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到南宋之间,还有一个朝代,有没有人了解?

沫然先生


北宋和南宋之间,的确不是相连贯的,北宋灭亡于1127年3月20日,而南宋开始于1127年6月12日,中间有将近3个月的空白期。正是在两宋交接中间,出现了一个被史书所承认的政权,史称“伪楚”,国号“大楚”,又称“张楚”。

这件事还要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说起。

处于北方辽国统治之下的女真部落崛起,建立了金国。北宋与金国订立了海上之盟,相约灭辽。北宋军队负责进攻辽朝南京(幽州府燕京),事成之后燕云十六州归宋朝,宋朝将原本给辽朝的岁币转送金国,辽的剩余国土也归金国。

盟约挺好,可是孱弱的北宋二十万大军竟然被处于灭亡边缘的辽军打的大败,最后还是金军攻占了燕京。北宋虽然后来拿钱赎回了燕云十六州中的七州,却也暴露了战力虚弱的真相。

1126年正月,及当年十一月,金军两次南下,围攻开封。第一次汴京之战,在李纲等主战派,及勤王军队的反击下,迫使金军议和。可是在解围后,钦宗担心军队叛乱,以各种借口遣散了大部分前来勤王的宋军,导致第二次汴京之战兵力严重不足。主战的李纲等主战大臣也被疏远,钦宗又受奸佞蛊惑,屡屡干扰军队的正常作战,造成宋军屡战不胜,最后只能向金军请和。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徽钦二帝,以及大量的北宋宗室、官员,及其家眷被金军扣为人质。金军命人在开封城内大肆搜刮财物,好在金军没有屠城。因为金人知道,杀光了,他们就没钱可以继续掠夺了。

徽钦二帝被俘,宋朝旧地名义上就是金国的了。可是,金人还处于奴隶制时代,根本没有能力按照汉人的制度管理北宋旧土。可他们又想要宋人的财富,怎么办?金人也很精明,那就扶植伪政权,由汉人代为管理,收取税赋,每年向金国缴纳岁贡。

金人让留守汴京的北宋旧官吏推荐伪政权的皇帝人选。这时候,北宋官员的智商全部上线了,大家都明白,谁成为这个候选人,一定会被千夫所指,被万世唾骂。所以,没有一个人敢自告奋勇,主动承担。

素有“金人外公”之称的东京留守、开封府尹王时雍,在金人围城时,非常卖力的为金人搜刮美女、财物,颇受金人信任。原本他当伪皇帝最合适,可是他知道这是冒天下大不韪的事情,精着呢。他就召集大家一起商议,投票推举。可是大家都不敢说话,面面相觑。王时雍就以金人早已有意张邦昌,欲让张邦昌称帝为由,让大家举荐张邦昌。结果么,自然是张邦昌成功被友好的同僚们给送上了“烧烤架”,烤了一个外焦里嫩。

不过,当时还是有人反对立张邦昌为帝的。监察御史马伸就提议,应该继续册立赵氏族人。而时为御史中丞的秦桧,听到马伸所言,操笔上书金人,冒死请立赵氏。当然,上书如同泥牛入海,不见踪迹了。

张邦昌其人呢,在金军入侵时,曾极力主张割地求和,并参与了罢免主战派大臣李纲、种师道的行动,被主战的太学生陈东怒斥为“社稷之贼”。金人一看,合适,那就张邦昌吧。

可张邦昌从内心还是忠于大宋的,只是他是个让主战派鄙视的主和派罢了。所以,张邦昌拒绝不受,不肯登基。金人一看,好吧,你如果不同意的话,那就下令纵兵血洗东京城。无奈之下,张邦昌于1127年3月7日登基为大楚皇帝,代替了赵宋,定都金陵(南京)。

张邦昌既伪楚皇帝位,3月20日,金太宗下诏,废徽钦二帝为庶人,北宋正式灭亡。

张邦昌虽然登基,但他知道,金人只是在利用他,随时都可能给他来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而宋朝原来的藩属,也不会听他号令。因此,他一直都很谨小慎微。

张邦昌称自己仅是“嗣位”,意思就是传承的还是赵宋江山,只是由他暂时代管。平时,他也不敢穿龙袍,坐天子宝座,也不自称“朕”,只有在接见金国使臣时,才走走过场。张邦昌又下旨,赵宋太庙牌位,一律原封不动,加以妥善看护。他还在所有由他任命的官员职位前全部加“权”字,就是暂时代理的意思。张邦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表示他还是忠于赵宋的。

