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多少位文正?你認為誰最名副其實,誰最有爭議?

汏城小事丶


嚴格來說,諡法並沒有一個從優到劣的排序。

《逸周書》的《諡法解》是諡號的主要依據,裡面沒有排序,只是根據其人的道德功績等做的綜合評價,給一個諡號。

後來人推崇諡號,其實是推崇獲得相應諡號的人。

如果強行排序,我主張:諡號是按字典序排列,第一個字相同,先看第一個字的內部排名,如果內部排名高,就不用看第二個字了。如果第一個字的內部排名一致,則需要看第二個字。

北宋的文官,有三個諡號最受推崇:文,文正(文貞),忠獻。

1,一字諡還是二字諡優越?

不能簡單地斷定哪個優越。

宋朝一字諡為“文”的只有三個人:楊億,王安石,朱熹。

即使同樣是一字諡 “文”,裡面也有差序。

《諡法解》裡記載:

經緯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聞曰文。無不知。

學勤好問曰文。不恥下問。

慈惠愛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禮曰文。惠而有禮。

賜民爵位曰文。與同升。

最高等級的文,是經天緯地。宋哲宗給王安石的一字諡 “文”,是最高等級的經天緯地。

要經天緯地,必須要三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

王安石的德行,是連反對派的舊黨人士都稱讚的,除了說他執拗外,公德、私德都沒有人指責王安石,這是立德。

王安石做到宰相,主持變法,這是立功。

王安石主持編寫《三經新義》,一度成為北宋科舉的主要教科書,加上後來的《字說》,這是立言。

楊億的最高官職是翰林學士、工部侍郎、知制誥,他的主要功績是文學,主編了《冊府元龜》。楊億的一字諡 “文”,只是學勤好問。

<strong>

朱熹是一字諡 “文”,三不朽裡面有立德、立言,但沒有立功。朱熹的《四書集註》,成為後來理學的經典教科書,這是立言。朱熹的最高官職是除煥章閣待制兼侍講,是負責給宋寧宗講課的,談不上什麼立功。

朱熹的一字諡 “文”,是道德博聞。

宋朝一字諡 “文”的排序是:王安石,朱熹,楊億。

2,文正(文貞)

北宋早期的諡號一般是文貞,後來為了避諱宋仁宗趙禎,改為文正。

《諡法解》裡面有“正”:

內外賓服曰正。言以正服之。

但看上去就不高級。

《諡法解》裡面的“貞”:

清白守節曰貞。行清白執志固。

大慮克就曰貞。能大慮非正而何。


不隱無屈曰貞。坦然無私。

北宋獲文貞諡號的是:李昉、王旦。

宋朝獲文正諡號的是:范仲淹、司馬光、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蔡沈。

我主張:諡號是按字典序排列,第一個字相同,先看第一個字的內部排名,如果內部排名高,就不用看第二個字了。如果第一個字的內部排名一致,則需要看第二個字。

先說獲文正諡號的蔡卞,他是王安石的女婿,蔡京的弟弟,沒有做到首相,僅僅是新法的一個奉行者,他的第一個字“文”只是學勤好問。

所以蔡卞的“文正”肯定壓不過王安石的“文”。

宋朝最有名的文正是范仲淹、司馬光。

這兩位立德、立言,都沒有問題。

但立功來說,范仲淹僅做到副相的參知政事,慶曆新政只搞了半年就搞不下去了,談不上立功。

司馬光在高太后的支持下上臺當了宰相,當了不到一年就病逝了,主要的工作是廢除王安石所有的變法工作,也談不上什麼立功。

范仲淹、司馬光的文是道德博聞,比王安石的文要差一個等級。

3,宋朝的忠獻。

南宋李心傳在《建炎以來朝野雜記》裡講:

大臣之諡極美者有二,本勳勞則忠獻為大,論德業則文正為美。

宋朝獲得忠獻諡號的有開國功臣趙普、四朝宰相韓琦等,當然還有大奸臣秦檜(後來被宋寧宗改了一個惡諡:謬醜)。

《諡法解》:

危身奉上曰忠。險不辭難。

聰明叡哲曰獻。有通知之聰。 知質有聖曰獻。有所通而無蔽。

忠獻的諡號,在立功的角度,遠爆文正。但在立言的角度,比文正就弱爆了。

<strong>

宋朝的忠獻整體上是超過文正的。

宋朝之後推崇科舉文章,所以文正逐漸超過了忠獻。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文正,別以為這僅僅是兩個簡簡單單的漢字!其實它們是千百年來,文臣夢寐以求的諡號。那麼為何“文正”就如此珍貴呢?

