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的水能引入罗布泊吗?为什么?

子墨0808


当然是没有问题。

虽然我国的水资源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空间分布极其不均匀,尤其是西北地区常年干旱,严重阻碍了其经济的发展。

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国土空间开发强度的不断加大,跨区域的战略性工程应运而生,最典型的莫过于南水北调工程。

而南水北调工程立在解决华北地区因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结构性缺水问题,而对于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的资源性缺水问题,我国也陆续提出了诸多战略设想,包括自东向西的渤海入疆工程,以及自南向北的红旗河工程。

因为我国三级地势的限制以及经济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要,红旗河工程无疑比渤海入疆工程更具备可行性。

红旗河工程的设想,是利用青藏高原到新疆的地势落差,将雅鲁藏布江的淡水资源引入新疆罗布泊等南疆地区,将干旱的西北变为水源充足的鱼米之乡。

听起来挺激动人心的,而以当下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基建狂魔的技术水平,完成这样的工程并非难事。但能为之不代表可为之,在当下以及可预见的时期内,从雅鲁藏布江引水到罗布泊的红旗河工程并不能实施,而究其原因,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政治敏感

和南水北调工程相比,红旗河工程最大的区别在于:水源地雅鲁藏布江是国际河流。

虽然雅鲁藏布江出境后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作为印度东部的主要河流,其补给方式主要通过喜马拉雅山迎风坡的大量降水。

但因为南亚四大陆盛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性变化太大,夏季作为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丰水期,自然能够自给自足,但一旦冬季来临,布拉马普特拉河就基本只能依赖上有雅鲁藏布江的冰雪融水。

一直以来,作为我国水力资源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雅鲁藏布江、怒江等西南地区的出境河流,我国均未在上游建立大型水电站工程,充分开发水力资源。究其原因,除了经济上的不划算,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涉及国际争端。

虽然我国在地势上完全压制印度,且自1962年以来长期保持优势地位,但作为国际河流,若我国在雅鲁藏布江卡印度的脖子,很有可能伤及孟加拉国等无辜,而且容易引发连锁效应,极有可能造成印度联合中南半岛的东南亚国家共同对抗我国的局面,对我国外交造成不利影响。

所以,红旗河工程必须慎之又慎。

2、经济不值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南水北调工程事实上是入不敷出的,但其战略意义巨大,尤其是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局面,有力改善了华北的自然条件,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红旗河工程,无疑比南水北调工程更加得不偿失。

首先因为地势原因,如果选择从雅鲁藏布江调水,在线路上必须绕过青藏高原,这使得调水线路至少长达2000公里,加上因工程基本位于青藏高原台地边缘,地形崎岖复杂,且必然穿过地震带,这使得调水成本必然节节攀升。

如果按照当下南水北调中线平均水价6元/吨计算,那么红旗河工程的水价至少要达到20元/吨。

且不说这样的水价是否能被新疆人民所接受。即便能够接受,因为农业生产的成本急剧攀升,必然导致新疆瓜果等农产品的价格疯长,市场竞争力急速下降,这是新疆人民无法接受的。

所以可以说,单从经济角度,红旗河工程就没有任何可行性。而且红旗河沿途的澜沧江、怒江、嘉陵江甚至黄河等都可以作为取水口,雅鲁藏布江反而显得累赘。

概括起来,作为利国利民的宏伟构想,红旗河工程绝对不是一无是处,某种程度上说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但我国当下的人口分布依然是“东多西少”的状态,“孔雀东南飞”依然是很长时期内人才流动的主要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红旗河工程即便再宏伟,也无法惠及更多人。

而且在世界大战短期内不可能爆发,东部地区人地矛盾远未达到临界值的情况下,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国土开发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旧没有到必须要大力发展的地步。

所以,红旗河工程的必要性,也无法在短期内体现出来。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雅鲁藏布江是我国高原第一长河,全长2900公里,流域面积61.7万平方公里,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湾,一条国际性河流。雅鲁藏布流经中国、印度、孟加拉国三国。其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山脉的杰马央宗冰川,源头叫马泉河,在我国境内全长2104公里,流域面积24万平方公里,总落差5435米,于墨脱以北切穿喜马拉雅山,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呈“U”字形,这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这里水资源丰富,年径流量600亿立方米,落差最大在600多米以上,此处水资源蕴藏量约占整个雅鲁藏布江天然水能蕴藏量的三分之二,还形成了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大峡谷。后流入印度,被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再孟加拉国内被称为贾木纳河,后与恒河相汇,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同时冲击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


我国水资源呈现“南多北少,西南多西北和华北少”的局面,因此才有了世纪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引到华北地区,缓解华北旱情。既然雅鲁藏布江水资源如此丰富,年径流量仅次于长江和珠江,那么我们能不能把雅鲁藏布江丰富的水资源引入新疆地区的罗布泊呢,可行吗?原因又何在呢?