金兵退走了,还活着的宋朝勤王部队终于一小波,一小波的来到了汴京城下。张邦昌在做了32天皇帝之后,于1127年4月10日,主动退位,以太宰身份理事,而由宋哲宗的废后,没有被金军掠走的元佑皇后垂帘听政。伪楚政权正式灭亡。

元佑皇后派人给康王赵构送去了大宋宝玺。宋高宗赵构即皇帝位,元佑皇后撤帘回归后宫。北宋和南宋完成了皇权交接,张邦昌也成了拥立赵构继位的第一功臣。伪楚虽然仅仅存在了三十余天的时间,但是在两宋的皇权交接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被正史所承认。

那伪楚皇帝张邦昌本人的结局呢?

赵构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并没有立时处分张邦昌,反而赐张邦昌太保衔,任奉国军节度使,封同安郡王。

但是,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斗争一直存在,赵构刚继位,为了稳固疆土和皇位,必须启用主战派,这让主战派暂时占了上风。李纲极力弹劾张邦昌,但是赵构并不想以此事杀张邦昌,仅是降职了事。

赵构的确是权谋大师级人物,最后以“隐事”为由处死了张邦昌。所谓的“隐事”,就是张邦昌入宫醉酒,曾经被金人赐给大楚皇帝张邦昌的徽宗嫔妃李夫人,估计和张旧情未了,借机裸着双臂钻到了张邦昌怀里。然后么,自然有人告密。

宋高宗赵构悄悄抓了李夫人,严刑逼宫,让她指认张邦昌。结局就是,张邦昌先岳飞一步,得了一个比“莫须有”还莫须有的罪,连罪名都不列,直接给处死了。

张邦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争议非常大。他虽忠于宋朝,却不能坚守气节,投降金军,还被立为伪楚皇帝,所以,恶评较多。但是,如果跟当年的关二爷头曹比较一下,是不是有点苛责张邦昌了。可能,主要还是因为大家多数不喜欢主和派,再加上张邦昌实在是没有什么大功绩的原因吧。


奕天读历史


称不上什么朝代,只是北宋和南宋因为没有皇帝在位的一段短暂的过渡期。

短暂的过渡期

情况是这样的:

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南侵,攻陷北宋的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不但掳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二帝,还把包括皇后、嫔妃、皇子、公主等皇室成员和宫廷女官、大臣、宫廷乐师、厨师等都押往了金国,至此北宋覆灭,这也是宋徽宗重文抑武而且玩物丧志的下场。



但是,当时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得以幸免,是因为赵构的母亲是个宫女,不受徽宗待见,北宋和金国开战后,宋徽宗于是把谁也不喜欢和疼爱的赵构派遣去边境犒劳军队。南下的金国军队因为没有遇上什么抵抗,所以进攻速度很快,还没等赵构回到开封,便发生了靖康之难,让赵构躲过了一劫,并且他手里也有军队,为他以后登基奠定了基础。


当时金军从开封撤军时,眼见着宫中没有人管理事务,于是逼迫张邦昌为大楚皇帝,史称“伪楚”,成立时间比南宋早了两个来月。而张邦昌也觉得自己是个臣子,名不正言也不顺的,所以一直感觉心里不安。不久张邦昌于是召集官吏商谈还政之事。最后决定迎请元佑皇后孟氏(元佑孟皇后是宋哲宗的皇后,宋徽宗时被逐出宫外成了女道士,因不在宫中居住而没有被金人俘虏)回宫垂帘听政,自己则以太宰的身份处理政务,以示还政。4月10日,元佑皇后正式听政,张邦昌退位,前后存在了33日的“伪楚”政权宣告结束。不久,元佑皇后撤帘归宫,宋高宗赵构正式即位,史称南宋。宋高宗当皇帝后,将张邦昌流放于潭州(现湖南长沙),不久赐死。


“伪楚”政权是金国扶持张邦昌代为管理中原的傀儡政权。张邦昌并没有想当皇帝,也没有真正管理过国家,其主要任务是找到赵姓皇室后裔,把皇位传承,存续时间只有33日。但是它起到了延缓金国继续南下的作用,因此说伪楚不能算是一个朝代,与王莽武则天政权有质的区别。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历史时刻录


在北宋和南宋之间,还存在着两个地方政权,一个是张邦昌建立的伪楚政权,另外一个是刘豫建立的伪齐政权,准确的说这两个政权并不能称为朝代,因为只有成为天下共主的才能称为朝,而张邦昌建立的伪楚,刘豫建立的伪齐并不符合这个条件,所以只能说是地方政权,而不能说是一个朝代。