首先我們看看諡號中何為“文”?

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勤學好問曰文;博聞多見曰文;忠信接禮曰文;能定典禮曰文;經邦定譽曰文;敏而好學曰文;施而中禮曰文;修德來遠曰文;剛柔相濟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萬邦為憲、帝德運廣曰文;堅強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聖謨丕顯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純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與賢同升曰文;紹修聖緒曰文;聲教四訖曰文。

再看看何為“正”?

內外賓服曰正;大慮克就曰正;內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潔曰正;圖國忘死曰正;內外無懷曰正;直道不撓曰正;靖恭其位曰正;其儀不忒曰正;精爽齊肅曰正;誠心格非曰正;莊以率下曰正;息邪詎詖曰正;主極克端曰正;萬幾就理曰正;淑慎持躬曰正;端型式化曰正;心無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更有一代名臣司馬光提出“諡之美者,極於文正”。他認為文是道德博聞,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極至,經過他的宣揚,文正從此以後被認為是人臣極美的諡號。

另外得“文正”最有名的是後世文臣的標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他不僅有文治,主持慶曆新政;還有武功,打得西夏羌人稱他為“老子”;另外他還寬厚仁愛,嚴謹治學。不過得“文正”諡號第一人也是北宋名臣王曾。

如此一來,對於文正諡號,皇帝自然不肯輕易給。

其實最初一字諡最貴,“文”也沒有固定搭配,得到是莫大的光榮。唐朝有白居易、韓愈、李翱、權德輿、陸希聲;北宋有楊億、王安石(不過對此眾有非議);南宋僅有朱熹;元朝有歐陽玄、姚燧;從明朝開始,諡法用字有高下之分,官員沒有全是兩字的,單諡只給親王。大唐諡號開始變得無限長,也因此從唐朝開始皇帝多稱廟號,文官得到“文貞”諡號是無比的光榮。

對於諡文貞還有幾個小故事——

唐朝張說被諡為文貞,還引發了群臣的爭論,最終還是玄宗下詔才結束了爭論。唐代宗本想給宰相楊綰擬定的諡號為“文貞”,蘇端極力反對,最終只好將蘇端貶到廣州,諡楊綰為文簡。

文貞者唐朝有魏徵、陸象先、宋璟、張說、蘇瑰、牛僧孺等人,宋朝初年李昉、王旦。

不過到了宋仁宗時期,老大叫趙禎,那麼就得避諱。不然老叫貞,皇帝得不停的打噴嚏,於是文貞改為文正,到了元朝時期恢復了文貞,位於文正之下。

其實總觀中國歷史諡為文正這不過28人而已!

宋朝:王曾(第一人)、范仲淹、司馬光、蔡卞、黃中庸、鄭居中、蔡沈七名。

金朝:虞仲文、張行簡。

元朝:吳澄、耶律楚材、劉秉忠、許衡、廉希憲。

明朝有方孝孺(南明弘光帝追諡)、李東陽、謝遷、劉理順、倪元璐。

對於李東陽諡號文正還有一段故事,垂死的李東陽聽大學士楊一清死後給他文正的諡號,竟掙扎起來在床上向楊一清磕起頭來,有人作詩諷刺到:“文正從來諡範王,如今文正卻難當。大風吹到梧桐樹,自有旁人說短長。”

明鄭時期陳永華(鄭經諡),陳永華就是天地會陳近南的原型,活躍在金庸小說和電視熒屏之上。

清朝有湯斌(死後50年追認)、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八個人。

朱珪、杜受田、李鴻藻、孫家鼐皆是帝師;

曾國藩挽狂瀾於既倒,位列同治中興名臣之首,諡“文正”當之無愧;劉統勳是乾隆朝名臣,剛正不阿,功業非凡,為百姓所愛戴;曹振鏞則一生唯唯諾諾,小心謹慎,“多磕頭、少說話、”諡“文正”一直為後世詬病。

個人認為最名副其實的文正公是范仲淹、司馬光和曾國藩,誰最有爭議?那當然是曹振鏞。

歡迎關注【最愛肉丸子先生】,用輕鬆有趣的方法,為你解讀有趣有料的歷史!


