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趙匡胤第十一世孫的墓瞭解南宋女子的穿衣時尚

在中國絲綢博物館內,收藏著一件距今近800年的鎮館之寶,南宋紫褐色羅印金彩繪花邊單衣。這件單衣通體感覺非常樸素,正身部分沒有任何的裝飾,然而在領緣處,一條用印金和彩繪的方法裝飾起來的花邊,卻折射除了當時高超的工藝技術水平。單衣整體雖然看似低調,卻又不失奢華之感。那麼這件單衣是怎麼樣出土的?它的主人是誰?通過對這件單衣的研究,我們又能瞭解到南宋時期女性的哪些著裝風尚呢?

通過趙匡胤第十一世孫的墓瞭解南宋女子的穿衣時尚

南宋石橋

福州七中發現南宋紫褐色羅印金彩繪花邊單衣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宋朝是一個比較獨特的一個朝代,它經歷了南北的一個割據,似乎從來沒有得到過統一,宋朝的皇帝在他的心中那種積極進取開疆闢土的精神心態和意識似乎不如漢唐那麼強烈。我們小時候聽劉蘭芳先生的評書《說岳全傳》,一方面為岳家軍的精忠報國而感動,另外一方面也覺得也覺得宋朝的皇帝,尤其是南宋的皇帝挺窩囊的,經常被金人追著打。當然我們不能依靠評書來對宋朝進行評價。

通過趙匡胤第十一世孫的墓瞭解南宋女子的穿衣時尚

其實中國歷史發展到了宋朝,已經到達了一個後人仰望的一個高峰,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政治都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當然在諸多的這樣的一個進步和發展中,蠶桑絲織業的發展是尤為引人注目的。我們說宋朝是一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極其豐富的年代,在中國文人士大夫的心中,宋朝就像一道白月光。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他們一定會選擇宋朝作為一個穿越回去的一個年代。當然穿越回宋朝,已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從宋朝的考古發現中近距離接觸到當時的一些人與事,來窺見一下當時的宋朝的一些風貌。

1975年10月的一天,福州市第七中學在清理操場的時候,忽然發現了一座古墓葬,這座古墓葬看上去好像早年就已經被盜過了,工作人員對墓葬現場進行了清理整理,發現這是一個三室合葬的一個墓,但是有兩座墓,早年已經被盜掘一空了。在工作人員開始對棺木進行清理,打開棺木看,發現這是一座女性的墓葬。這個墓葬就彷彿打開了一個南宋時期女性的一個華麗的衣櫥。我們今天要講述的這件南宋單衣就是其中的一件。

在接下來的清理中,這個墓葬的確沒有讓人失望。它一共出土了436件陪葬物品,除了一些粉盒、銅鏡、扇子之類的日常物品,絕大多數都是絲綢服飾。數量之多,品種之豐富,保存之完好,不禁讓在場的人都大吃一驚。這麼多珍貴絲綢文物的大規模集中出土,更是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人們都想知道這位盛裝入殮的墓主人究竟是誰,她為何擁有如此多的高檔絲綢陪葬品呢?

南宋古墓墓誌銘展現墓主人身份及生前往事

我們知道這個墓主她的第一手材料,依然還是來自於考古學證據,也就是墓誌。一個人死了,他什麼時候生,什麼時候死,然後中間經歷過的一生,他的人生裡面所相遇的一些人和事,古人都會有一段像簡歷一樣的人生簡歷 人生總結一樣的形式,刻在這樣的石頭上面,然後同時也會或多或少地以中肯的評價或者溢美的評價,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墓誌。墓誌是打開解開墓主人真實身份的最直接的最重要的鑰匙。

