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生長,我為什麼會選擇做獵頭,並且還在繼續

(2019.11.06/mutualhunter/Zoe金)

堅持下來了,現在來看,因為能看見希望,能實現自我價值,能賺到錢。

在我接觸獵頭行業大概1年左右的時候,實際我認為自己真正從事獵頭行業只有半年多。

今天來暢談下自己的獵頭小白成長史(可靠地說是心路歷程或者生長路線)。可能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多的是訪談式的寫作方式,並沒有過多的去描寫整個內心最煎熬的過程,大多還是正能量的,只是回過頭自己也沒有想明白當初是怎麼的就堅持下來了。

回頭生長,我為什麼會選擇做獵頭,並且還在繼續

職海領航配圖

Q1 最初為什麼會去做獵頭?

從2016年上完大四所有課程開始說起,我的大學是在福建就讀的,大一在福州,後三年是在廈門的後花園,曾經出於某些原因有所考慮將在當地謀劃職業,但出於實在沒有心儀的毅然決定回杭州發展。

是12月26日那一趟動車從泉州回杭州,我接到一家獵頭公司電話邀約面談,當時可以說比較迷茫吧,自己的專業是“萬金油”的企業管理,好像職能崗的都可以去嘗試又不知道做什麼,那就先從自己熟悉的人力資源去開始做吧,似乎獵頭-headhunter是一個高端又充滿神秘感的行業,於是放棄了其他職位的面試邀約,第二天的面談非常順利,給到的職場化的感覺、用人單位的重視程度以及崗位的挑戰性讓我爽快的決定去入職(其實中間也有很多住宿、交通等等的問題產生了阻撓,但都被化解了)。

Q2 剛開始做獵頭是什麼感覺?

一個字形容:苦。

難到什麼樣的程度?

第一次做人才推薦報告的時候新同事主動提出要替我完成,這對於好勝心強的自己來說是一種極度差勁的感覺,後來入職某幾天沒有找到推薦報告被批評等等都帶來了受挫感,但慢慢的這種挫敗感以及好勝心帶來了工作上的強烈的衝勁,加上與高端職場人溝通的舒適感,我的心中充滿鬥志。

儘管很難,很累,但依然在堅持。

累到什麼樣的程度?

我自己的租房除了一張床、一張桌子什麼都沒有,連垃圾桶都沒有,可能說我連垃圾都沒怎麼產生。

每天早上7點半出門,晚上12點到家,1-2點鐘睡覺,在公司都是細跟高跟鞋、職業裝,8點20正式上班,遲到半分鐘就要罰跑一個月,中午午餐+午睡不到一個小時,經常站著開會,沒有雙休,星期天睡到中午,家裡整理下工作,出去吃個晚飯,晚上開2小時會議,基本一週就結束了。

這也許和公司的文化有關係(後來我們稱它為“獵頭界”的黃埔軍校),我印象深刻的是一週上班第六天的時候早上宣誓西點軍校22條軍規,身體已經很累了,然後晚上拖著疲憊身子下班,躺在床上問自己為什麼要對自己這樣,再以董卿的“所有信手拈來的從容都是厚積薄發的沉澱”來雞湯自己,這才熬著。

但對我的加速成長,作用是極其顯然的。

以下是西點軍校22條軍規:

1、無條件執行,2、沒有任何藉口,3、細節決定成敗,4、以上司為榜樣,5、榮譽原則,6、受人歡迎,7、 善於合作,8、團隊精神,9、只有第一,10、敢於冒險,11、火一般的精神,12、不斷提升自己,13、勇敢者的遊戲,14、全力以赴,15、盡職盡責,16、沒有不可能,17、永不放棄,18、敬業為魂,19、為自己奮鬥,20、理念至上,21、自動自發,22、立即行動。

Q3 第一家獵頭公司教會我什麼?

因為目前公司和之前的公司文化幾乎是相反的,甚至可以說是完全互補的,所以後來公司也挖掘了若干互補的小獵,而我現在的TL曾經跟我說過,所有人當中你的“xx公司”色彩最為明顯,那麼接下來我將分為幾點來談論。

①享受一群90後一起賺錢的快感;

②要性:想要就馬上去做去實現;

③資源整合:最快的學習方式就是社交,這個所謂社交便是榨乾身邊優秀人,即快速複製;

④pk心理:打敗對手,幹掉對方;

⑤利他/傳幫帶精神:勤於為別人鼓掌,善於自我分享,分享的越多,收穫的快樂越多;

⑥職業經理人的氣場:形象價值百萬;

⑦堅信與堅持,永遠感恩世界;

⑧當然還有其他業務上的技能,例如接到職位如何快速瞭解公司,快速操單等等;

這些是我目前為止依然在認可的,這個平臺帶給我快速成長,學會享受all in(全身心投入),但也讓我知道有些東西過猶不及,它讓我愛上獵頭行業,卻沒有愛上它。

Q4 為什麼會離開上一家獵頭公司?

