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全不危:所有负面情绪,都源于自我的残缺

德全不危:所有负面情绪,都源于自我的残缺

前段时间复旦女老师陈果很火的时候,看到她的一段话,还挺受触动:“当你对自己很满意的时候,就会对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也很满意。所以一个人喜欢自己,他就会去喜欢这个世界。而一切厌世,都是来自于自厌。”

后来又看到梁冬和徐文兵关于《黄帝内经》的一段对话,再次被触动到:“一个德全的人,或者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是内求的人。他不会借助于外力,对别人的行为没有仇恨的感觉,也不期望别人给他什么,因此他不会怨。所以别人想伤害你也伤害不到。也就是说,如果你被别人伤害了,是因为你本身有能够被伤害的地方。家里没有内鬼,招不来外贼。只有内心有那种自我厌恶、自我仇恨的因子,别人才能伤到你。”

这两句话,很明显说得是一回事。也就是说,人的一切负面情绪,不论是怨恨、愤怒、悲伤、痛苦等等,本质上根本不是因为让你有这些负面情绪的人或事,而正是因为你自己,是因为你对自己就有这种情绪,尽管你可能不自觉。那些人或事仅仅是“缘”,你与这些人或事的交互叫做“缘起”,缘起能起,当然不在缘,而在起缘者,道理说白了其实也很简单。

对他人或事的负面情绪根源于自己对自己有这种情绪,很多人可能看了会一愣,摸不着头脑。其实生活已经给了我们太多暗示,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比如,当我们有那些负面情绪的时候,伴随着怨恨、愤怒、悲伤、痛苦等的,是不是常常还有一种懊悔?不满意自己这样,觉得自己应该、希望自己能够豁达、看开、放下?而这不明明就是源于自己这里相应的问题吗?也就是陈果所谓的对自己不满意、不喜欢自己,梁冬和徐文兵所谓的本身有能够被伤害的地方,家里有内鬼,有自我仇恨、自我厌恶的因子。

反之,你如果对自己满意,对他人和世事必然产生的也是正面情绪。对此生活同样给了我们很多暗示,比如在你高兴的时候,一些平时会在意的糟心事就不容易放在心上。当你心静的时候,也更容易接纳、看开、放下一些平时不那么容易如此的事情。

已经毫无疑问了。既然知道了病根是在哪里,怎样治病同时也就清楚了。自然是回到自己这里,去变得对自己满意。这就是徐文兵提到而古圣先贤屡次教导我们的“内求”,真谛就在这里。内求又是古圣先贤屡次教导的“心不外驰”,说白了就是学会自己和自己待在一起,时时与自己相处,心不往外跑,不失却一种真实真切的“我存在于此时此处的‘存在感’”,即使做事时也是“我在此时此处做事”。

而平常人的心就是向外乱跑惯了,所谓心猿意马,那些胡思乱想就是,无事时有事时皆是如此,这就是所谓业力习气,时时暗耗着自己的精气神。佛教称此为“攀缘”,《楞严经》中佛讲:“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反之,就是禅宗讲的“直心”、“平常心”,而“直心是道场”、“平常心是道”。

只需要这么做,只须这么做下去,就是最好的修行,就是以生活为道场的真修行,做到最后就能得正果。只是人是不容易死心的,总想取巧求捷径,所以你还要明白这么做、做下去而得正果的,中间发生机制。

这个机制,分一因一果,因果同时。

梁冬和徐文兵的话,所解读的是内经中的“德全不危”四个字。这便是发生机制中的“因”,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极重要的道理。其中的枢机,是个“全”字。

德是我之德。一切负面的东西,正是源于自我的残缺。一切正面的东西,则正是源于自我的完全。

所谓“德”,古人常“道德”连讲,道与德是两个,却也没有不同。从根本处讲:德即道在人,道即德在天;德即人道,道即天德。道与德即是天与人,道德即是天人合一。而绝不只是世人通常使用时所谓的伦理,或者说伦理只是表面,只是德之真谛在人这一隅的展现。

德不全,就是缺德;缺德,就是道亏。这便是那个极重要的道理所在——天地、世间与人心,从没有有德无德、有道无道,而只有德缺德全、道亏道圆;天人、凡圣之间的差别,是在缺不缺、全不全,而不是有没有;是局部还是整体、阶段还是全程的关系。天地之间,人所谓的丑恶假全都存在,一直在生出,道理正是它们对于天地是全的,是整体中的部分、过程中的一环;对智慧和心量皆不全的人来说,才生出了善恶美丑真假的分别。《阿弥陀经要解》中所以说“全事即理,全妄即真”,空室智通道人悟道偈所以云“全波是水波非水,全水成波水自殊”。所以对于觉悟的人来说,一切必定是圆满的。执迷的人,眼中则注定只有缺失和遗憾。