有了墓誌,我們就能知道這個墓主是誰,所幸的是,這個三室合葬的一個墓,雖然早年被盜,但是它的墓誌都沒有被盜走,尤其是這個黃昇墓的墓誌,就是直接告訴我們,這個擁有眾多絲綢服飾的女性貴族,她的名字就叫黃昇。那麼我們知道古代的喪葬習俗裡面,夫妻是同穴的。那麼中間那個早年被盜的是誰呢?是她的夫君她的丈夫叫趙與駿,然後那邊一個早就被盜的是他的繼室的一個墓室。中間是男性的墓主,叫趙與駿。左邊是續娶的一個李氏,說明在黃昇死之後,趙與駿又再續了一位妻,這不是妾,如果是妾的話還是進不了這個墓室的。那麼他的原配就是黃昇,原配黃昇的棺木沒有被盜,所以給我們留下來了這麼多的非常珍貴的南宋的女性絲綢服飾。

通過趙匡胤第十一世孫的墓瞭解南宋女子的穿衣時尚

真絲織物紋理

既然墓誌銘告訴了我們這個墓主是黃昇,那麼我們就可以順藤摸瓜再去深究一下黃昇她的一生是怎麼樣的。那麼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材料,那麼就是他們的一些史料或者宗譜之類的。結合相關的史料,結合墓誌,我們可以大致勾勒出黃昇的一生。從這個墓誌上我們可以看出黃昇是福州的本地人,1227年的時候出生在福州本地。黃家一定是一個大家族,因為在這個墓誌裡面講到,黃昇在她的同輩裡面排行52,說明這個家族是一個人丁興旺的一個大家族,那麼我們在這個墓誌裡面還可以瞭解到她的父親在黃昇三歲的時候高中了狀元,那在古代能中狀元那個簡直就是人中龍鳳了,所以黃家覺得覺得黃昇為黃家帶來了光宗耀祖的這樣的一種運氣或者好運,所以對黃昇格外地寵愛有加,但是黃昇她命運其實挺多舛的,在她很小的時候,她的媽媽就去世了,她後來是由誰撫養長大成人的呢?是由她的祖母。她的祖母潘夫人,也是出身於一個名門,在她的潘家,她有一個同族的兄弟也曾高中過進士,應該也是屬於探花之類的,那麼顯然兩戶人家都是名門的大族,那麼詩書傳家,所以潘夫人她也是通曉詩書 知書達理,在她膝下長大的黃昇自幼得到了祖母的寵愛,又得到了祖母悉心地教導,一方面教她女紅 女德,同時還教她很多很多的知識文化。所以長大之後,黃昇16歲的時候來求親的人就非常多,因為她的賢德 她的才華 已經在鄉間坊裡面已經廣為流傳了。

後來黃家為黃昇選的夫君果然不同一般,我們從剛剛的那個墓誌裡面可以看到她後來嫁的丈夫叫趙與駿。趙與駿是誰呢?趙與駿是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第十一世孫,那麼他們怎麼會在一起呢?那當然以前都是門當戶對 媒妁之言,這樁婚事,門當戶為的婚事。那麼從墓誌銘也可以看出黃昇嫁入趙家以後也是恪守婦道,也是尊敬家裡的長輩,也得到了很好的名聲。但是紅顏薄命,她嫁入趙家僅僅一年就去世了,就葬在了福州北郊的浮倉山,那麼也許正是因為她這樣子的一個紅顏薄命的這樣的一個嗟嘆吧,她的夫家以及她的母家都為她陪葬了大量的絲綢。這個裡面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通過趙匡胤第十一世孫的墓瞭解南宋女子的穿衣時尚

南宋衣物

我們知道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極其發達的一個時期,甚至在很多後人的眼中,它都是一座令人仰望難以企及的高峰。黃昇墓中出土的大量高級絲綢陪葬品,便彰顯了當時高超的絲織技藝,從服裝的圖案花紋到材質,五花八門 花樣繁多,黃昇的墓葬,彷彿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南宋貴族女性的華麗“衣櫥”。穿越近八百年的時光,我們得以觸摸到當時的時尚前沿。那麼在當時製作出這樣精美絕倫的高級服飾都需要哪些高超的絲織技藝?這件南宋單衣又具有著怎樣的歷史研究價值呢?

