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新發布的1億像素手機,和雷軍說小米與華為相愛相殺共同進步的關係,你怎麼看?

非洲旅遊圈


個人認為,小米營銷很厲害,而研發當屬華為,一起進步當然好。

就拿今天6G事件來說,華為已開始佈局。

有網友高呼,5G還沒用上,6G就來了?科技發展太快,我們還停留在4G時代呢!

那麼6G比起5G來,有哪些地方更加先進呢?

目前全球6G技術研究仍處於探索起步階段,但各國其實都已開始相關領域的探索。2017年11月,英國電信集團(BT)首席網絡架構師NeilMcRae對6G通信進行了展望,他認為6G將是“5G+衛星網絡”,在5G的基礎上集成衛星網絡來實現全球覆蓋,並有望在2025年得到商用。2018年11月,我國科技部擬將“與5G/6G融合的衛星通信技術研究與原理驗證”課題,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重點專項中,說明我國也已經認識到衛星通信在未來通信領域的重要性,表明衛星通信將在5G/6G通信時代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簡單來說,6G就是5G多了衛星通信技術,這個場景倒是很像科幻電影裡的場景。為什麼衛星通信在技術上可以實現商用了呢?因為目前低軌衛星通信優勢明顯,應用阻礙得到解決。低軌通信衛星距離地面近、通信時延短、數據傳輸率高,移動終端重量、體積與個人移動設備相差無幾,更適合大眾普及。隨著現代移動通信和電子元器件技術的飛速發展,制約早期低軌通信衛星系統的通話質量、數據傳輸速率和使用成本等問題迎刃而解,未來個人移動終端與衛星直連通話、上網已不是遙不可及,低軌衛星通信的應用時機已經成熟。

近年來波音、空客、亞馬遜、Google、Facebook、SpaceX等高科技企業紛紛投資低軌衛星通信領域,提出了One Web、Star link等十餘個低軌衛星通信系統方案,目標是實現全球互聯網覆蓋,若這些方案得以實施,未來五年內將有20000餘顆低軌衛星進入太空。

而國內通信巨頭華為,也已開始佈局6G領域。2019年8月中旬,加拿大媒體The Logic曾報道稱,華為向其確認公司已經在加拿大渥太華啟動6G網絡的研究。報道中提到,華為確認了公司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坎納塔區(Kanata,隸屬於渥太華市)的中心開始了6G網絡研究。華為還稱,公司已經與加拿大多所大學的研究者展開了洽談。

而華為的任正非在9月份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對於6G研究,我們也是領先世界的,但是我們判斷6G十年以後才會開始投入使用。”

雖然任正非判斷6G真正投入商用的時間還有十年,但現在就已開始佈局,不得不讓人感嘆他的眼光之深遠,或許華為正是有了這樣的帶頭人,才能在今年面對外部衝擊時,迅速的拿出了備選方案,順利挺過了危機吧!

對於6G的應用場景和商用落地的時間,大家怎麼看呢?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中所提板塊、個股均只作為邏輯分析與技術交流之用,不作為操作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天瑞視點


"怎麼看″?

搞出一款1億像素手機讓雷軍感到霸氣了,覺得依靠"相殺″取得了與華為的"共同進步″,從而一反常態地談"相愛″了,談相愛正是由於認為相互的手機彼此彼此了,達到了平起平坐。

由此看,雷軍的格局還是以前的那個格局、風度還是以前的那個風度,不同的是比以前牛氣了,於是,這次沒有懟華為,反倒是贊華為、謝華為,但請特別注意與此同時,雷軍還說了小米是同華為一樣的優秀創新公司,還強調自己是年輕的,這好像分明是在說你華為牛氣,我小米因為年紀小比你華為更牛氣。

於是說,我倆相愛吧。

認為相機系統與華為同霸榜,一樣厲害、一樣霸氣,要不然,雷軍也不會讓網友像支持華為一樣地支持小米。

因此,我看,沒有發佈1億像素這款手機,雷軍就不會談與華為"相愛相殺共同進步″這層關係。

以前,眾所周知,包括掌門雷軍在內的小米高層人是用華為手機比小米差還有毛病來怒懟華為,"殺″得頻頻,這次則用咱倆一樣厲害來親近華為了,與之前截然不同。

這,是不是意味著或預示著小米對華為的策略要來一個整體的改變——由單單懟華為轉型為既誇華為又自誇?說不好,然而,寧肯希望如此,因為總比引發互懟好多了,卻又完全肯定,彼此"相愛″談不上,此乃匪夷所思、天方夜談,實際上也大可不必,"相殺″則是一定的,競爭仍將持續。

相互競爭持續下去好啊!有競爭才會有壓力,有壓力才會思進步、求進步、得進步,當前的1億像素手機與華為並列第一,不就恰恰是這麼來的嗎!

