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市公司审计实务(干货)

2018年1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中注协总共向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发出9次约谈,提示上市公司审计风险。



2018年上市公司审计实务(干货)

股票质押业务较多的金融类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

一是关注相关金融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注册会计师应根据金融行业特点,有效识别公司的重要业务流程;针对股票质押业务风险,了解、评估、测试与此相关的关键内部控制,重点关注客户征信授信、质押券管理、贷后管理、IT系统等主要领域,充分核查相关风险,并与治理层及管理层进行充分沟通。

二是关注股票质押业务相关资产减值准备的合理性。注册会计师应关注减值相关的重要会计估计和管理层重大判断依据,测试质押物市值核算履约保障比率,关注资产负债表日低于预警线和平仓线合约的期后追保、平仓情况;对于单项方式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应关注融资人财务状况、履约能力、还款意愿、质押物的价值和流动性(比如质押股票是否长期停牌、被交易所特别处理或亏损),充分评估减值计提的合理性;对于按组合方式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应重点关注减值等级划分标准和减值准备计提模型是否客观合理,并复核减值准备计提金额的准确性。

三是关注股票质押业务涉诉情况。注册会计师应关注涉诉案件进展,考虑向专业法律机构发送法律询证函,评估相关案件导致潜在损失的可能性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同时,关注相关涉诉事项是否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恰当披露。

四是关注股票质押业务列报与披露。获取期末股票质押业务清单,检查业务性质与规模是否符合相关制度要求,是否经过公司管理层审批;向交易所就质押股票信息发送询证函,检查交易合同及被质押股票有关上市公司公告;关注股票质押业务利息收入的确认和期后收款是否存在跨期;关注股票质押业务信息披露的合规性、完整性。

五是关注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注册会计师应关注结构化主体的产品说明、合伙协议、投资协议等相关文件,结合交易各方背景、交易实质以及所产生的可变回报,就上市公司对结构化主体是否具有实质性控制,是否应纳入合并范围进行综合判断;此外,注册会计师还需关注表外核算资产的恰当性与合理性,关注管理费计算的准确性,以及是否存在跨期问题,尤其要留意业绩报酬条款,是否得到合理的确认与计量。

对外投资产业性基金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

一是关注管理层凌驾控制之上的舞弊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职业怀疑,识别和评估由于管理层凌驾控制之上实施舞弊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尤其应关注管理层与治理层的诚信问题,结合被审计单位战略目标,了解和评价对外投资是否存在合理商业理由,是否存在管理层利用对外投资转移或隐匿上市公司资金,利用虚假财务报告掩盖侵占资产等行为。

二是关注对外投资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注册会计师应充分了解上市公司对外投资相关内部控制的整个流程和关键控制环节,包括投资尽职调查、可行性研究与决策、相关投资审批文件签署与合同管理、投资风险预警处置等方面,评价和测试相关内部控制设计和实施的有效性,执行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

三是关注对外投资会计处理的恰当性。注册会计师应透过表面投资架构和复杂多样的交易形式,关注对外投资规模、期限、风险与收益的匹配性,综合判断对外投资的交易实质和控制权的归属;对于涉及关联交易的事项,应特别关注其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对于复杂的交易条款约定,应警惕是否存在调节利润的情况;对于异常的高额收益,应警惕是否存在隐含的利益输送或关联方交易。

四是关注对外投资相关资产减值风险。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对外投资的具体类别,审慎评估对外投资相关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实施相应的减值测试程序。对于存在减值迹象的对外投资项目,注册会计师应深入分析投资协议或合同的重要条款,关注上市公司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必要时利用专家工作,复核评估工作过程和结果,综合评价资产减值计提的及时性和合理性,同时还应关注是否存在过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形。

银行类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

一是关注舞弊风险。注册会计师应识别银行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领域,重点关注银行分支机构关键岗位人员故意违规、不合规的授信及贷款管理流程、不恰当的贷款评级、不恰当的收入确认、违规销售理财产品、虚假转让金融资产、安排表外结构化主体承接表内不良资产等风险,从银行整体层面和业务流程层面设计和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以有效识别、评估和应对由于舞弊可能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二是关注内部控制有效性。注册会计师应详细了解银行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结合银行业务特点,了解并测试与关键业务流程相关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识别并测试银行业务流程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判断这些变化所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可能产生的影响;对银行信息系统管理层控制、流程控制以及应用控制进行了解和测试,重点关注信息系统的开发、变更、运行安全和维护管理。

三是关注信贷资产质量。注册会计师应按照贷款的风险特征,重点关注经济下行风险压力较大的行业及地区客户的信贷资产质量,恰当选择信贷业务审计抽样方法,合理确定样本整体覆盖比率以及重点行业和地区覆盖比率,尤其应关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政策是否在全行范围内得到有效执行,贷款五级分类是否准确;此外,还应关注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合理,不良贷款的处置程序及账务处理是否规范、及时。

四是关注中间业务。注册会计师应关注中间业务的合规性,关注分行层面中间业务是否得到总行授权;关注中间业务收入的性质,重点区分服务性质的收入与利息性质的收入;关注中间业务收入确认的合理性,与历史数据和其他可比同业公司进行比较,关注是否存在异常变动情况。

2018年上市公司审计实务(干货)

多次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风险

一是关注管理层舞弊风险。注册会计师应保持高度的职业怀疑,充分评估上市公司频繁实施重组的意图,关注其是否具备合理的商业理由;检查公司历次重组的相关资料,关注重组相关费用是否真实发生;警惕管理层为实现短期利益而操纵并购重组的可能性,特别关注公司针对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风险而设计的相关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实施。

