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封禅大典: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资格去

泰山,自古以来便是神圣的存在,古人认为在所有的山中,泰山是最高的那一座,亦是最接近天的那一座,所以为“天下第一山”。

孔老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大诗人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除此之外丘处机、张三丰等历史名人都在泰山修炼过。

而人间帝王更应到最高的泰山祭拜天帝,以示受命于天,这种仪式,被称为“封禅”

自秦汉至宋,真正在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的一共有六位帝王,除了最后一位之外,其他的无一不是雄才伟略的皇帝,这足以见得泰山在皇室心中的重要性,它也无愧于“五岳之首”的称号。

泰山封禅大典: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资格去

不过,泰山封禅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去的,哪怕你是皇帝,你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够不够格,否则会史官记上那么一笔,就遗臭万年了。

就像《论语·八佾》里记载的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鲁国大夫季孙氏去泰山祭祀,被孔老夫子一顿讥讽。

《史记·封禅书》载:“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封禅是帝王表示自己与天沟通的方式,以此用来彰显君权神授,让百姓们更加确信皇帝就是天子。

泰山封禅大典: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资格去

而且业绩平平的皇帝,是没有资格去泰山封禅的,否则会被人当做笑柄。

秦始皇

公元前219年,始皇帝带领文武百官登上了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因为封禅之礼长期没有举行,所以百官们众说纷纭,始皇帝无奈,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了这一次封禅大典。

只不过这次封禅,被当时的儒生们嘲笑讥讽,他们认为一统六国的始皇帝没有资格去。

《史记·封禅书》载:“始皇之上泰山,中途遇暴风雨,休于大树下。诸儒生既绌,不得用于封事之礼,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

泰山封禅大典: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资格去

秦始皇

汉武帝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乃是一等一的封禅狂人,他这一生中去泰山封禅去了8次,但是没有一个人说不,因为他的丰功伟绩摆在那里:东吞朝鲜,南并百越,西伐大宛,又开通了丝绸之路。

他八次封禅的时间分别是:公元前110年、公元前109年、公元前106年、公元前104年、公元前102年、公元前98年、公元前93年、公元前89年。

不过他举行这么多次封禅,劳民伤财是一定的,正是因为他爱花钱的缺点,后期人们给他戴上了一顶“穷兵黩武”的帽子。

泰山封禅大典: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资格去

汉武帝

汉光武帝刘秀

公元57年二月,62岁的刘秀在泰山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封禅仪式,他是绝对有资格去泰山封禅的人。

当初王莽篡权之时,因为他实施的新政,百姓们是怨声载道,这个时候刘秀登上了历史舞台,他被人们戏称为“位面之子”,专克王莽这个穿越者,最后他杀败了王莽,建立东汉。

从一介平民,到一代帝王,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所以他是有资格的。

泰山封禅大典: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资格去

汉光武帝

唐高宗李治

很多人觉得李治去泰山封禅,是勉强够格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父亲李世民没有去,他却去了,而且他的名气并没有唐太宗高,这一点最被人诟病。

其实当初李世民是想去的,文武百官们提出来时,他象征性的推辞了一下,做了做样子,后来百官们第二次提出,他就愉快的答应了。

只不过因为魏征以劳民伤财为理由,让李世民放弃了这个念头。

而李治封禅,一部分有武则天和百官们的怂恿,就是《旧唐书》记载的“高宗即位,公卿数请封禅,则天既立为皇后,又密赞之。”

泰山封禅大典: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资格去

唐高宗剧照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李治虽然没有他爹名气高,但也的确有封禅的资本,因为他灭了西突厥,又在天山大破铁勒,百济和高句丽也臣服在他的脚下,他去泰山封禅,也是有资格的。

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十三年(725年)十月十一日,唐玄宗率领百官和皇室宗亲,前往泰山举行封禅。

他一开始原本也是拒绝的,这或许是李家人的一个特点,他觉得自己没有祖父李治劳苦功高,这一点李隆基说的的确是事实,可这架不住那些人捧啊,天天在他耳边尽说些好话,把李隆基给整飘了。

泰山封禅大典: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资格去

唐玄宗剧照

尤其是从泰山回来之后,他飘得彻彻底底,他不再以身作则,不再严格要求自己,更不喜欢听那些忠臣的直谏之言,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

所以有人说这是李隆基统治思想的转折点,由严于律己,变成了松懈。

宋真宗赵恒

若是说李隆基封禅是飘了,那赵恒封禅就是个笑话,他封禅完毕之后,后边为何没有其他帝王再去封禅了?不是没有雄才大略的,像朱元璋这种帝王说他是千古一帝也是够格的,这其实就是因为宋真宗去了,后面的皇帝们才不去了。

泰山封禅大典: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资格去

宋真宗

宋朝经济发达,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宋朝并没有完成统一大业,北方有辽国时常骚扰边境,在公元1004年秋,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御驾亲征进入北宋领地,宋真宗吓得不知所措,险些就要逃跑,最后还是被寇准给劝住了。

最后宋真宗又送钱又送丝绸的,最后签订了耻辱的“澶渊之盟”。

但是他不但不以为耻,反倒以为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于是屁颠屁颠跑去封禅了。

结果,成了后世的笑话,后世的帝王们,也因为他不再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这六位帝王,都是真正去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的人,只不过有的彪炳千古,有的却遗臭万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