北宋灭亡,张邦昌被迫建立了伪楚政权

张邦昌进士出身,他是宋徽宗时期权臣王黼的党羽,担任过少宰、太宰,门下侍郎等职务,他和蔡京,童贯等权臣是一党的,一直支持大宋和金国谈和。宋钦宗是支持主战的,他非常痛恨童贯,蔡京等人,所以宋钦宗登基之后,立刻开始清算主和派,之后又派张邦昌,康王赵构去和金兵和谈。

宋钦宗主要是想要借金兵之手把自己看不顺眼,和有威胁的人除了,而金人并没有杀张邦昌,大宋和金人交战不利,反而导致了主战派全面落败。公元1127年,东京被攻破,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康王赵构还在四处逃窜,所以就出现了中原地区权力真空,金人当时主要是想要钱,自己统治还会遭遇抵抗,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金人就准备建立一个傀儡政权来统治这个区域。

张邦昌画像

张邦昌这个绣花枕头就成为了人选之一,主要是这个人怂,但是张邦昌也知道,金人想要自己当傀儡,这个位置并不好坐,真的登基了千古骂名就推不掉了,所以张邦昌想方设法的推辞登基,甚至以自杀来推辞,金人根本就不鸟他这一套,用屠城来威胁他,张邦昌被迫登基。

张邦昌登基之后更是如坐针毡,他不敢以郑自称,更是坚决的拒绝大臣们对他跪拜,从穿着服侍,到发布政令张邦昌完全不敢按照皇帝的规格来,一直遵守着人臣之礼,一直到了金兵撤退之后,张邦昌立刻还政康王赵构,伪楚政权就此灭亡。

职场危机,刘豫在金国扶持下建立了伪齐政权

张邦昌迅速的倒戈,让金国不得不重新扶植一个傀儡政权,刘豫是宋哲宗时期考中的进士,但是在徽宗时期,徽宗并不太喜欢他,他又和同僚的关系不太好,所以金兵进攻济南时,劝降刘豫,刘豫并没有什么顾忌就投降了,他得到了完颜宗弼的重用,他在公元1130年,被金国册封为皇帝,建立了伪齐政权。

刘豫早做好了准备登基称帝,和赵构建立的南宋王朝翻脸了,他把东京改名为汴京,在他执政期间,倒行逆施,大肆抓捕杀害宋朝宗室成员,残杀那些建议和宋朝建立联系的大臣,协助金兵侵袭宋朝军队,完全的沦落为金国的走狗。刘豫不断的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金国也不放心他。于是在公元1137年,金人设计抓捕了刘豫和他的儿子刘麟,将刘豫这个伪皇帝废了,伪齐这个傀儡政权就此灭亡。

刘豫画像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玄坤文史


这个问题实际上并不完全正确,的确,北宋到南宋之间还有两个政权占据着幽云十六州以南,江淮以北的北宋故土,但是这只是一个傀儡政权,受到金人的控制是金人抢夺北宋财富的工具,而且这俩个政权并没有存在多久,压根算不上朝代自然容易被人忽略了

这两个政权就是伪楚和伪齐

伪楚,国号“大楚”,“楚”,又称“张楚”,“靖康之耻”后,金兵扶立原北宋太宰张邦昌所建立的傀儡政权,国号“大楚”。从1127年3月7日至4月10日,由于北宋军民的抗击,仅存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刻。

伪齐是金继伪楚被灭后在黄河以南重建的又一个傀儡政权

伪楚失败后,金太宗下诏以刘豫为皇帝,以张孝纯等旧北宋的官僚地主为大臣的伪齐政权。在军事上他招降了一些宋的溃兵、匪徒,如郦琼、李成、孔彦舟、徐文等人。这个政权事事要听命于金,并充当金攻宋的军事爪牙,是宋地主官僚中的一些堕落分子人物的集合体。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其实北宋到南宋之间并不是有一个朝代,而是有两个朝代。严格来讲,它们不属于朝代,而是两个连续的“国家”。先是“张楚”再是“刘齐”,加上引号的原因很简单,就是靖康之耻所造成的。就让小姐姐为你讲述这个鲜为人知的“国家”史吧,你想知道的全在里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每当小姐姐背起着脍炙人口,慷慨激昂的《满江红》时。总能想徽钦二帝无能和无耻,想到岳飞精忠报国迎回徽钦二帝,更能想到“张楚”、“刘齐”这两个无奈、无耻的国家,而这两个国家正是岳飞朝思暮想夜盼的想我河山之地。

