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地方你去過嗎?它們入選了重慶市歷史建築名錄

渝中

作為重慶母城

是山城的政治、經濟、

文化以及商貿流通中心

在這裡

不僅有潮流熱門的打卡地

時尚多元的新地標

還有那些

埋藏在母城脈絡下

極富歷史感的文化瑰寶

這幾個地方你去過嗎?它們入選了重慶市歷史建築名錄

11月4日

通過對全市歷史建築

進行普查、評定後

經重慶市政府批准

130處重慶市第三批歷史建築名錄公佈

渝中區共有7處老建築入選該名錄

這幾個地方你去過嗎?它們入選了重慶市歷史建築名錄

你是不是也很好奇

都有哪些老建築入選了呢?

今天

一起來認識它們吧!

7處成功入選重慶市第三批歷史建築名錄的渝中區歷史建築分別是枇杷山正街碉堡、馬鞍山47號建築、紅樓賓館紅樓一號樓、重慶文化宮大劇院、重慶文化宮紅星亭、重慶人民大禮堂東樓、羅漢寺街9-2#。

這幾個地方你去過嗎?它們入選了重慶市歷史建築名錄

據渝中區規劃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築確定”工作自2016年初啟動,渝中區經市政府批准公佈的第一批歷史建築有19處,第二批歷史建築有5處。目前,渝中區經市政府批准公佈的歷史建築共有31處。

這幾個地方你去過嗎?它們入選了重慶市歷史建築名錄

“歷史建築能夠反映重慶曆史文化和民俗傳統,具有較高的建築歷史、文化、科學和藝術價值。”渝中區規劃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重慶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規定,渝中區第一批歷史建築保護標誌牌掛牌工作已於2018年完成,第二批歷史建築已完成3處掛牌,剩下2處將伴隨歷史建築的修繕陸續完成掛牌。下一步,將開展設置第三批歷史建築保護標誌牌、測繪、保護規劃編制等工作,保持和延續歷史建築的歷史風貌。

01

這幾個地方你去過嗎?它們入選了重慶市歷史建築名錄

建築名稱:枇杷山正街碉堡

地理位置:枇杷山正街104號

建造年代:20世紀40年代

歷史沿革(典故):該碉堡作為抗戰時期的軍事防禦堡壘,用於保護珊瑚壩機場,是重慶陪都抗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城市不可再生的歷史遺產和獨特的景觀資源,具有較高歷史文化、軍事研究價值。

02

建築名稱:馬鞍山47號建築

地理位置:馬鞍山47號

建造年代:20世紀30年代

歷史沿革(典故):當時國民黨從南京遷到重慶,該建築是軍統總部的一棟辦公樓,名為樹綠,到20世紀50年代,解放重慶時,作為劉鄧大軍西南服務團的辦公樓使用,直至20世紀60年代該建築改為居民樓使用。

03

這幾個地方你去過嗎?它們入選了重慶市歷史建築名錄

建築名稱:紅樓賓館紅樓一號樓

地理位置:長江二路39號

建造年代:1953年

歷史沿革(典故):紅樓賓館坐落於重慶大坪,新中國成立之初為蘇聯軍事專家高級公寓,時任西南軍區司令員賀龍、政委鄧小平親自修造,後勤部長餘秋裡具體負責。1953年年破土,翌年竣工。樓宇拔地之處原為胡子昂別墅花園,臨揚子江,面浮圖關,渾樸大氣,手筆非凡,樓高三層,外有林蔭亭閣,內有迴廊庭,黃牆碧瓦,畫棟點睛,因以朱漆大柱擎頂,故名紅樓。

紅樓建成時,即有蘇聯專家二十餘人入住。一時,樓內歐風瀰漫,異俗盎然。此後改作軍隊招待所,下榻者有世紀偉人、共和國家領袖、九帥百將及外國使團。1958年毛澤東在此午間小憩,周恩來、鄧小平到重慶均數次入住其內。1960年至1965年,朱德、彭德懷、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九帥先後留臥紅樓。1960年,朱、彭、陳、聶、葉五帥同事入住,胡耀邦亦曾小住數日。紅樓以其華美之簷護眾多歷史風雲人物之軀,可謂樓盡其榮也。

發展至今日,目前承接軍隊內部接待不對外服務,現已成為環境優雅、設施配套、服務上乘之食宿休閒場所。

04

這幾個地方你去過嗎?它們入選了重慶市歷史建築名錄

建築名稱:重慶文化宮大劇院

地理位置:中山二路174號

建造年代:1952年

歷史沿革(典故):文化宮始建於1951年7月,1952年落成,當年在西南局工作的鄧小平親自題寫了宮名。上世紀50年代初,重慶市勞動人民文化宮與重慶人民大禮堂、大田灣體育館是重慶市三大標誌性建築。該建築佔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可容納1400名觀眾。1998年改造後的大劇院音響、燈光及舞臺設備先進,配置大型冷暖中央空調、高級軟座椅。座距、視距、聽距指標均達到超過國家建設部、廣電部驗收標準。大劇院附設有標準化妝間、接待室、典雅的休息廳及數間豪華會議室。硬件設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文化宮大劇院長期承接國內、國際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一直是重慶市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演出場地和高雅藝術活動中心。近年來,每年會議、演出場次居全市第一,全國也在百家劇場之列。

05

這幾個地方你去過嗎?它們入選了重慶市歷史建築名錄

這幾個地方你去過嗎?它們入選了重慶市歷史建築名錄

建築名稱:重慶文化宮紅星亭

地理位置:中山二路174號

建造年代:1952年

歷史沿革(典故):文化宮紅星亭在1952年修建,當時修建的目的是方便周邊市民休閒的需要,紅星亭始建初期,在紅星亭對面還建有噴水池。噴水池為長方形,池子周邊石材採用雕花形式,之後被拆除改為休閒廣場,拆除時間無從考證。90年代時對亭子頂部和柱體以及地磚進行過全面修復,至今為止石材基本無變化。紅星亭主體除抹灰之外,結構基本沒變,保持了當年的外觀。

06

這幾個地方你去過嗎?它們入選了重慶市歷史建築名錄

建築名稱:重慶人民大禮堂東樓

地理位置:人民路173號

建造年代:1989年

歷史沿革(典故):重慶人民大禮堂由中心禮堂、東、南、北樓四大部分組成。最初的人民大禮堂南北樓是作為政府招待所使用,主要接待來渝出差的公務人員和外國專家,後改為人民賓館,是重慶首家涉外酒店。改革開放後,由於規模和標準已不能適應形勢,在上世紀80年代,重慶市政府決定對南北樓進行升級改造,並增加新的東樓。人民大禮堂東樓在2007年9月以前一直叫做“重慶人民賓館”,之後改為“重慶大禮堂酒店”一直延用至2018年,現如今為中共重慶市紀委重慶市監察委員會的辦公樓。

07

這幾個地方你去過嗎?它們入選了重慶市歷史建築名錄

這幾個地方你去過嗎?它們入選了重慶市歷史建築名錄

建築名稱:羅漢寺街9-2#

地理位置:羅漢寺街9-2#

建造年代:70年代

歷史沿革(典故):羅漢寺街 9-2#建築位於解放碑羅漢寺背後,磚木結構,共三層,始建於20世紀70年代,原為渝中區消防支隊二中隊辦公樓現狀保存良好。

瞭解了這一波老建築後

是不是對渝中又有了新的認識呢?

找一個陽光明媚的週末

約上三兩知己

一起來渝中

打卡這些老建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