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泾县,这座隐匿了2000多年历史的小城,随便拿出一处都让人惊艳,却养在深闺鲜为人知。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但它也并非那么低调: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游历此城,盛赞其“泾川三百里,苦耶羞见之,佳境千万曲,客和无歇时”(大白话就是:这里美景太多根本停不下来……);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这里有条绝色自驾线,被称为“皖南川藏线”;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这里处处藏着中国国粹,不仅是举世闻名的宣纸之乡,也是宣纸的唯一正宗产地;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它经历过烽火历史,是皖南事变的激战地,也是革命老区,境内还有新四军军部旧址;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这个被上帝偏爱的城市,青山碧水,粉墙黛瓦,红叶黄花;有着2000年的故事,2000年的起起伏伏,却含蓄优雅,与世无争,静静地美着,等着懂它的人到来......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泾县之美,美在风景。

查济古镇

人少景美的徽州古镇,美了春夏秋冬

“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环绕万户间。寺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查济古镇不同的美,浓缩在短短的字里行间。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alickli

查济是一个典藏在深山幽谷中的璞玉,岁月的浸润使它变得灰白、雅致;四座群山像巨掌环绕着它,而它就是手掌中的一件修炼千年的珍宝。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房檐,柴门,青瓦,浮雕,时间为查济刻上了不灭的踪迹,却任凭盛开的花儿,飘袅的炊烟自由自在,每逢如新。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在这里,没有闹市的喧嚣,没有拥挤的人群,没有繁重的工作;只有檐角滴落的点点雨声,厅堂流泻的阵阵笛声和最朴实自然的生活。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时光流转,人们熟悉这里的每一次花开花落,每一寸日出日落,每一缕梅雨青烟。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春天的查济,万物生长,仿佛从沉寂中慢慢苏醒。

平静的农居生活让查济显得慢条斯理,一切都刚刚好。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alickli

夏日的查济,绿意盈盈,清凉爽快。

你看那绿叶饱满得似乎能挤出水来。古朴的小桥更给这夏日画卷增添了一抹韵味。

秋天的查济,既绚丽又静谧,相得益彰。

你看秋叶静美,你看山林尽染,你看炊烟袅袅,无不描绘出一幅令人沉醉的乡村画面。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冬天的查济,宛如童话小镇。

大雪过后,处处银装素裹,小镇的轮廓更加清晰明朗。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查济古镇不仅美了春夏秋冬,也美了一天24小时。

赤滩古镇

清净的巷弄里,藏着昔日繁华

千年赤滩古镇,始建于宋代。

现在完好保存着明清一条街古建筑群,卵石路面,青砖黛瓦,马头墙,四水到堂,具徽派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青石板上留下的独轮车辙沟槽,记录着古镇昔日的辉煌。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而赤滩古镇不止如此,它甚至还有草原等着你光临。

万村老街

一幅古朴优雅的水墨画

万村老街,透露着水墨画般的气息,古朴却优雅。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黄田村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泾县黄田村,颇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意境。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洋船屋

黄田乡内,洋船屋经过四季风雨和历年霜雪,至今风范依旧,古韵依存。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据说洋船屋因孝而建。清道光年间,当时的黄田盐商朱一乔、朱宗怀父子在沪经商,成巨富,并接触到很多新事物。每每回到家中,便向家人讲述外面的风土人情和奇闻轶事。朱一乔的母亲和妻子在听到“洋火轮”的情形后,产生了想见一见的愿望,因交通落后加之缠足致行动不便,难以出行,终未如愿,禀性孝顺的朱一乔为圆母亲夙愿,与儿子商议修建一座外形酷似大轮船的建筑——洋船屋。

桃花潭

“桃花潭水深千尺”

李白的舟“欲将行”,“欲”了将近一千三百年,永远地停在了依旧可闻“岸上踏歌声”的桃花潭畔。是否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已经不再重要,汪伦的盛情,李白的流连,早已化为了脍炙人口的千古诗篇。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襄水影光

东方未白,山水只在朦胧之中,东方微白,山水只在勾勒之中。

桃花潭中,影影绰绰的一只竹筏,虽然形只影单,却无声地打破声画皆寂的清晨,那清晨顿时生动起来,有一种“鸟鸣山更幽”的韵味。

潭水深碧,清辙晶莹。适逢初春,山峦滴翠,亭台水榭,薄雾中,若隐若现,是中国人最爱的那幅水墨山水。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水晗

