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35歲才意外成名,歌壇闖蕩數十年,終成中國民謠詩人

他35歲才意外成名,歌壇闖蕩數十年,終成中國民謠詩人

Start here:

2006年,來北京的第十年,35歲的萬曉利只做成了一件事,這件事在後來才被更多人發覺,原來它的意義如此之大。

這件事,就是出專輯。

老狼最先聽到了這張專輯裡的全部曲目,然後整個人徹底傻掉了,他連忙替萬曉利聯繫了出版公司,發行了後來的這張,《這一切沒有想象的那麼糟》

專輯裡的歌曲均來自過去十多年間的個人創作,有些歌還在他上班的酒吧裡唱過了一千多遍。這首歌就是《狐狸》,萬曉利一天要至少唱上幾遍。後來聽他唱歌的人越來越多,酒吧生意好到晚上還沒營業,位置已經定完了,對外發放的酒票也是稀缺。

他35歲才意外成名,歌壇闖蕩數十年,終成中國民謠詩人

萬曉利自己沒覺得這張專輯有多好,雖然後來多數歌被他唱遍了許多城市,各種舞臺,聽者無數。但他似乎並沒有對他多滿意,“錄音還可以更好,詞也可以寫得更好,當時太倉促了,有很多遺憾。”

宋冬野不那麼覺得,畢業以後他去了一家出版社工作,買來了這張專輯一聽就是數不清多少遍,連睡覺還得壓在枕頭底下,錢包裡還要插上萬曉利的唱片。“萬曉利,這人是誰啊?神了!”宋冬野就是這麼迷上了萬曉利。

決定做個歌手以後,他就辭去了上一份工作,然後一直幻想著能在萬曉利的北京演出前暖場。後來,這個願望還真就實現了,萬曉利甚至還請他來當過演出嘉賓。當然,每逢他的演出,只要有嘉賓,名單裡必有萬曉利。

宋冬野以身示範,他就是這麼追星成功的。2019年9月,又逢萬曉利北京演唱會,在北京的他早早買了票,進場藏在MAO的二樓,看完演出還害羞地發了照片,圖片備註裡寫著:論萬曉利官方首席腦殘粉的優良作風。

他35歲才意外成名,歌壇闖蕩數十年,終成中國民謠詩人

新人們無比崇拜,同行們格外尊重,萬曉利這些年只想著做自己的音樂,卻沒想過意外收穫了這麼多喜悅。當他在2019年依然活躍在全國多地各大舞臺上時,臺下的觀眾已然是幾代人同堂,總有人永遠年輕,總有人熱淚盈眶。

差不多剛好十年前,萬曉利趕赴南京,和他的伯樂老狼,共赴兩人最佳死黨在此地舉辦的個人演唱會。這兩位中國民謠圈的絕對實力唱將加盟,讓這場萬眾期待的演唱會更加受人矚目。在社交網絡尚未爆棚蔓延的2009年,演出視頻已然在民間無限散播,直至當時的多首現場曲目,後來都成為了民謠圈的經典。

其中,就有這首收錄在萬曉利2006年個人第二張專輯《這一切沒有想象的那麼糟》裡的作品,《達摩流浪者》。

他35歲才意外成名,歌壇闖蕩數十年,終成中國民謠詩人

專輯發行十年來,對於歌詞的解讀依然在網絡上呈現諸多版本。狐狸是誰,懂鳥語的人是誰,達摩流浪者又是誰……這些問題至今還是歌迷們熱議的話題。

2009年的南京,萬曉利還留著一頭飄逸的長髮,中間略微分開梳向兩邊,一雙眼睛就在這長髮間忽隱忽現。再加上帆布鞋、牛仔褲,這些加在一起,已然算是那個年代文藝青年最愛的歌手裝扮了。

他穿著一件顯眼的黃色短袖衫,作為當晚的嘉賓在演出中間時刻登場,獨自演唱的歌曲中,一首便是《達摩流浪者》。唱歌前,萬曉利說了一句“我們要學會隨機應變”,然後就在後面的現場演唱中,意外地改了歌詞:

沿著這條路一直朝前走

在不遠的地方就有一個路口

你可以向左轉也可以朝前走

但是你不能停留

不要抬頭四處張望

這裡沒有你要的好風光

不要等待幻想更不要奢望

這裡沒人歌唱……

他35歲才意外成名,歌壇闖蕩數十年,終成中國民謠詩人

轉眼十年過去了,如今再看當時的一幕幕,這場演唱會早已成為永遠回不去的經典現場,那時候唱歌的人們依然都在唱歌,那時候聽歌的人們呢,你們還在聽這些歌嗎?

2019年,年近50歲的萬曉利依然在全國巡演的路上。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比起如今成名趁早的年輕歌手們,萬曉利等到《這一切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發行時,已經35歲了,他早已在追夢的路上執著了至少十年。如果沒有當時的那個有些匆忙的決定,沒有當時這件在後來意義非凡的大事,或許今天的中國民謠和音樂現場,就會缺少太多回味無窮的難忘瞬間。

轉眼二十年過去了,我們都在時間的長河裡,由當年的年輕人,變成今天不再年輕的模樣。我們所愛的那些唱歌的人也是,唯有那些歌曲永遠留在了數字文件裡,留在了壓縮唱片裡,留在了久遠的記憶裡,成了一張捨不得扔掉的門票根,它還在,他們就都在。

他35歲才意外成名,歌壇闖蕩數十年,終成中國民謠詩人

《達摩流浪者》裡,原本唱的是:這裡,沒有人在唱歌。

但它從2009年以後,早就變成了一道答案無窮的填空題:

這裡,還有他們在唱歌;

這裡,還有很多人在唱歌;

這裡,還會有更多人在唱歌。

現在,這裡還有萬曉利在唱歌。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