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理财产品一发售就抢光了?

老人与海emily


近半年来,各大商业银行理财额度都趋于紧张,基本上发行首日就会抢售一空。理财利率持续下行,人们为何还是对银行理财趋之若鹜呢?

我是2016年底从事的理财经理岗位,2017年理财还是持续辉煌了一年,当时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预期收益率能达到5.3%,保本保收益理财预期收益率能达到4.3%,2018年初理财利率开始出现下行。2013、2014年各银行在推行理财时,起初人们是不接受的,那时要营销一个理财客户,要花很大力气。但是在少部分客户尝试过后,发现本金利息到期会安然到账,人们逐步接受,理财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在银行理财发展黄金时期,p2p来分了好大一杯羹。随着p2p持续爆雷,人们发现还是有传统的银行更为安全,很多客户又重新回归银行理财。

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虽然细则预计延迟至2020年底,但各大银行已经开始转换理财方向,银行理财正在摸索净值型理财的新思路。

理财理财,未来可期,让我们拭目以待!


河小葵话理财


为什么理财产品一发售就抢光了,问题中的理财产品应该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最近也能听到周围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和我抱怨,某某银行好的理财产品太难买了,每次去都买不到,为此,我也特意去咨询了一下银行界的朋友,确实有这样的现象存在,一般银行的理财都是总行发售,而且是设定时间,设定限额,没有保留的说法,先到先得,所以往往一开售,基本是柜面,网银同时开始抢,很快就被售空,所以一发售就抢光也是正常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点,银行还是普通民众信任的金融机构,银行的理财产品虽然利率和外面互联网金融理财相比较低,但和银行定期存款相比,银行的理财产品利率还是相对高一点,就信任度而言,很多人还是愿意把钱投入到银行的理财产品中。第二点,现在人们的收入普遍都提高了,手上也有余钱,大家都愿意去购买理财产品。虽然现在市场上投资的种类很多,但风险也是巨大的,更多的人投资的方式还是趋于保守,除了银行的定期存款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是很好的选择。所以,本金相对安全,利率也可靠的理财产品受青睐也不难理解了。

(晴溪)


孙建波


首先说一下,至少在银行理财里,现在这差不多成了一个普遍现象了。

说一下我认为的原因。

首先,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手里有闲钱。而且,银行端理财产品相对风险较低,大多数是低,或者中低风险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比存款利息高点。虽然不能直接这么比较,比较风险程度不一样,但是到大家眼中收益率是真真的。

其次,支付宝等平台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降低,甚至不足银行智能存款三个月定期利息高,资金回流到银行。而且这些人大多不愿意做存款,而银行理财成为了不二选择。

再次,银行理财有银行信任背书,比起外部

p2p平台屡屡暴雷等消息,人们更愿意相信银行。

再次,最近股市持续震荡,一些热钱暂时退出场,流向银行。某些股民也成为理财争夺战的一员。

最后,对客户风险教育,资产配置理念灌输的结果。


理财经理李玉娟


这个问题很简单来解释。一句话:

市场开始回绝高风险。

以下是详细解释

首先,弄懂什么是理财产品,按我们正常理解,基本就是属于不会亏本(广义上),利息3-5%的,中小银行或者大银行,或者一些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很多人认为,这是大家开始学会理财了,我却不认为,这是一种大部分人开始回避高风险的情况。

为什么?

首先,这些理财产品,大多都在互联网上面进行发售,基本要买只会是年轻人,基本断绝了老年人大额资金的理财模式。对年轻人,本金虽然少,但活跃度,对于理财知识掌握大大高于老年人,他们会去尝试更多的模式。

第二,所以,我就以京东为例子吧

我建模,你们看下。开始,所有人会去买小金库,然后京东拿到销售基金牌照,开始推销,同时,跟一些小银行合作,推广理财。首先,会有一部分激进者追求高收益,离开小金库,前去买卖基金或者债券,一部分中等投资者会选择银行定期。

新加入的人,也基本以这个比例上升,但为什么突然理财产品需要抢购?原因很简单。市场冷淡,部分失败的激进者开始退一步到定期理财进行投资。为什么我说不可能是越来越多人学会理财,因为对于理财,大部分情况下,是个阶梯模式,在小金库没大规模增长的情况下,定期增量的,只能是由上一级退下来的激进投资者。

