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位文正?你认为谁最名副其实,谁最有争议?

汏城小事丶


严格来说,谥法并没有一个从优到劣的排序。

《逸周书》的《谥法解》是谥号的主要依据,里面没有排序,只是根据其人的道德功绩等做的综合评价,给一个谥号。

后来人推崇谥号,其实是推崇获得相应谥号的人。

如果强行排序,我主张:谥号是按字典序排列,第一个字相同,先看第一个字的内部排名,如果内部排名高,就不用看第二个字了。如果第一个字的内部排名一致,则需要看第二个字。

北宋的文官,有三个谥号最受推崇:文,文正(文贞),忠献。

1,一字谥还是二字谥优越?

不能简单地断定哪个优越。

宋朝一字谥为“文”的只有三个人:杨亿,王安石,朱熹。

即使同样是一字谥 “文”,里面也有差序。

《谥法解》里记载: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

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最高等级的文,是经天纬地。宋哲宗给王安石的一字谥 “文”,是最高等级的经天纬地。

要经天纬地,必须要三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

王安石的德行,是连反对派的旧党人士都称赞的,除了说他执拗外,公德、私德都没有人指责王安石,这是立德。

王安石做到宰相,主持变法,这是立功。

王安石主持编写《三经新义》,一度成为北宋科举的主要教科书,加上后来的《字说》,这是立言。

杨亿的最高官职是翰林学士、工部侍郎、知制诰,他的主要功绩是文学,主编了《册府元龟》。杨亿的一字谥 “文”,只是学勤好问。

<strong>

朱熹是一字谥 “文”,三不朽里面有立德、立言,但没有立功。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后来理学的经典教科书,这是立言。朱熹的最高官职是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是负责给宋宁宗讲课的,谈不上什么立功。

朱熹的一字谥 “文”,是道德博闻。

宋朝一字谥 “文”的排序是:王安石,朱熹,杨亿。

2,文正(文贞)

北宋早期的谥号一般是文贞,后来为了避讳宋仁宗赵祯,改为文正。

《谥法解》里面有“正”:

内外宾服曰正。言以正服之。

但看上去就不高级。

《谥法解》里面的“贞”:

清白守节曰贞。行清白执志固。

大虑克就曰贞。能大虑非正而何。


不隐无屈曰贞。坦然无私。

北宋获文贞谥号的是:李昉、王旦。

宋朝获文正谥号的是:范仲淹、司马光、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蔡沈。

我主张:谥号是按字典序排列,第一个字相同,先看第一个字的内部排名,如果内部排名高,就不用看第二个字了。如果第一个字的内部排名一致,则需要看第二个字。

先说获文正谥号的蔡卞,他是王安石的女婿,蔡京的弟弟,没有做到首相,仅仅是新法的一个奉行者,他的第一个字“文”只是学勤好问。

所以蔡卞的“文正”肯定压不过王安石的“文”。

宋朝最有名的文正是范仲淹、司马光。

这两位立德、立言,都没有问题。

但立功来说,范仲淹仅做到副相的参知政事,庆历新政只搞了半年就搞不下去了,谈不上立功。

司马光在高太后的支持下上台当了宰相,当了不到一年就病逝了,主要的工作是废除王安石所有的变法工作,也谈不上什么立功。

范仲淹、司马光的文是道德博闻,比王安石的文要差一个等级。

3,宋朝的忠献。

南宋李心传在《建炎以来朝野杂记》里讲:

大臣之谥极美者有二,本勋劳则忠献为大,论德业则文正为美。

宋朝获得忠献谥号的有开国功臣赵普、四朝宰相韩琦等,当然还有大奸臣秦桧(后来被宋宁宗改了一个恶谥:谬丑)。

《谥法解》:

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

聪明叡哲曰献。有通知之聪。 知质有圣曰献。有所通而无蔽。

忠献的谥号,在立功的角度,远爆文正。但在立言的角度,比文正就弱爆了。

<strong>

宋朝的忠献整体上是超过文正的。

宋朝之后推崇科举文章,所以文正逐渐超过了忠献。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文正,别以为这仅仅是两个简简单单的汉字!其实它们是千百年来,文臣梦寐以求的谥号。那么为何“文正”就如此珍贵呢?

