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世界食品博覽會呈現食品飲料十大發展趨勢

2019世界食品博覽會呈現食品飲料十大發展趨勢

2019世界食品博覽會日前在德國科隆召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來自北京鴻禧、煙臺欣和、河南京華、北京味食源、天津春發、焦作市方便麵廠、河南品正等多家國內相關領域的企業家赴德參會。據瞭解,此次博覽會吸引了來自201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7萬名參觀者(比2017年增加了3%),來自106個國家的7590家企業參展。除德國外,參展商最多的國家分別是意大利、西班牙和中國。

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食品博覽會,2019世界食品博覽會呈現全球食品和飲料十大發展趨勢:

消費者開始喜歡嘗試新口味

消費者正趨向於走出舒適區,去探索更大膽的口味和多重感官的食物體驗。據統計,61%的英國消費者喜歡探索新口味,且具有地區/民族風味的食品和飲料銷售額增長了65%。

植物源食品和飲料需求增長

以植物為原料的食品和飲料的年平均增長率為60%,以植物為主的食品和飲料市場沒有放緩跡象。為了吸引主流消費者,各大品牌商正在更新自己的產品組合。54%的中國消費者表示,為了追求健康飲食,已經增加了膳食中水果和蔬菜的消費。在過去的五年中,帶有花香的食品和飲料上市產品數量翻了一番。

替代品關注度上升

食品和飲料推出素食聲稱的佔比由2014年的2%提高至2018年的6%。消費者越來越關注食品和飲料的健康和可持續性,推動了替代食品和飲料的更多創新。50%的西班牙消費者表示,健康是他們購買麵包、肉類或奶製品替代品的主要原因。含有豌豆蛋白的食品和飲料的平均年增長率達到35%以上。

綠色環保的需求增大

品牌商家越來越多地致力於改變產品和包裝,以滿足消費者關於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三分之二的英國消費者希望企業投資可持續發展;另有二分之一的德國消費者最關心垃圾和汙染問題。

零食產品蓬勃發展

滿足人們對零食不斷變化的期望是所有食品和飲料領域的創新重點。63%的千禧一代用零食代替正餐;2018年,70%的美國消費者選擇了更健康的零食產品;以蔬菜為載體的零食增長率達到30%。

飲食趨於個性化

不斷擴大的食品選擇和技術的進步推動消費者飲食的個性化。在過去的一年,74%的墨西哥消費者已經改變了他們的飲食習慣和膳食結構。他們對植物基飲食的需求增長了64%,原始飲食增長33%,素食增長了27%

對膳食纖維形成了新的認知

除了已知纖維對消化系統的健康益處外,人們對纖維的興趣重新燃起,這推動了纖維的應用。50%的西班牙消費者表示他們增加了纖維的攝入;新推出的運動營養與纖維聲稱的食品和飲料佔比由2014年的6%提升至2018年的13%;添加纖維的食品和飲料的平均年增長率達到14%。

注重舒適的消費體驗

消費者對食品和飲料中的營養能夠在改善情緒和保持精神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興趣度逐步提升。40%的英國消費者對消費食品和飲料的舒適感開始重視,促使以“體驗感覺良好”為宣稱的食品和飲料的平均年增長率達到25%。

初創公司創新更加活躍

初創公司繼續撼動著食品和飲料行業。51%的西班牙消費者表示,他們更喜歡小品牌,因為小公司致力於產品創新,並且有自己的故事。

與食物的接觸更加透明

數字技術的進步讓消費者有機會以更高的透明度和參與度接近他們所選擇的食品。26—35歲的中國消費者中,55%的人表示會拍下食物的照片,並每週在網上分享1次,甚至更多;80%的法國消費者對具有誠信和生產透明化的品牌更加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