南宋單衣的歷史價值

這件南宋單衣它雖然是354件絲綢文物中的一件,但是如果我們把它當作一個鮮活的標本去對它進行解剖的話,也可以由小見大地看到它其中蘊含的重要的價值。首先這些服裝是典型的南宋女子服飾的一個真實的物質再現。我們以往研究服裝都會到書畫到雕塑到史料裡面去找,但是所有的這些都不如真真實實的真真切切的這樣的一件衣服擺在你面前,它穿越了幾百年來到了你面前,讓你第一時間感觸到當年的女子的著裝風範。

通過趙匡胤第十一世孫的墓瞭解南宋女子的穿衣時尚

我們說跟唐代不一樣,宋代的女子女子不像唐代那樣以胖為美。宋代非常重要的一個特點,一個巨大的轉變就是追求纖細追求輕巧,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服裝在繪畫裡面都是窄窄長長的,袖子也很小的這樣子的一個概念。不同的場合的女子要穿不同的衣服,一般南宋女子來說,她裡面穿的會是抹胸,然後日常家居的時候,會穿著像這樣的窄袖的直身的這樣的長袍,我們有個專門的名字叫做褙子。那麼在比較重要的場合,會穿那種袖子很寬大的,我們叫大袖。那麼這個褙子就是日常家居所穿的。

我們就可以看到這件南宋的褙子,的確是非常具有那個時候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為我們研究南宋時候的絲綢服飾提供最直接的一個證據。我們說這件南宋單衣通體給人一種低調的奢華,它的通體是沒有花的,不管是明花還是暗花都沒有,它唯一的裝飾就在衣襟處的這樣的一條花邊,這個花邊不是織出來的,也不是繡出來的,它是印出來的,我們就可以看到這樣的一個形狀,其實裡面的紋樣是非常多的,其中用印的技法,裝飾絲綢美化絲綢是自古以來就有的。這種技術其實並不難,我們就可以想象一下,你如果想在一塊絲綢上面印一朵紅色的牡丹花,你應該怎麼做呢?那首先你就要刻一個牡丹花的一個型版,像郵戳一樣的,然後你要紅色的,那就把紅色的顏料研磨得夠細,那種顏料都是礦物顏料,像硃砂或者是其他的赤鐵礦之類的,然後這些顏料裡面加一點膠結材料 膠黏劑,然後把它變成像泥一樣的,然後用這個牡丹花的戳子,這樣一個個這樣蓋上去,幹了之後,絲綢上面就會有一朵紅色的牡丹花出現了,所以這個技法很簡單,但是我們如果來仔細看一看之後,這個其實是非常漂亮的。

我們在南宋的黃昇墓裡面發現了大量的這樣的印繪的花邊,有些是已經做好了鑲在衣服上的,還有12件是零散的放在陪葬的包袱裡面的,我們就可以看到每幅花邊或寬或窄或長或短但是它的圖案它的紋樣 都是沒有重複的。這說明這種技法的確有它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人們只要根據自己的喜好,然後就可以得到自己喜歡的這樣的紋樣的花邊,我們就可以想象一下在當時的南宋的這樣的街坊 市場上面 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自己的審美 去買到這樣的已經做好的花邊,那麼這些店鋪裡面,它一定有能工巧匠能夠這樣子在絲綢上印繪這些花邊。然後作為一個愛美的女士,像黃昇,她可以到街面上去買,買了之後自己再縫在這樣的一個衣服上,就形成了像剛剛我們說的那件南宋單衣的那整個的裝飾效果。這種裝飾技法在南宋是非常獨具特色的。

印金彩繪花邊展示當時民間對黃金的狂熱

其實這件印金彩繪花邊單衣還有個非常獨特的地方,它除了有彩繪之外,還有印金,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它用一種技法,把黃金裝飾到絲綢上面,使整件衣服顯得特別地奢華。我們知道,南宋一直好像處於一個積貧積弱的狀態,國庫好像一直都在處於那種虧空的一種狀態。所以這樣子朝廷一直都是提倡勤儉節約的,因為大量的國庫開支,都用於軍費了,這個時候,它為了厲行節約,朝廷不得不在很多時候表示一種姿態,通過頒佈某些禁令,然後來阻止民間用黃金的這種狂熱。

