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因《入殮師》而美麗


死亡,因《入殮師》而美麗


“人終究會死去,要獲得痛快灑脫,就必須直面死亡,向死而生。”

說得倒輕鬆,要真正面對起來又談何容易。

尤其是在參加入殮儀式之時,面對冷冰冰的遺體,哪怕躺著的是至親,多數人可能也會敬而遠之,不敢觸碰。

因為死亡這件事是忌諱的,令人恐懼的。


死亡,因《入殮師》而美麗


但就是有人不信邪,他們常與逝者“打交道”,在道別的時刻,把生者和死者連結在一起,在數千年的殯葬文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入殮師就是這種人。

他們幫助逝者擦拭身體,換上漂亮的衣服,化上體面的妝,走完在人間的最後旅程。

“幹這行是不是腦子壞了?”


死亡,因《入殮師》而美麗


在中國青年報的一篇文章中,一位90後入殮師曾在網上看到網友這麼問。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東方人都很避忌談到“死”字,孩子嘴上隨便說說父母都能暴跳如雷,更何況是去當入殮師。

要是真去當了,難免就會遇到比其他常見職業更大的壓力。

許多90後選擇“現代殯儀技術與管理”專業的時候,父母都是抓狂的,嚴重的甚至鬧到要斷絕關係的地步。

外行人很難理解,入殮師這個職業為什麼可以是自豪的,除非他們被電影《入殮師》感動過。

那篇報道還寫道,一位90後妹子就是因為看了《入殮師》,才對殯葬行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最後報讀了“現代殯儀技術與管理”專業。


死亡,因《入殮師》而美麗


電影有一種神奇的魔力。

《肖申克的救贖》可以令到無數人重拾對生活的希望;

《搏擊俱樂部》可以令到無數人擊碎消費主義的鉗制;

《入殮師》

可以令到無數人重新審視死亡這件事情。

從限制級影片走出來的導演瀧田洋二郎,他用樸實而煽情的拍攝方式,呈現了一位日本年輕入殮師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並幫助日本電影在53年後再奪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死亡,對世界人民來說,是一個普遍存在的主題。我們想要表達的東西,可以超越國界,是全世界都能理解的。”瀧田洋二郎說。

他確實用電影語言打破了國家的界限,跨越了東西方文化的隔閡。外國人可以通過影片瞭解到日本當地的殯葬文化,還能感受到潛藏在人類內心深處的某種原始情感。


死亡,因《入殮師》而美麗


劇本很聰明地從一個外行人的視角出發,讓觀眾跟隨男主角的感受而感受,如果從老入殮師的角度出發,說教意味可能會變得更濃厚一些,觀眾的情感共鳴就不是由內而外,有感而發的了。

也許是為了突出對比,電影序幕是男主小林大悟進行入殮工作時的場景,然後再倒敘回他上一份工作——大提琴手。

小林有著自己的音樂夢想,但是他被現實狠狠地打敗。


死亡,因《入殮師》而美麗


他不得不另謀高就,幹上一份能賺多點錢的職業,畢竟家裡還有一個妻子要養活。

哪怕工作是要處理遺體,他也得硬著頭皮幹下去。

生活的心酸,相信是個成年人都能感受得到。


死亡,因《入殮師》而美麗


然後劇情就變得不再重要了。

看片名就知道,大家都知道小林會一直堅持幹下去,成為一位優秀的入殮師,並最終化解與自己父親的矛盾。

重要的是,小林為什麼要不顧全世界的冷眼和反對,堅持做下去。明明他見到屍體都要吐了。

比經濟和性格兩個原因更至關重要的,是他在從業的過程中,領悟到了入殮師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雖然音樂天賦不咋地,但他卻是一個悟性很高的小夥子。


