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杭州跟我走:这处泉,与名人交集很多,声名鹊起,至今造福百姓


公交车87路,是一条神奇的路线,说它是杭州最美路线也不为过,尤其是中间一段翻山越岭,一路与龙井有关,来杭州旅行,不能不品位关于龙井茶的方方面面。所以,来杭自助游的朋友,请拿出小本本吧,记下87路,你会发现这公交车简直就是景区通行车,并且票价才2元。

在“龙井茶室”下车,对面就是“龙井问茶”的古迹,乾隆御题的“龙井八景”之一,也是海拔较高的一景。这八景,落差可有100米呢。老郑建议,让87路载你上来,先到这里,然后再下山,把其他几个景一一收入囊中,如此这般,是不是很省力呢?毕竟不用爬山了嘛!

今天主要游览“龙井问茶”,“龙井”两字也是一波三折的改名:《资治通鉴》名龙井;《方与纪要》曰龙湫;《图经》言本名龙泓。以泉名井,又以井名村。相距不远的龙井村是著名西湖龙井茶的核心产地了。

名字经常更改,但地方,肯定就是在风篁岭,那流淙冷冷,四时不绝便是明证。乾道元年,孝宗奉高宗临幸是山,酌泉井上;咸淳五年,杭州知府潜说友篆刻“龙井”二大字于石上。龙井以前有寺,初依老龙井而建,明正统三年(1438)移建现龙井旁。

龙井泉水是一个裸露型岩溶泉,清澈甘冽,终年不枯。古人以为与大海相通,有神龙潜居。清乾隆曾多次来龙井寺游赏品茶,取棍轻拨水面会出现蠕动的分水线,颇为有趣。1985年,“龙井问茶”,被列为新西湖十景之一。

龙井产茶,历史不算久远,在宋地方志中还未见,但在诗人笔下已有踪影。其中“龙井三贤”是必须重墨提及的,这“三贤”是指宋代辩才和尚徐无象、两任杭州知府赵抃、文学家苏轼三人,因他们与西湖龙井茶有关,故有此称。

辩才老僧是上天竺寺的主持,时间长达40年,他擅长讲经说法,能诗善文,同时还是一个医道高明的医僧。因辨才文采四溢,德高望重,杭州太守赵抃,苏东坡学士,文学家秦观,书法家米芾等都是他的好友。尤以与苏东坡交往甚厚。

苏东坡留下了经典书法名作:《次辩才韵诗帖》。落笔沉着从容,墨色浓重透着清雅,丰腴中有秀逸之质。与他8年前被贬黄州时写的《寒食帖》相比,少了激宕和悲愤。正所谓书以载道,书法所表现的,就是当时的心境,在笔尖的流露。苏东坡在杭州这段时间,是他人生中最美华章,心境俨然有种“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豁达境界。


北宋名臣赵抃,著名清官循吏,两任杭州知府。他自己说在元丰二年仲春离杭归田之际,出游南山宿龙井,与辩才促膝长谈。元丰甲子年,赵抃再度去龙井,看望老友辩才,在龙泓亭赋茶诗一首,辩才也有和诗。

我们再看赵抃与苏东坡之间的关系,赵抃是苏东坡的长辈,与他父亲苏洵是同代人,他们俩属于忘年交。苏东坡多次盛赞赵抃“功成不居,弃功名富贵如弃秋毫”。赵与苏都是两任杭州地方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朋友,辩才和尚。他们都来过龙井观泉、问茶。

辩才满腹经纶,热情好客,除了苏东坡和赵抃,文学家秦观,书法家米芾等文化名流常去拜谒并聆听其教诲。在辩才和尚以茶会友,吟诗作文带动下,龙井这个景点随着名茶的兴起,名声越来越大。

不过,他们喝的龙井茶,是现在的龙井茶吗?我看未必,在北宋,流行的是“龙凤茶团”,制作工序繁复,甚至要掺入多种名贵郁烈稀有之香料。到了元末明初,茶团渐渐被散茶替代,而把龙井茶的茶品制成旗枪的形状,已是清代的事了。

清代康乾两位皇帝对杭州风景很痴迷,特别是乾隆六下江南,四次到龙井,巡山问水,观茶作歌,留下了《龙井八咏》,御题的——凤篁岭、过溪亭、涤心沼、一片云、方圆庵、龙泓涧、神运石、翠峰阁等八景,经整治后成为新的“龙井八景”。

游走在这里,我不禁感慨,这处龙井泉水,见证了龙井茶伴随佛教传播而发展的重要历史,佐证了明清之后龙井茶的声誉和影响,为中国茶禅文化传统的兴起、发展与传衍提供了独特的见证。与名人交集,与禅合一,造福一村到现在到未来。


然而,明高濂《四时幽赏录》说:“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泡龙井茶用的水,首选不是龙井泉,而是虎跑泉,这又是何故呢?这是我不解的地方,如果朋友们知道,能否留言告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