通過趙匡胤第十一世孫的墓瞭解南宋女子的穿衣時尚

其實我們知道,在這個宋代的時候,用金的工藝已經非常的豐富和成熟了。在史料裡面記載,當時印金有18種工藝,也就是說明,當時人民對金特別喜歡,然後為了讓這個金用得特別自然,用得特別得心應手,發明了各種不同的技法去用,這從某一種角度說明了民間對黃金的狂熱從未終止過,雖然朝廷令行但是禁不止。

比如說我們如果去查宋代的《輿服志》,“輿服”是什麼概念呢?“輿”就是指車,“服”就是指衣服,“輿服”是朝廷必須要嚴令規定的不同等級的坐不同的車,穿不同的衣服。在這個《輿服志》裡面就講到了不得以泥金、銷金、真珠做衣服的裝飾。當然可能這些禁令僅僅是對於民間來講的。但是黃昇作為一個朝廷命婦,她依然可以過著這樣的金枝玉葉的生活,在她的衣服上面發現了大量的這樣的用金的裝飾。

南宋黃昇墓出土的服裝它其中有很多的紋樣,這些紋樣都非常典型地說明了南宋的那個時代風貌。我們知道唐代到了到了宋代,整個的歷史有了一個大變革,唐代是一種開放大氣,它的紋樣都是雍容華貴的大朵大朵的,然後各種各樣的神獸,都會出現在這裡面,但是到了宋代的時候,宋明理學開始盛行了,宋明理學盛行什麼呢?它其實講的就是存天理滅人慾,講述的是一種自我約束,這個時候人們可能就審美情趣,不再像那樣的追求雍容華貴,追求那種對比強烈的那種效果,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南宋的絲綢畫風突變進入到另一個非常清新的、清麗的淡雅的一個風格里面。

我們說黃昇的父親跟黃昇的先生趙與駿的祖父同樣都是追隨著宋明理學的一個學派,在她的這種審美意趣裡面,一定還是遵循著那種清新淡雅自然的莊嚴的一種審美效果。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個裡面雖然是通體樸素,但是它的花邊的裝飾也用了大量的是植物紋樣。

除了印繪花邊裡面大量使用植物紋樣以外,其實在它的絲綢面料的本身,也會有大量的植物紋樣出現。大家就可以看到一朵朵的牡丹花,花葉相互呼應,非常地活色生香,這樣的一種紋樣的風格,在宋代就叫折枝花或者生色花,那麼我們就再說為什麼到了南宋的時候折枝花 生色花這種概念這種風格會出現在絲綢上面呢?這其實是有一定的物質基礎的。

南宋文人生活的特徵

到了宋朝的時候人們的物質生活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了,人們發現植物不僅具有藥用價值,其實還有很多的欣賞價值和觀賞價值。於是在南宋,不僅文人士大夫貴族養花,其實連普通的百姓也以賞花養花為樂,這就是當時所說的花道。其實這也很正常,我們說牡丹花國色天香,其實最初牡丹花是作為一種藥用植物的,它的丹皮可以做什麼,最後才發現它的花也很漂亮,然後經過人們不斷的培育,不斷的馴化,這個花就越來越漂亮。其實除了絲綢,其他的裝飾藝術裡面,在南宋的裝飾藝術裡面也可以看到非常非常多的植物的花卉的形象,那麼還有我們的南宋畫院,它的花鳥畫也是這裡面最好的體現。這個說明什麼問題呢?賞花不是重要的,賞花所帶來的那種感覺是最重要的。人們已經開始追求那種非常平靜的欣賞自然的那種狀態裡面去享受生活。

其實這就是南宋的時候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文人士大夫的一種生活的特徵。當然其中花道、香道、茶道種種這樣的風雅的事情在南宋都有了一些長足的進步和發展,也是基於整個的大時代所造成的。