最愛肉丸子先生


“文”為古代文人最高稱號,“文而正”則代表著當之無愧的文人領袖,天下楷模。

得文正諡號的有李昉、范仲淹、司馬光、王旦、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蔡沈、吳澄、耶律楚材、劉秉忠、許衡、賈居貞、方孝孺、李東陽、謝遷、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等等等等,整個中國歷史也就幾十號人。

在所有的文正公里面,最沒有爭議的第一位,那就是范文正公,胸懷天下,文采斐然,正氣浩然,做官端正,私德不虧,文正公名至實歸。


第二位,方孝孺,人品端正,氣節無雙,雖然也比較迂闊,但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勢已經是一個羸弱文人對篡位者的反抗的最好闡釋。



第三位:司馬光,史學大家,政事嫻熟,但是心胸不夠寬廣;思想比較保守,勉勉強強排在第三。



至於最有爭議的文正公以前不知道是誰,但是近現代一定是曾國藩。

崇拜者說曾國藩為百年來第一完人,內修聖賢,外平內亂,所寫家書為古代家書範本,文為文壇天下領袖,武之獨撐半壁江山。

反對者說曾國蕃就是一個劊子手,封建文化守護者,身為漢人,替異族保江山,還大肆鎮壓漢族民族分子,屬於罪無可恕之徒。

這種爭論一直持續到現在,而且一直會持續下去,這也證明了曾國蕃的魅力。


陳子帥菌讀史曰


就如忠武是武人的最高榮譽,文正則是文人做官後,夢寐以求地想得到的諡號。但凡獲此殊榮者,於文一道,必是飽讀詩書,才智高絕之士。其中更是有不少著書立言者。於正一途,當為國有建樹,為民有擔當,當為道德模範。而文正者,當為文人領袖,天下楷模。不過對於諡號文正的人,我覺得還有遺漏者。

中國歷史上的諡號文正者

文正這一諡號最初為文貞,第一個授予的是貞觀名臣魏徵。到宋仁宗時期,因與其名同音,為改避諱,所以改為文正。能夠獲得這個稱號者歷史上一共33人

唐朝時獲得文貞諡號者4人,魏徵、陸象先、宋璟、張說。北宋2人,李昉、王旦。

獲得文正諡號者

宋朝7人:范仲淹、司馬光、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蔡沈

金朝2人:虞仲文、張行簡

元朝6人:吳澄、耶律楚材、劉秉忠、許衡、廉希憲、賈居貞

明朝4人:方孝孺、李東陽、謝遷、倪元璐

清朝8人: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

在近1300年的歷史中,僅僅33人獲得此榮耀,可見其難度。

名副其實者

第一、范仲淹。用王安石的一句話概括就是:一世之師,由初起終,名節無疵。范文正公品性高潔,不朋不黨。一心為國,當政時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憂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為儒家思想中的進取精神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杆。

第二、曾國藩。曾國藩是兩個半聖人中的那半個,他完全按照儒學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做人之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可以說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同時他有是中國真正積極實踐的第一人,建造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第一所兵工學堂、第一次翻譯印刷西方書籍。文正二字無可厚非。

具有有爭議者

首先、我認為清朝的朱珪、杜受田、李鴻藻、孫家鼐四位都不具備諡號為文正,他們獲得此諡號的原因很簡單,此四位僅僅因為是帝師才獲得此稱號。在位之時,與文一道,建樹不多,政績與道德方面也沒有突出的表現,不得不得說清朝的諡號“文正”在這幾位身上體現得太廉價。