首先我们看看谥号中何为“文”?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万邦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

再看看何为“正”?

内外宾服曰正;大虑克就曰正;内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洁曰正;图国忘死曰正;内外无怀曰正;直道不挠曰正;靖恭其位曰正;其仪不忒曰正;精爽齐肃曰正;诚心格非曰正;庄以率下曰正;息邪讵诐曰正;主极克端曰正;万几就理曰正;淑慎持躬曰正;端型式化曰正;心无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更有一代名臣司马光提出“谥之美者,极于文正”。他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经过他的宣扬,文正从此以后被认为是人臣极美的谥号。

另外得“文正”最有名的是后世文臣的标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不仅有文治,主持庆历新政;还有武功,打得西夏羌人称他为“老子”;另外他还宽厚仁爱,严谨治学。不过得“文正”谥号第一人也是北宋名臣王曾。

如此一来,对于文正谥号,皇帝自然不肯轻易给。

其实最初一字谥最贵,“文”也没有固定搭配,得到是莫大的光荣。唐朝有白居易、韩愈、李翱、权德舆、陆希声;北宋有杨亿、王安石(不过对此众有非议);南宋仅有朱熹;元朝有欧阳玄、姚燧;从明朝开始,谥法用字有高下之分,官员没有全是两字的,单谥只给亲王。大唐谥号开始变得无限长,也因此从唐朝开始皇帝多称庙号,文官得到“文贞”谥号是无比的光荣。

对于谥文贞还有几个小故事——

唐朝张说被谥为文贞,还引发了群臣的争论,最终还是玄宗下诏才结束了争论。唐代宗本想给宰相杨绾拟定的谥号为“文贞”,苏端极力反对,最终只好将苏端贬到广州,谥杨绾为文简。

文贞者唐朝有魏征、陆象先、宋璟、张说、苏瑰、牛僧孺等人,宋朝初年李昉、王旦。

不过到了宋仁宗时期,老大叫赵祯,那么就得避讳。不然老叫贞,皇帝得不停的打喷嚏,于是文贞改为文正,到了元朝时期恢复了文贞,位于文正之下。

其实总观中国历史谥为文正这不过28人而已!

宋朝:王曾(第一人)、范仲淹、司马光、蔡卞、黄中庸、郑居中、蔡沈七名。

金朝:虞仲文、张行简。

元朝:吴澄、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廉希宪。

明朝有方孝孺(南明弘光帝追谥)、李东阳、谢迁、刘理顺、倪元璐。

对于李东阳谥号文正还有一段故事,垂死的李东阳听大学士杨一清死后给他文正的谥号,竟挣扎起来在床上向杨一清磕起头来,有人作诗讽刺到:“文正从来谥范王,如今文正却难当。大风吹到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明郑时期陈永华(郑经谥),陈永华就是天地会陈近南的原型,活跃在金庸小说和电视荧屏之上。

清朝有汤斌(死后50年追认)、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个人。

朱珪、杜受田、李鸿藻、孙家鼐皆是帝师;

曾国藩挽狂澜于既倒,位列同治中兴名臣之首,谥“文正”当之无愧;刘统勋是乾隆朝名臣,刚正不阿,功业非凡,为百姓所爱戴;曹振镛则一生唯唯诺诺,小心谨慎,“多磕头、少说话、”谥“文正”一直为后世诟病。

个人认为最名副其实的文正公是范仲淹、司马光和曾国藩,谁最有争议?那当然是曹振镛。

欢迎关注【最爱肉丸子先生】,用轻松有趣的方法,为你解读有趣有料的历史!