為了回答對1億像素和與華為關係這個問題,我提3條建議給雷軍,可稱之為"三不能″。

第一,不能在某一點進步之下就凸顯霸氣,雖然實質上是為了營銷和人氣而宣傳,卻也會被誤會的,只因為綜合起來,小米科技還沒有那麼硬氣,硬核沒有——關鍵核心技術不是小米的。

第二,不能再說與華為一樣優秀了、一樣創新了的話,這遠不是事實,雖然同時誇讚了並示愛了華為,但人們會誤解為實質上是笑話、貶低、置氣以至仇視華為,又令人不信、不服,還好笑、反感,是啊,銷量、營收、市場份額都比華為差得遠嘛,這是整體上的巨大差距。

某些進步代表不了綜合實力強大,也未必會給競爭對手造成多大的壓力。

的的確確是在單項上與華為並列第一了,卻也大可不必在宣傳小米手機時比較華為,路人大多可識、能察,遠不如僅僅只是宣傳自己的效果好。

第三,不能總是致力於追求某點突破以製造轟動效應、證明實力,還是應當從基礎做起,聚焦關鍵、核心、體系,以形成優秀的創新性科技整體,就像華為已致力追求的那樣,華為卻還沒有實現手機科技整體自主可控、創新領先,說不定小米會追趕上,即實現"共同進步″了,是通過"殺″實現的,其實,也是通過"愛″實現的。

學習和借鑑友商所實行的打法是另一個意義上的示愛,是很有效的競爭致勝方式之一,至少會達到漸漸接近友商綜合實力的目的。


肇俊武


謝謝您的問題。雷軍對華為的態度,我認為也是他這麼想的。

雷軍對華為的基本態度。雷軍不是一個格局小的人,有胸懷與血性,在智能手機行業向來是敢愛敢恨,算是真性情。雷軍與華為的餘承東私下關係不錯,小米與華為也是歡喜冤家,競爭的路上有友商、不寂寞。所以,我欣賞雷軍“幹翻華為”的鬥志,也接受他說的“和華為攜手同行、共同成長”的說法,其實兩者並不矛盾,最想超越你的人、最懂你的人、最愛你的人也許都是友商。



雷軍說到也做到了。2018年,雷軍成立了相機部,集中優勢資源研發小米手機相機,希望3—5年達到世界頂級拍照水平,自然就要超越華為。今年7月小米學習華為,在芬蘭成立影像研發中心。雷軍在攝影上的投入,使小米8、小米MIX3、小米9的拍照水平有了顯著提升。今年小米聯合三星推出全球首款1億像素超清相機手機,終於能和華為相提並論了。

國產手機良性競爭挺好。華為和小米不僅在手機領域,在今後AIot領域也將有激烈的競爭。在技術上的你追我趕有助於整體提升。不過要想小米與華為同臺競爭,雷軍作為營銷高手,就應該主動蹭一下華為熱度,為小米宣傳。雷軍稱,對相機技術研究越多,就越覺得華為厲害,就越想超越華為,這就讓往往給人一種印象,小米是華為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小米與華為是並列而論的。實際上華為並沒有回應小米,畢竟在手機出貨量上,兩者相差懸殊。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我覺得這次雷軍還算相當有風度的,也可以說是自信滿滿,畢竟這次真沒有懟華為,而是感謝華為,說感謝華為在全球拍照領域的引領,讓小米有了進步的空間。同時誇獎華為,說目前中國科技實現了DxOMark的霸榜。

至於雷軍為什麼這次會這麼說,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1、目前誰都不敢亂懟華為啊,會被網友吐唾沫淹死的,不信你看現在網上誰敢黑華為,絕對會被罵的,雷軍也不敢這麼幹。

2、雷軍沒有必要去懟華為,畢竟嚴格的來講,小米的技術還是不如華為的,因為小米這款小米9CCpro堆硬件比華為更厲害。

如果說華為的算法是40分,硬件是50分,然後總分是90分的話,那麼小米這次是算法是30分,硬件是60分,最後總分也是90分。

而我們知道堆硬件其實是很容易的,而算法是很難的,所以雷軍也不能就這一點而亂懟,畢竟以後還要在江湖混的,不能把話說得太絕。

最後說一說,我覺得小米9CC Pro這款手機,真的是一款好手機,畢竟告訴我們,只要肯堆硬件,誰都可以成為世界第一,算法不行,硬件來湊就好了。

我相信這對華為而言,也是一種巨大的壓力,意味著只要小米、OPPO、VIVO願意,也是可以在拍照上追上甚至打敗華為的,華為以後也不敢因為拍照就定高價了,你覺得呢?