无奈的“张楚”——伪楚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二月初六,金太宗完颜晟(女真名吴乞买)将俘虏的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贬为庶人,标志着北宋正式灭亡。金朝出于打压宋朝残余势力以及取悦民心的需要,采取了“以汉制汉”的政策,扶持傀儡政权。对于傀儡政权的人选,北宋旧臣故民和金朝将军意见严重冲突。旧臣故民认为当立赵氏,最佳人选为康王赵构。就连当时的主和派太宰(宰相)张邦昌和主战派御史中丞秦桧都坚决反对。在金兵的压力下,北宋旧城纷纷屈服,纷纷拥立主和派,太仔张邦昌为帝。而主战派秦桧上书金将称:立张氏,不立赵氏,将会大乱,因为张氏有亡国之责,缺乏民意基础,金朝取代宋朝是做梦,就连作为金朝的屏蔽也是不可能。

面对秦桧的忽悠和警告,金将宗翰、宗望将其掳走,此后主战派的秦桧就变成了主和派的秦桧,后来也成为了害死岳飞的罪魁祸首。别看张邦昌是主和派,但并不愿成为上负二帝,下负臣民的投身卖国傀儡。为此,那些被金兵征服的旧臣一劝再劝,金兵也是一逼再逼。王昌也是一推再推,在推无可推的情况下,一度想到了自杀,并且还大病四日。金兵以屠城为要挟,张邦昌又要自杀。其手下劝说,你死将会祸害传承百姓。即使这样,张邦昌又以择吉日为由向后推了一日。三月七日晨,张邦昌在金兵的威逼下,建国号“大楚”,建都金陵(南京)。当时张邦昌的有势力范围在开封一带,地上管辖着黄河古道以南,西接西夏新界的宋朝故土。非常好笑的是金陵并不在金兵的控制范围之内,可见金朝对宋朝的企图和野心。为了让大家看出张邦昌大致的通知范围,小姐姐特给出了黄河古道以南的宋朝地图。

张邦昌这个皇帝只当了33天,他没有建立年号,上朝甚至登基的时候也不让群臣跪拜,理由是为了避免生灵涂炭才不得以继位,并不是想窃取大位。而且张邦昌规格都比皇帝低一级。如不称朕称予,诏书称手书,在偏殿文德殿上朝,坐西朝东,至于宫中正殿禁区,他都严加保护,不敢越雷池一步。当金兵北侧,他立即让贤,将因为禅让(奉还)给了康王赵构。

无耻的“刘齐”——伪齐



1127年,金朝不是傀儡的傀儡张邦昌,被宋高宗赵构赐死后,金将宗翰很需要一个真正的傀儡。建炎二年(1128年),宋高宗在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马步军都总管张悫的推荐下,任命其老乡刘豫为济南知府。如果说伪楚的建立有为民的迫不得已,那伪齐的建立就是无耻的作恶。张邦昌被杀后,金兵再次南下,济南知府刘豫见金兵打来,立即杀将投降。虎将关胜之死,为刘豫成为宗翰理想的傀儡奠定了基础。


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廿七日,金太宗册封刘豫为皇帝,九月九日正式登基,建国号为齐,建都大名府,丞相张孝纯(跟张孝祥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十一月建元阜昌,后来迁都汴梁(开封)。刘豫不仅是秦国的傀儡政权,且还建立了的金协军。成为金朝向宋朝进行侵略扩张的前沿阵地,并协同金军甚至独自南下。曾经给宋朝带来了一定的灾难,不过因为其作战能力比较弱,伪齐不仅没有成为金朝的屏障,反而还成为了金朝的一个包袱。

这个包袱早期给金朝添乱,到了晚期又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力。金熙宗以帮助伪齐伐宋为由,来了一个假道伐虢,直接把伪齐给灭了。因为伪齐已经有8年之久,树大根深,金朝就妥善安排了他们的人员。对于刘豫贬为蜀王、曹王。有种传说是刘豫被废,是岳飞的离间计。


小姐姐讲史


关于这个问题,印象还是蛮深刻的。前不久看了一篇文章,是一位很有名的大V写的,他本身是博物馆讲解员,经常接待学生组团参观。

当他接待一个普通中学的师生时,老师提出中午必须回去,但是由于距离甚远,这样参观时间就大大压缩。他问老师为什么必须回去,老师回答说学校订了营养餐,如果不及时赶回去,送餐的是要加钱的。也就是说回去吃饭比在博物馆听课更重要,而且那些学生的文史基础相当差。