“缺”是怎样的情形,不用多说,大家都有体会,都是例子。那么“全”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形呢?那种真实不虚的“状态”,到底是怎样的?佛家讲“众生皆具足佛性”,道家讲“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儒家讲“万物皆备于我”,都告诉我们天地本性就在人的心性中,“全”的状态便在自家心性这里。这个全即是天地之全,这个全处便是人与天地万物同一的德全道圆处,此处人与天地万物同体,与宇宙大道同在。人作为主体,只能从自家心性体会这个状态,别无他路。

这样讲你可能觉得抽象。看过一张图片,是某群友的头像,非常之妙,正好可以作为这一点的绝佳意象。图片如下:

德全不危:所有负面情绪,都源于自我的残缺

图片中黑色的雕塑,就可以看作我们色受想行识的五蕴之身。它是黑的,这就是佛教说的“无明”,禅宗说未悟时的“黑漫漫地,如黑汁相似”、“漆桶”。反之,《楞严经》称佛性为“性净明体”,其境界是“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禅宗又称悟得本性时的状态叫“大光明藏”、“心月孤圆”、“如大日轮升于虚空”,而这不正是图片中雕塑中心的那个太阳吗?

对于迷人,太阳居黑色雕塑内,即是禅宗说的“自性为五蕴所拘”,却总是在的,所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对于悟人,太阳实处天地虚空内,太阳即是本性,虚空即是法身,所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山河大地皆露法王身”,这是一种一体感应。总之,自性法身就在我这里,却不只是我的,而是天地的、万物的,亦是天心、天性,所以道是唯一,又遍在万物。“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个本性,是全体缘起之性,却遍现于每一缘起背后,包括万物,包括众生,包括你我。

说回德全道圆,什么是这全和圆呢?不是说真的整个宇宙全都无所不知了,而就是这样一种纵深向着虚空光明、广大向着无限无极的深邃不测和豁达开放状态。打开这个状态,就是圆道全德;困于五蕴内,就是亏道缺德。

如此之下,你的状态就可以称为“圆满”和“具足”的,这便是那个发生机制中的“果”,所以我说因果同时。所以老子屡次说到“知足”:“知足者富”、“知足不辱”、“知足之足,常足”,深意就在这里。“富”就是全然富足,“常”就是永恒常在。反之也是个危,“祸莫大于不知足”,世人之辱、之祸,不就是不得这足处而虚妄造作出来的吗?其中的枢机,则是个“足”字,与“全”字也是一回事,全即足、足即全,全与足的反面,都是个“缺”字。内经与老子各以一个字,合之而道出了完整的机窍——“德全自足”。佛家又讲“自在”,同样就是这自然而在、自己常在的意思。

更玄妙的是,这张图片呈现的,就是实相。所谓实相,就是说并没有一个无明需要破,无明本是载道之器,本是道之妙用,问题只是你是被拘于五蕴内,还是跳出来居于太阳的位置上,只是位置的问题,只在位置的正位还是错位。是你用无明,还是被无明所用;你用五蕴,还是被五蕴所用。所以《心经》讲“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圆觉经》讲“一切障碍即究竟觉”,黄檗禅师讲“无明即是一切诸佛得道之处”,真净克文禅师讲“(妄念)亦是海印放光”、“众生现行无明即是如来根本大智”。

那么怎么跳出来呢?“跳出”本身其实就是路,就是法门——你自觉一念,便跳出了这一念,成佛之道无非如此。所谓成佛,无非也是这样跳出了全体无明,跳出了整个五蕴。跳出一念易,跳出全体无明和整个五蕴难;跳出一念受用有限,跳出全体无明和整个五蕴则得大自在。总之路就是这么个路,就是这么一念念串通去,所以禅宗祖师称这个过程叫“打成一片”,直至“桶底脱落”。

此外还有一个整体跳出的办法,便就回到了那个回到自己这里、与自己同在的问题,这正是那条路。

因为“德全自足”,“自”是根本,是万法归巢处、大道所居处。你只有回到这里,“全”才能慢慢展现,“足”才能慢慢显现。而且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自动实现的,《庄子》云“汝徒处无为,则物自化”,天地万物就是在无为本性中自然运化的,你回到自己这里不妄想外驰即合无为,一切将会自动调整和完成便是自化,如此则不觉而自觉,三祖《信心铭》所谓“虚明自照,不劳心力”。所以《圆觉经》中佛给出了一个叫“随顺觉性”的终极法门:“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与无了知不辨真实。”说的其实就是一个纯粹与自己同在而别无其他,能做且做下去的人,佛说:“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成佛)。”

《黄帝内经》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身体的自修复功能如此,精神的自修复功能,同样如此。自我的残缺,就是这样自动去补足的,你不需要做什么,而只需要创造条件。

大道自动,迷人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