二是关注管理层频繁变动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应了解、识别和测试由于治理层和管理层变动导致的内部控制变化情况,以及对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产生的影响,尤其关注董事会和监事会能否有效行使职权,管理层、治理层之间的信息沟通是否有效,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公司层面的控制风险水平,制定适当的审计策略。

三是恰当评价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注册会计师应高度关注可能表明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迹象,恰当评价识别的各项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合理确定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妥善处理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频繁跨行业并购的农业类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

一是关注农业板块业务固有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充分关注公司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尤其应关注与货币资金、生物资产以及关联方交易相关的关键内部控制;关注现金交易相关的舞弊风险,加大对自然人客户抽查的样本量及比例,核实相关收入及成本的真实性、完整性;关注生产性生物资产与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折旧与减值,在设计、实施监盘程序时可以考虑利用专家工作,适当扩大监盘范围,增加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等。

二是关注跨行业投资并购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关注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尤其应考虑公司筹集的短期资金用于长期项目的风险;关注公司投资收益核算的准确性,评估收益确认的时点是否恰当、金额是否正确,关联方及其交易是否存完整披露;关注公司是否针对不同业务板块采用分部报告,并充分评估其合理性。

三是关注公司债务违约和持续经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关注公司盈利能力、现金流量、债务总额、债务结构比例和还款期限;关注借款、发行债券、应收账款保理的会计核算是否正确,借款利率是否公允,以及债券发行费用处理是否恰当;关注是否存在可触动立即还款条件等可能影响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的债务契约条款;关注公司对外担保整体情况,充分了解被担保企业的财务状况,评估其是否存在偿债风险。

2018年上市公司审计实务(干货)

对临近年报披露日期承接的上市公司审计业务进行风险提示

有关会计师事务所对临近年报披露日期承接的业务,要做好前后任注册会计师沟通,了解上市公司变更审计机构的真正原因,严格按照执业准则的规定,合理安排项目组成员,切实防控审计风险。

互联网行业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

一是关注管理层舞弊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在审计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职业怀疑,识别和评估由于管理层凌驾控制之上实施舞弊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尤其应关注“海外互联网资产”的并购重组是否具有合理的商业理由,交易对价是否公允,商誉确认、计量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管理层利用对外投资转移或隐匿上市公司资产等行为。

二是关注收入和成本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充分了解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水平,关注收入确认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尤其应关注依据第三方数据确认收入的情况,以及相关列报和披露是否充分、适当;客观分析上市公司的行业地位和毛利率水平,应关注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和大额预付款项的合理性,综合判断公司成本、费用的完整性。

三是加强信息系统审计。事务所应当委派具有恰当经验和能力的项目组成员,结合互联网业务高度依赖信息系统、涉及客户数量多且交易量大等特点,关注信息系统流程控制、数据集成的准确性以及数据备份的安全性;对信息系统生成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验证,必要时利用互联网技术专家的工作;关注信息系统业务数据与相关财务信息的匹配程度。

年报审计期间更换审计机构且修正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

一是关注管理层舞弊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在审计业务的各个阶段保持高度职业怀疑,充分了解和评价上市公司更换审计机构以及业绩预告变更的真实原因,尤其应关注管理层的经营风格和诚信状况,分析管理层是否存在通过更换审计机构掩盖舞弊行为的可能。

二是加强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注册会计师应与前任注册会计师就对审计有重大影响的事项进行持续沟通,了解前任注册会计师已经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领域,以及与管理层在重大会计、审计问题上是否存在分歧,管理层诚信是否存在问题;同时,加强期初余额审计,关注存货、应收账款等重要科目期初余额是否存在可能对本期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错报。

三是关注重大风险错报领域。注册会计师应关注收入确认、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政府补助的确认与计量、持续经营、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重大错报风险领域,在选择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增加不可预见性,并加强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相互印证,公司关键财务指标与行业指标的分析比对、充分关注异常波动情况。

四是加强项目的质量控制。事务所应将年报审计期间承接的年报审计业务作为高风险业务,严格实施审计准则规定的审计程序并加强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恰当安排复核人员和复核时间,强化审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依靠投资收益及其他非经常性损益扭亏为盈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

一是关注投资收益及其他非经常性损益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始终保持高度职业怀疑,考虑管理层在业绩压力下通过舞弊操纵利润的可能性,充分关注投资收益、债务重组收益、资产处置损益及其他非经常性损益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关注相关会计处理是否符合准则规定,损益确认时点是否恰当,损益确认金额是否准确,信息披露是否完整。

二是关注持续经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结合上市公司现金流量状况和盈利能力,对可能导致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保持警觉,充分了解管理层对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估以及采取改善持续经营能力的相关措施,考虑相关改善措施能否消除对其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疑虑,并考虑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

三是关注关联方和关联方交易。注册会计师应评估与识别关联方及其交易相关的内部控制是否设计合理并得到有效执行,关注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和利益输送的情形,关注关联方交易的合理性,交易定价的公允性,会计处理的恰当性以及信息披露的完整性。

四是关注资产减值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充分考虑上市公司年度经营状况和未来盈利能力,综合判断相关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检查减值准备计提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必要时可以考虑利用专家的工作,并对其专业胜任能力、独立性以及评估采用的估值方法和基础数据进行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