互聯網亂侃秀




說實話,小米的手機真的沒有宣傳的那樣好用,在用戶體驗上小米真的是遠遠不如華為。現在華為領跑世界,稱為國產手機的代名詞,是國內唯一一個可以與蘋果相匹敵的品牌,今年華為5G領跑世界,研發出自己的芯片,在前段時間的中美貿易戰中可謂是大展風姿。

有很多的人說過小米手機比華為要好很多,但是也有些人說小米就是沒法跟華為比。目前這兩家公司不管你是誰的粉絲,咱們得清楚這些數據,小米比起華為還要差很遠,從營業額上面的就可以看得出來,小米1000億,華為營業額已經達到6000億,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咱們可以說的簡單一點,小米是鯉魚,那麼華為就是鯨魚。

華為任正非現在率領的科研團隊,比起小米要遙遙領先。在17年的時候,華為所投入的科研費用已經達到900億,這些費用趕得上小米一年的營業收入。小米現在有錢來搞科研,但是絕對投不了這麼多,如果真投這麼多錢去搞科研,那也堅持不了多久。要知道華為投入這麼多的經費,搞研究出來的成果,也是非常讓人驕的。

此前手機影像能力一直是小米手機的弱點,從此次小米CC 9 Pro的發佈我們可以看到,小米在影像技術上的持續壓寶。可以看出,現在當下的只能手機市場逐漸進入了像素大戰2.0時代。 在過內的智能手機市場上,華為市場沒有太大跌漲,小米手機的市場份額在今年卻是跌了不少,想來作為小米科技的領軍人,雷軍也是感到緊迫了。但是小米也依舊是國內最受歡迎的手機品牌之一。


一生何求中易


雷軍天不怕地不怕,現在卻說出了“華為越厲害,我們就越想超越。擁有華為這樣的友商,是小米最大的幸運,我們攜手同行,與華為相愛相殺共同進步”的話。似乎以前的霸氣一下子煙消雲散了。

在小米CC9Pro的發佈會上,雷軍坦言“世界上最刻骨銘心的仇恨,就是友商”,不言而喻這個友商指的就是華為。

不過後面卻有說“我覺得其實不是這樣的,擁有華為這樣的友商,是小米最大的幸運”。

這一次的發佈會小米就友商華為作為了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而在去年雷軍卻曾說過“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能不能幹翻華為”,這裡的幹翻華為其實指的就是在相機拍照能力上,因為當時發佈的小米MIX 2S拍照更iPhone X差不多,超越了華為P10,但是好景不長第二天華為的新品就又一次超越了小米。

從此這句“幹翻華為”就成了雷軍心中的目標。

直到昨天為止華為mate30Pro的拍照終於遇到了一個強有力的對手,那就是小米CC9 Pro,DoX評測得分121分持平了,小米再一次拉近了與華為的距離,但是裡幹翻華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今年第三季度的手機銷量排行榜單出來了,華為以19%的市場份額排名全球第二,而小米卻只有9.2%的市場份額,兩者相差了10%,對比上一年度的銷量可以看到華為成爆炸式增長,而銷量反而出現了下滑。

全球銷量小米比不過華為,那麼國內又是怎樣的呢?

同樣的華為在國內銷量上漲了66%,而小米下滑達到了33%。

華為以41.5%的市場份額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成為國內的超級手機品牌,從前第一的小米跌落到了第四名。通過上面兩組數據的結論可以看出雷軍為何要與華為相愛相殺共同進步了。

最早的發佈會小米以蘋果手機為對手,現在蘋果和小米相差不多,唯獨華為高高在上,因此競爭對手成了華為這個友商,想要取得好成績那就要跟華為對比。

不過我現在依舊認為雷軍還是具有那種“不服就幹”的精神,如果缺乏狼性,估計小米會成為“其它”之中的一員,大家覺得呢?


