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名城——杞縣

歷史文化名城——杞縣

杞縣縣城位於縣中部偏北,在北緯34°33′,東經114°46′處。西北距開封市區55公里,距省會鄭州120公里。其地初名雍丘。為商、周杞國都城,因地居三丘之上得名。至秦置雍丘縣,始築城稱雍丘城。南朝宋,因其城北臨汴水,內擁三丘,命名為雝丘,北魏複名雍丘城。五代晉改縣名為杞縣,遂改名杞縣城。五代漢復其舊稱,北宋因之。金又改稱杞縣城。元代縣治一度北徙,稱此城為"南杞縣"。明後複名杞縣城至今。

城居三丘之上,扼險居中,桃陵(今陶陵)東延,睢、汴(今稱惠濟河)北繞,渙水(今小蔣河)逕城南,鐵裡(今鐵底河)行其西,當梁(開封)宋(商丘)衝要,為鄭(鄭州)汴(開封)東屏。四郊沃野連阡,村落棋佈,人口稠密,古城環列:西20裡有空桑、高陽,皆商前古城;西北有祺城,東漢禹祠所在,又為隋末杞縣治所;東北25裡有肥陽城,禹治洪水所築;又東30裡有黃城,春秋宋黃邑,漢外黃都尉治所;南有圉城,春秋圉邑,漢圉縣故治,皆為縣城屏藩。

歷史文化名城——杞縣

縣城交通,昔有水陸兩途,通衢八達,驛馳四方。水運,自隋開通濟渠,經城北下達淮、揚。唐、宋通漕運,下達東南諸州。元后時廢時復。抗日戰起始全廢。陸運為歷代主要交通方式。輪蹄負載、四至八達,皆以此城為中心。驛遞之設,明代始詳。洪武初於縣城置雍丘驛與急遞總鋪,下轄3線7鋪,上承開封分達淮陽、太康、睢縣、寧陵、宿州、蘭封、封丘諸驛、鋪。清承明制,民國改驛道為公路,有開周、開商二線經過;又闢東北一線,達考城。現公路有開杞省道,杞蘭縣道,皆以之為終點站,又有106國道,縣城為中繼站;其他開商、開周及下達沈丘、鄲城、太和、阜陽、臨泉等線皆經縣城,並有班車通京、滬。又有縣、鄉公路、郵路,以縣城為中心,連接20鄉(鎮)。鐵路有朝杞地方鐵路西起登封朝陽溝,止縣城南關。

歷史文化名城——杞縣

縣城為豫東重鎮,作為地方政區治所3713年,自商封杞國以來,以此為杞國都城982年(前17世紀至前740);作為鄭、宋雍丘邑治520年(前739至前221);秦後至今(1990)的2211年中,除元代一度圮於黃河外,作為縣治2132年,並作為雍丘國都4年(223至227),豫州治所2年(320至322),陽夏郡治所56年(527至583),兩度為杞州治所17年(596至607,621至627)。它又是一個軍事戰略要地,周代為東方三藩之一,外拒東夷、內屏王室。東晉祖逖屯雍丘城,收復晉河南失地。唐張巡據雍丘城以抗安祿山,元張柔屯杞拒宋,清初,猶以巡撫鎮守,倚城為保障……。秦漢以來在多次重大戰役中它都是奪取或固守的戰略要地。此外在某一特定的歷史時期中,省、專機構也曾出於政治或軍事的需要移節駐此;明河南行省布政使分司、按察使分司、開封行府,分守大梁道,均自洪武四年(1371)至明亡駐此,計274年。清代的河南行省布政使司、巡撫都察院、按察使司等省級首腦機關,都自順治初移杞,康熙朝遷開封,分別駐此19年、22年、24年。民國時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區也曾於民國21年(1932)一度駐此。

