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種地到底多重要,還在傻傻的尋找綠色麼?

聽過很多喜歡翡翠的朋友或是玩翡翠原石的朋友,總是在探討翡翠的種水怎樣怎樣。殊不知,種和水是兩件事情;對於翡翠而言,其原石優劣組成由:種、水、色、裂、棉這幾樣基本要素構成其價值體系。而對於成品翡翠而言,還需要加入:工和拋光;這兩個重要的因素。

我們就先來聊聊翡翠的種地,瞭解一下它的重要性,希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留言,共同探討。

翡翠的種地到底多重要,還在傻傻的尋找綠色麼?

翡翠是由硬玉礦物以及輝石類(鈉鉻輝石,綠輝石)組成的纖維狀集合體,同時還會伴有角閃石、長石、鉻鐵礦、褐鐵礦等。在受到環境應力的作用下,其結構晶體顆粒的細密程度,就是我們說的種地。翡翠在長期的低溫高壓環境中,各種組成物質的晶體顆粒被融合到了一起;形成了單斜晶系,呈柱狀、纖維狀、氈狀的緻密集合體。通常情況下,晶體細密的顆粒組成無解理,較粗大的顆粒,斷面可見閃閃發光如“蒼蠅翅”般的晶體反射光。

翡翠的種地到底多重要,還在傻傻的尋找綠色麼?

為什麼說翡翠的種地和水頭是兩件事情呢?種地反映的是翡翠礦物結構的細密程度;而水頭反映的是翡翠中各類礦物玉化後透光的能力。所以我們才經常看到一些種地很嫩的翡翠,但透光性比較好,被認為是高種水的料子,這是一種錯誤的判斷。

翡翠的種地嚴格的區分只有4種即:玻璃種,冰種,糯種和都種。

玻璃種:肉眼觀測完全看不到任何晶體結構,渾然一體;很容易拋光,基本切面就可以表現出很好地反光能力。

翡翠的種地到底多重要,還在傻傻的尋找綠色麼?

冰種:略差於玻璃種,同樣也是肉眼觀測不可見晶體結構,但與玻璃種翡翠相比較,總會覺得冰種翡翠中有點霧濛濛的感覺,這是因為一些白色纖維狀晶體結合的石花(棉),還未完全化開的結果。

翡翠的種地到底多重要,還在傻傻的尋找綠色麼?

糯種:這個形容很準確,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切面可見非常細小的顆粒狀斑晶,拋光後也有很強的反射光,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大量的石花沒有化開。這裡需要提到的是,根據這個石花化開的程度,又出現了目前市場上一些對翡翠種地細分的叫法,如:高糯化,糯化,藕粉,糯冰等等。但嚴格來說,這些都是糯種。

翡翠的種地到底多重要,還在傻傻的尋找綠色麼?

豆種:這個最簡單,基本上可見切面明顯顆粒,哪怕只有小米大小的顆粒,這些都應該較豆種,只是這個“豆”大小的問題,小點就顯得翡翠更細膩一些,大點的就粗糙一些。拋光後,可見強反射光,但可以看到明顯的晶體結構;豆種翡翠實際上不太容易拋光,因為其相對高種地的翡翠而言,結構略顯鬆散,不太容易找到全面平整的拋光面;因此,多靠後期的煮蠟來填補這些微小的“坑”。

翡翠的種地到底多重要,還在傻傻的尋找綠色麼?

翡翠的種地直接影響其價值,原因就在於美觀程度,種越好,拋光後表現出來的狀態然人看著越舒服,越絢麗。除非一些種地較差的料子被賦予了很高的藝術創造價值。否則,選購翡翠第一位,一定要先追求其種地的優劣。

這些都是個人見解,希望喜歡的朋友關注《趣讀石》,一起探討這些被人們所喜歡的,寶石,玉石,奇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