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临近 购物车已装满,律师教你如何应对不良商家的陷阱

马上迎来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

你的购物车塞满了吗?

定金付了吗?

楼盖了吗?

账,真的都算明白了吗?

双十一临近 购物车已装满,律师教你如何应对不良商家的陷阱

在这个特殊的

买,买,买……的节日中

你更需要了解专业的法律知识

帮你躲避购物陷阱,

确保“剁手”快乐!

双十一临近 购物车已装满,律师教你如何应对不良商家的陷阱

近日,网上一则“女孩影楼拍写真,不久后服药身亡!”的新闻,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

双十一临近 购物车已装满,律师教你如何应对不良商家的陷阱

年轻的女孩选择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最美的岁月。

双十一临近 购物车已装满,律师教你如何应对不良商家的陷阱

年轻漂亮的贵阳女孩,为了记录下自己青春的岁月,选择一家影楼拍摄写真艺术照,然而拍摄后没多久,女孩竟然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原来,10月17日,女孩被影楼的艺术照套餐吸引,前往影楼拍摄2299元的艺术照,但疑似遭遇影楼“套路涨价”,2千元的套餐“涨价”至2万元。女孩生前患有抑郁症,遇到影楼的“套路涨价”后,导致女孩的情绪失控,从而导致今天的局面。此事发展至今,影楼的负责人始终未出面道歉。

双十一临近 购物车已装满,律师教你如何应对不良商家的陷阱

出事前,女孩与商家剪短的聊天记录和选片收据。

双十一临近 购物车已装满,律师教你如何应对不良商家的陷阱

事情发生后,栏目组的编导特意查询了某点评网站上的影楼宣传信息发现,“套路涨价”的情况,已经不是偶发事件,而是一些不良商家宣传促销的手段。

针对贵阳小女孩,不堪影楼加价出售照片自杀的事件,栏目组编导联系到“TV法律微服务平台”的特约律师杨士传先生,杨律师对影楼事件及商家霸王条款给广大消费做出专业的提示。

双十一临近 购物车已装满,律师教你如何应对不良商家的陷阱

杨律师表示,贵阳影楼事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影楼是否公平、诚信地提供服务,女孩是否自愿接受商品或服务。

通过影楼业近些年的服务口碑来看,利用销售技巧、搭配煽情和唬人战术,很容易让人陷入痛苦和纠结之中。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倘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上述所列内容的话,其内容无效。

小女孩是自愿接受附加服务的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自己被相机和各种美颜技术所记录下的年轻容颜,斟酌再三但面对众多底片无从选择也是人之常情。如果女孩和影楼之间,能够按之前的约定履行,女孩是无需支付任何多余费用的;若女孩舍不得自己的照片,选择了多选照片的形式,那就要接受影楼捆绑的相框、镜面和纸质等附加服务。

如今,女孩自杀,影楼的行为很难说是构成犯罪,但从一定程度上也是难辞其咎。明知消费者选择困难,仍极力推荐;明知消费者患有抑郁症,还不依不饶;显然,在整个购物的过程中,消费者的感受肯定是不愉悦的,同时也是不可能完全自愿的。

目前,全国很多地方对于消费者的权益,相继出台了很多规定,例如《贵州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条例》中第39条规定,从事摄影、冲印业的经营者,应当按照与消费者约定的质量、数量、价格、时间等提供服务,并将全部照片、底片、数据资料交付消费者。拍摄、冲印的照片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退还费用或者免费重作。

该法律用语中出现了一个“并”字,由此我们认为,作为经营者,影楼除了需要交付按照约定提供的二十多张照片外,还要把此次服务的全部照片、底片、数据资料交付给消费者。该规定中表述的很明确,对于多拍的照片,消费者可以选择只要照片,拒绝其他“配套”服务,否则影楼与消费者多签订的条款被视为霸王条款,无效。

影楼业的乱象已经很明显,对于霸王行业、霸王条款,相关部门还是要适当介入的。马上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就要临近,对于各种套路,我们的律师朋友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购物安全。

