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開創“中國之治”新境界

據新華社北京11月6日電 這是站在歷史交匯點上的偉大宣示,這是確保黨和國家事業蓬勃發展、長治久安的行動綱領。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廣大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中引起強烈反響。

大家表示,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堅定製度自信,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沿著黨和人民開闢的正確道路,保持定力,開拓創新,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奮力前行。

把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更加充分發揮好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正是因為始終堅持黨的領導。

“小時候出行還靠翻山越嶺,現如今飛機高鐵拉近了距離;小時候揹著包袱裝著乾糧,現如今一部手機就可以走天下……70年變化天翻地覆。實踐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所教授賀天平說。

正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第42期民主黨派幹部培訓班上學習的江西師範大學教授盧宇榮,第一時間認真學習了全會精神,認為這次會議顯示了中國共產黨正帶領全體人民,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開拓前行,為長遠未來積極謀劃。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第一次系統描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圖譜”,其中黨的領導制度是國家的根本領導制度,統領和貫穿其他方面制度。

負責四中全會文件讀物出版編輯工作的人民出版社政治編輯一部主任張振明表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黨的領導是我們應對挑戰、贏得主動的“定海神針”。

外交學院校學生會主席張鼎文和同學們密切關注著四中全會的消息。“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在區域和國際組織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張鼎文說。

以人民為中心加強和完善國家治理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彰顯了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不變初心與使命擔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李培林連日來參加了多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學習會,感觸頗深。

利民之事,絲髮必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要“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這讓長期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倍感振奮。

鄭功成認為,下一步民生保障工作的目標任務就是堅持並優化現行制度安排,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不同群體之間的差距,不斷提升民生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重慶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大四學生楊帆在手機上認真閱讀了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全文。“公報裡‘人民’二字提了50多次。”楊帆說,“社會主義社會是人民的社會,社會主義國家是人民的國家。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要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的奉獻中綻放光彩!”

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制度是定國安邦的根本,成就偉業的保障。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為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指明瞭前進方向,為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明確了時間表、路線圖。

“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港珠澳大橋首席管理專家、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教授盛昭瀚說,港珠澳大橋歷時9年建設,全長55公里,它不僅是用心血和汗水澆築的橫跨三地的“海上長城”,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

把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也需要通過持續推進改革創新,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表示,伴隨我國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也要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把一系列規章制度轉化為服務城建和服務人民的治理實踐。

騏驥千里,非一日之功。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續奮鬥中,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將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中山大學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生周凌悅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醫療服務是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環,也是國家治理效能的重要體現。制度體系的不斷完善為我國醫療水平的進步提供了支撐,也為我們的學習環境提供了保障。”

“這次會議振奮人心。作為一名民族高校教師,深感責任重大,新時代要努力擔當新作為。”中南民族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副院長李子茂說,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增強了我們堅定不移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堅持好、發展好的信心和勇氣。要奮發有為,真抓實幹,將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不斷開創“中國之治”新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