩止渴。

提图:对,我就觉得虽然对于我们女权主义者看来,她的东西是已经就是非常可笑的,对我们的生活并不会有任何帮助,但又一想,我们平时收获的女权理论对于女性真正的生活是有帮助的吗?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最近也在反思我母亲节时写过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今日请不要赞颂母亲》。我在文末写:

如果母亲节是一个庆祝身份意义的节日,那么今天我更愿意让你抛下这个身份,因为你先是你自己,然后才是一位母亲。

最后一句话写的是:愿母亲们自由快乐成为你自己。

因为有很多母亲读者留言,说这篇文章道出了她们的心声之类的,我就想,虽然母亲们看完文章,深有同感,但是她们的生活会由此改变吗?她们放下手机后,家务劳动可以被丈夫分担一些吗?或者说自己在职场中能少受一些歧视吗?



Ayawawa凭什么吸粉?禁言期间百万粉丝不离不弃,不愧是情感教主

图/《82年生的金智英》

这样想之后,我发现自己文章所下的结论是比较空洞的,有点像一个不切实际的口号,甚至可能会让母亲更加焦虑。

因为这些结构性的性别现状是短时间难以被改变的,当她们实现思想上的自由,却依然被困在现实里,可能更受打击,也更感焦虑。

左一:我觉得你没有引起什么焦虑,反而让更多的女性的生命体验、她们的挣扎,被看见且被认可了,也让更多人有意识到,“母亲”这个词是一个绑架女性的词。我觉得已经很棒了。

同时,我也完全明白你自我反思的那一点。我记得我第一次看到节目提纲时,想的是:“好”这个词要怎么定义?

如果说是我们现在主流成功学所说的那种好,一份体面的工作,儿女双全,有车有房等等,可能女权主义并不能帮你达到这一点,或者说,这不是女权主义的目的。

我自己认可的好,是我有权利去做知情的决策,能让我去自由的探索我的人格,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其他可能性等等。女权主义给了我这样的启蒙,也一直在这个过程中持续给了我很多力量。

Ayawawa凭什么吸粉?禁言期间百万粉丝不离不弃,不愧是情感教主

提图:在践行女权主义的过程中,似乎每个人都会有些纠结的时候,我曾经对脱毛问题很纠结。

因为有一段时间和其他女权主义者吃饭,我发现大家对自己的身体都非常自信,不太会去受外界的规训,很多人都留着腋毛。

对我来说,腋毛是一件非常烦人的事情,因为它总会不停长出来,但我又因为长久以来的规训,觉得女孩不刮腋毛是一件不太得体的事情,于是我就在剃腋毛和不剃之间就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的博弈。

在理想状态下,我希望能够像那些女权主义者一样,对身体更加自信,不在乎那些毛发,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我可能做不到。所以那段时间,我会下意识责怪自己,会觉得我还没有完全把自己从规训中解放出来,后来才慢慢地与其和解。

Ayawawa凭什么吸粉?禁言期间百万粉丝不离不弃,不愧是情感教主

图/《色戒》

我想说,很多时候你并不能选择生活的环境,你也很难在一个就是男权文化非常强烈的地方做意见者,尤其是周围所有人都是在顺应这种文化的时候。

如果没有同类的互持,你是很难成为一个意见者的,因为成本非常的高。

左一:我觉得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去努力去解构父权的时候,总会面临一些阻碍,阻碍太大的时候也偶尔会让我们觉得进退两难,但这不是女权主义的问题,让我们陷入困境的根源其实是不平等的现状。

我觉得对我来说,践行女权主义在我的生活中一直是需要平衡的事情,因为作为女权主义者,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身为一个社会异类或者是一个反抗者,会不得不承受很多因违背社会规范而出现的惩罚。

但是女权主义也告诉我们,要用更多的理解去看待处于不同的权力场域所导致的不同人群的障碍,

我们需要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去面对那种惩罚,比如说你选择不生孩子,你是不是有一定的能力或资本去承受后果。

Ayawawa凭什么吸粉?禁言期间百万粉丝不离不弃,不愧是情感教主

图/《坡道上的家》


有能力和资本的人选择去做更多的反抗,当然是更好的,但是也要看到,很多时候这种能力也是一种特权。

如今很多中产女权会去阶级歧视,说底层女性应该要做自己,不然就是给男权做女奴、生孩子等等,却没有设身处地地去与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或是没有这样特权的女性去共情,其实就是典型的何不食肉糜。