其次、金朝的二位被追諡為文正讓我有些吃驚。首先是虞仲文,這位老兄原來是遼國的官,後投降金朝,一生除了神童之名與宰相之名並沒有什麼文史成就與政績。然後就是張行簡,

他是禮學世家,其文史成就在於禮儀與天文立法,在為國家以及道德上並沒有突出之點。這二位的諡號令人詫異。

最應入選者

兩個半聖人中的半個是曾國藩,其中的一個就是王陽明。作為立言立德立行的聖人,王陽明著書立說,開立心學流派,三次平定叛亂,對後世的影響及其深遠。最終只得到一個文成的諡號,我不得不為王聖人鳴冤,如果讓我說,最名副其實者當屬王陽明,尤在范仲淹之上。

大山結束語

關於諡號的問題,當然不能讓每個人都滿意,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杆秤,但是對於大山來說,已有的文正諡號必屬歐陽修與曾國藩,但是王陽明才最應該獲得這個諡號。不知道你怎麼看?


文史侃大山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這裡談的“文正”是古代的諡號。諡號的意義在於給人蓋棺定論,皇帝、皇后以及諸侯大臣等社會地位相對較高的人物,去世之後朝廷會依據其一生作為給出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表達褒貶哀憤的態度。

而“文正”一詞,是自北宋司馬光提出:

“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

以後,便成為了一個皇帝不會輕易與人的諡號。為什麼這個諡號這麼厲害呢?   

文: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與賢同升曰文;紹修聖緒曰文;聲教四訖曰文。正:內外賓服曰正;大慮克就曰正;內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潔曰正;圖國忘死曰正……守道不移曰正。(《逸周書·諡法解》)

自北宋真正將文官集團提到統治階級的最主要地位以後,文官所需要具備的品質就完全體現在這兩個字的釋義上。歷來對於人臣的要求無非德才兼備,“正”是德,“文”是才,能夠配得上“文正”這個諡號的人則應當是當朝德才兼備者中最卓越者。   

而現在我們可以數一下有哪些“文正”:宋朝得文正諡號的有李昉、范仲淹、司馬光、王旦、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蔡沈九名;元朝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有吳澄、耶律楚材、劉秉忠、許衡、廉希憲、賈居貞;明朝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有方孝孺、李東陽、謝遷、倪元璐;清朝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有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八人。

加起來應是二十七位。   

首先要說,能夠得一“文”字,這些人個個都是飽讀經綸,能文能詩之人才。然而一定要論一個高下的話,從我們的熟悉程度上就可看出一二。

按人臣“才”“德”兩個標準來評判,首先要學識淵博、善於經綸才能稱“文”,即要以儒家文化為自身思想核心的同時達廣求深,而且還要將其運用到政治上作出功績;那元朝恐怕要退出競爭了,清朝作為由少數民族統治的朝代,統治集團在對漢文化的深入上也略遜一籌。   

而宋明之間,宋朝范仲淹、司馬光可為代表,明朝則無非方孝孺、李東陽可在名氣上勉強相應。

范仲淹是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宋初的時候引導了散文的文風革新,其《岳陽樓記》堪稱宋代散文寫景妙筆與議事、抒情結合的典範,從明清《古文觀止》到今日義務教育的課本里,沒讀書人能不學它;其詩詞從政治抱負到吟詠河山再到寄情抒情,頻出膾炙人口的名句,隨手一拈“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就在後來《西廂記》“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裡尚存倩影。


司馬光則更不必多說,只消經他手主持編纂,親自發凡起例刪削定稿的那部——中國最大的編年史《資治通鑑》,則可當得起“文”這個字。

而方孝孺和李東陽在學術上確實不如范仲淹凌跨千古的氣度與司馬光宏偉豐贍的史筆。方孝孺出名於善發議論和因前者而致的被誅十族;李東陽是大儒宋濂的弟子,著有稿集、詩集,主持文壇,但明朝的文壇卻不可與北宋司馬光、蘇軾、王安石具在,難以“主持”的文壇相比。   

