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店千家、取消24小时营业的7-11终开出福建首店

南京,2018年5月;武汉,2019年3月;西安,2019年8月;福州,2019年11月。

11月7日,7点不到,“7-ELEVEn”(以下简称7-11)福建首店,人流即已从福州鼓屏路排到了虎节路。这家诞生于美国,发迹于日本,风靡于东南亚的便利店巨子7-11,关店千家、取消24小时营业,在中国大陆任何一个区域市场均占不到行业主导地位,蹒跚着悄然转身之际,终于来到福州,于11月7日,在福州八一七北路的供销大厦开出福建首店,紧挨着三福门店。

关店千家、取消24小时营业的7-11终开出福建首店

据了解,目前7-11在福州已经有4家门店正在筹备中。在选址上,坚持区域集中开店策略,在鼓楼区和台江区都有布局。初步计划东街口商圈。

福建是7-11在中国拓展市场的第12个省份,这两年分别与南京金鹰、武汉大东方、西安提客、福州三福百货、长沙友阿等本土企业合作开店,开启特许经营。看得出来,这个曾经的便利店巨子正加大对国内二线城市的“攻城略地”步伐,布局明显提速。

关店千家、取消24小时营业的7-11终开出福建首店

捧or摔?

真老虎or纸老虎?

对于7-11的福建首店,素来偏安东南一隅的福州人,有排队,有吐槽!对于7-11的姗姗来迟,福州人,不以为意者有之,“不就是一个便利店嘛?!”赞誉者有之,将其捧上天,甚至不乏将引发福州便利店行业大洗牌的论调。

关店千家、取消24小时营业的7-11终开出福建首店

对此,“福建龙津境”却认为,洗什么牌?!些许蹩脚自媒体以为这是砌长城打麻将?!需知晓,各人各方皆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一个在中国大陆任何一个区域市场均占不到行业主导地位的7-11,入闽,洗不了牌。

当然,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福建龙津境”丝毫不怀疑7-11的排队效应。不过,排队效应若三个月后还能维续,方能让人刮目相看。

更可见的预期是,一只“纸老虎”。

别哭,王冠会掉!

占不到行业主导地位的巨子

为何“福建龙津境”言之凿凿,7-11入闽,可预期的一只“纸老虎”?

新近的2019年10月中旬,7-11母公司Seven&I Holdings(柒和伊控股公司)公布结构性改革方案,将对不盈利的日本本土7-11便利店进行关店或迁址,涉及数量约1000家,并对集团旗下百货商超实施约3000人的裁员计划。

Seven&I Holdings社长井阪隆一称,“我们正面临严峻的商业环境。为了实现稳定的盈利,需要进一步的结构改革。”

奉行昼夜不休的24小时营业制,也已悄然转身。至2019年8月底,近300家日本7-11便利店主愿意试验缩短营业时间,其中有200家特许加盟店已经开始实施。

事实上,即便在中国大陆市场,7-11也下了一盘烂棋。

三大日系便利店中7-11最早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便利店TOP100”榜单显示,截至2018年底,7-11仅有1882家门店,次于全家、罗森。

关店千家、取消24小时营业的7-11终开出福建首店

一线市场。上海,被全家按在地上摩擦摩擦,被压制得几无还手之力。在这里,全国便利店最密集的地方,全家拥有超过2000家门店,罗森也有1000余家,进入上海10年的7-11呢?截至2018年11月12日,不过115家而已。

北京是7-11中国总部所在地,也是其在中国大陆继广东后进入的第二个市场,在进入北京15年后,仅开出266家门店,尚不及成立仅两年的本土便利店便利蜂。且北京7-11的关店数逐年走高,2016年关8家,2017年关13家,2018年关19家。

在最先进入的广东市场,业内外更多的则是提及本土便利店“美宜佳”(2018年中国便利店TOP3)。

在一线市场光环退却下的7-11,行业话语权暂时还谈不上,还能怎么继续玩?

下沉到二线城市去!