最爱肉丸子先生


“文”为古代文人最高称号,“文而正”则代表着当之无愧的文人领袖,天下楷模。

得文正谥号的有李昉、范仲淹、司马光、王旦、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蔡沈、吴澄、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贾居贞、方孝孺、李东阳、谢迁、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等等等等,整个中国历史也就几十号人。

在所有的文正公里面,最没有争议的第一位,那就是范文正公,胸怀天下,文采斐然,正气浩然,做官端正,私德不亏,文正公名至实归。


第二位,方孝孺,人品端正,气节无双,虽然也比较迂阔,但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已经是一个羸弱文人对篡位者的反抗的最好阐释。



第三位:司马光,史学大家,政事娴熟,但是心胸不够宽广;思想比较保守,勉勉强强排在第三。



至于最有争议的文正公以前不知道是谁,但是近现代一定是曾国藩。

崇拜者说曾国藩为百年来第一完人,内修圣贤,外平内乱,所写家书为古代家书范本,文为文坛天下领袖,武之独撑半壁江山。

反对者说曾国蕃就是一个刽子手,封建文化守护者,身为汉人,替异族保江山,还大肆镇压汉族民族分子,属于罪无可恕之徒。

这种争论一直持续到现在,而且一直会持续下去,这也证明了曾国蕃的魅力。


陈子帅菌读史曰


就如忠武是武人的最高荣誉,文正则是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地想得到的谥号。但凡获此殊荣者,于文一道,必是饱读诗书,才智高绝之士。其中更是有不少著书立言者。于正一途,当为国有建树,为民有担当,当为道德模范。而文正者,当为文人领袖,天下楷模。不过对于谥号文正的人,我觉得还有遗漏者。

中国历史上的谥号文正者

文正这一谥号最初为文贞,第一个授予的是贞观名臣魏征。到宋仁宗时期,因与其名同音,为改避讳,所以改为文正。能够获得这个称号者历史上一共33人

唐朝时获得文贞谥号者4人,魏征、陆象先、宋璟、张说。北宋2人,李昉、王旦。

获得文正谥号者

宋朝7人:范仲淹、司马光、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蔡沈

金朝2人:虞仲文、张行简

元朝6人:吴澄、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廉希宪、贾居贞

明朝4人: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

清朝8人: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

在近1300年的历史中,仅仅33人获得此荣耀,可见其难度。

名副其实者

第一、范仲淹。用王安石的一句话概括就是:一世之师,由初起终,名节无疵。范文正公品性高洁,不朋不党。一心为国,当政时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

第二、曾国藩。曾国藩是两个半圣人中的那半个,他完全按照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之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可以说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同时他有是中国真正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文正二字无可厚非。

具有有争议者

首先、我认为清朝的朱珪、杜受田、李鸿藻、孙家鼐四位都不具备谥号为文正,他们获得此谥号的原因很简单,此四位仅仅因为是帝师才获得此称号。在位之时,与文一道,建树不多,政绩与道德方面也没有突出的表现,不得不得说清朝的谥号“文正”在这几位身上体现得太廉价。

其次、金朝的二位被追谥为文正让我有些吃惊。首先是虞仲文,这位老兄原来是辽国的官,后投降金朝,一生除了神童之名与宰相之名并没有什么文史成就与政绩。然后就是张行简,

他是礼学世家,其文史成就在于礼仪与天文立法,在为国家以及道德上并没有突出之点。这二位的谥号令人诧异。

最应入选者

两个半圣人中的半个是曾国藩,其中的一个就是王阳明。作为立言立德立行的圣人,王阳明著书立说,开立心学流派,三次平定叛乱,对后世的影响及其深远。最终只得到一个文成的谥号,我不得不为王圣人鸣冤,如果让我说,最名副其实者当属王阳明,尤在范仲淹之上。

大山结束语

关于谥号的问题,当然不能让每个人都满意,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杆秤,但是对于大山来说,已有的文正谥号必属欧阳修与曾国藩,但是王阳明才最应该获得这个谥号。不知道你怎么看?


文史侃大山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谈的“文正”是古代的谥号。谥号的意义在于给人盖棺定论,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物,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一生作为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表达褒贬哀愤的态度。

而“文正”一词,是自北宋司马光提出:

“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

以后,便成为了一个皇帝不会轻易与人的谥号。为什么这个谥号这么厉害呢?   

