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黄泥:千年水埠 皖国古镇

黄泥镇,又称黄泥港,位于安徽潜山市南部,是潜山市的南大门,距潜山县城二十多公里。该镇面积32平方公里,总人口2万人,辖八个行政村和一个街道居民委员会。

潜山黄泥:千年水埠 皖国古镇

黄泥镇三面环水,一面傍山,属圩畈地区,田畴阡陌,沟渠纵横,水面充足,土地肥沃,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黄泥镇是边界重镇,地处潜山、太湖、怀宁三县接壤处,“一脚踏三县,一帆通四海”是黄泥镇最为现实的写照,素有“三县重镇,五邑市场”之称。黄泥中街是目前黄泥古民居建筑保护最完整的区域,木质阁楼比邻而坐,窗上图案精雕细琢,置身这些浸染着岁月年轮建筑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千年古镇的历史的回响:千帆竞发、商贾往来。黄泥中街古民居建筑群是黄泥历史文化的珍贵遗存,也是黄泥地域文化的集中展示。

潜山黄泥:千年水埠 皖国古镇

明洪武年间(1368-1398)从西竺寺迁来的居民开始从事商业经营,长河两岸形成了“河南一条街,河北六家店’’。至清嘉庆年间(1796-1820)已有商店200余家,商业繁荣,人口增加,成为潜山县的首镇;清道光年间,商店达300家,人口超万人,成为驰名全省的江淮重镇。镇内老同仁堂药店创立于清朝康熙二年(1663年),比北京老同仁堂还早6年,古镇名胜古迹还有螺蛳旋、雷音寺、金家祠堂和各式老店铺、老茶馆,改革开放后,集镇发展迅速,面积达1平方公里,市场繁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街区气氛祥和,民俗多存古皖遗风。

潜山黄泥:千年水埠 皖国古镇

黄泥镇是文化古镇,始建于宋末元初,鼎盛于明清之时,建镇史已近千年。古镇临水兴镇成市,古商贸繁盛数百年,俗称“小上海、二苏州”;民间舞蹈十二月花神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泥米粉蒸肉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日黄泥,老街保护,三街六巷风貌如故,新区开发,科学规划谱写新篇,商贸传统今犹存,古韵新风相辉映。

潜山黄泥:千年水埠 皖国古镇

山粉圆子烧肉是黄泥一道著名的佳肴,山粉即山芋粉。还记得那年冬天,奶奶端上一盆山粉圆子烧肉,一家人其乐融融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

潜山黄泥:千年水埠 皖国古镇

清香的黄泥米粑,直把人诱得心颤颤的,香甜松软,有时下面还有一层黄黄的壳,是许多黄泥人的最爱

潜山黄泥:千年水埠 皖国古镇

小时候家里经常用锅台煮饭,饭熟后,将煮饭时烧开的水倒入锅巴中,再烧一灶大火,锅汤就做好了

潜山黄泥:千年水埠 皖国古镇

因为山芋在黄泥方言中被称作红芋,山芋角因此得名。黄泥儿女小时候的经典零食,每一片都是阳光的味道,更是儿时的记忆!

潜山黄泥:千年水埠 皖国古镇

黄泥人腌刀豆和腌豇豆不同,刀豆质地更硬些,更有嚼劲

潜山黄泥:千年水埠 皖国古镇

黄泥的水萩粑,就像淳朴的黄泥人,不需要精雕细琢,就能释放出浓郁的香气

潜山黄泥:千年水埠 皖国古镇

黄泥的水萩粑,就像淳朴的黄泥人,不需要精雕细琢,就能释放出浓郁的香气

潜山黄泥:千年水埠 皖国古镇

黄泥榨粉肉久享盛名,配料独特,制作独到,口味独佳,世称“三独粉蒸肉”。榨粉肉成为黄泥独产乡土菜肴,始自清朝咸丰年间。2009年被列入《安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