歷史文化名城——杞縣

它又是杞縣經濟文化的中心。建國後先後在此建立了一批地方中小型工業企業,今有棉毛紡織、農機具修造、農副產品加工、電力、化工、皮革、五金線材、釀造、食品、被服、傢俱等企業20餘家;中山大街,南關大街,縣府前、后街,東、西門大街等街區,密佈的商業網點是全縣最大的商業區。其中城隍廟商場是全縣最大的綜合商場,北關的農貿大市場在全縣首屈一指。還設有人民、工商、農業、建設各銀行承理著多項金融業務,成為全縣金融中心。文化教育有高中兩所,初中3所(內市重點學校1所),小學4所及農機、醫衛、教師進修(中專)等學校;有省、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多處,大型影劇院3處,有縣、鄉級醫院6處(內縣級4處,鄉級2處),診所多處,其他醫藥、衛生、保健機構10餘處。

歷史文化名城——杞縣
歷史文化名城——杞縣

縣城面積約4平方公里(含關區),總體佈局參酌自然形勢按關廂之制而建。城區約佔其半,建在相連的兩丘之上,官舍民居自丘頂四向延伸,錯雜相處,房舍櫛比,多為"四合院""歇山式"房,但其規模、款式、裝飾大相懸殊,官府及富豪之家,朱扉重樓,重門洞戶,峻字雕牆,插花脊獸;而貧苦群眾只不過茅茨土垣,蓬門柴扉,商民亦只廊簷板門、沿街設肆。縣城較大建設,民國初年尚有官署、倉儲、館驛、祠祀、學校、醫院、慈善機構、宗教場所,名人遺蹟、園圃、橋樑、坊表……236處。其中漢代的禹祠,唐代的大佛寺,明代的縣衙、鐘鼓樓、儒學、城隍廟,清代的雲林寺、文昌宮、武廟、清真寺,都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又如奎星樓、五狀元祠是杞縣文化發達的象徵;城隍廟的雙獅,三官廟的三官銅像,祖師廟的祖師銅像,縣衙的"又米堂"匾額、唐槐都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渡蟻橋,蘇米對書之庭,蘇詢讀書處都流傳著名人的千秋佳話。

歷史文化名城——杞縣

這些文物遺存,從多方面反映了杞縣城的歷史文明。由於民國打神毀廟、軍閥混戰、日軍劫掠,漸次毀壞,後經"大躍進"、"文化大革命",以致摧殘殆盡。現僅餘大成殿、鼓樓、武廟、文昌宮。環城之外,護城堤內為關區,明代統稱"關廂"。清代分為5關、8街、16村。今為5街11村。其名勝之區,舊有西郊之"谷林山",亦稱新高山,俗稱"高高山",為突起壟丘,高10餘丈,方數百畝,宋代有青松朱櫻之盛,為邑人春遊之所。元初稱為"西山",為張柔之軍壘。明代稱"富崗","富崗鶴唳"為杞縣十四景之一。清稱"西崗","西崗挺翠"為杞縣八景之一,但自明代皇親張廷恩據為墓地後盛景漸衰,清末僅禿崗孤聳。另有西郊之雲林寺,亦稱淨因禪院,為一代古剎,民國初闢為農林場,又改為"西關花園",花木掩映,禾麥芃芃,僧塔茅亭,頗饒清趣,日軍陷杞後毀廢。

歷史文化名城——杞縣

城關街巷,明代為12街巷(地方)。清代至民初增到93條。1982年地名標準化處理後改為43條。1987年再調為38條(名稱詳見地名篇),總長9560米,佔地44515平方米。有31條已建成硬化路面,至1990年又繼建新街巷多條,已擬定名稱者35條。城內街巷幹線6縱4橫,交如棋盤。主要幹線兩條:東西幹線,起原東門至玉泉街至坊子街至大西門;南北幹線起原南門至中山街(3段)至北門,兩線交會於中山街北口,成為全縣城街巷的骨架。1990年前後又闢建東西幹道1條,東起環城東路(待建)越東城牆至書院街至縣府前街至義倉前街,再越西城牆、西郊,出西堤接106國道(已建),氣勢尤為恢宏。關區主要幹線5條,由5城門口分達相向堤口,分接越境各路線,堤外有環城公路,繞堤一週,今工程過半,北堤口至西堤至南堤口通車。