文: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正:内外宾服曰正;大虑克就曰正;内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洁曰正;图国忘死曰正……守道不移曰正。(《逸周书·谥法解》)

自北宋真正将文官集团提到统治阶级的最主要地位以后,文官所需要具备的品质就完全体现在这两个字的释义上。历来对于人臣的要求无非德才兼备,“正”是德,“文”是才,能够配得上“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则应当是当朝德才兼备者中最卓越者。   

而现在我们可以数一下有哪些“文正”:宋朝得文正谥号的有李昉、范仲淹、司马光、王旦、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蔡沈九名;元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吴澄、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廉希宪、贾居贞;明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清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人。

加起来应是二十七位。   

首先要说,能够得一“文”字,这些人个个都是饱读经纶,能文能诗之人才。然而一定要论一个高下的话,从我们的熟悉程度上就可看出一二。

按人臣“才”“德”两个标准来评判,首先要学识渊博、善于经纶才能称“文”,即要以儒家文化为自身思想核心的同时达广求深,而且还要将其运用到政治上作出功绩;那元朝恐怕要退出竞争了,清朝作为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统治集团在对汉文化的深入上也略逊一筹。   

而宋明之间,宋朝范仲淹、司马光可为代表,明朝则无非方孝孺、李东阳可在名气上勉强相应。

范仲淹是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宋初的时候引导了散文的文风革新,其《岳阳楼记》堪称宋代散文写景妙笔与议事、抒情结合的典范,从明清《古文观止》到今日义务教育的课本里,没读书人能不学它;其诗词从政治抱负到吟咏河山再到寄情抒情,频出脍炙人口的名句,随手一拈“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就在后来《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里尚存倩影。


司马光则更不必多说,只消经他手主持编纂,亲自发凡起例删削定稿的那部——中国最大的编年史《资治通鉴》,则可当得起“文”这个字。

而方孝孺和李东阳在学术上确实不如范仲淹凌跨千古的气度与司马光宏伟丰赡的史笔。方孝孺出名于善发议论和因前者而致的被诛十族;李东阳是大儒宋濂的弟子,著有稿集、诗集,主持文坛,但明朝的文坛却不可与北宋司马光、苏轼、王安石具在,难以“主持”的文坛相比。   

“文”者之极致,必定要有跨越古今、千秋同气的格局,由此最终提名范仲淹与司马光。

这两位又如何担这个“正”字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作为也极堪称道:先是著名的庆历新政,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政治局面焕然一新;后因此遭贬,也仍于地方政绩卓然,造福所至之处;军事上采用积极防御思想,使西夏与北宋得以和平相处,最重要的是大力推动了义学兴办,在提高民族的文化普及度上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较之下,司马光主政是在王安石以后,而王安石推行过的一系列新政措施,包括真正有利于民的免疫法、保甲法等,被他全盘否定并废除,而且对变法派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打击,且自此引发的一系列政斗损耗了相当的国力,对于西夏仍采用妥协政策。两人虽然私德上都堪称君子,但相比范仲淹,司马光在国事上消极守旧,眼光不及。   

范仲淹之“文正”可谓名副其实。而有争议则无非是这与两字不配位。 而诸多“文正”之中有文论高于一时者,有殉节成仁出名者,有经国济世建功立业者,甚至包括单因身份为帝师者;但只有一郑居中,是“举进士后以贵妃之从兄弟相标榜”来获得要职的。   

此人于宋史记载中,几无文集诗作之成就。虽说他也是考中进士来的,但于诸“文正”而言,中进士恐怕只是一个门槛罢了。而此人与后宫勾结以后,为迎合帝意与争夺权力先是串通他人攻击大臣,助著名奸臣蔡京复相,后来掺和在政斗之中,最终暴毙而亡。

一无立言之功,配不上一个“文”字;二无为国为民之建树,政治手段阴暗,配不上一个“正”字,谥号“文正”自然被当世乃至后世侧目。  

 “文正”在历来读书人眼里分量极重,也不免是因为得此谥号意味着将与范仲淹、司马光等等一干硕儒比肩。


即便当代没有谥号,但历史对人的评价始终存在。卓越难得,但敬精工钻研之人,远德不配位之辈。


历来现实


我们常常会用“汉文帝”“汉武帝”“汉哀帝”“隋文帝”“隋炀帝”等等称谓来称呼皇帝,其中,“文”“武”“哀”“炀”等字眼就是“谥号”。谥号就是用来评价皇帝、皇后和诸侯大臣等位高权重的人物的。早在周朝,天子、诸侯、卿大夫以及其夫人有着得到谥号的资格,而到了汉朝,只有生前曾经被封侯的重臣才能获谥。每个大人物的德行作为肯定各不相同,有人值得褒扬、有人值得同情、有人遭到贬损,所以谥号中不同的字眼表达的意思就不一样。

而“文正”是一个很优美的词语,“文”说的是勤学好问、道德博闻、爱民慈惠等;“正”说的是内外宾服、身正言明。司马光曾经说过:“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

那么,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位谥号是“文正”的人物?其中谁最名副其实,谁最有争议?

