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績平平到北大畢業|武志紅:父母的期待是孩子成長最好的良藥

導語:

讓孩子變得自信、優秀,考上名牌大學,擁有美好人生,是每一個家長對孩子最深切的祝願。那麼,父母如何做才能潤物細無聲地幫孩子培養自信、取得好成績呢?不妨看看接下來的文章。

從成績平平到北大畢業|武志紅:父母的期待是孩子成長最好的良藥

01 那個小鎮女孩考上了北京大學

認識一個朋友,畢業於北京大學英語系,非常有才華。談起自己的經歷,朋友說在成長過程中,有一件事幾乎改變了她的命運。

朋友出生於一個小鎮,一直到上初中都是成績平平。初一時,班主任分別找了班裡幾個學生談話,談話內容是“你非常有潛力、非常聰明,老師相信你一定可以考上清華北大”等,朋友就是那些學生中的其中一個。

不知道其他學生怎麼樣,但朋友的心裡,從那以後就像被灌輸了一個信念:“我是聰明的,我是不一樣的,我能考上清華北大”。

從成績平平到北大畢業|武志紅:父母的期待是孩子成長最好的良藥

她堅信不疑。

怎麼辦呢?她決定從英語下手 ,正上初一的她找初二初三的學生借到了初中三年全部的英語課本,利用課間和假期的時間,把初中三年的單詞全部都背過。

果不其然——原本成績平平的她開始在英語上展露頭角,次次英語考試都能拿第一。這令她很受鼓舞,更加堅定了“自己非常聰明,自己是不一樣的,自己能考上清華北大”的信念。

後來朋友不出意外的考上重點高中。

帶著自己從骨子裡的自信和努力,在高三時,她獲得全國高中生英語競賽和數學競賽一等獎,又通過努力,被保送北京大學英語系,收穫了一個高光人生。

從成績平平到北大畢業|武志紅:父母的期待是孩子成長最好的良藥

多年之後,已經通過自己的能力與努力,在帝都安家的朋友,不無感嘆的和我們說:她人生能如此,除了足夠努力,很大程度,受益於那個老師的一番談話。此時,她已經知道,那就是羅森塔爾效應。

02 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

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呢?

羅森塔爾效應也叫皮格馬利翁效應,是指:如果你對一些人賦予強烈的期待,那麼你所期待的事情就會真的實現。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

實驗時,羅森塔爾去到一所鄉村小學,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各選出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一個名叫“未來發展趨勢測驗”的測試。

然後,他制定出一份最有發展前途學生名單,交給校長,並叮囑校長要保密。

8個月後,再次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測驗,奇蹟發生了:在最有發展前途名單上的學生的成績,有顯著提高,而且性格更加外向、有自信。

從成績平平到北大畢業|武志紅:父母的期待是孩子成長最好的良藥

事實的真相在這時候揭開——原來根本沒有什麼最有發展前途名單,羅森塔爾根本沒有去看學生第一次測驗的成績,名單上的名字是他隨機選上去的。

根據實驗結果,羅森塔爾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權威性謊言

羅森塔爾的名單對校方來說,是權威;校方的話對於學生來講,也是權威。校方將“你是最有前途的”期待傳遞給學生,學生們果然變成了“有前途的人”。

從成績平平到北大畢業|武志紅:父母的期待是孩子成長最好的良藥

著名作家、心理學家、人際關係學家卡耐基,也是羅森塔爾效應的受益者。

卡耐基很小的時候,母親便去世了,他在父親和眾人眼中是個頑劣不堪的壞孩子。

9歲那年,卡耐基父親又娶了一個女人。父親指著卡耐基對繼母說:“以後你千萬要提防這個孩子,他是全鎮公認的最壞的孩子。”

繼母的舉動出乎意料,她摸著卡耐基的頭,反駁自己的丈夫:“你怎麼能這麼說呢,我看他是全鎮最聰明、最快樂的孩子才對。

從成績平平到北大畢業|武志紅:父母的期待是孩子成長最好的良藥

卡耐基深深震驚,被繼母所打動,從沒人跟他說過這種話,哪怕母親在世時也沒說過。

這成為激勵他一生前進的動力,他堅信自己是聰明的,最終成為影響一代人的偉大作家。

03 如何利用羅森塔爾效應幫孩子提高成績?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利用羅森塔爾效應來幫助孩子增強信心、提高成績嗎?