“文”者之極致,必定要有跨越古今、千秋同氣的格局,由此最終提名范仲淹與司馬光。

這兩位又如何擔這個“正”字呢?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的作為也極堪稱道:先是著名的慶曆新政,開北宋改革風氣之先,政治局面煥然一新;後因此遭貶,也仍於地方政績卓然,造福所至之處;軍事上採用積極防禦思想,使西夏與北宋得以和平相處,最重要的是大力推動了義學興辦,在提高民族的文化普及度上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相較之下,司馬光主政是在王安石以後,而王安石推行過的一系列新政措施,包括真正有利於民的免疫法、保甲法等,被他全盤否定並廢除,而且對變法派進行了不遺餘力的打擊,且自此引發的一系列政鬥損耗了相當的國力,對於西夏仍採用妥協政策。兩人雖然私德上都堪稱君子,但相比范仲淹,司馬光在國事上消極守舊,眼光不及。   

范仲淹之“文正”可謂名副其實。而有爭議則無非是這與兩字不配位。 而諸多“文正”之中有文論高於一時者,有殉節成仁出名者,有經國濟世建功立業者,甚至包括單因身份為帝師者;但只有一鄭居中,是“舉進士後以貴妃之從兄弟相標榜”來獲得要職的。   

此人於宋史記載中,幾無文集詩作之成就。雖說他也是考中進士來的,但於諸“文正”而言,中進士恐怕只是一個門檻罷了。而此人與後宮勾結以後,為迎合帝意與爭奪權力先是串通他人攻擊大臣,助著名奸臣蔡京復相,後來摻和在政鬥之中,最終暴斃而亡。

一無立言之功,配不上一個“文”字;二無為國為民之建樹,政治手段陰暗,配不上一個“正”字,諡號“文正”自然被當世乃至後世側目。  

 “文正”在歷來讀書人眼裡分量極重,也不免是因為得此諡號意味著將與范仲淹、司馬光等等一干碩儒比肩。


即便當代沒有諡號,但歷史對人的評價始終存在。卓越難得,但敬精工鑽研之人,遠德不配位之輩。


歷來現實


我們常常會用“漢文帝”“漢武帝”“漢哀帝”“隋文帝”“隋煬帝”等等稱謂來稱呼皇帝,其中,“文”“武”“哀”“煬”等字眼就是“諡號”。諡號就是用來評價皇帝、皇后和諸侯大臣等位高權重的人物的。早在周朝,天子、諸侯、卿大夫以及其夫人有著得到諡號的資格,而到了漢朝,只有生前曾經被封侯的重臣才能獲諡。每個大人物的德行作為肯定各不相同,有人值得褒揚、有人值得同情、有人遭到貶損,所以諡號中不同的字眼表達的意思就不一樣。

而“文正”是一個很優美的詞語,“文”說的是勤學好問、道德博聞、愛民慈惠等;“正”說的是內外賓服、身正言明。司馬光曾經說過:“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

那麼,中國歷史上有多少位諡號是“文正”的人物?其中誰最名副其實,誰最有爭議?

我們先說說“文正”這一諡號的發展過程。三國時期,東吳的名臣張昭死後便被追諡為“文”。“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這個司馬昭在死後也獲得“文”的諡號。

後來,單追諡一個字有時無法將獲諡號者的功過充分表達出來,於是出現了兩個字的諡號。趙武靈王在追諡臣子時,就使用二字諡號。王導在東晉建立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他死後,被追諡為“文獻”。兩個字的諡號慢慢流行開來。

到了唐朝,以犯顏直諫著稱的魏徵死後,唐太宗李世民痛心惋惜,他將魏徵比作鏡子,並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魏徵的諡號是“文貞”。到了宋朝,朝廷承襲唐朝的諡號制度,仍把“文貞”作為最高規格的諡號,宋太宗時期的名相李昉就是被追諡為“文貞”。

乾興元年(1022),十三歲的趙禎繼位,是為宋仁宗,而因為他名字中有“禎”,為了避諱,“文貞”這一諡號改為了發音相近的“文正”。司馬光對於這一諡號大加讚美,認為“道德博聞曰文”、“靖恭其位曰正”,“文正”這一諡號代表著對一個人文化修養、道德境界的最高認可。