我们先说说“文正”这一谥号的发展过程。三国时期,东吴的名臣张昭死后便被追谥为“文”。“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个司马昭在死后也获得“文”的谥号。

后来,单追谥一个字有时无法将获谥号者的功过充分表达出来,于是出现了两个字的谥号。赵武灵王在追谥臣子时,就使用二字谥号。王导在东晋建立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他死后,被追谥为“文献”。两个字的谥号慢慢流行开来。

到了唐朝,以犯颜直谏著称的魏征死后,唐太宗李世民痛心惋惜,他将魏征比作镜子,并称:“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魏征的谥号是“文贞”。到了宋朝,朝廷承袭唐朝的谥号制度,仍把“文贞”作为最高规格的谥号,宋太宗时期的名相李昉就是被追谥为“文贞”。

乾兴元年(1022),十三岁的赵祯继位,是为宋仁宗,而因为他名字中有“祯”,为了避讳,“文贞”这一谥号改为了发音相近的“文正”。司马光对于这一谥号大加赞美,认为“道德博闻曰文”、“靖恭其位曰正”,“文正”这一谥号代表着对一个人文化修养、道德境界的最高认可。

北宋时代,司马光对历史文化的解读很是权威。他已经这么说了,“文正”就成为给文臣的最高评价。明朝的《大明会典》是收录明朝各种典章制度、法律法规的文献,其中对以“文”为首字的谥号进行了排列,文正为最高等级,其次才是文贞,以及往后的文忠、文献等。

我们梳理发现,整个宋朝获得文正谥号的有李昉、王旦、王曾、范仲淹、司马光、黄中庸、蔡卞、郑居中、蔡沈九人;元朝有吴澄、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廉希宪、贾居贞六人;明朝有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刘理顺等五人;清朝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等八人。

如果再加上金朝的虞仲文和张行简、郑经在台湾追谥的陈永华,中国历史上就共有三十一位谥号为“文正”的人物,其中,较为知名的有范仲淹、司马光、耶律楚材、方孝孺、曾国藩等。我们认为,这几人获谥都是名副其实的,其中,范仲淹更是无可争议,在他的名篇《岳阳楼记》中,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成为了后世无数文人追求一生的境界。

范仲淹出身寒门、自小丧父,但聪慧好学。他凭借自己的出众能力不断攀升,但又因为刚正不阿的性格而触怒皇帝,被调任外地。后来范仲淹虽被再度启用,但敢言直谏的作风没有半点改变,有人劝他谨言慎行,但他回答道:“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受命平定西夏动乱,《宋史》记载:“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后来,在范仲淹、韩琦、夏竦等人共同努力下,西夏向宋称臣。

西北战事平息后,范仲淹又被召回到朝廷,他针对国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隐患,发起了“庆历新政”,无奈因阻力太大而被迫废止。皇祐四年(1052),范仲淹病逝,宋仁宗亲笔写下“褒贤之碑”,追封他为楚国公,并赐谥号“文正”。范仲淹文武全才,又忠诚可靠,在位勤勤恳恳,为国为民,可以说真正配得上“文正”这一谥号。

至于争议最大的,恐怕就是清末名臣曾国藩。他虽然留下“半个圣人”的美名,其名著《曾国藩家书》也被后世所推崇,但正如国学大师章太炎对他的评价:“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贤、谳之则为元凶。”对于他的赞誉非常多,但对于他的批判之声也是存在的。人们赞叹的是他的圣贤之名,怨叹的是他杀害同胞。