當然可以。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在《武志紅的心理學課》中,關於自我實現的預言提出這樣一段假設:

童年時,我們從父母或其他養育者主導的經歷總結出一些話,成為我們對自己的認知。而因為自戀的心理機制,我們不斷去追求“我是對的”,那這些話就很有可能預言了我們的人生。

從成績平平到北大畢業|武志紅:父母的期待是孩子成長最好的良藥

武志紅認為,並不是所有的期待都能對孩子產生重大作用。

在羅森塔爾的實驗中,他和校方對學生們來說都是權威,是權威的期待發揮了力量。

所謂權威,就是有資源、有力量、有威望的一方。

對每個孩子來說,最原始的權威便是自己的父母、養育者,父母對孩子發自真心的期待,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給孩子發自內心的自信,讓孩子在學生和生活中走的更自信、成績更出色。

從成績平平到北大畢業|武志紅:父母的期待是孩子成長最好的良藥

武志紅老師本人,也是羅森塔爾效應的受益者。

武志紅老師本人的名字中的“紅”字,是因為他出生後,父親做夢在地裡撿到一塊紅寶石。

父親認為,是武志紅老師給家裡帶來了鴻運。武志紅老師出生前,家裡非常貧窮,他出生後,情況開始有了改變,買了那個年代的“三大件”——自行車、衣櫃、縫紉機。

從成績平平到北大畢業|武志紅:父母的期待是孩子成長最好的良藥

對此,武志紅老師說:

這是一個典型的“權威性謊言”。之所以那年買了三大件,是因為他們之前一直在攢錢。這些財富是他們創造和積累下來的,但他們卻欺騙自己,把這些好事都歸因到我這裡,覺得是我帶來了家庭的鴻運。

我父母甚至還覺得,全世界好像都在配合我似的。因為家裡窮,所以遇到我升學這樣的大事,就額外需要錢,每當這個時候,總會有好運降臨。要麼是借錢很容易,要麼是家裡的母豬生小豬了,生意突然變好了,等等。

他們的這種認為和期待,可能從我出生前就已經開始了,之後一直持續著。這樣的期待進入到我的潛意識深處,成為了我自身的一部分。

我也果真如他們所願,成績一直都非常好,而且學得很輕鬆,最終從一個貧窮農家的孩子,走到了今天。

(武志紅老師畢業於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已出版多本心理學著作。)

從成績平平到北大畢業|武志紅:父母的期待是孩子成長最好的良藥

言歸正傳,作為父母,在和孩子相處時,想讓羅森塔爾效應發揮作用,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第一:發自內心認可孩子,而不是光嘴上說說而已

在武志紅老師的案例中,武志紅老師的父母並沒有將“你是咱家的福星”這種話掛在嘴上。

相反,他們什麼都沒有說,包括紅寶石的夢,都是武志紅老師30歲以後才知道的。

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發自內心的認為是武志紅老師給家裡帶來了好運,一言一行中都能感覺出他們對武志紅老師的喜愛與肯定。

正是這種從未宣之於口的、發自內心的認定,體現在態度、情緒上,潛移默化地給了武志紅老師信心,讓他也堅定自己是不一樣的。

從成績平平到北大畢業|武志紅:父母的期待是孩子成長最好的良藥

發自內心的肯定與認可,與浮於表面的敷衍,是不一樣的。

只有父母自己發自內心的認為孩子是好的、是聰明的、是有大本事的,讓孩子潛意識裡感受到自己被認可,才能真正接收到這種能量,汲取成長的力量。

一邊嘴上說著孩子最棒,一邊對孩子的試卷成績表現出沮喪、不耐煩的父母,怎麼能讓孩子相信呢?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是一顆心碰觸另一顆心。

第二:挖掘孩子的長處,給予精神上的肯定

開頭提到的畢業於北京大學英語系的朋友,在得到老師肯定之後,初步燃起了對自己的信心,這算做是一種催化劑。

令她信心更堅定的是,那一次又一次的英語成績拿第一,這種實實在在的成績。

從成績平平到北大畢業|武志紅:父母的期待是孩子成長最好的良藥

父母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也是這樣,光一味的表示相信孩子用處有限。

同樣重要的是,幫助孩子發掘自己在各個方面的長處:學習不好、但是跳舞特別好;不會跳舞、但是鋼琴彈得特別好,不會彈鋼琴,但是對於做手工無師自通等等。

幫孩子找到自己獨一無二的長處,堅定孩子最自己的信心。

第三:聯合老師,給孩子共同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教師,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權威之一。

一個好老師的肯定,對孩子的影響,不可估量。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父母最好可以找孩子認可、喜愛的老師溝通,讓老師去肯定、鼓勵孩子。

同樣的話,從父母嘴裡說出來,和從孩子認可、喜愛的老師嘴裡說出來,分量是不一樣的。

從成績平平到北大畢業|武志紅:父母的期待是孩子成長最好的良藥

父母和老師的雙重認可,也更利於孩子樹立對自己的信心,取得好成績。

父母和孩子在與孩子溝通時要注意,不要盲目誇大事實,顯得不可信,讓孩子沒辦法相信。要跟據實際情況,發自內心肯定孩子的長處。


以上便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內容,總結一下:

1、羅森特爾效應也叫皮格馬利翁效應,是指如果你對一些人賦予強烈的期待,那麼你所期待的事情就會真的實現。

2、對每個孩子來說,最原始的權威便是自己的父母、養育者,父母對孩子發自真心的期待,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給孩子發自內心的自信,讓孩子在學生和生活中走的更自信、成績更出色。

3、父母在運用羅森塔爾效應時,需要注意三個方面:發自內心地肯定、認可孩子、幫孩子挖掘出自己獨一無二的長處、和老師聯合為孩子營造好的成長環境。

@學霸學習方法每日分享學霸們的高效學習方法,可以點擊我的主頁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