黑暗科技世界


首先,我個人覺得,不管是多少像素,證明雷軍教主和團隊,在技術創新事業上肯定下了功夫,我支持小米,支持雷軍。

其次,對於雷教主講話, 我們可以認為,不可一世的雷教主,對華為的肯定,對敵人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課肯定。

最後,上圖片


晚春的冷風



相愛相殺共同進步個雞毛......現在的手機市場已經趨於飽和了,不再是過去那種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階段。現在的手機市場,就是零和遊戲,小米多賣一臺,華為OV就要少賣一臺,就是這麼個情況。這哪裡是相愛相殺,完全就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小米今年很不順,極度不順,光從市值上就可以看出來。小米去年在香港上市之後,股價從最初的16港幣,到現在9港幣左右,蒸發了接近50%,小米只能在二級市場回購一部分股票,最扯淡的是之前副總裁林斌在這樣的情況下套現2個億離場。前面小米MIX Alpha概念手機發布,第二天小米股價又下跌了3%。

說明什麼問題?只能說明資本市場對小米自己“互利網企業”的定位,以及小米本身的模式依舊存在質疑。過去雷軍一直標榜小米是一家互聯網企業,小米是用極致性價比的產品打開市場吸引用戶進來,再利用服務來賺取利潤。但是成立到現在,小米財報來看。90%的營收還是來自硬件。消費者可以傻,但是資本不傻。

小米今年不順的很大一個原因,其實就是來自於華為。為什麼這麼講,我們要說一個連環扣:

華為從去年孟晚舟被加拿大政府扣留至今,到今年中美貿易摩擦後上了美國的實體清單。這家企業突然就成為了“民族驕傲”“中國代表”,落實到消費者而言,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想要去購買一臺華為手機......今年年初開始,線下實體店的情況已經很明顯了,大量的消費者湧入手機店鋪,直接點殺華為手機,其它不看,就要華為。

點殺華為造成的問題是,OV兩家廠商瘋了......原本線下是OV最重要的壁壘,結果這樣一搞,線下的經銷商不賣華為就不轉錢了......於是乎紛紛開始重新裝修店鋪,想辦法加大華為的櫃檯,把OV的櫃檯縮小,於是乎OV線下的銷量也出現了問題。但是,已經承諾向代工廠和元器件廠商定製了這麼多貨,線下賣不動了怎麼辦呢?

怎麼辦?線上賣唄......於是今年大家可以看見,OV先是推出了子品牌Realme和iQOO,不幹別的,就是在線上打價格戰,瞄著紅米手機打,性價比一部比一部高。OPPO又端出了Reno這個系列,盯著小米自家數字系列打,你敢賣2999,我就敢賣2998,氣死你。於是乎,小米今年線下被華為影響,線上還被OV絞殺,市場份額預計下跌20%左右......

最近兩年手機市場的消費形態也是畸形的。拍照這玩意兒被華為帶火之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看重拍照性能。不管要不要用到,反正就要拍照好,你說能有啥辦法......但是回看今年上半年小米的產品線,在這方面來說是沒有競爭能力的。華為P30 Pro和OPPO Reno都上了潛望鏡頭,小米9反而在上半年的旗艦手機裡面顯得格格不入。

最扯淡的事情是,小米獨立出Redmi品牌過後,原本想的是站穩2000元以下的千元機市場,核心是確保銷量和市場份額。結果Redmi系列的機器越做越貴,性價比越來越好,甚至做到了3000元價位,跟小米9打了一架......也算是相當的烏龍了。

於是乎,今年到了第三季度,小米手裡面能夠拿出來的只有小米9、小米9 SE、小米CC9、小米9 Pro 5G版本,從價格上覆蓋了2000-4000左右的價位......但是,這幾款產品同質化是比較嚴重的,配色和設計也大相徑庭,主打拍照的CC系列也並沒有太過於出眾。加上MIX 4可能還沒有準備好,於是乎小米拿出了一億像素的CC9 Pro,就是為了在現在4G到5G過渡的階段,拿出一款超級長板的手機,來跟目前市面上的4G機器做競爭。


一億像素,足夠成為噱頭了。


宋東珂


每個階段都不一樣,反應也不同。2014年小米一騎絕塵的時候獨步武林,2016—17業績下滑時需要互撕別的品牌製造熱點,2018—2019華為成為民族品牌和全民族驕傲的時候,借力向上獲取增量也是最有效的。所有雷布斯還是非常厲害!


減肥的艾倫


有競爭才有提高,有競爭才能降低價格,有競爭才有目標,共同努力做好市場,為創立中國品牌而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