答案是肯定的,可以,但是难度相当大,施工周期长,费用比较高。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国家的“南水北调”工程。其目的是解决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缺水问题,缓解当地旱情。该工程分为:东线、中线、西线三段。东线工程,年调水量为148亿立方米,长度1156公里,借助原来的京杭大运河水道,现在已开始向华北地区成功调水:中线工程,年调水量130亿立方米,长度1432公里,从汉江的丹江口水库,经太行山山脉,到达华北地区,现也已经开始向华北地区成功调水;西线工程,预计年调水量170亿立方米,尚未修建。预计方案为:是从长江上游调水至黄河,即通过人为工修建水渠,在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修建大坝建设水库,大坝海拔高程2900-4000米,采用引水隧洞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通过调水到黄河,按照“下移、自流、分期、集中、渐进”的思路,其实过程很负复杂,分为三个路线,我们不在过多介绍。



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红旗渠”工程吧,是的,“红旗渠”工程,其实就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左右延伸,放大版的西线工程。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处,兴建大坝,沿青藏高原边缘,通过人工建坝修洞连通中国西部地区的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后连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雅鲁藏布江的水达到黄河,然后经河西走廊形成1500公里的运河,宽几百公里的绿色长廊,最后进入新疆地区,引水到塔卡拉玛干沙漠边缘、和田、喀什等地,解决西北缺水问题。把香日德河、格尔木河、那仁郭勒河、铁木里克河和米兰河流域的水资源连接在一起形成水网,将季节性河流——塔里木河彻底改变成名符其实的真正河流,不在受季节性控制,不在靠冰山融水来“续命”。塔里木河得到源源不断的水源,各支流也会“盆满钵满”,车尔臣河、孔雀河、疏勒河等河流再显生机盎然,长期干涸的塔里木河下游河道重新流淌清泉,干涸多年的台特玛湖、罗布泊等会重新再现,形成新的湖泊,达到引水目的,但过程相当困难。成功因雅鲁藏布江水道新疆后,这里经过长期良性循环,西北地区环境、气候将会发生彻底改变,当地旱情得到缓解,改变困扰人们多年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幸福指数。

谢谢阅读。


这么近那么远F4


不可能!

第一、工程量巨大,国力无法承受。

以拉萨为起点,罗布泊为终点。沿现有道路109国道、303省道修筑,距离为2022公里,取整数是2000公里。参照中线每公里1.5亿的工程造价,考虑到青藏高原的施工难度与环保要求 ,每公里造价应不会低于3亿元,这样工程建设成本就达到了6000亿元。

后期运行成本,拉萨海拔3560米,现有路线的最高点是那曲海拔4507米,从拉萨到那曲约350公里,海拔上升947米,考虑到水自流必须要有万分之五的倾角,则需要提水高程为947+175=1122米,这段路线必须使用电站提水,参照东线大概提水100多米,几乎是每50公里就要修建一座火电厂,要在青藏高原350公里提水1000多米,需要的电力无疑是天量,而在青藏高原建设如此大量的电站根本无法实现,工程不允许,地质不允许,运输也不允许。

第二、无水可调。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在拉萨的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400到500亿立方米,随着拉萨及藏东地区的开发建设以及雅鲁藏布江上水电站的兴建,雅鲁藏布江水资源的丰富也变得相对紧张了,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日益增多,水电站发电用水也必须保证。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外调100亿流量,势必造成雅江流域水资源紧张。最终将会是工程建成之日却是水资源紧张而无水可调只时。

第三、对环境的影响无法解决。1、对流经区域的影响,这么长距离调水,有三种选择,一是挖超长隧道,二是地上明渠,三是高架渠道,或者是三种方式互相结合。挖隧道不可取,流经区域地质活动频繁,地震、塌方时有发生,施工、运行都面临极大风险。大面积的多年冻土区,即使隧道开挖成功,水流动时的温度必定高于零度,水必定会热量逐渐传导到隧道四壁,引起隧道周边冻土融化,这对隧道来说是毁灭性的,根本无法解决。地上明渠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困扰,明渠还有一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考虑到调水量,明渠将会建成40到50米宽,这对青藏高原上的动物迁徙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再有一个是寒冷,零下几十度的气温是调水不可避免也无法克服的。高架明渠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无法克服。2、对罗布泊的影响,沙漠是一种自然环境,是一种自然生态,不是祸害。如果藏水入疆,对新疆的生态破坏是不可逆的。每年100亿立方米客水入疆,这个数值约等于塔里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四分之一,新疆的地形是三山夹两盆,增加的客水只能蒸发到大气中,因无法与外区域水汽对流,只能凝结成冰雪再次降落,多年来已经形成稳定的大气环流,一年之间增加四分之一的水汽,基本上等于周围的高山一年增加四分之一的冰雪,四年就增加一倍。到春夏融雪的时候,必将是灾难性的洪水、泥石流。罗布泊会重现,但不是以这种方式。

