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在滬揭幕

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在滬揭幕

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在滬揭幕
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在滬揭幕

在美術史研究領域有一種說法,不瞭解法國“學院派”,就不能真正理解西方藝術。日前在上海博物館揭幕的“美術的誕生:從太陽王到拿破崙——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85件來自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和盧浮宮的珍品首次與中國觀眾見面,系統呈現了享譽美術史的法國“學院派”藝術勃發、興盛和轉變的過程。上海博物館亦有一件從未展出過的藏品在此次展覽中亮相。

據悉,西方美術史上的“學院派”起源於16世紀的意大利,而後流行於歐洲。其中,法國“學院派”因官方的格外重視與高度參與,勢力和影響最大,並奠定了法國作為18、19世紀歐洲藝術中心的地位。作為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重要參展項目,本次展覽帶來了17至19世紀最高水準的法國“學院派”藝術,它們出自凡盧、普桑、弗拉貢納爾、大衛、安格爾、烏東、呂德等藝術大師之手,涵蓋了歷史、宗教、風景、肖像等多個題材,許多作品在藝術史上具有廣泛和重大的意義。

“本次展覽絕非僅僅是一次名家藝術的巡禮。”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表示,藝術是一面鏡子,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象徵著一種連續不斷的傳統。坐落在塞納河畔、與盧浮宮相對而立的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不僅是殿堂級的藝術教學和收藏機構之一,它對中國藝術也影響深遠。20世紀前半葉,中國美術正處在轉型的歷史節點,一批中國藝術家赴法國求學,很多人就是註冊在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之下,其中包括徐悲鴻、林風眠、潘玉良、吳冠中、吳法鼎、常書鴻、顏文樑、呂斯百等。他們將法國藝術傳播到中國本土,大力推動並發展了中國現代藝術。因此,探討中國現代美術教育體系的成型,離不開對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的研究。

上海博物館有一件從未展出的素描人物畫稿頁,印證了這段歷史。該作品描繪了一位健碩的男性人體,結構精準,線條灑脫,層次豐富,質感細膩。此畫獨特的素描手法,經徐悲鴻、顏文樑、張充仁等藝術家鑑定為安格爾真跡,並認為屬於安氏早年於羅馬學習期間的習作。這幅作品幾經易手,輾轉流落到紐約,於1946年被邵洵美在紐約一家古畫商店購得,並再一次帶回中國。專家認為,該作具有安格爾畫風,但是否為其真跡,尚待研究。

此次展覽的展陳上亦頗有新意。展廳分為序廳、環繞展區和中央重點展區三個部分,序廳兼顧出入口的功能,將整個展覽空間形成一個環形。而中央展區的“模擬天光”的設計——燈光從屋頂照射下來,打在展品上,讓人彷彿置身於藝術家身邊,回到當時的創作環境中。“這樣的設計是想讓大家感受到藝術家創作時的光感,更好地欣賞作品的色彩和光線層次。”策展人菲利普·傑奎琳說。眼下恰逢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本次展覽的舉行,也為中外來賓和廣大市民提供一個瞭解法蘭西經典藝術的窗口。(李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