北宋時代,司馬光對歷史文化的解讀很是權威。他已經這麼說了,“文正”就成為給文臣的最高評價。明朝的《大明會典》是收錄明朝各種典章制度、法律法規的文獻,其中對以“文”為首字的諡號進行了排列,文正為最高等級,其次才是文貞,以及往後的文忠、文獻等。

我們梳理發現,整個宋朝獲得文正諡號的有李昉、王旦、王曾、范仲淹、司馬光、黃中庸、蔡卞、鄭居中、蔡沈九人;元朝有吳澄、耶律楚材、劉秉忠、許衡、廉希憲、賈居貞六人;明朝有方孝孺、李東陽、謝遷、倪元璐、劉理順等五人;清朝有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等八人。

如果再加上金朝的虞仲文和張行簡、鄭經在臺灣追諡的陳永華,中國歷史上就共有三十一位諡號為“文正”的人物,其中,較為知名的有范仲淹、司馬光、耶律楚材、方孝孺、曾國藩等。我們認為,這幾人獲諡都是名副其實的,其中,范仲淹更是無可爭議,在他的名篇《岳陽樓記》中,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更是成為了後世無數文人追求一生的境界。

范仲淹出身寒門、自小喪父,但聰慧好學。他憑藉自己的出眾能力不斷攀升,但又因為剛正不阿的性格而觸怒皇帝,被調任外地。後來范仲淹雖被再度啟用,但敢言直諫的作風沒有半點改變,有人勸他謹言慎行,但他回答道:“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受命平定西夏動亂,《宋史》記載:“仲淹為將,號令明白,愛撫士卒,諸羌來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賊亦不敢輒犯其境。”後來,在范仲淹、韓琦、夏竦等人共同努力下,西夏向宋稱臣。

西北戰事平息後,范仲淹又被召回到朝廷,他針對國家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和隱患,發起了“慶曆新政”,無奈因阻力太大而被迫廢止。皇祐四年(1052),范仲淹病逝,宋仁宗親筆寫下“褒賢之碑”,追封他為楚國公,並賜諡號“文正”。范仲淹文武全才,又忠誠可靠,在位勤勤懇懇,為國為民,可以說真正配得上“文正”這一諡號。

至於爭議最大的,恐怕就是清末名臣曾國藩。他雖然留下“半個聖人”的美名,其名著《曾國藩家書》也被後世所推崇,但正如國學大師章太炎對他的評價:“曾國藩者,譽之則為聖賢、讞之則為元兇。”對於他的讚譽非常多,但對於他的批判之聲也是存在的。人們讚歎的是他的聖賢之名,怨嘆的是他殺害同胞。


文蹤旅跡


根據諡法來看,重要的不是正而是文,但文正似乎比其他人都高一點。唐朝魏徵得到了文貞的諡號,後來為了避趙禎的諱所以改成文正。

至於誰配不配大家明眼就能看見,范仲淹絕對當之無愧啊,因為他可能是文正成為文人最想要的原因。那個司馬光“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有點自賣自誇的嫌疑吧,反正我不認的。除了司馬光以外有點不符合以後還有就是清朝的所有人了,清朝乾隆出了第一個文正,因為是追認的,是五十年前的死人,就是隻有歸隨我大清的文人,其文才“正”。否則,像呂留良一樣,其文就是歪的,就要被殺頭戮屍。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一時期的“文正”對漢族知識分子是帶有明顯奴化性質的。曾國藩功勞大,但有激勵的意思。後來的就是末世名器,不足為貴。

李東陽這個人咋說,單獨給他弄一個的原因是啥,因為這人我確實挺欣賞的,皇帝看上眼的神童本來就不多,被抱在腿上的也就這一個晏殊就沒這殊榮。但李東陽有這一項,而抱他的是誰呢,景帝。明朝為數不多的正常皇帝,不喜歡煉丹,不喜歡不上朝,也不信太監。這人咋說呢?文章寫的好,一時的文壇領袖文這個諡號挺適合的。正做事依附於劉瑾,不過是為了能撥亂反正,這也沒啥吧,畢竟歷史會記得,關鍵就是晚節不保。楊一清去找他說給他文正這個諡號,還要給他磕頭,因為這兩人有私交,最後別人寫了一首詩文正從來諡範王,如今文正卻難當。大風吹到梧桐樹,自有旁人說短長。反正這東西咋說呢,我認為這個可以給的,不過最後晚節不保,讓別人道短長。


皮皮萌寶李時珍的皮


為什麼歷代皇帝都把文正的諡號當成寶,不肯輕易給人?