縣城居民常住3萬餘人,漢族為土著,佔95%以上。回族自明末遷來,現千餘人。集中住大西關一帶,外僑在建國前有美、英、意籍數人。建國後無外僑。

縣城地勢平衍,無險無固,北距黃河不足百里,迭遭水患,歷代防水及戰防皆惟城池是賴,故歷代皆以修城浚池為縣城建設之要務,歷代較大之修築如下:

秦置雍丘縣,圍築土城,此縣城之始。其後代有修繕。金天興三年(1234年,蒙古太宗六年)縣城毀於河,乃馬真後五年(1245)縣治遷其北五里張柔城,旋修故城,稱"南杞縣"。至大末(1311)張柔城圯於河,縣治回遷。明洪武三年(1370)知縣曹以崇因舊址重建城池,闢7門5關,城高1丈5尺,寬1丈。池深1丈,寬2丈5尺。其後,歷代有修治(加固、增築、擴建、改建)。自1370至1941年的572年中加修30次。其中重大修治,始於崇禎八年(1635),此前城僅土堞。萬曆二十一年(1593)知縣馬應龍曾倡磚築之議,計需磚522.35萬塊,值銀7834兩,灰174.1萬斤,值銀1741兩,加人工器物,共需16075兩,終以資金無措,議不果行。萬曆四十年知縣王得環力排眾議,倡修磚城,至調任離杞,僅修東門百丈而中輟。崇禎八年(1635)農民起義軍圍城,軍退後,知縣申佳胤改磚築,周長1400餘丈,城高2丈7尺,上築城堞3600個,堡屋10餘所,增修小西門甕城1座,巍為重鎮。崇禎十五年(1642)李自成軍破杞城,墮城過半,軍退,縣丞劉天佑加以補築。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知縣李繼烈徹底改修,外甃磚灰,內增土隍,計1626丈,各城門俱為甕城,上築二層城樓。底上皆3間,雕樑畫棟,彩飾丹壁,煥然一新。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縣李錫嘏再加擴建,城周長9裡13步,計1626.5丈,高2丈5尺,上築垛牆(城堞)3600個,高4尺,通高2丈9尺。五門皆為甕城,其上重門重樓如舊制。道光二十二年、二十三年(1842、1843)河決祥符(開封)中牟,橫流杞縣四境,知縣徐大墉預為築護城堤15裡330步,計長2865丈,高1丈2尺,堤底3丈,頂寬1丈。濠長2920丈,口寬3丈,底寬1丈,深1丈3尺,以為之防,縣城始免覆隍,這種內城外堤的建築是河南諸縣中所僅見的。咸豐三年(1853)太平天國軍克杞城。次年,知縣黃見三補修,悉復康,乾舊觀。同治中,捻軍屢入杞境,同治六年(1867)知縣查以謙加修,增築炮臺並堡屋200餘間,防守益嚴。民國3年、4年、8年、縣知事賀柏壽、周宗澤、石亮連年修城,以防兵燹。民國8年,石亮改修護城堤,闢為5門,各設堤門及門樓。其後民國24年(1935)補修城牆。民國30年,日偽知事王朗山徵民夫萬餘,大加修城挖壕,加固城防,此為縣城最後一次修。民國34年8月,人民武裝克杞城,墮城之半,10月,國民黨軍加以補修,其後至民國37年的3年中,縣城5次易手,屢修屢拆。1948年10月,人民政府進駐縣城,全毀城隍,今已蕩然,僅護城堤尚存。

歷史文化名城——杞縣

現縣城業經規劃,舊城區正在改建,關區正在興建。縣黨、政、軍首腦機關及直屬單位和主要工商業機構均在縣城。縣城依然是當地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