这种把女权主义当做对所有女性无差别的硬性要求,我觉得本质上其实是用自己的要求去要求他人,并没有尊重他人的主体性。

提图:我特别认同你刚刚的话。我觉得女权主义理论之所以会被我们认为能解放女性,恰好是因为它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它是一个结构性的东西,它告诉女性不必再去遵循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规训,但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

我觉得它像一个锤子,去破除一个东西,但至于最后能给到你什么,还是要从每个人自己的实践和自己的生命经历中去寻找。

Ayawawa凭什么吸粉?禁言期间百万粉丝不离不弃,不愧是情感教主

图/《82年生的金智英》

我前几天听海马星球的播客节目,其中梁鸿说了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合适今天的讨论。

他说,我并不认为你懂得理论,读了很多关于女性的书,你就实现了自我,这是不可能的。很多女性主义者在生活中是一个极其有问题的状态,只用理论来指导,是根本行不通的。

我觉得还不如我们在生活的内部实实在在地找一些方法、一些渠道,这不是对生活妥协,而是说共进,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自我。

左一:其实我不太赞同把这种矛盾说成是理论跟生活的区别,或是理论跟实践的区别,因为这两者其实并不是割裂的,尤其是对于女权主义而言。

我可能会说是文本跟感受可能有步调不一致的地方,因为女权主义的知行合一可能并不是不假所思、不去练习就能达到一个状态。我们在想方设法让自己言行一致,让理论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时发现自己的身体或情感没办法无缝贴合的时候,可能会产生焦虑,但这是可以理解的。

Ayawawa凭什么吸粉?禁言期间百万粉丝不离不弃,不愧是情感教主

图/《问题餐厅》

我会允许自己有疑惑,允许自己放慢步调,但我不会停止我的抗争或是我的反思。我觉得反思是女权主义的自我批判性带给我的很珍贵的一个工具,我在反思中找到了更多支撑我成长的力量,还有让我继续践行女权主义的力量。

有人说女权主义者更容易抑郁,我反而觉得,可能正因为我抑郁,才把我引向了女权主义。

但是我明白你的意思,因为那些痛苦实在很真实的,比如我最近和心理咨询师翻来覆去在聊的,是我跟我妈的关系,我希望以一种不被传统亲情血缘意义所绑架的母女关系与她沟通,但那真的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所以其实女权主义理论也并没有让我跟我妈的关系在世俗意义上变得变成一对更好的母女。

但是我觉得它好的一点,是让我去反思我跟我妈的关系,还有包括我跟所有人的关系。

Ayawawa凭什么吸粉?禁言期间百万粉丝不离不弃,不愧是情感教主

图/《日常对话》


提图:对,很多人会觉得女权主义者就该懂得很多两性关系中的理论。之前我告诉一个朋友要去读性别研究的时候,他就说,你以后是不是就是《非诚勿扰》里乐嘉老师的角色?

其实这真的是一个误解,不是你学了这套理论,从此你和你家人的关系、你的亲密关系都会变得非常顺利。就像左一说的,它可能只是一个帮助你反思,帮助你寻找一个解释你现在状况的方式,它并不能够解决你的事情。

左一:因为解决一件事情所牵扯到各方面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性别平等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它并不简单,也并不是出于你个人的成功,或者是你把和周围人的关系处理好了,所谓的平等就达到了。它是一个大范围上的事情。

女权主义虽然不是像ayawawa一样,提供一个当下及时有效的反应,但它并不是不能解决问题,只是需要我们去花时间花精力,用一种不去加剧不平等现状的方式,跟很多方一起去配合去解决问题。



Ayawawa凭什么吸粉?禁言期间百万粉丝不离不弃,不愧是情感教主

图/《问题餐厅》


提图:我们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就是说成为一个女权主义者,他真的能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吗?

我觉得女权主义像我们今天聊到的,它并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很明确、很当下的解决方式,但它有点像在我们心里埋下一个小种子,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发芽,也许你不去浇灌,它永远都不会发芽。但有了它之后,如果你不断地去反思,去实践,我觉得它总有一天会在你的生命历程中给你一个回馈。

左一:对,女权主义提供的东西并不是一个方法,让你去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归回原位,而是给了你一个梯子,你可以跟这一切说再见。

它让你能够走到另外一个地方,而不是教你把这件屋子收拾干净。

关注环球女性,关注不一样的她。

伦敦政治经济大学性别研究硕士,自由撰稿人,野生电台主播。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