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華人最多的國家——祕魯

秘魯也許聽起來是個有些陌生的國度。打開世界地圖翻開南美洲總是一眼能夠看到它。實際上,這個國家離我們並不遙遠在哪裡有著南美洲最高的華人後裔比例;在這個3000萬人的國家,有接近100萬華人後裔。秘魯的華人之多,在南美洲位於首位。根據世界人口大全給出的數據,秘魯的華人數量佔總人口數量(約3200萬)的1%,也就是有32萬之眾,但如果把有中國血統的“土生”包括在內,秘魯的華人總量將不低於全國總人數的1/10,大約在300萬左右。

南美華人最多的國家——秘魯

大多數秘魯華人都會說多種語言。除了西班牙語或克丘亞語,他們中許多人還至少能說漢語普通話和方言,這其中包括粵語、客家話、普通話、閩南話。由於第一批華人移民來自澳門,所以他們中也有一些人能說葡萄牙語。

南美華人最多的國家——秘魯

秘魯的原始居民是奇楚亞、艾馬拉、莫奇卡和普基納等印第安人。公元11世紀,印第安人開始定居在庫斯科,農業和手工業高度發展。13世紀,屬於奇楚亞的印加部落自庫斯科盆地向外擴張,1438年佔領整個秘魯和附近一些地區,建立以庫斯科為首府的印加帝國。1531年,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率西班牙遠征隊入侵,翌年11月16日在誘俘了印加國王,勒索大量財寶後背信棄義地將他處死。1533年,秘魯淪為西班牙殖民地。

南美華人最多的國家——秘魯

1821年7月28日獲得獨立地位,建立秘魯共和國。之後,秘魯處於快速發展時期。地廣人稀的秘魯,急需大量勞動力。他們便把目光盯向中國。可是,由於清朝政府規定“凡無約之國,一概不準設局招工”,秘魯沒有與中國簽訂協議,無法通過合法手段從中國招徠工人。無奈之下,秘魯種植園主不得不通過非法手段,比如誘騙和綁架,來獲得大量中國勞工。

1849年春季,極少數英國人、法國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等人販子渡海來到廣東、福建,提出誘人條件,招募勞工去秘魯做事。雖然經過鴉片戰爭,驚醒了沉睡在“天朝上國”中的國人,極小部分人對外部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和渴望,睜眼看世界,主動走出國門,但是大部分人對於外部世界仍然一無所知,因此不願意出國。面對應聘人數極少的情況,人販子不得不採取極端措施——綁架,據野史記載廣東總督之子,某天這位公子哥正和兩個同學划船玩,結果被秘魯人綁票了,從此他們在人間蒸發。幾十年下來,約有10餘萬中國勞工在秘魯從事種植業等艱苦勞動。對此,當時的秘魯人和其他外國人都把這種苦力貿易叫作又一次“非洲奴隸貿易”。

南美華人最多的國家——秘魯

勞工被賣入秘魯後,他們被賣給了企業家和種植園主,每天從凌晨4點鐘起,在鐵路、礦山、鳥糞場、種植園等地方開始一天的艱苦勞動。華人在當地受到嚴重壓迫和剝削。直到1869年,有華人勞工把他們的艱辛遭遇寫成了呈文,由美國駐華公使轉交給清政府,而清政府的回應卻是“私自出洋的中國人為棄民,不值得加以保護。”2年之後,清政府回應第二份呈文,“對磨難中的苦力表示同情,勸以容忍,並可成立一個上告團向朝廷陳述受害情況。”7名華人勞工寫了狀文,交給恭親王奕訢,之後由各國媒體傳遍了世界。葡萄牙政府獲悉情況之後,要求秘魯政府調查並且懲罰人販子在葡屬澳門的罪行,1873年12月27日宣佈結束葡屬澳門的華工出口,澳門總督則宣佈禁止華工貿易。

南美華人最多的國家——秘魯

1873年,李鴻章與秘魯使臣葛爾西耶就秘魯虐待華工之事進行交涉。清政府與秘魯締結條約《中秘天津條約》,自由人的華人勞工可以選擇回國,不過,10萬人的華人勞工,由於對清政府的失望和痛恨,只有區區幾十人選擇回國,倖存下來的自由人華人勞工,融入當地族群之間,娶當地黑人、印第安人、因紐特人等族群的女子為妻,生兒育女,落地生根。  秘魯開始邁向民主化進程,一少部分華人憑藉自己後天的努力,有的發了財當了企業家,有的文筆優美成了作家,有的富有頭腦投身政壇。

南美華人最多的國家——秘魯

(李鴻章與秘魯代表 圖片來源於網絡)

秘魯政府一般都有接近一般部長是華人,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有排譁過,唯獨秘魯從未有過,華人在秘魯的政界,經濟,文化 方面具有超高的影響力,跟新加坡差不多了。

這是2016年的秘魯世界選美冠軍,只是長相....2016年秘魯世界小姐 名字叫Pierina Wong Mori,父姓是王,母姓森理。贏過2013年的秘魯華裔小姐(Miss Peru Tusan)冠軍。不過據說秘魯的華人跟中國距離太遠,又過的太滋潤,所以基本沒有保持什麼中國傳統文化,連漢字漢語都不會說,只是身上有華人的痕跡。

南美華人最多的國家——秘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