中國人其實終其一生,都在追求不朽。這是中國哲學的特點。中國哲學在本質上是一種成聖之道,人的最高理想是能成為聖人那樣的人。人的身體總是要腐爛的,但是人的功績可以不朽。所以魯國大夫叔孫豹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而孔子也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看來,名聲是每一個人都要追求的。

但是名聲還分民間的和官方的名聲,生前的名聲和死後的名聲四種情況。一般中國人都重視蓋棺定論,特別關心自己死後是否能名留青史。所以文天祥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東晉大司馬桓溫也說,不能名垂青史,也要遺臭萬年,這說明我們的古人,非常重視別人的評價。

在中國的禮制中,私人給別人的評價叫私諡,而官方給的正式評價叫官諡。在古代要想得到一個官方的諡號,非常不容易,因為,你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第一,你得去死。不要誤會,不是說你要想得到諡號必須去死,而是隻有死了以後才能得到諡號。諡號正是中國人喜歡的蓋棺定論的做法。帝王將相在去世之後,由官方給予的正式評價,這就叫做諡號。所以一個人還沒有死的時候,是不可能得到諡號的。

第二,你得有權有勢。要麼是朝廷重臣,要麼是文藝大咖,反正是在朝廷中掛的上號的人。要是是個人死了都要給諡號,就中國那麼多漢字,肯定不夠用。因為光皇帝死了用的諡號的字數都不夠。皇帝死了後,按照規定是要給諡號,一開始的時候字都很少,後來越來越多,比如如唐太宗李世民的諡號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但還有更長的,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諡號是“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肺活量不大的人,一口氣讀完可能會憋死。

這是關於諡號。

我們再來看看文正這個諡號,為什麼就能成為諡號中的明珠,成為臣子之中能得到的最頂尖的諡號呢?

我們先來看看文是啥意思。這絕對是個好詞,包含了我們想得到想不到的美好寓意。

我們來看文在諡號的系統中的具體意思,也就是說,能得到文的,你得滿足以下條件中的一項:

經緯天地曰文,這個大概就是宰相之才。

道德博聞曰文,這個大概是道德文章屬於頂尖的人。

慈惠愛民曰文,這個是愛民如子的人。

其他如,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勤學好問曰文;博聞多見曰文;忠信接禮曰文;能定典禮曰文;經邦定譽曰文;敏而好學曰文;施而中禮曰文;修德來遠曰文;剛柔相濟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萬邦為憲、帝德運廣曰文;堅強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聖謨丕顯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純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與賢同升曰文;紹修聖緒曰文;聲教四訖曰文 。

所以,能得到文的諡號就已經不得了了。還好,我也沾上了一個文,不過我是文藝中年。

正,這是個好詞,聽起來就很正氣的樣子。在諡號中,正是以下的範圍:

內外賓服曰正;大慮克就曰正;內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潔曰正;圖國忘死曰正;內外無懷曰正;直道不撓曰正;靖恭其位曰正;其儀不忒曰正;精爽齊肅曰正;誠心格非曰正;莊以率下曰正;息邪詎詖曰正;主極克端曰正;萬幾就理曰正;淑慎持躬曰正;端型式化曰正;心無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這樣是文和正合在一起,作為一個人的諡號,那就更牛了。所以歷史上,能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人不多。因為這個諡號實在太牛,就出現了某個人得到文正諡號之後,好多人不服的現象。

文正一開始的說法是文貞,後來為了避諱,就改成文正。但這仍然改變不了文正這個諡號最牛的局面。北宋名臣夏竦死了之後,朝廷要給他定諡為文正的時候,刺頭司馬光提出反對意見,司馬光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就是說,文正是最高褒獎,老夏雖然死了,但是他還不夠格。最後老夏確實沒有得到。