他们也接待过一个著名的重点小学的师生,当他提出一个问题北宋之后是哪个朝代,他希望对方回答是南宋,这样就可以讲岳飞了。但是一个声音响起来“伪楚”,对方那个小学生不仅说出了答案,还把理由陈述了一遍,把作者震惊了。这个学校的学生多来自精英家庭,父母要么商界精英,要么高级知识分子,要么政府部门,由此作者还感慨了一番阶级固化的影响等等。

但实际上来说,小学生知道“伪楚”的确挺让人吃惊的,因为这个知识点初中历史课本并不会写。为什么不写呢,因为“伪楚”不算一个朝代,只是一个时间超短的政权,根本算不上朝代。

为何这么说呢,实际上做一下比较就知道了,在两汉年间有一个王莽,在唐朝有个武则天,这两位是真正做过皇帝改过年号的,并且掌权时间特别久,他们在历史述说的时候都经常被忽略,何况一个伪楚呢?

不过王莽和武则天是真正新王朝的创建者,这点毋庸置疑的。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两人都有极强的权力欲望,登基之前就牢牢掌控了朝廷大权;两人都登基做了皇帝,并且建立了新政权,王莽是“新”,武则天是“武周”;两人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也就是说无论是王莽还是武则天,他俩都是一个新的王朝的真正缔造者,比如像王莽,实际上东西两汉差异蛮大的,光武帝刘秀跟西汉嫡系一脉已经很淡了,他父亲不过是个小小县令,创立东汉说是另起炉灶都差不多。而王莽武则天如果当时的时局对他们再有利一些,他们可以传个几代下去,那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朝代也不是不可能的。

跟“新”和“武周”比起来,这个“伪楚”就差远了。这个伪楚又叫张楚,他的皇帝是张邦昌。张邦昌是个什么人物呢,他是北宋末年的宰相。大家都知道,北宋末年被金人逼迫的厉害,1125年,金兵南侵,宋军一败涂地,而张邦昌恰好是主和派。于是康王赵构宰相张邦昌被质押,割地求和,也因为这事,张邦昌跟赵构跟金人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后来金兵继续攻打北宋,甚至到最后宋徽宗、宋钦宗全被金人俘虏,这时候就需要一个管事的人出来了。

北宋没了皇帝,金人的管理能力又有限,如果说再让赵家皇族来当权,金人又不甘心,于是搞来搞去,就选中了张邦昌当代言人。那个时候宋徽宗、宋钦宗都活着,康王赵构也活着,张邦昌只是个宰相,他自然不敢当这个皇帝了。不过金人不管,铁了心不能让姓赵的再做皇帝,而北宋官员大部分也都选张邦昌,于是张邦昌就当了“大楚”政权的皇帝。

如果能够给张邦昌选择,张邦昌肯定不愿意做这个皇帝,他也是多年为官,知道这个所谓的皇帝不是什么好差事,因为这完全是金人胁迫之下的无奈之举,而自己只是一个傀儡。将来稍微有点变化,自己皇位不保不说,说不定还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所以张邦昌十分克制自己,尽管金人让他做皇帝,但是他自己并不承认自己是皇帝。他制止其他大臣向自己行跪拜礼,自称予而不是朕,颁发的公文也不是圣旨而是文书,总而言之,除了金人给他安的个名,他的一切做派就跟一个首席大臣一样,丝毫没有皇帝的样子。

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这个所谓的“伪楚”政权就结束了,后来张邦昌迎回了康王赵构做皇帝,南宋正式成立。由于张邦昌与赵构过去有一段人质情意,而且赵构当皇帝张邦昌也是有大功劳的,所以张邦昌开始还能继续维持。

但是赵构登基以后,开始为了做样子,重用主战派,主战派跟张邦昌是死对头,就力主杀了张邦昌。赵构那时候主要倚重主战派,另一方面无论如何张邦昌也做过皇帝,确实是好说不好听。于是他们利用一个女人给他安排了个罪名,赐死了张邦昌。这个女人曾经是宋徽宗妃子,在张邦昌当皇帝的时候,赐给了他做了伪后,两人有了一段情意。按理说,张邦昌既然让位了自然不能再去跟这妃子有联系,但是他偏偏有次酒后失德,没有忍住又去招惹了这个妃子。于是赵构就利用这个理由给张邦昌安排了罪名,赐死了他。

