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得“精彩”續前行——永新縣煙閣鄉煙閣村鞏固脫貧成效剪影

繪得“精彩”續前行——永新縣煙閣鄉煙閣村鞏固脫貧成效剪影

煙閣村貧困戶參股的茶產業種植基地

绘得“精彩”续前行——永新县烟阁乡烟阁村巩固脱贫成效剪影

煙閣村黃竹嶺

绘得“精彩”续前行——永新县烟阁乡烟阁村巩固脱贫成效剪影

幫扶工作組為貧困戶送上慰問品

地處永新縣南路的煙閣鄉,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一位女紅軍賀子珍故里,這裡文化底蘊深厚,生態資源優越,在脫貧攻堅號角催徵之下,該鄉十三五貧困村2017年均順利實現脫貧摘帽。尤其是煙閣村,脫貧後始終保持旺盛的發展勢頭,駐村第一書記脫貧不脫崗,幫扶責任人脫貧不脫責,始終保持原有駐村幫扶力度,在既有幫扶政策下,開闢創收新渠道,全力鞏固脫貧成效,確保全村脫貧戶無一戶返貧。

譚寧靈、肖紅英、本報記者龍建文/圖

應“天時”

借力發力只為創收增益

煙閣村在答好脫貧答卷與鞏固脫貧成效上,始終將增加貧困戶收入作為重要參數指標。10月17日,全國“2019年人社扶貧先進典型事例”中,《永新縣開發公益性崗位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成功入選20個典型事例,成為我省唯一入選事例。在開發公益性崗位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上,煙閣村也被通盤納入到該縣公益性崗位開發當中,重點安置有意願從事公共服務的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優先託底安置不願離鄉、無法外出、無業可就的“三無”貧困勞動力就業。全村因地制宜設置公益性崗位26個,其中圖書管理員1人,河道管理員1人,森林防火員1人、森林巡查員1人,保潔員22人。這些崗位中森林防火員與巡查員年薪達1萬元,其他公益性崗位年薪3600元。僅公益性崗位扶貧收益一項,就讓該村脫貧戶保持一項長久收入,利於鞏固脫貧成效。

在涉村項目建設方面,鄉黨委政府與幫扶單位努力爭取資金,煙閣村積極對接。2017年投入600.8萬元用於全村道路橋樑修建、村莊環境整治、照明工程、水利設施建設,以實現整體提升;其中整合投入藥材基地、蔬菜種植基地、高家貧困戶養牛基地、黃竹嶺茶葉基地建設資金共計51萬元。2018年投入220餘萬元,用於建設永廈至樊家新居道路、路燈工程、自來水改造、茶葉基地滅蟲燈、入戶路擴寬及巷道的修補。今年,為推動脫貧村村級建設再上新臺階,目前已經爭取立項項目資金1500餘萬元,建設永廈公路至黃渡陂道路、街道白改黑、街道路燈安裝、村莊環境整治、黃竹嶺紅色資源修復以及老茶園擴建,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助推產業增效、鞏固脫貧成效上奠定堅實基礎。

順“地利”

生態資源衍生扶貧效應

依託優越綠色生態資源,以及黃竹嶺的紅色文化符號,煙閣村多方面發力,通過綠色農業產業整合,打造紅色文化旅遊等舉措,確保脫貧增收走上良性循環之路,真正挖掘出脫貧戶持續增收的後續動力。推動做好產業幫扶,華和華藥業有限公司在該村承包土地近600畝,用於種植楊梅、黃桃等果樹,並在果林裡套種金銀花,現已吸收16戶貧困戶土地入股,並優先安排貧困戶在果園務工,已成為該村部分入股農戶脫貧致富的保障產業。

發展扶貧產業,村兩委班子成員主動作為、帶頭示範。村黨支部書記顏粵鋒發展大棚蔬菜30餘畝,帶領脫貧戶種植西瓜、辣椒、黃瓜等蔬菜,千方百計引領貧困群眾走上產業扶貧的新路子。村委會主任賀曉慶牽頭成立民慶種養合作社,發展茶葉基地180畝,25戶貧困戶入股合作社,確保脫貧戶每年有固定收益。該村貧困戶在鄉黨委政府和幫扶單位的支持下,全部入股生龍種養合作社與禾沐田園農業有限公司。全村81戶貧困戶,產業入股資金405000元,每戶入股資金5000元,年終每戶分紅500元。