综上所述,藏水调罗布泊不可行!


卖山灰翁


冷眼冷语看藏水入疆,对于藏水入江,总有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对于当下也不合适宜。

首先,工程难度问题。我们国家目前较大范围的跨流域引水,只是南水北调中线完工,正式运营,东线工程初步试水。特别是中线工程,从1952年进行开始研究、设计、勘探和测量工作,直至2003年12月才开始动工,酝酿、讨论时间长达近半个多世纪,而且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全部在平原区展开,地势平坦,工程难度不大。而引藏水入江工程难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虽然我们国家建成了世界上最高的、跨度最大的桥,打通了世界上高山上最长的隧洞,修建了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被称之为“基建狂魔”,但在我们狂热的同时,也应冷静下来,这条跨跃我们国家南北6000多公里,投资高达南水北调中线10倍之多的引水工程,要穿过构造复杂、构造异常活动、强烈地震频发生的地带,有我们难以想象中的风险。

其次,运营成本是大问题,南水北调中线主要是解决城市用水问题,这些多是消费水平较高的居民,同时华北平原待续多年的干旱,渴到了难以喝到了干净的地下水,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提高一些水价也是能够为大众所接受。而引藏水入疆工程,主要是解决新疆干旱的农业用水,有专家计算过,工程投资是南水北调中线的2倍,成本也要增加2倍。南水北调中线到北京的价格达2.33元/立方米,这恐怕还是未进北京配套管网之前的成本价,还没有考虑对水源地的生态补偿。曾有人计算过,“南水北调中线的实际运行成本已经达到8-10元/立方米,而且还不包括调水工程带来的生态和社会成本。

引藏水入疆成本要达到16~20元/立方米,这还远远不止,因为技术难度,工程全线在台地边缘,地形崎岖复杂,桥隧道多,再加上是地震带,抗震指标高,所以成本还要大幅度提高,有可能达到26~30元/立方米。那么新疆农民能接受的水价是多少呢?最多5分钱!我们知道内地农业用水每立方一毛多,北疆8分钱,南疆3到5分钱。平均5分钱,水价成本与可接受价之间相差500倍!

也许有人说,这种关系国家命运的大项目,只能算政治账,不能算经济账,必须由国家倒贴,这话有道理,南水北调就是国家贴了一部分。引藏水入疆工程要贴多少?每年1000亿立方水,每立方26元,就是2.6万亿元,大体将近中国每年教育经费,国家贴得起吗?

此外,靠近季风区的中部地带,我们相比引藏水入疆工程可以投入较小的成本就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这几年也确确实实投入很多的财力、人力、物力,改善黄土高原、库布其、毛乌素沙漠的生态环境,而且取得的我们看得见的成绩,天蓝了,水绿了,山青了,绿地面积向外扩展了,相应的我们经济地带、人口都会向西部迁移了。

而相对应的新疆地区,这里3000多毫米的蒸发量,平时风力达到5~6级的干旱地区,我们投进多少资金才能让沙漠变成绿州,我们要持续投资多少年,才能看得见的生态环境改变,这都是未知的结果,因为这里的自然环境超出了人类改造自然能力。

还有,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还没有开工。黄河流域范围内生活着近4亿人左右人口,近几十年的干旱,已经阻碍了本区的经济发展,而且生态环境进一步的恶化,中线调水才解决了城市饮用水问题,更多生态补水缺额很大,急需调水支持当地的工农业发展。为此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开工迫在眉睫。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已论证多年,也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调水方案,从长江上游引水至黄河170亿立方米,基本上能够缓解黄河上中游地区2050年左右的缺水。相比引藏水入疆工程,工程量小,跨度不大,施工难度降低了很多。但就是这样一项工程目前还没有开工建设,国家还是优先开发造价更低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所以说,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比引藏水入疆想的更接地气,更符合客观实际。