文踪旅迹


根据谥法来看,重要的不是正而是文,但文正似乎比其他人都高一点。唐朝魏征得到了文贞的谥号,后来为了避赵祯的讳所以改成文正。

至于谁配不配大家明眼就能看见,范仲淹绝对当之无愧啊,因为他可能是文正成为文人最想要的原因。那个司马光“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有点自卖自夸的嫌疑吧,反正我不认的。除了司马光以外有点不符合以后还有就是清朝的所有人了,清朝乾隆出了第一个文正,因为是追认的,是五十年前的死人,就是只有归随我大清的文人,其文才“正”。否则,像吕留良一样,其文就是歪的,就要被杀头戮尸。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时期的“文正”对汉族知识分子是带有明显奴化性质的。曾国藩功劳大,但有激励的意思。后来的就是末世名器,不足为贵。

李东阳这个人咋说,单独给他弄一个的原因是啥,因为这人我确实挺欣赏的,皇帝看上眼的神童本来就不多,被抱在腿上的也就这一个晏殊就没这殊荣。但李东阳有这一项,而抱他的是谁呢,景帝。明朝为数不多的正常皇帝,不喜欢炼丹,不喜欢不上朝,也不信太监。这人咋说呢?文章写的好,一时的文坛领袖文这个谥号挺适合的。正做事依附于刘瑾,不过是为了能拨乱反正,这也没啥吧,毕竟历史会记得,关键就是晚节不保。杨一清去找他说给他文正这个谥号,还要给他磕头,因为这两人有私交,最后别人写了一首诗文正从来谥范王,如今文正却难当。大风吹到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反正这东西咋说呢,我认为这个可以给的,不过最后晚节不保,让别人道短长。


皮皮萌宝李时珍的皮


为什么历代皇帝都把文正的谥号当成宝,不肯轻易给人?

中国人其实终其一生,都在追求不朽。这是中国哲学的特点。中国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成圣之道,人的最高理想是能成为圣人那样的人。人的身体总是要腐烂的,但是人的功绩可以不朽。所以鲁国大夫叔孙豹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而孔子也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看来,名声是每一个人都要追求的。

但是名声还分民间的和官方的名声,生前的名声和死后的名声四种情况。一般中国人都重视盖棺定论,特别关心自己死后是否能名留青史。所以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东晋大司马桓温也说,不能名垂青史,也要遗臭万年,这说明我们的古人,非常重视别人的评价。

在中国的礼制中,私人给别人的评价叫私谥,而官方给的正式评价叫官谥。在古代要想得到一个官方的谥号,非常不容易,因为,你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你得去死。不要误会,不是说你要想得到谥号必须去死,而是只有死了以后才能得到谥号。谥号正是中国人喜欢的盖棺定论的做法。帝王将相在去世之后,由官方给予的正式评价,这就叫做谥号。所以一个人还没有死的时候,是不可能得到谥号的。

第二,你得有权有势。要么是朝廷重臣,要么是文艺大咖,反正是在朝廷中挂的上号的人。要是是个人死了都要给谥号,就中国那么多汉字,肯定不够用。因为光皇帝死了用的谥号的字数都不够。皇帝死了后,按照规定是要给谥号,一开始的时候字都很少,后来越来越多,比如如唐太宗李世民的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但还有更长的,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号是“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肺活量不大的人,一口气读完可能会憋死。

这是关于谥号。

我们再来看看文正这个谥号,为什么就能成为谥号中的明珠,成为臣子之中能得到的最顶尖的谥号呢?

我们先来看看文是啥意思。这绝对是个好词,包含了我们想得到想不到的美好寓意。

我们来看文在谥号的系统中的具体意思,也就是说,能得到文的,你得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项:

经纬天地曰文,这个大概就是宰相之才。

道德博闻曰文,这个大概是道德文章属于顶尖的人。

慈惠爱民曰文,这个是爱民如子的人。

其他如,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万邦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 。

所以,能得到文的谥号就已经不得了了。还好,我也沾上了一个文,不过我是文艺中年。

正,这是个好词,听起来就很正气的样子。在谥号中,正是以下的范围:

内外宾服曰正;大虑克就曰正;内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洁曰正;图国忘死曰正;内外无怀曰正;直道不挠曰正;靖恭其位曰正;其仪不忒曰正;精爽齐肃曰正;诚心格非曰正;庄以率下曰正;息邪讵诐曰正;主极克端曰正;万几就理曰正;淑慎持躬曰正;端型式化曰正;心无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这样是文和正合在一起,作为一个人的谥号,那就更牛了。所以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不多。因为这个谥号实在太牛,就出现了某个人得到文正谥号之后,好多人不服的现象。