南宋單衣體現當時上流社會的衣著時尚

南宋單衣非常通透非常輕薄。它裡面也沒有襯,如果我們把它放大30倍,可以看出來它其實是像非常稀疏的一個組織結構,同時它的經線還起絞,那麼我們把這種組織結構絲綢裡面有個專門的術語,叫做紗羅組織。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紗羅組織,其實看上去很普通,但是其實做起來是非常困難的。我們要知道越輕薄的東西其實織造難度是越大的,尤其是在用那麼細的絲,然後經線還要起絞,然後還要織成讓它不變形成為一件紗羅,這是非常難的,並且成為一件產品之後,還能夠被人買去然後再做成衣服,穿在身上,那也是挺不容易的一個很大的一個工程,所以這個小小的紗羅貌似簡單,其實它折射出南宋的它的工藝的一個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一個巔峰的一個狀態。

我們說取得這樣有韌度的細度的這樣的絲,從栽桑要從養蠶到繅絲然後到織造,所以整個蠶桑絲織技藝在宋代已經成為了一個完整的 高規格的 高水平運作的一個技術體系,我們才能看到這個貌似簡單,但是其實是難度很大的這樣的紗羅,所以這件南宋單衣在某種程度上面也代表著當時的一種工藝水平的一個高峰。可以想象在南宋時候,這個是當時上流社會所競相追逐的一種奢侈品,也是當時上流社會所爭相追捧的一種衣著時尚。

通過趙匡胤第十一世孫的墓瞭解南宋女子的穿衣時尚

黃昇的親人在當時都屬於權貴,她的母家黃樸特別值得可圈可點,為什麼?黃樸因為高中狀元,文采被朝廷賞識,所以一路仕途非常通順,最後他做了一個很大的一個官,就是提舉泉州市舶司,“市舶司”是什麼呢?“市舶司” “”是指市場的市,“

”是船舶的舶,“”是公司的司。顧名思義,這其實就是一個海關,它掌握海上貿易的,黃樸面對的是各個國家來華貿易的外商,這的確是一個肥差。因為當時的時候,市舶司有好多,泉州是最大的一個。黃樸掌管的權力也是最大的,他掌握的資源也是最多的,然後他掌管的整個海關,它的貿易範圍給他帶來了巨大的獲利的這種空間。所以我們在史料裡面可以看到,黃昇的父親並沒有特別多的記載,他是一個清廉的官。但是正是因為這樣,可能他就為女兒的厚葬,提供了非常豐富的這樣的物質基礎。一般的權貴,如果他不是作為一個“海關關長”,如果他手中掌握的不是那麼那麼多的權力的話,他可能沒有辦法積聚這麼多寶貴的絲綢的面料或者服飾給女兒厚葬。所以黃昇墓出土的絲綢服飾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見證到當年泉州的這個市舶司,它的海上的貿易史和對外的交流史,給我們提供很多隱性的一些線索。我相信如果把視野放寬到沿海絲綢之路的各個國家,如果它們有同時期的絲綢存留下來的話,一定能夠跟黃昇墓出土的那麼多絲綢裡面找到相互一致的呼應關係。

穿越近八百年的時光,這件彌足珍貴的南宋單衣,如果容光煥發地陳列於中國絲綢博物館的展廳內,向世人展示著南宋時期的絲綢風采。黃昇雖然是南宋的朝廷命婦,但是放在歷史場合當中,她只不過是一個普通女子。如果考古學家沒有發現她的墓葬,如果這個墓葬裡面沒有出土這麼多豐富的絲綢紋飾,那她只是一個僅僅只有墓碑 只有墓誌讓人記住她名字的一個女人而已。誰還會知曉她這位紅顏薄命的朝廷命婦呢?那麼正是因為這批絲綢的出土,讓黃昇,讓福州的浮倉山能夠為眾人所知。其實這就是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饋贈,它為我們解讀南宋那個時代,提供了最好的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