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學家和一位心理學家心中的自由觀,讀後眼界大開

自由,是一種內心由衷的心情出發。

當做一件事的時候,是出於自己的本心,而不是受到外界其他人、事、物的影響。即自由源於內在,而不是外在。

一位哲學家和一位心理學家心中的自由觀,讀後眼界大開

關於自由,關於現代人的異化問題,關於人的思想認知誤區,我們不妨看看德國的兩位專家怎麼看。(一位是哲學家,一位是心理學家,在各自的領域,這兩位專家都為我們樹立了思想認知的典範,讀懂後眼界大開,有種醍醐灌頂之感。)

1,康德的自由

康德認為,自由就是不受驅使。既不被別人驅使,也不被自己的慾念驅使。換句話說,就是你不能是一個工具。

奴隸社會有奴隸,他的行為要聽從主人指揮;現代社會也有奴隸,做什麼事都受金錢和利益的驅使。

人為活命要追求利益,求取金錢,是應該同情的,但同時也為我們的人心帶來了汙垢,從這個側面,又應該鄙視。無論是生存,還是利益,無論是人性的恐懼,還是貪婪,我們都被一種莫名的力量牽著鼻子走,康德把所有這些能牽著你走的力量叫做傾向性。康德說,凡是出於傾向性的做事,都是不自由,也是不道德的。

一位哲學家和一位心理學家心中的自由觀,讀後眼界大開

那怎麼才算道德呢?道德得是“絕對律令”,是無條件的,是從內心良知發出的。我做這件事並不是因為它會給我或者別人帶來什麼東西,帶來什麼益處,而僅僅是出於,我認為這件事應該做,值得去做。這才是真正的道德,也是真正的關於人的自由。這種發自本心的情願,是最高的道德標準,也是唯一邏輯自洽的道德標準。

2,阿德勒的自由

阿德勒,把康德的原理應用於實際生活。他認為,在現代社會,人的一切煩惱根源就是人際關係。為什麼現代人如此多煩惱?因為你總想獲得別人的認可,總是從別人那裡獲取的外在標準來衡量自己。結果呢?你就會不自由,就會煩惱生,就會處處受到別人的干擾和縱向對比,乃至指責。

被外在認可驅使的人幹什麼都愛跟人比較。如果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就會產生自卑。本來,如果你跟“理想的自己”比,對現在的自己感到不滿意,就會努力奮鬥,會促使自己變得優秀和進取,這是非常健康的心態。但是跟別人比,從大量心理數據看,不但不健康,而且還可能把自卑變為一種“自卑情結”,長期影響自己的心情。一個人到了這種地步,是不可能獲得自由的,更不可能靠近幸福。

一位哲學家和一位心理學家心中的自由觀,讀後眼界大開

被別人的認可所驅使的人,一天到晚跟人比,他們心目中的人際關係是縱向的:人和人的地位按照高低排序。他總想證明自己比別人強,哪怕他已經到了頂端,也要擔心別人把他比下來。這樣的人沒有自由,只能成為外在攀比的奴隸,這是新時代造就出的新型奴隸,只不過大家都沒有認真意識到而已。

3,阿德勒的應對方案:建立平等人際關係,正確看待自己和他人,獲得人生自由。

阿德勒認為,人和人之間應該是獨立、平等的關係。外在的物質並不能代表什麼,我們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如果一個人有困難,你可以幫他,但是你不能居高臨下地去支配他,更不能借助這種幫助來壓迫他。否則,這個人和你都會同時變得不自由,甚至不道德。

在阿德勒的哲學思想中,如果你是個真正信奉自由、相信人人平等的人,那你對其他人的行為既不應該過度批評,也不應該過度表揚!因為這批評或表揚的背後,都有可能隱藏著要人為操縱別人的可能。從心理角度看,表揚和批評都是一種判斷。別人做對了你可以表示感謝,別人做的不對你可以幫助,但是你不能操縱他,不能讓他感到人格尊嚴受到了損害或壓制。這樣,他的心靈就會自由,心情會舒暢,自然也會明白自由帶給他的道德意義。
人人平等、不把人當工具,而是當做目的,這是康德提出的人的發展準則,或者是對待他人的準則,其實,這條準則並沒有如我們想象中那麼難。但是國內的現實總令人失望,太多烏煙瘴氣的東西存在和持續。中國是個人情大國,關係大國,無數錯從複雜的關係網攪擾著人性。面對上級,我們變為乖乖貓,面對下級,轉身一變就成了頤指氣使的威武虎。此種認識環境中,如何挖掘人的價值,把人當做目的來對待?

未來,或許只有等到思維高度發達後,我們才能做到康德的所思所想,才能幫助他圓了人類的徹底自由之夢。但就像一位作家所說,萬物萬物都是事先標號價碼的,獲取真自由也是有代價的,但這種代價卻不是價格能折算的。或許,只有當我們真正去除這種明碼標價的思想認知後,才能真正認識自由,帶領自己走向自由王國。

一位哲學家和一位心理學家心中的自由觀,讀後眼界大開

結語:

不在意別人是否認可,做自己的主人,發自內心的生活,這是自由的前提。

這樣的自由,需要有一種走出去的勇氣,需要有一種被討厭被邊緣的勇氣,更需要有一種面對千夫所指不退卻的決心與膽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