文正一开始的说法是文贞,后来为了避讳,就改成文正。但这仍然改变不了文正这个谥号最牛的局面。北宋名臣夏竦死了之后,朝廷要给他定谥为文正的时候,刺头司马光提出反对意见,司马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就是说,文正是最高褒奖,老夏虽然死了,但是他还不够格。最后老夏确实没有得到。

从此之后,文正成了皇帝的宝贝,一般都不肯拿出来给人。在宋代,得文正谥号的有李昉、范仲淹、司马光、王旦、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蔡沈等九名。要说民间对文正最认可的人,还是范仲淹。他是人们心中当之无愧的文正。

范仲淹是对北宋的士人风气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的人。

作为宋代最知名的公知,最大胆的言官,范仲淹始终廉洁自律,“直道岂求安富贵,纯诚惟欲助清光”是他为官的座右铭。即要做一个直道而行、清心寡欲、清正廉洁的官吏。

宋代士人很少选择隐居江湖,做渔翁钓叟,于山水田园中自得其乐,他们怀抱兼济天下的理想,积极入世,他们崇尚道德,珍惜名节,他们以天下为己任,舍生取义为国忘身,他们虽不如唐朝士人那样性格张扬刚烈,但“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他们更坚韧。我们可以说,以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为代表的士林领袖,是宋代最让人敬仰的公知,他们开创了宋代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一代士风。恰如《宋史》评价的那样,“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明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

清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

要说争议,大概就市曾国藩了。因为他有个可怕的外号,叫曾剃头。


好玩的国学


文正,是自古以来无数文臣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根据《逸周书·谥法解》的记载,文臣功绩特别卓著功绩才能用“文”和“正”作为谥号。司马光曾说:

“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

因此,不管是本谥或是追谥为“文正”者,都是当时文人所敬仰的对象。据统计,自汉以来,历代臣子死后得谥者一万余人,但得“文正”这一文臣最高谥号者不过40人。

历代得“文正”谥号者40人,朝代分布及名字如下:

唐朝(4人):魏征、陆象先、宋璟、张说


宋朝(9人):李昉、范仲淹、司马光、王旦、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蔡沈。

元朝(5人):吴澄、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廉希宪

明朝(4人):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

清朝(8人):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

最名副其实的“文正”--范仲淹

大部分的“文正”都当得起这个谥号,拔尖者当属是范仲淹。他文武兼备、智计过人,军事方面结合北宋长期冗兵弊政,提出屯田久守、积极防御的守边方针。政治方面革新吏治,剔除弊政,发起“庆历新政”。而且,他在书法、教育、诗歌、散文等方面也成就斐然。特别是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影响深远,超越时代局限,至今仍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作用。

最名不副实的“文正”——满清帝师4人

满清一朝八人谥为“文正”,却有四人是因为教了个好学生而被谥“文正”。自清嘉庆以来,帝师获封“文正”成为一个惯例。分别是朱珪为嘉庆帝师,杜受田为咸丰帝师,李鸿藻为同治帝师,孙家鼐为光绪帝师。他们本人的道德和功绩在当时并不突出,和历史上其他各位“文正”相差甚远。真是岁月静好,运气使然。


关注“東方史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历史的细节真相。


東方史話


文正,属特谥。以次以文忠为最高,文忠以下皆由内阁草拟,皇帝批准。清代最重谥,文必须是翰林出身,若当到大学士,则非翰林也可用,但太少了,如左宗棠以举人谥文襄,这是他功劳太大的原因。第二字看清代中后期如:林则徐、胡林翼、李鸿章都是此谥,这些都是为皇朝尽了毕生的人。清朝二百几十年,有谥者不多,有很多官居一品的,死后无谥,可见重视程度。文正,只有皇帝特批才行。君权至高的封建时代,作为大臣,这个荣誉也是最高了。至于谁配的上,站在皇清位置看,笔者认为确是曾国藩了。出身翰苑,削平大难,礼学宗师,尽忠王室。可以说名符其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