在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該村近期修通了黃竹嶺後山通山路,在山上蓄建冷水魚塘發展特色養殖,同時,尋找並保護後山“海天春”母樹,恢復黃竹嶺半山腰百年老茶園300餘畝,新建茶園120畝;改造食用筍毛竹基地500餘畝,建設油茶林300畝。通過打造硬件設施和開發軟件配套,著力打造好黃竹嶺紅色旅遊精品示範點。圍繞黃竹嶺紅、綠特色,該村還成立了霧莊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更好地適應鄉村旅遊新潮流,積極拓展山區生態遊新項目,如垂釣、果園採摘、清明茶採摘與製作等,不斷為鄉村遊注入新元素,提升旅遊項目衍生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鞏固脫貧成效。

霧莊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村主任賀曉慶跟記者介紹:“2017年,霧莊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通過流轉土集中開發約100畝的茶葉基地。合作社成立之初,共吸納了67戶村民,其中25戶是貧困戶。村民用土地入股、參與分紅,同時也接收一些貧困戶到合作社務工,解決就業問題。現在鄉村旅遊風生水起,最近又新開業了一個農家樂,主要為遊客服務,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

享“人和”

貧困戶家中來了“知心人”

上海市黃浦區人武部助推老區脫貧攻堅,於2017年與煙閣村委會簽訂三年幫扶協議,幫扶發展村級經濟,現已協調投入資金690萬元,用於重修原永新縣東南特委舊址、修復紅軍時期練兵場、紅軍橋、戰壕、碉堡、紅軍洞等遺址,高標準建設紅茶、油茶基地600畝。

自市金融辦對口幫扶煙閣村以來,該村81戶貧困戶都牽繫著幫扶幹部的心。掛點市領導多次到貧困村調研指導、現場辦公,先後在鄉村召開脫貧攻堅、產業發展座談會,帶頭對接幫扶貧困戶3戶。市金融辦主要領導多次到村調研走訪,與鄉村幹部座談,專題研究幫扶項目,落實幫扶資金,明確幫扶措施。市金融辦分管領導堅持每月到村1次以上,實地走訪和察看脫貧攻堅項目進展,現場解決具體問題。開展獻愛心幫扶活動,為貧困戶捐贈食用油、月餅和資金等。同時,積極爭取銀行、保險、證券機構和有關企業的支持,合力共為推進煙閣村脫貧攻堅工作。僅2018年,金融辦積極爭取到各類幫扶資金99萬元。分別為:市領導幫扶專項資金63萬元;市金融辦協調落實幫扶資金36萬元。

該縣供銷社2017年到煙閣村定點幫扶。發展專業合作社是縣供銷社的主要業務之一,注重發揮其技術、信息、渠道等資源優勢,在產業選擇上提供參考,在產業運營上提供幫助。2018年將民慶種養合作社發展為縣供銷社聯合社成員。該單位每年自籌幫扶資金5萬元以上也及時到位。

各方幫扶力量齊心協力,確保“各項工作圍繞脫貧攻堅轉、領導幹部圍繞貧困戶轉”這個工作標準。駐村煙閣村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組成員,傾力扶貧事業,將村當家,貧困戶的情況可以說是耳熟能詳。第一書記聯繫同學為貧困戶看病,為貧困家庭之女送學習輔導資料,克服父親大腿股關節骨折,妻子懷雙胞胎出生,3個小孩同時住院長達8天的家庭困難,始終沒有離開他所在駐點村。

真心換來了貧困戶的真情回報,得到了基層群眾對扶貧事業的讚許,他們都親切地稱呼這些幫扶幹部為貧困群眾的“知心人”。

脫貧攻堅路上,很多人都在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都在為了一個偉大的民族願景貢獻點滴。正是出於對扶貧事業忠愛的這顆初心,我們的一線脫貧故事才會精彩延續,才會越讀越有意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