双十一临近 购物车已装满,律师教你如何应对不良商家的陷阱

“双十一”节前

预购诈骗

套路:许多商家为了给“双十一”造势预热,会提前“预售”商品,以更大的优惠吸引消费者。骗子就利用了这个机会,以“预售”为诱饵发送木马链接,骗取消费者的定金。

反套路:慎点不明链接,有关“双十一”的信息不要轻信。同时在手机上安装杀毒软件,为自己创造安全的上网环境。

虚假红包诈骗

套路:各大电商平台会以派发红包的形式,为促销活动预热。有不法分子借机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平台,派发虚假“双十一”红包,诱骗大家点击,套取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

反套路:慎点红包领取链接。如果发现点击了木马链接,应第一时间关闭手机网络,修改网银、支付宝等重要账户密码,并通过安全软件查杀木马病毒。

二维码诈骗

套路:利用“扫一扫”实施诈骗也是骗子们的常用手段。骗子冒充卖家,向买家提供一个二维码。其中,有的是直接通过二维码付款,骗取受害人付款;有的是一个木马病毒的下载地址,下载后会悄无声息地盗取买家的个人信息。

反套路:对不明来源的二维码千万慎扫。

“双十一”期间

虚假客服诈骗

套路:在双十一的抢购高峰时段,因为操作人数多,难免会出现网页打开慢、网银交易迟钝的情况,不法分子会趁机以支付系统出现问题为由,骗买家登陆某钓鱼网站,利用激活订单或者退款等理由,骗取受害人打款。

反套路:当听到“激活订单”等字眼的时候,基本可以断定对方就是骗子了。

朋友圈诈骗

套路:朋友圈里的“微商”也会趁着双十一搞活动,但由于缺少第三方监管平台,不法分子会在朋友圈发布虚假的低价购物信息,骗取消费者汇款购买。

反套路:朋友圈里的“微商”,存在取证难、查处难的问题。因此建议消费者在朋友圈买东西时,尽可能选择正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避免直接支付,以确保安全。

钓鱼网站诈骗

套路:双十一期间,冒充电商官方网站、在线支付平台等的钓鱼网站活动频繁。消费者忙于浏览各色商品页面时,往往容易忽略链接的安全性,误入诈骗分子发来的虚假钓鱼网站。

反套路:对陌生人发来的商品链接要提高警惕,谨慎打开。如遇网络诈骗要第一时间报警。

“双十一”节后

退款诈骗

套路:双十一过后,不法分子常以“退款”或“退货”为由假扮客服,要求消费者点击其提供的“钓鱼网站”链接,盗取持卡人的银行卡密码及动态验证码。

反套路:谨慎对待自称网购客服的电话或短信,切莫泄露银行卡账号、户名、动态验证码等信息。

中奖诈骗

套路:双十一后,很多人会收到一些商家的中奖信息,而这些信息发来的网站链接地址,很可能会让手机或电脑感染上木马病毒。

反套路:收到中奖信息后仔细核实,最好是能直接和卖家联系以确认消息。

快递诈骗

套路:不法分子会从非法渠道获得客户信息、假快递单等,随后冒充快递员提前联系受骗者,把假货送到消费者手中,称“货到付款”以骗取钱财。

反套路:签收包裹前,务必按官网的信息核实对方身份,并确认是否是自己的包裹。在取货之后,记得把自己的个人信息从包裹上抹去,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这么多套路,一不小心就会掉到坑里,该如何才能愉快“剁手”呢?杨士传律师为您支招:

1.在结算支付时尽量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冻结货款的权利,如果消费者收货后发现是假的,可以申请立即冻结货款。

2.不要直接给所谓“商家”的私人账户打款,也不要随意点击或者下载“卖家”发来的不明链接。

3.经常更新账号和密码。这样即使骗子盗取了你的账号和密码,也会因为你及时修改了密码而无法得逞。

4.保留网上购物凭证。一旦产生纠纷,消费者要注意保留聊天记录,妥善保管订货单、发货凭证、发票等购物凭证。

5.发现被骗后及时报警,并拨打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12315维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