桃花潭岸,古树青藤纷披,春季绿韬如毡,桃花似火如霞,飞阁危楼隐约其中,犹如蓬莱仙境,又疑武陵人家。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水晗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襄水影光

水西双塔

凌虚欲陟恣遐瞩,藓蚀苔封怅不穷

”两两浮屠耸碧空,青冥如洗矗长虹。光连梵宇昙花洁,彩散诸天贝叶红.只有轻鸢摩绝顶,想多古佛居当中.凌虚欲陟恣遐瞩,藓蚀苔封怅不穷。”

清代诗人胡兆殷一首《水西双塔》道尽了古塔千年来的沧桑。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一意孤行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一意孤行

桃岭盘山公路

隐藏在云雾里的九曲十八弯

一片雾气中,蜿蜒而上的盘山公路,宛若一条云雾中延伸出的天梯。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除了数不胜数的风光美景,

泾县还留存很多极为宝贵的传统工艺。

泾县之美,美在传统。

宣纸“纸寿千年”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宣纸是中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萧盛

泾县宣纸采用产自安徽省泾县境内的沙田稻草和青檀皮,不掺杂其他原材料,并利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按照传统工艺,经特殊工艺配方精制而成。有“国之瑰宝”、“千年寿纸”的美誉。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在泾县的宣纸文化园,你能亲身感受传承千余年的古法制宣纸的工艺;在宣纸博物馆,你也能对这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更多。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宣笔“墨韵万变”

宣笔可以说是毛笔的起源。很久以前宣城就有“毛颖之技先天下”之说。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别小看这样一支毛笔,一支手工毛笔的成品要经过70多个操作工序,而非一人一手或一朝一夕可就。其中包含了笔工艺人的艰辛和劳累,尤其是修笔和检验必须细之又细、精之又精,一支上品宣笔要反复修笔多次,并用放大镜来检查。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历代文人雅士盛赞宣笔。以诗词歌赋来表达自己对宣笔向往,或表达使用宣笔的感受,或表达从朋友处获得宣笔的激动心情。

以大书法家黄山谷《谢送宣城笔》诗为例,诗人写道:“宣城变样蹲鸡距,诸葛名家捋鼠须,一束喜从公处得,千金求买市中无”。从该诗的三四两句可看出当时宣笔的代表作——诸葛笔只能从朋友处获得馈赠,即使花上千金,在市面上也买不到。

宣笔历史上也与许多名人故事有关。现举例两则,其中的主人公与宣城有密切关系。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一则为“梦笔生花”。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李白才华横逸,一辈子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为什么呢?据说李白小时侯,曾梦见所用的笔头生花,醒后便文思敏锐,以斗酒诗白篇之豪气闻名天下,人称“诗仙”。酒喝多了,朦朦胧胧中都能作诗。

另一则为“江郎才尽”。《梦求注》记载,南北朝有一个人名叫江淹,其年少时曾梦见一人送给他一枝五色笔,其人自称郭璞。江淹从此以文章闻名天下,但此事不见史传。虽送笔无记载,但还笔却有记载。据《南史·江淹传》记载:江淹曾夜宿冶亭,梦一老人,自称郭璞,他对江淹说,我有一支笔在你手中,已用了多年,现该还给我了。江淹便从怀中取出五色笔还给老人。从此,江淹便才思衰竭,再无美文佳句传世。“江郎才尽”就成为人们才情文思衰退的代称。

油布伞“有温度的伞”

皖南的泾县有一句俗话:“章渡的干子、孤峰的伞,黄田的姑娘不用拣”。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油布伞的制作从头到尾均是手工,师傅拿着工具,忙着打眼、穿线、组装伞骨,动作娴熟,井然有序。但如今,这种民间手艺很难再寻觅到传承人。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在这个快速消耗品盛行的年代,这样全凭匠人的双手制作出的“有温度”的伞,还能继续留存多久?

泾县,这座千年小城,一路一景都是水墨仙境!

泾县的历史如此悠长,底蕴如此深厚,风光又如此秀丽。到达泾县的交通已经越来越方便,只需要花上一个周末的时间,你便可以亲身体会泾县的风土人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