第三,本人对定期理财的看法。基本不大喜欢定期理财,这几天基金是一天比一天热闹,相信这股抢购热会慢慢消退的。





歪歪财经


个例并非全部

理财产品目前是很多人选择的一种投资方式,也是除银行存款外,余额规模最大的一个产品。不过现实中一经发售,产品立马抢光的始终是少数,绝大部分产品的都是募集期到期后仍然未全额够满。如果说一发售就抢光,那么银行还不立马又推出,如下图所示,在工行的官网上,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的理财产品都显示可够买的状态,比没有所谓的一推出就被抢光的现象。

什么产品一经发售即被抢光

现实中一经发售就被抢光理财产品,都是那种高息理财产品,同等风险条件下,比其他理财产品利率高几个点,但是这类产品一般都是都是特定时点发行的,比如银行成立的周年纪念日、国庆、春节等等,特殊时点利率是其他时候所无法比拟的。那为什么这种产品一发行就被抢光呢?因为每次推出这类产品时,银行的理财经理、客户经理都会事先通知自己手头上的重要客户,毕竟不是每个客户实时关注着银行的产品发行的。

因此特殊时点的高利率产品一经推出,往往都是秒杀的结局,这也让很多人误认为这是银行内部员工的个人行为所致。

总结

随着人们理财意识的觉醒,以及货币基金的利率不算的下降,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投资者的喜爱了,而用户群体的扩张,最终也会使得这类产品越来越抢手。


鲤行者


理财产品一发售就被抢光,可能有人会不信,但是现在确实是这样的情况,大多数理财产品一发售,就会被秒抢光。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是以下几点。

能够一发售就被抢光的理财产品一般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低风险、保守、操作简单。这样子的理财产品基本上是一出来就没了,就像之前支付宝的余额宝,每天早上开始发售,我也是拼尽了全力起床去抢,可是压根抢不赢。这类的理财产品因为不那么麻烦且风险极低所以很受大家青睐。

另外就是发售的理财产品与大众需求不匹配,中国人的理财需求大到难以想象,虽然市场上的理财产品很多,但是风险也是巨大的,很多人为了稳妥,会选择风险没那么大的产品。然而这些产品数量,压根满足不了大众的胃口。众多的理财产品,被几百万盯着的可能就是那十几个甚至是几个,所以,这也就直接导致理财产品一发售就被抢光的情况发生了。

这就是我总结出来的原因了,在最后还是要提醒一下大家,投资需谨慎。


界动传媒


最近理财产品可以说是大火,无论是银行发售还是支付宝等平台推出的理财产品,基本发售不到一小时就会被抢光,那么为什么现在的理财产品卖得这么火爆呢?

个人认为,目前理财产品之所以一发售就被抢光总的来说可以被总结为以下原因。

首先就是居民的收入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更多人的就会有余钱。在全民理财的大环境下,很多人就会有与其把钱存在银行,还不如买个靠谱的理财产品的思想。因为它一方面可以增加个人或者整个家庭的收入,一方面也能在理财中获得满足感。尤其是现在的理财市场也比较稳定,很多互联网巨头推出的理财产品也比较良心,人们信任也非常愿意把钱放在理财产品上。

其次就是理财产品的风险决定其销售状况

毕竟大多数人对于理财都不是那么精通,甚至可以说是理财小白,那么选择一款低风险、保守、操作简单的产品就尤为重要。所以大家会发现,抢手的产品都是有以上几个特质。最后就是市场资金多,很多企业为了资金的增值都会选择投放到理财产品中。


跨境电商连线


最近很多身边的叔叔阿姨都觉得今年理财产品不好买,产品首发后很快就售罄了,自己买理财产品需要提前计划,这样才能购买到满足自己需要或业绩比较基准较高的产品或者是银行发售的专属理财产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有点:

1、理财产品风险偏低

大多数人在选择投资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就是风险和收益,人们通常会将较大比例的个人可投资资金用来购买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会根据投资方向、投资资产占比等因素,将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进行划分,一般分为5个等级1R-5R,风险的等级是由低到高的,一般情况下,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2R-3R风险等级的居多。投资方面,除了存款和购买理财产品,还有一些权益类产品,比如说,基金、股票,而这种投资一般产品的风险也在4R以上,也就是中等风险及以上,这两种投资方式需要客户有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同时有对相关产品的基本认知,所以在面对投资风险时,购买理财产品是一种相对风险较低的投资方式,显然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市场需求量依然很大。