最本質原因在於我想做360度專業獵頭,選擇一個行業深耕,但公司的模式並不支持,它要求你快速走上管理層、開疆闢土,並且有些文化活動跟我自身是不符合的。

但事實上身邊所有的人都在勸我離職,從前同事、朋友到父母,在他們看來最直接的原因是太辛苦,勞命傷神又入不敷出。

以至於我認為獵頭就是這樣的甚至在出來的時候不想再做獵頭了。

Q5 為什麼又選擇了獵頭行業?

第一段的職業生涯讓我對中國市場的行業以及職位有了大概的瞭解,我選擇了若干行業,例如互聯網、金融、房地產、教育,選擇了若干職位,類似招商、品牌、資產管理、招生等等,我彷彿有了更清晰的選擇,但其實我更迷茫。

後來,我好奇外面的獵頭公司的打法(細緻、行業細分、專業),又去了解這個行業,還面試過董事長秘書,面試過房地產渠道、銷售、人力行政等職務,也投遞了很多簡歷沒有得到及時的反饋。

最後,天秤座的我,在幾個offer中糾結,後來我問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工作狀態,我的回答是“工作多以與人溝通交流的方式,能和優秀的人不斷學習,保持思想上的自由順便還能賺點錢”,當然資源和人脈的拓展是另當別論了,於是再次選擇了這個曾經無數次想放棄的行業。

Q6 為什麼選擇房地產行業?

簡單來說,就是發展穩健、重資產、有錢,雖然可能正在走下坡路,但我始終堅信仍然會有一片春天。(可能性格沉穩的我也不那麼喜歡快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吧)

Q7 入職新獵頭公司,心裡有怎麼樣的差異感受?

這真的是差異化巨大的兩家公司!

①文化:狼性,野蠻生長,快速擴張城市VS外企氛圍,穩打穩紮,輕鬆open;

②專業領域:全行業VS行業、職能線的細分;

③池子裡的候選人:水面上的魚VS冰山下的魚;

④壓力:外部打破VS內部生長;

……

後來我才意識到,其實每家公司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並不一定是跳槽的所有理由,如果自己都沒有思考如何去解決問題,是否說明這樣反而是對自己的職業生涯不負責任;

當然我在後期中與一位地產20強戰略總經理溝通,他曾跟我說,行業在變,形勢在變,但保持自己專業度的人一定會活的很好,是的,這個時代不缺評論家,太缺實幹家了!

Q8 現在我眼中的獵頭是什麼樣的?

這是一個服務行業,首先,我認為真正的獵頭事業從業者一定是曾在大型企業就職較長時間並且熟悉各個板塊和業務的,這跟國外的相似,但中國的行情導致我們當中太多是90後,甚至沒有就業經驗,小小年紀需要承受來自高端人才和客戶企業的雙面壓力;

其次,獵頭是推動人才市場流動的利器,是連接中高端人才和企業的樞紐,通常一個職業經理人需要在圈內發展10幾個獵頭朋友,並且在30歲以後跳槽僅需要通過獵頭介紹;

再者,獵頭的工作不僅僅在於為企業尋訪合適人才,或者向人才銷售職位,可以細化到說mapping、floating、mpc,但“顧問”一詞拆分來看是“顧”和“問”,顧名思義,還有諮詢的作用,即幫助企業解決人才配置問題和幫助中高端人才定向輔導職業生涯規劃問題;

綜上所述,獵頭真正的做法應當有《獵場》的既視感,但並沒有那麼誇張,因為現實中的獵頭是非常苦逼的,打簡歷、打cc、做簡歷報告等等佔據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Q9 我認為獵頭應當具備什麼樣的精神或者品質?

①靠譜的人品,即不管成功與否都有回應;

②良好的溝通說服能力;

③膽大、心細、臉皮厚(這是一位營銷總經理教的,特別適用);

④較強的抗壓能力:眾所周知,這個行業相對不可把控因素較多,成單難度和風險比較高,週期長;

⑤前期靠真誠,中期專業,最後是人脈;

⑥三大能力:search(搜尋/尋訪)、coach(教練/診斷)、match(資源匹配);

⑦三大角色的扮演:間諜、醫生、媒婆;

⑧快速學習和知識儲備的能力:對於行業、職能、獵頭專業本身的知識面要求非常高;

⑨職業經理人的素養;

...…

其實做好一名好的獵頭需要太多的能力和精神,其他還有伯樂眼光、資源整合、永遠保持好奇心等等,歸根結底是靠譜的人品。

一個優秀的獵頭顧問(當然,任何職業都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可以從厚度、寬度、深度、力度等多個方面去評價,厚度是指人生歷練的積澱,寬度是指知識經驗的跨度,深度是指在專業細分領域的縱深程度,力度則是指決策力和執行力的優秀高度。

這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行業,是符合中國國情下對於小白快速走職業捷徑的行業,會有不同的成就感,也會遇到各種奇葩事件,比如我第一個offer的候選人沒有上崗,最後是老公替代上崗,讓人可笑又可氣,最後落得無奈。

那麼關於未來這個工作公眾號的定位,可能會在於房地產行業和獵頭行業的實時動態分享、獵頭行業的乾貨分享、心路歷程,行業內不同職能、不同地區的職位發佈等等,希望能夠得到認可以及各方面的支持。

最後,總結一句,做獵頭我是認真的,做人,我也是認真的。

既然做獵頭,那就享受all in的加速度奔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