從此之後,文正成了皇帝的寶貝,一般都不肯拿出來給人。在宋代,得文正諡號的有李昉、范仲淹、司馬光、王旦、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蔡沈等九名。要說民間對文正最認可的人,還是范仲淹。他是人們心中當之無愧的文正。

范仲淹是對北宋的士人風氣產生了巨大的作用的人。

作為宋代最知名的公知,最大膽的言官,范仲淹始終廉潔自律,“直道豈求安富貴,純誠惟欲助清光”是他為官的座右銘。即要做一個直道而行、清心寡慾、清正廉潔的官吏。

宋代士人很少選擇隱居江湖,做漁翁釣叟,于山水田園中自得其樂,他們懷抱兼濟天下的理想,積極入世,他們崇尚道德,珍惜名節,他們以天下為己任,捨生取義為國忘身,他們雖不如唐朝士人那樣性格張揚剛烈,但“何意百鍊鋼,化為繞指柔”,他們更堅韌。我們可以說,以范仲淹、司馬光、王安石為代表的士林領袖,是宋代最讓人敬仰的公知,他們開創了宋代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一代士風。恰如《宋史》評價的那樣,“每感激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一時士大夫矯厲尚風節,自仲淹倡之”。

明朝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有方孝孺、李東陽、謝遷、倪元璐。

清朝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有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

要說爭議,大概就市曾國藩了。因為他有個可怕的外號,叫曾剃頭。


好玩的國學


文正,是自古以來無數文臣夢寐以求的最高榮譽。根據《逸周書·諡法解》的記載,文臣功績特別卓著功績才能用“文”和“正”作為諡號。司馬光曾說:

“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

因此,不管是本諡或是追諡為“文正”者,都是當時文人所敬仰的對象。據統計,自漢以來,歷代臣子死後得諡者一萬餘人,但得“文正”這一文臣最高諡號者不過40人。

歷代得“文正”諡號者40人,朝代分佈及名字如下:

唐朝(4人):魏徵、陸象先、宋璟、張說


宋朝(9人):李昉、范仲淹、司馬光、王旦、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蔡沈。

元朝(5人):吳澄、耶律楚材、劉秉忠、許衡、廉希憲

明朝(4人):方孝孺、李東陽、謝遷、倪元璐

清朝(8人):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

最名副其實的“文正”--范仲淹

大部分的“文正”都當得起這個諡號,拔尖者當屬是范仲淹。他文武兼備、智計過人,軍事方面結合北宋長期冗兵弊政,提出屯田久守、積極防禦的守邊方針。政治方面革新吏治,剔除弊政,發起“慶曆新政”。而且,他在書法、教育、詩歌、散文等方面也成就斐然。特別是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影響深遠,超越時代侷限,至今仍有極其重要的現實作用。

最名不副實的“文正”——滿清帝師4人

滿清一朝八人諡為“文正”,卻有四人是因為教了個好學生而被諡“文正”。自清嘉慶以來,帝師獲封“文正”成為一個慣例。分別是朱珪為嘉慶帝師,杜受田為咸豐帝師,李鴻藻為同治帝師,孫家鼐為光緒帝師。他們本人的道德和功績在當時並不突出,和歷史上其他各位“文正”相差甚遠。真是歲月靜好,運氣使然。


關注“東方史話”,讓我們一起去探尋歷史的細節真相。


東方史話


文正,屬特諡。以次以文忠為最高,文忠以下皆由內閣草擬,皇帝批准。清代最重諡,文必須是翰林出身,若當到大學士,則非翰林也可用,但太少了,如左宗棠以舉人諡文襄,這是他功勞太大的原因。第二字看清代中後期如:林則徐、胡林翼、李鴻章都是此諡,這些都是為皇朝盡了畢生的人。清朝二百幾十年,有諡者不多,有很多官居一品的,死後無諡,可見重視程度。文正,只有皇帝特批才行。君權至高的封建時代,作為大臣,這個榮譽也是最高了。至於誰配的上,站在皇清位置看,筆者認為確是曾國藩了。出身翰苑,削平大難,禮學宗師,盡忠王室。可以說名符其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