看的出来,这个所谓的“伪楚”根本算不上一个朝代,顶多就是一个政权而已。它既没有得到主流正史的承认,甚至连当事人本人都不承认,只不过是金人一厢情愿的产物罢了。

现在的孩子普遍早熟,很多几岁的小孩说起单一的事情来头头是道,但是他们毕竟涉世未深,见识太少,综合素养不够,一旦遇到关键时刻还是比成年人相差甚远。小学生知道“伪楚”,有时候可能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于知识的理解都是点面化的,这点其实没什么值得好称道的。

不过让人心惊的是,小小年纪知识面已经很丰富了,可能过几年他们的知识水平可能就会有质的飞跃,还真的有可能超越不少大人,这根本来源还是他们有一个好的出身,而有些孩子到了大学可能还没有自己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样的差距的确让人胆战心惊。


一览众河小


趣谈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的确有一个朝代,只不过这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太短了,短到可以忽略不计。这个朝代存在了多长时间呢?答案是一个月零三天。

事件回顾

这件事情主要发生在南北宋皇帝的政权交替的一个中间时期,而之所以能够出现这样的一个政权,是因为一个国家在暗中帮助或者撺掇,那个国家就是金国。

大家都知道北宋曾经有一次亡国战役,在这次亡国战役之后,北宋的皇帝们、皇子们、宫中的宫女、朝中的大臣统统被拉到了北方当成了俘虏,与此同时,金朝南下,趁机占领了北宋大量的土地。

可是金朝还没有到老眼昏花的地步,他明白如果想要把北宋所有的土地通通占领还是很困难的,既然通通占领不了,可以先册立一个为皇帝,然后这个伪皇帝继续当皇帝,自己可以慢慢蚕食。

于是大楚这个国家出现了,这个国家的皇帝就是原先北宋的宰相张邦昌。

没错,这就是事实

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将这个皇帝记录在册呢?为什么唐宋元明清中间没有一个大楚呢?

原因很简单,有两点:第一,这个国家实在是太短了,短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丝毫没有影响力,完全就是一个样子。

第二点才是最重要的,在北宋之后紧随而来的就是南宋,而大楚无论从当时的情况所掌控的地盘所拥有的话语权以及影响力来看,都没有办法作为一个单独的政权存在。

南北宋即便混得再惨,可好坏是一个单独政权,他们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国家有能力解决自己的事情,大楚呢?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点赞、评论、关注,小生在此谢过!】

趣谈唐宋元明清


北宋之后到南宋之间的朝代叫“伪楚”,国号“大楚”,“楚”,因伪帝姓张,故亦称“张楚”。

公元1126年,金军统领完颜干离不率领金兵大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及皇族、妃嫔、贵卿、朝臣无数,北宋灭亡。

金朝占领汴京之后,授意宋在汴京的其余官僚议立伪政权,欲利用伪政权统治宋土,汴京臣民均请求复立赵氏主政,遭到拒绝,后金朝经过反复商议,扶立原北宋太宰张邦昌为帝。

在金兵压力之下,无论是张邦昌本人还是汴京子民都不得不接受这个结果,1127年3月7日,伪楚建立。

公元1127年4月1日,金军带着胜利的光辉北归首都。金军退后,宋朝勤王兵马陆续抵达汴京城下,赵氏虽历二帝被俘之耻,然皇威仍在,臣民要求张邦昌还政于赵氏。 4月9日,张邦昌请宋哲宗废后孟氏入宫垂帘听政,尊之为元佑皇后。

公元1127年4月10日,张邦昌正式宣布退位,仍称太宰,宋哲宗废后元佑皇后垂帘听政。

至此,前后仅存在三十余日的“伪楚”政权宣告灭亡。


风顾涟漪


北宋灭亡于1127年二月七日,南宋高宗赵构建国是在1127年五月初一,也就是说在当时中原除被金朝控制的地区外,其余地区曾有二个多月的时间是处于不被宋朝控制的局面。

那在这段时间,如果不是处于宋朝的控制,也不是处于金国的控制,那它是处于说的控制中呢?难道是处于无政府的状态吗?答案当然不是,当时其实它是有国家控制的,这就是史称“伪楚”和“伪齐”的两个朝代。