其实引藏水入疆工程是我们国家未来规划的宏伟蓝图,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祖国走向繁荣昌盛的强国计划,目前实施还不合适宜。切忌只在地图量量高程,就能划出一条线来,引水自流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就能实现沙漠变绿州。切忌我们喊喊振聋发聩的口号,拍拍脑袋就发热,工程就急促上马,这都是不切合实际的想法。


地理纵横


本人不同意引海水入罗布泊,海水中的盐分会让罗布泊的生态雪上加霜。南水北调方案可行,就是把雅鲁藏布江的淡水通过虹吸的方式引进。罗布泊海拔高度是780米,而雅鲁藏布江林芝段海拔2600米,中间有1800米的落差,从理论上是可行的。工程操作起来放在今天不是什么难题,可以通过分段进行实现。首先要进行地理勘察,一路能找到若干个地点,每个地点距上一入口之间就是一分段,每一分段出口比入口海拔低若干米,采用虹吸现象就可成功,当然要经过大量实验,找到合理落差。每个虹吸管线必须做到全封闭切经过负压实验(论证钢筋混凝土管线)。选择点的位置很重要,必须要有形成湖泊的地理位置和设计标准,湖泊容量,可以根据本段管线容量的倍数设计,依次设计各分段。这样的方案就是分段进行方案。新疆面积是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建设好新疆就是在建设中国的大粮仓,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环境。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为了子孙后代,中国!你还等吗?


峰哥奇食


雅鲁藏布江的水能引入罗布泊吗,为什么?

干旱的塔里木盆地,它原来是一片海洋,由于地壳运动的抬升,阻断后成为一片巨大的沙漠,它四周由高山阻挡,水汽很难到达盆地内,气候环境极端恶劣,干旱少雨,蒸发量高达3500mm亳米,年降水只有几十毫米,沙漠中的植被稀少,沙尘暴肆虐,由于降水少,外来水源靠雪山溶雪和山区降水来发展工农业,远不能满足发展要求,盆地内面积33.7万平方千米,如果有充足的水源可增加几亿亩土地,可打造现代化农场,是国家重要的桹棉油基地。



藏水入彊还处在议论阶段,国家没有计划立项。藏水入彊还有重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需数万亿资金、技术难度超过长江三陕大坝5倍难度,和周边国家的水资源和外交问题,地理环境问题,藏水入彊后的利与弊…等,都需要解决,藏水入疆理想美好,实现起来很困难,希望有一天能够实现,造福子孙后代。


2868173650924大新疆


这个问题的答案,主要在于上层决策。

一旦决策实施,就是可以的。集全国之力,经济上目前看,我们国家是可以承受的,应该是问题不大。

利。利大于弊,一是必将成为犹如都江堰似的影响万代的巨大而辉煌的工程。二是可以是大西北彻底改变面貌,成为中国第二个天下粮仓。三是可以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十多年内的工作问题。四是可以有效应对和化解美国提高关税等遏制中国的问题,广泛带动各种产业发展。

弊。一是工程浩大,人力物力必将大量牵扯之中,国力消耗很大。二是时间长。三是战线长。四是见效慢。

难度系数主要是技术上,虽然已经论证许多年,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古训还是要汲取,积极应对。

建议,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时机,抓住机遇,组织实施。


蓝天白云7287630834922


雅鲁藏布江的水能引入罗布泊吗?为什么?

关于将雅鲁藏布江之水引入到罗布泊,以便恢复这个曾为我国第二大咸水湖的生态环境,以及在喜马拉雅山脉打个洞,使得西南印度洋暖湿气流能够向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深入,以改变沙漠广布的面貌。可以说这些想法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却十分困难,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1、罗布泊的过往与现状

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曾讲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的道理,表面意思是泥土不断积累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流水汇入成为深渊,蛟龙就会在这里生长。

罗布泊位于位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东缘的最低洼处,这里如今虽然被称之为“死亡之海”和“地球之耳”,但在历史上这里却曾是广袤沙漠中最湿润的地方,有塔里木河、孔雀河、疏勒河、车尔臣河等河流的汇入,形成了一个水域面积约为3000平方公里的咸水湖,楼兰古国曾在这里得以孕育和发展,历史跨度长达800年之久。但曾经盛极一时的楼兰古国神秘消失的背后,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罗布泊所处的大环境来看,由于塔里木盆地处于昆仑山、天山等大型山脉的群山夹峙之中,一方面水汽被阻隔在外,降雨稀少;另一方面盆地地形气流以下沉增温为主,且地形较为封闭不利于热量的散失,因此受盆地的保温作用加剧了土壤水分蒸发。受气候变迁的影响,这一地区的气候愈发的干燥。

