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老工業區清水塘蝶變:生態科技新城呼之欲出

曾遍佈汙泥與五顏六色臭水的“納汙港”——霞灣港如今完全變了樣:河流清澈見底,河堤綠意盎然,柏油馬路乾淨整潔,環境優比公園。

霞灣港是湖南株洲老工業區清水塘工業廢水流入湘江的主要通道。其如今“脫胎換骨”只是清水塘蝶變的一個縮影。

株洲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批重點建設的八個工業城市之一。位於湘江之濱的清水塘老工業區是中國“一五”“二五”期間重點建設的重工業基地,最高峰時彙集了261家工業企業,核心區域15.15平方公里,曾累計上繳利稅近500億元人民幣。

然而,持續粗放的生產方式讓株洲背上了沉重的汙染包袱,曾連續兩年被列為“中國十大空氣汙染城市”,清水塘的工業汙染是主要原因。

為還上歷史環境債,助推老工業區轉型升級,一場整體搬遷改造戰就此打響。

2014年,清水塘老工業區被列為中國21個老工業區改造試點之一,國家層面的政策推動讓株洲更加堅定、明晰了搬遷改造之路。

“株洲堅決要還市民一個真正的清水塘。”株洲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毛騰飛表示。數據顯示,到2018年底,清水塘老工業區的261家工業企業產能全部關停退出。截至2019年初,株洲已分類安置職工1.83萬人,3萬名居民通過棚改拆遷住進新家。

負責清水塘片區開發建設的清水塘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元政介紹,目前各方已投資15.5億元實施14個治理修復項目,今年底清水塘區域內61%的土地將完成治理修復。

以霞灣港的復綠為例,這個全長4.06公里、總投資達2億多元的重金屬汙染治理工程,累計從霞灣港渠底清理出122.95噸鋅、36.57噸鉛、11.19噸砷……過去因汙染變成“五彩河”“牛奶河”的霞灣港開始重現清水悠悠。

水質的改變讓魚兒重遊回來,年過六旬、在清水塘土生土長的鄧國安為此重拾釣魚愛好。他說,以前居民連窗戶都不敢開,街上各種刺鼻氣味,河水一天一個顏色。現在他一有空就去霞灣港入湘江口處釣魚,好釣位常被人搶走。

株冶集團老辦公樓兩側的清水塘區域,完美呈現了清水塘的蝶變:一側是約3000畝已經關停退出等待拆遷的破舊老廠房,冶煉爐、大煙囪依稀可見;一側是已經改造的老工業區,大樹和草叢密密麻麻,到處綠油油,空氣清新無異味。

“根據規劃,未來的清水塘將變身生態科技產業新城,發展方向為‘中國動力核芯’,將佈局科技創新、高端製造、文創商貿、口岸經濟四個產業區。”黃元政表示,將力爭把清水塘片區納入G60科創走廊城市帶組成部分,推動長三角、滬、浙、贛、湘科技創新產業融合發展;未來三年引進一批高質量項目,包括1至2個高端智造產業大項目。

清水塘片區的清湖路通車、人工開挖的清水塘城市公園漸見雛形、清水塘大橋啟動建設……湘江之畔,一座生態科技新城呼之欲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