北宋末年,因当政者徽钦二帝的腐败无能,宋朝无时无刻都在面临着金军的南下侵扰,可是当时的统治者却并未因此而发愤图强,反而是继续夜夜笙歌,昏庸不堪,最终北宋统治者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惨烈的代价。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举南下侵宋,九月,太原沦陷。十一月,开封外城沦陷。二月六日,宋钦宗被废,贬为庶人。七日,宋徽宗被迫前往金营,亦被俘,自此被宋亡。

北宋灭亡后,金国占领了北宋北方大片国土,但因金国尚处于奴隶社会,它显然是无法去统治已处于封建社会顶峰的北宋国土,再加上金国又是异族,北宋的多数百姓都无法接受金国的统治,此时的起义是此起彼伏,所以金国为了完全的控制住这些地区,他们就扶植了“伪楚”、“伪齐”等这些汉族的傀儡政权来加以统治,以此来达到间接控制北宋国土的目的。



伪楚,国号“大楚”,它是“靖康之耻”之后,由金国扶持原北宋太宰张邦昌所建立的傀儡政权。1127年三月七日,金国册立原北宋太宰张邦昌为皇帝,国号“大楚”,与金国以黄河故道为界,两国划江而治,“自黄河以外,除西夏新界,疆场仍旧”。

张邦昌这人其实是无意当皇帝的,他当皇帝完全就是被金国胁迫,保命之举而已。三月七日,在他当上皇帝之后,四月二日他就听从大臣吕好问的建议,派人四处寻访康王赵构,希望拥立他为帝,找寻后即向赵构表示不敢窃居皇位,等待其善后,同时计划迎接宋哲宗废后孟皇后入宫垂帘听政。九日,孟氏被张宗昌迎入宫中,尊之为元佑皇后,同时赋予她垂帘听政之大权,他自己则以太宰的身份处理政务。



同时据《大金国志.卷三十二》载:“邦昌即位首尾三十三日,不御正殿,不受常朝,不山呼,见群臣称‘予’不称‘朕’,旨称‘面旨’,由内降只曰‘中旨’,宣告四方则曰‘宣旨’,手诏则曰‘手书’,至于禁中诸门,悉缄锁题以‘臣张邦昌谨封’。大抵每事不敢有僭意,逼迫金国之命尔”,他被金国立为皇帝后,不称朕,不坐龙椅,不受朝拜,不接受万岁的称呼。总之从种种迹象表面,当时的张邦昌的确是没有称帝之心的。

当然无论如何,张邦昌是金国推举的伪帝是不假的,此后在忠于赵氏的百官相继云集汴京时,张邦昌于四月十日正式宣布退位,仍称太宰,自此存在不过33日的“伪楚”宣告终结。



伪齐,国号大齐,“靖康之耻”之后,由金国扶持原北宋济南知府刘豫所建立的傀儡政权。它是金国继伪楚被灭后在黄河以南再建的又一个傀儡政权,伪齐不同于伪楚,这个傀儡政权中所有的官员,包括伪帝刘豫,他们都可以说是北宋的叛臣,因此他们与宋朝就是一个完全对立的敌人,丝毫没有和解的可能性。

如此,在当时伪齐一直都在充当着金国对中原人民进行残暴统治和灭亡南宋的急先锋。伪帝刘豫为了满足金国的欲望,也为了保全他的帝位,他对伪齐境内是横征暴敛,“沿河沿淮及陕西、山东等路,皆驻北军,由是赋敛甚重,刑法太峻,民不聊生”。



此后,伪齐与南宋是互有攻伐,如1133年正月,南宋襄阳镇抚使李横率军攻伪齐,攻占颍昌,后因金国来援,李横无援军,李横惨败,同时丢掉了襄汉六郡,为伪齐所占。再如1134年五月,岳飞出师襄汉,不久收复襄汉六郡。当然最终伪齐还是被灭,但却不是被南宋所灭,而是被它的主子金国所灭。天会十五年(1137年)十一月,金熙宗废除伪齐,金国在汴京设立行尚书台,治理河南、陕西地区。

总得说,伪齐、伪楚在历史上虽并未得到承认,但它们确是曾经真正统治着中原地区的,这点确是毋庸置疑的。


澳古说历史


金兵于1127年攻占北宋都城开封,掳走宋徽宗与宋钦宗后,确实册立宋朝当时的太宰张邦昌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大楚”。但仅仅存在33天的张邦昌的“大楚”,却不能被称为一个朝代,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金国册立这个“大楚”政权的详细经过。

金国是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政权,他们进攻中原王朝的目的,其实并非取而代之,而是想要搜刮金银财宝,获得财富。况且,对于以游牧为主的政权,他们也缺乏治理农耕文明的中原王朝的经验。

