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河南農民,靠什麼從負債300萬元,到每年收入過千萬

他是河南省南召縣五朵村的農民,叫郝洪波,初中畢業後就幹起了藥材的買賣,就是從農民手裡收來各種中藥材,然後賣出去,收入挺穩定,小日子也很滋潤。

他是河南農民,靠什麼從負債300萬元,到每年收入過千萬

一顆不安分的心,初試小成

直到2006年,生意開始越來越難做了,不是藥材不好賣,而是需求量更大,但野生藥材卻越來越少,大山裡的各種藥材都被山民們睜著,產量有限,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於是從2007年起郝洪波就開始著手“仿野生藥材”的種植試驗,首先是選擇品種,要市場需求大,而且沒有大量人工繁殖的產品才可以,經過多方考察最終選擇了——豬苓。當時豬苓在當地還沒有人種植成功,於是郝紅波經過仔細研究考察,諮詢專業人士,終於攻克了人工繁殖的難題。

2008年的中藥材市場貨源更加緊張了,特別是豬苓,只收到了十幾斤,而且價格從一公斤30元漲到了40元。

郝洪波算了一筆賬,按照他的繁殖方法,一畝地投入300公斤的種子,三年後就是1800多公斤,也就是投入1萬元,能夠產出7萬多元,這樣他興奮不已。

於是他在當年就承包了10多畝山地,開始人工繁殖豬苓。

他是河南農民,靠什麼從負債300萬元,到每年收入過千萬

2011年,當初種植的豬苓開始收穫,由於這幾年的精心護理,一共收穫了3萬多公斤,而且價格也漲到了80元一公斤,這可讓郝紅波大賺了一筆。為什麼漲了這麼多,這就要說說豬苓的藥用價值了。

豬苓的主要作用:利水消腫,滲溼通淋。在《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藥性論》中都有詳細記載。對妊娠期浮腫、肝硬化、直腸癌、黃疸病和銀屑病都有很好的療效,市場需求自然就好。

陷入谷底,絕望輕生

這次的成功沒有他放慢腳步,而是加大了步伐,擴大生產,於是郝洪波這次一共承包了4000多畝山林,增加了白芨和黃精等多個品種。

他是河南農民,靠什麼從負債300萬元,到每年收入過千萬

之所以選擇白芨主要看上它繁殖能力強,一顆“二兩”的種塊,三年後就能長到四五斤,白芨的市場價格也高,一公斤能達到150元,一畝地就能收入45萬元。之所以價格這麼高都是因為白芨的藥用價值特別高,它不但能治病還能美容,它入藥以後能止血生肌抗菌消炎,而且食用方法也簡單,市場需求很大。

選準了品種,郝洪波把自己全部的積蓄都投進去了,而且還貸款300多萬元,總共投資800多萬元。如果按照之前的7倍的投資回報,那片山林的財富可是不小。

但是天有不測,2015年夏天嚴重乾旱,豬苓等幾乎絕產,10月份一場霜凍又凍死了所有的白芨,這下子郝洪波不僅賠進去了所有的錢,而且還欠了貸款300多萬元。

他是河南農民,靠什麼從負債300萬元,到每年收入過千萬

那段時間他一連消失了幾天,想過跳崖自殺,想過在山裡自生自滅,當別人找到他的時候已經昏迷不醒了。

找準突破口,帶領大家共同致富

有了上次失敗的慘痛經歷,郝洪波冷靜下來分析。因為當時市場上還沒有銷售藥材種苗的,只能用藥材種塊當種子,每畝地的種塊投入太大,導致成本太高,風險也高。

後來聽說陝西有人研究出了白芨等藥材的種苗,他馬上來到陝西,可是到了才發現他們的種苗出苗率太低,40個大棚只有10個大棚能出苗,價格下不來。

他是河南農民,靠什麼從負債300萬元,到每年收入過千萬

於是郝洪波在種苗基地連續呆了半個月,終於找到了出苗率低的原因。種苗基地按照他的辦法下種、養護,第二年幾乎全部出苗,這可把基地老闆樂壞了,還把種苗技術分享給了郝紅波。

有了技術的郝洪波一下子又來了精神,回到老家找朋友借了160萬元,還有18個大棚,自己下種子育苗,大大減少了每畝地資金投入。

他還把多餘的種苗分給了當地的貧困戶,讓他們和自己一同致富。

他是河南農民,靠什麼從負債300萬元,到每年收入過千萬

2017年郝紅波建立自己的加工廠,加工豬苓、黃精和白芨,不僅解決了保存問題,而且增加了附加值,當年銷售收入達到了1400多萬元,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

總結

很多投資成功者都會經歷失敗和挫折,而失敗和挫折通常來自於自己,或者是業務的快速膨脹,這裡提醒廣大投資者朋友們,投資成功的時候,更應該謹慎,遠處不僅有美景還有懸崖!

歡迎大家分享投資故事,成功的或是失敗的,我留言區等著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