2、理财产品收益水平适中

目前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大约在4%左右,普通定期1年的存款利率为1.95%-2.25%区间,虽然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不是很高,但是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购买者,在存入普通定期和购买理财的选择上,理财产品对购买者的吸引力显而易见。虽然近年来的基金产品净值增长率较高,也算是一个较好的投资品种,但是还没有吸引到大多数投资者的目光。

3、外围市场的波动

由于经济全球化,我国的经济情况也将受到来自其他外来因素的影响,前段时间黄金价格的持续上涨,会让人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人们对自己资产保值的观念在提升,周边市场的波动情况,使得大部分的投资者调整了原有的投资结构,提高了固收类产品的投资比例,降低权益类投资比例,所以,出于外围市场情况波动也会提高人们对理财类产品的需求。


理财小乖


很多理财产品一发售就售光,这其实是个以前就存在的现象,近期有进一步加剧的态势,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及通货膨胀

这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总体处于增长态势。拿到手里的钱(至少是名义上的钱)越来越多。相比起来,十几、二十年年前,大家月收入都一千二千的时候,那时候也没什么好理财的,没钱呀。很多银行以前理财产品的起点就5W,很多人都达不到,理财产品就无从谈起了。现在5W块钱很多普通人很容易就拿出来了,很多银行理财门槛也到了1W。有钱了,慢慢就有了理财投资的需求。

二、存款收益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相同期限的存款往往比理财的收益低的多。其实小银行5年期存款很多收益并不低。但对大多数人来讲,往往一次存款或者理财期限1年、半年或者更短的情况更多,谁没个事急用什么的。就1年期限产品的收益来讲,理财还是有很大竞争力的,并且正规收益4%-5%个点的理财风险比较低,大部分人看钱回来了、收益还行,一般会认为这类的理财风险不大,有再投的打算。相比之下,存款的收益就有点磕碜了。所以,近几年存款往理财搬运的比较多,不少大爷大妈在儿女的推介下,也步入了理财市场,取得了收益,吃到了甜头。

三、理财类竞品竞争力下降

前些年P2P 业务高速发展时期,不少较高风险收益偏好的人去了P2P,并取得了收益。P2P投资者和理财还是有比较高的共同客户人群的。但是2018年以来,P2P暴雷跑路的平台太多,问题平台一个接一个,连龙头陆金所也要退出这块业务。很多人吃了亏,或者听到别人吃了亏,就回到理财这一块。P2P监管要要求“三降”,不能新增了,也是一个原因。同时线下理财往往也是跑路等问题居多,被很多人所抛弃。投向上述方面的钱慢慢就转向了理财。

现在楼市也不是高速发展阶段了,观望成分较高,所以投资这块的、着急买楼的也少了。股市情况差不多。货币基金知名度没理财高,并且现在收益也下降了。

四、理财习惯的长期培养

随着大家发现理财收益比存款高,并且风险不大的时候,慢慢的大家接受度提高了很多。随着通货膨胀慢慢的大家也看不上那点利息了。慢慢的都会招呼理财经理,有什么好的理财产品及时告诉他们。等快上线的时候,大家都在那等着呢,所以容易秒光了。

五、手机银行的发展

随着手机银行的发展, 好多理财产品,甚至小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搬到了手机上,大家 很容易就看到新发售的理财产品,手机操作,秒光更容易啦~~

但是也应该看到,也不是所有理财产品都会被抢光,收益略低的往往也会被挂好长时间。被抢光的理财产品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落墨财经观察


股市18年下跌差不多30个点,楼市政策打压,形势并不明朗,除非是刚需,大部分人都是在观望。

经济下行,并没有新的消费热点以及投资热点。P2P不断暴雷,更给广大民众上了一堂生动的理财课。在如此大环境不好之下,资金更加偏爱无风险收入。而银行理财产品根据长期以来的收入,基本上年化收入率在3%-5%之间,远远高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所以资金更是趋之若骛。

而如今银行更是拓宽销售渠道,开通网上认购,使人们更方便快捷的购买。但是,归根结底是因为经济下行,楼市、股市下跌,资金更加偏爱无风险收入,导致如今你的银行理财产品一经发售就已经售光。同时也从侧面反映,经济的发展状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