扶持一个傀儡政权,让中原王朝成为他们的提款机、物资仓库,是最好的选择。所以,金人急于在宋朝都城开封残存的官员中找到能控制的傀儡。

  • 金国要在中原地区册立一个傀儡皇帝,怎么就找到了张邦昌呢?这还得从北宋“靖康之耻”前的“靖康和议”说起。

公元1126年,也就是靖康元年,才登上皇帝宝座的金太宗,就大举南下攻宋。面对金人的进攻,那个爱好书法,自创了"瘦金体"的宋徽宗不知如何应对,就在李纲的建议下,把皇位传给了太子赵桓,也就是宋钦宗。

都说临阵换将是危险操作,宋徽宗这“临阵换君”的做法简直就是愚蠢了,所以,后世说“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宋徽宗这锅倒是甩得快,但事实证明,整个北宋也被他给带到了沟里。宋钦宗上台后,不是君臣同心,共御外敌,而是开启了“外议和,窝里斗”的模式。因在立嗣上不讨宋钦宗喜欢的张邦昌就得到了一个差使——和金国议和。

说到这次和议,宋钦宗表面上许诺割地赔款,但暗地里却派军队突袭金营,这样一来,张邦昌摆明了是一条死路。可这张邦昌也自有一套,他居然游走在宋金之间,保住了性命,还让金人对他有了很深的认识。

于是,在金国想要扶持一个傀儡的时候,金太宗首先想到了他。

  • 公元1127年,也就是北宋靖康二年,在金人的一手策划下,张邦昌在开封登基,国号“大楚”,做起了傀儡皇帝。

当然,这张邦昌还是有自知之明,能当皇帝并非是他深得人心,能力出众,百官劝进也只是近于无奈。在金人初选中他时,他称病不起,百般推脱,后来,金国以屠城相威胁,他才就范。

在当上皇帝后,张邦昌并未将办公室设在原来皇帝办公的紫辰殿和垂拱殿,而是设在了文德殿。也不让大臣们向他行君臣之礼,与大臣说话不称“朕”而自称“予”,发的通知也不称“圣旨”而称“手书”,始终与大臣们以同事和平级关系相处。

所以,对于张邦昌这个人,后世有称他为窃国奸臣的,应该并不准确;当然,他也并非大义的忠臣,只能算是一个乱世中谋求自保的一个小人罢了。

好了,不再说张邦昌这个人了,下面来说开始的问题,金人扶持的张邦昌政权——“大楚”为什么不能算一个朝代?

张邦昌的“大楚”政权仅仅只存在了33天,所管辖范围其实只能算是京城开封这个弹丸之地。在金兵攻占北宋都城开封后,北宋还有很多军队分布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当时在河北任兵马大元帅,手下统领有较多军队。

公元1127年五月,康王赵构就在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称帝,是为高宗。

  • 按照史学界的说法,“天下共主”算是一个政权能称为“朝”的一个标志。


就好像当初秦在灭六国一统天下前,周王室还在,秦也只是一个诸侯国,所以称秦国,只有在灭了六国,秦始皇登基后,才被称为秦朝。刘邦建立汉朝前,也早已是汉王,但他称汉王这段时间就不能算作汉朝的一部分,就是这个道理。

而张邦昌的“大楚”政权存在时间短,称帝期间,宋朝的皇帝还在(徽、钦二宗被金国俘虏),在开封之外,宋朝的体制尚存,所以“大楚”只能算是金国带领张邦昌意yin的一个政权,算不得“朝”。

  • 再来看“朝代”的完整意思,朝代是指"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 。

从上面分析来看,“朝”只要是皇帝管辖了一个既定的可以称为国家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形成了”共主”的局面,那就可以称为“朝”了,所以我们在清朝时期有“康熙朝”、“雍正朝”等说法,电影《康熙王朝》就算一个例子吧。

但“朝代”就不同了,它要求有帝王代间的传承,或者说得简单一点,至少要像秦朝和隋朝一样传两代吧(当然,秦事实上还有第三代)。

由此可见,张邦昌的33天的政权,显然不能称为一个朝代。中国历史上自嗨型的称帝那么多:三国时,魏、蜀、吴都有称帝,号称历史上最早的女皇帝——文佳皇帝陈硕贞,还有天京称帝的洪秀全等等,一时都数不完。如果都算是一个朝代,那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就太多了。


你觉得我分析得对吗?欢迎留下你的【评论】和【点赞】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