死亡,因《入殮師》而美麗


促使小林心態轉變的有兩場戲。

首先是他第一次看到老闆佐佐木生榮進行入殮儀式時一絲不苟的態度。被客戶大罵之後,佐佐木生榮絲毫沒有怨氣,只是像往常一樣,幫助逝者擦身,換衣,化妝。

瀧田洋二郎用多角度鏡頭把觀眾帶到了入殮現場,屏幕內外有著相同的感受。

當看到原本冷冰冰的身體,最後容光煥發之時,原本對死亡的畏懼,彷彿煙消雲散。


死亡,因《入殮師》而美麗


留下的只有生者的痛苦與懷緬。

丈夫撫摸著先走一步的妻子,他們是如何相知相愛的,如何建立一個家庭的,如何生死相別的,背後的故事隱隱約約浮現在眼前。


死亡,因《入殮師》而美麗


此後每一場入殮戲,也都有著各自的故事在暗潮湧動。

染髮的女孩,變性的男孩,基督家庭的孩子,他們帶著自己的故事離開了這個世界。

因為入殮師的存在,他們得以和親人進行一次隆重的告別。

“今天是他最美的一天。”

看見亡妻美美的樣子,所有的遺憾,無瑕了。


死亡,因《入殮師》而美麗


然後是小林不堪壓力,準備請辭的一段。

佐佐木生榮知道小林為何而來,他傾訴了5年前會選擇做入殮師的原因,並請他吃烤河豚。

“好吃得讓人為難。”

悟性高的小林很快就明白了老闆所說的話。

死亡不可避免。

但所有的生靈都在努力生存,人如此,河豚如此,植物也如此。

為了生存,生物就得做點什麼事。

向死而生,反求諸己。

比如當入殮師這個事業,“好吃得讓人為難。”


死亡,因《入殮師》而美麗


小林只是做了遵從內心的選擇,為此,他就必須能夠頂住壓力,逆流而上。

一個人無懼世俗眼光勇敢向前,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入殮師》確實是有些勵志味道。

不過瀧田洋二郎所著重的還是關於生命與死亡的主題,可能是考慮到觀眾的感受,以及男主角本木雅弘的個人風格,電影也涵蓋了喜劇元素,整體氛圍不至於太過感傷。

久石讓的配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的情緒都需要依靠音樂的調動,把小林設置成愛好大提琴甚是合適。


死亡,因《入殮師》而美麗


告別確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生離死別,多數人一輩子最多經歷兩三次,對於入殮師來說,卻是家常便飯。

他們需要擁有比常人更堅強的內心。抵擋的不是來自死亡的恐懼,而是來自離別的痛苦。


“剛開始有點膽怯,乾的久了就不怕了,不是膽子練出來了,而是心裡想明白了,知道死者人生的最後一站,由我打扮、安慰,讓他們有尊嚴的走。幹這行心得正,把心眼放正了就沒什麼好怕的。”

在知乎“做入殮師的感受是怎樣的?”這個問題上,就有一位90後入殮師回答說。

在看過《入殮師》之後,相信不少觀眾都能夠換一個角度,面對死亡。

出於求生本能,對死亡的恐懼大概還是會有的,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達到偉人的思想高度。

《入殮師》也並不是要鼓勵觀眾“向死而生”,而是通過日本殯儀文化這座橋樑,傳達一種淡然的生死觀。


死亡,因《入殮師》而美麗


“死亡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下一程,正如門一樣。”

人類的認知是有限的,其實沒有絕對的正確,關鍵只在於你站在什麼角度去看待事物。一想到逝者本來也是生命,只不過是處在生命的句點而已,那一切就不是那麼可怕了。

永遠心懷敬畏和尊重,比無謂的迷信實際多了。

入殮師應當深知這一點,因為他們是為人類的生命旅程畫上句號的人。


死亡,因《入殮師》而美麗

讓已經冰冷的人重新煥發生機,給他永恆的美麗。這要有冷靜,準確,而且要懷著溫柔的情感,在分別的時刻,送別故人。靜謐,所有的舉動都如此美麗。——《入殮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