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人生》里,高加林为什么抛弃刘巧珍,原来是路遥的“自述”

1981年夏,32岁路遥来到陕北甘泉县的一个招待所,开始了“拼命三郎”式的工作,他不分日夜的创作,每天工作18个小时,一天两包烟,一杯咖啡,导致整个屋子烟雾弥漫,烟头装满了一簸箕,他自己也五官溃烂、刷牙时满嘴是血。但是,他只用了21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一本13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然后,和很多小说一样,《人生》被退稿了,好几家刊物都不肯要他的《人生》,好在最后,有一家杂志社慧眼识珠收下了《人生》,路遥一“战”成名,《人生》也以最快的速度被改编成了电影,于是有人认为,《人生》是路遥的极限,但6年之后,路遥再次发表了《平凡的世界》。

小说《人生》里,高加林为什么抛弃刘巧珍,原来是路遥的“自述”

不过,在小说《人生》发表这后,路遥的生活已经完全乱了套,无数的信件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很多读者都把路遥当成了“人生导师”,电报电话接连不断,常常半夜三更把路遥从被窝里惊醒。一年后,电影上映,舆论更加沸腾,亲戚朋友纷纷上门,不是要钱就是让路遥给安排工作,颇有“趁火打劫”的意思。当然,路遥也不是圣人,《人生》的成功,是他在几十年的饥寒、挫折和自我折磨中获得的。路遥原本是家里的老大,但因为兄弟太多,7岁那年,被父亲送给了伯父。后来路遥的伯母,靠着祈祷度日,供路遥读到了中学。但贫穷的生活让路遥没少被人嘲笑,有一天,路遥在知道了“加加林登上月球”的消息,对苦难的深刻体会让他发誓,一定要走出这片土地,于是二十多年后,他些下了“高加林”这个名字。

小说《人生》里,高加林为什么抛弃刘巧珍,原来是路遥的“自述”

当路遥写《人生》的时候,他和初恋林红已经分手了。当时初中毕业后,路遥曾以返乡知青的身份回到陕北农村,一时风光无限。路遥在台上主持大会,和下面的女知青林红一见钟情。林红住在山上,每天吃完午饭,都按时站朝山下文化馆的院子里眺望,路遥也会站在院子里,望着林红的方向。不久后两人正面接触,还可以一起工作了,关系便逐渐密切。因为林红,路遥不仅喜欢上了红色,还把自己的笔名改成了“缨依红”,“路遥”是后来的笔名。1970年春,首次招工名额下来了,县上决定让路遥去当工人,但是路遥把名额让给了林红,两人开始了异地恋,路遥说:“延川少了一层风景”。但是很快,两人的来往的信,由一月一封减少到三月一封信,到后来一年也不通了一封。路遥失恋了,还大病了一场,接着又被撤了职,路遥陷入了“死胡同”。

小说《人生》里,高加林为什么抛弃刘巧珍,原来是路遥的“自述”

从相爱到分手,再到丢工作,看到这里,读者是否觉得“剧情”似曾相识?《人生》里的高加林也是主动抛弃了刘巧珍,如果将路遥和林红的性别对调,简直就是路遥的“自述”!路遥和林红相爱的时候大概20岁,但是他笔下的很多女知青都有林红的影子,可见他一生都未能走出林红的阴影。就算后来有遇到了林达,也并不幸福,两人在路遥病逝前3个月正式离婚。他曾热情地爱着这个世界,而他离开时竟然显得有些孤独,这一点,竟然也和最后一无所有的高加林,有着惊人的相似。另外,路遥是一个从黄土地里走出的来的人“走出大山,将命运踩在脚下”是他从小的梦想,他从来不甘于平庸,这岂不也是《人生》中“高加林”的梦想!《人生》在发表前,路遥拟定的书名叫《你得到了什么》。既然书名还带着疑问,那我们就来回答这个问题,看一看,在《人生》里,“高加林”究竟“得到了什么”?

小说《人生》里,高加林为什么抛弃刘巧珍,原来是路遥的“自述”

首先,高加林原本是农民,有农村女友刘巧珍,机缘巧合之下进了城,又和城市姑娘黄亚萍恋爱了,于是果断抛弃刘巧珍,最终因为“走后门”被遣返农村,而刘巧珍已嫁作人妻,他兜兜转转半辈子,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得到!其次,高加林曾经一心想要摆脱农村的“土气”,幻想着和黄亚萍去到更加遥远的南方,进行更大地发展,然而最后,他不但没有得到更广大的前途,还失去了农民的朴实。表面上看,他似乎前途尽毁,但实际上,路遥在结尾写了四个字“并非结局”,意思是,高加林迟早还会有所行动,至于他到底能不能走出农村,路遥也不知道。路遥是作者,为什么会不知道?其实有两个答案。

小说《人生》里,高加林为什么抛弃刘巧珍,原来是路遥的“自述”

第一,《人生》可以理解为路遥的“自述”,他自己的人生还没有完结,又怎么知道“高加林”的人生是什么样呢?写《人生》时,路遥的内心是苦闷的,于苦闷中产生的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内涵,《人生》可以成功,也就不那么奇怪了。第二,即使抛开“高加林”和路遥的关系不谈,“人生”也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未来会这样,没人知道。因此,路遥写《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它告诉青年人,不要安于现状,要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规划,要对自己负责,即使跌倒了,也不要认为自己从此前途尽毁,有所行动,才能有所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