武汉西安福州

与本土企业合作,开启特许经营,下沉到二线市场去,似是此时无可奈何的选项。于是乎,我们就见到了前述的7-11这两年分别与南京金鹰、武汉大东方、西安提客、福州三福百货、长沙友阿等本土企业签约合作。

2018年5月,南京首店开业;2019年3月,武汉首店开业;2019年8月,西安首店开业;2019年11月,福州首店开业。可预期的还有,2020年3月,长沙首店开业。

7-11在上述二线城市的布局只是缩影,区域合作战略已经释放出巨头增速布局下沉的信号。对于三福百货,福州人自然不陌生,素有“福州版热风(hotwind)”之称,且是低配版。在电商未势起时,三福确能在市场占一席之地,尤其是在尚在读书或是刚毕业的小年轻群体。但此一时彼一时,中国早已进入后电商时代。于是,700万+福州人就看到了,曾十分活跃的三福实体门店愈发淡出福州人的视线。

这些年,三福似有把重心挪往广州的意味。明明福州是大本营,但三福百货的诸多招聘介绍是如此言语的“三福下辖五个大区(华南、华东、华北、华中、西南),华南大区位于广州,大区有五个区域:广州区域、深圳区域、广西区域、闽南区域、福州区域。”

这或许是三福得以拿下7-11特许经营的原因之一。不难知晓,广东是7-11进入中国大陆的第一个市场。

拿下福州胃?

冷热大战

“福建龙津境”也曾到访泰国、中国台湾,也曾见识到7-11在当地的强势,但,需知晓,泰国、中国台湾移动支付落后,到遍地开花的7-11冲个值啥的确实方便,但偌大一个中国大陆市场,通常一部手机即可搞定,移动支付引领世界。作为一名行业“后生仔”,在中国大陆市场,7-11靠什么拳头产品来打天下?

不出意料之外,7-11祭出的武器是——鲜食。在福州,固然见到类似关东煮的好炖,但不妨瞅瞅7-11福建官宣:更多的强化的是饭团、寿司、三明治。

关店千家、取消24小时营业的7-11终开出福建首店

殊不知,国人素喜热食,于是,便利蜂每隔一段时间就更新热餐的食谱,全家卖起了茶叶蛋,武汉和长沙的便利店甚至有热干面和臭豆腐,但7-11?将日本畅销的寿司、饭团、意面等冷食搬来作为主打。与“从消费者的立场出发”背道而驰,其僵化可见一斑。

此外,福州素有“小餐饮之都”的美誉,本地小餐饮发达、各类小吃店云集,而7-11主打的鲜食品类能否PK本地化小吃?

当然,必须得承认,长久以来,福州便利店鲜食确实做得不好。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资本在退潮

7-11还必须要面对城市的差异性问题。福州不单是“小餐饮之都”,亦是“新零售之都”,永辉、朴朴、盒马多方混战,2019年11月2日,微信入口悄然上线一项新服务功能——“腾讯智慧零售”小程序,全国仅在福州地区上线,功能与电商平台类似,售卖包括生鲜零食、服饰鞋包、家居日用、美妆护肤、母婴童趣等六大类商品。福州的“新零售”风向标可见一斑。

关店千家、取消24小时营业的7-11终开出福建首店

在福州,满足日常消费需求的“移动端下单-前置仓配货-即时配送到家”的前置仓到家模式非常发达,这样,福州人走进7-11可能只是图个新鲜,或是作为丰富选择的Plan B。

当然,必须得承认,日系便利店是有其特色的。三福与7-11的合作,在零售市场衰退的当下也是各取所需,但是这样的合作究竟能在福州开展到哪一步?目前,尚不得而知,也瞧不出端倪。

2019年10月17日,罗森中国董事副总裁张晟在福州参加第二届中国(福建)国际智慧商业大会,与7-11一样,罗森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便利店品牌之一,门店已增长到2400家,2013年后拓店速度是过去的几十倍。

此前,福州市相关部门曾回应,罗森便利店有意与我市企业进行投资合作,但尚未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相信此次福州之行,让罗森在福州落地的可能性更近了一步。

“今年对便利店行业来说,是非常平静的一年。”张晟表示,前两年,因为新零售和社区概念的火爆,便利店行业突然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研究,在资本的支持下,冲进很多“野蛮人”。但从去年底开始,资本陆续开始退潮,因为便利店业态的水比较深,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坑。

比如,中国至今没有成熟的租赁市场,租金多少钱,谁都说不清楚,无法监控。另外,加盟商的管理,商品报废管理,人工成本,以及店铺水电成本的控制,非常庞杂琐碎。

张晟判断,2020年后,中国的便利店行业会迎来非常理性的快速增长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