从人为因素来看,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大规模水土开发,大量河水被截流用于沿岸的生活和灌溉,直接导致汇入到罗布泊的水量减少直至干涸。

2、藏水入疆是否合理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特别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更是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紧张的程度,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尤其是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实际,我国实施了举世闻名的南水北调工程,目前东线工程和西线工程均已投入运行,西线工程暂未开工建设。

从南水北调工程定位来看,主要是将长江(汉江)丰盈的水资源调到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以缓解这些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但毕竟是人工调水工程,特别是东线工程因地势较低,无法实现自流而需需要抽水北送至华北地区,年输水总量相当有限,因此跨区域调水首先解决的是居民的生活用水。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属于干旱、半干旱区,降雨量较少,理论上水资源十分匮乏,但相比华北地区降雨偏少、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以及水污染和浪费的实际,对于缺水的定义是华北地区缺水程度要大于西北地区。但这也不是说有水却不往西北调,而是要统筹兼顾。

我们都知道,藏水入疆说的就是将有着世界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的水,特别是雅鲁藏布江等河流的水通过工程手段引入到我国新疆的南疆区域,以便在南疆再造万顷良田。这个想法固然是好,但经过仔细不难发现简直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从相关数据分析来看,雅鲁藏布江年径流量约为1654亿立方米,而罗布泊的年均降雨量约为22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蒸发量2800~3000毫米,按照罗布泊水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米计算,总蓄水量约为240亿立方米,每年自然降雨补给6600万立方米,蒸发量约为84亿~90亿立方米,也就是说要维持罗布泊水量不变,理论上第一年要调水约240亿-6600万+90亿=329.34亿立方米,而为了弥补蒸发之后的每年要持续调水约89亿立方米。

但就国内而言,虽然调水的大体数字算出来了,但是由于调水干渠长达约4500余公里,考虑到沿途渗透和蒸发等因素,实际抽调的水量只会更多。而且调水干渠需要经过我国青藏高原东部、云贵高原、川西高原等地质较为活跃的地区,无论是修建干渠的工程难度和成本投入,以及对途径之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还是后期的维护都将是巨大的,没有经过科学环评和投资预算是不可能有明确答案的。

而且,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的河流,一部分是国际河流,特别是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都是流经南亚、东南亚的大河,这就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国际关系,在此就不做过多的讲解了。

以上内容,欢迎点评!


地理那些事


看到这个问题也是够了😢😢

没有一点地理常识就不说了,完全就没带脑子呀,不过还是要分析一下为何不行?!

如果要引水的话,路段选择大概经过羌塘无人区、昆仑山脉, 这些地方海拔都得五六千米了,所经之处需要建立很多级泵站将水逐级泵到高处,先不说基建所耗费的时间,单纯所需要的电力要从何而来呢? 对比一下南水北调工程都建设了十几年,如果要建设藏水入疆工程的话工程量可想而知,另外需要考虑的是永久冻土带施工的问题(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过青海的一个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就是在永久冻土带), 施工时混凝土所需要的适宜温度也是很难满足,施工所需要的水更难满足了,西藏很多地方感觉和新疆内蒙的戈壁滩差不多没什么植被荒漠化特别严重,所有的这些还需要一个前提就是路,施工还必须得要先修路,哪怕是简易的可以通行工程车辆的, 西藏的路都是经过几十年才能修好的(每年雨季一来又会冲垮了)。

雅鲁藏布江流出国境的径流量是仅次于长江和珠江的, 但是水量比较大的部分其实是在林芝地区一带。 林芝称之为西藏的江南, 大部分海拔相较于西藏其他地区低很多,很多地方低于3000米海拔, 要知道拉萨的海拔都得3600多米。 雅鲁藏布江的上游日喀则地区, 我路过的时候能看到的地方除了河流之外,植被都很少,完全是靠着喜马拉雅山脉上的融雪才有的这条河,上游水量还是不太大的, 不过到了雨季已经温度升高融雪增多就不一样了。

从雅鲁藏布江引流,还不如从东海引流。。。


醉美旅行


看到许多议论,许多人对现代工程技术一无所知,乱发议论。引水入疆问题完全可以尽快设计和实施。至于要建抽水水库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我们可以采用盾构机打涵洞的方法全封闭地穿越沿线的高山,也可以绕山而行修建明渠,以渡槽的方式跨越狭谷,总之,只要设计合理,建设成本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高。水渠可以选择新疆某一高点作为终点,然后建立自流系统,利用原有的水流系统,压根就不要花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