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1小時下床,12小時出院,傳統胸外科手術向日間化“提速”

楚天都市報11月7日訊(記者劉迅 通訊員塗曉晨 陳有為)許多患者眼裡,肺部手術往往是大手術,沒有一週很難恢復。武漢協和醫院胸外科專家團隊採用“極速手術”,患者術後平均2.3天出院。多位專家表示,住院時間的縮短,是依賴精準醫療的支持,減輕了患者手術痛苦,實現快速康復。

46歲的李先生老家黃梅,10月27日,李先生髮現自己咳嗽不止,且咳起來喘不上氣,連帶胸口也痛。當地醫生確診為氣胸,可住院治療了5天,病情仍沒好轉。11月2日,李先生轉至武漢協和醫院。

在胸外科門診,王思樺副教授檢查發現,患者右肺“破了”,突發了氣胸,而肺也已被壓縮,急需安排手術。一般來說,治療氣胸的胸腔鏡手術,術中需要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李先生很害怕。綜合病情後,王教授決定為其進行不適感最小的“無管胸腔鏡手術”。

11月3日早上8點,李先生辦理入院後,開始完善一系列檢查。11月4日上午7時30分,手術開始。麻醉科武宙陽副教授、吳志林醫師放棄氣管插管,而是在B超下阻斷患處的神經“痛覺”,再人工給肺部加壓,使其變癟,為手術操作騰空間。最後,再給藥全麻,此時的藥量只有常規麻醉的40%。

術中,王思樺教授開了一個小切口,僅10分鐘便完成手術。術後,李先生很快清醒,1小時後即可下地,下午便能自主進食、活動,且全身沒有留管子。當天下午,胸片檢查發現,肺部擴張恢復不錯,達到出院標準。李先生說:“我就像睡了一覺,咳嗽也消失了,也沒有明顯的疼痛,真的超乎了我的預期。”

王思樺教授說,從術前談話、檢查,到麻醉、手術、康復全環節的優化,使得“極速手術”成為現實,減少了氣管黏膜損傷、氣壓傷,不留導尿管、引流管後,減少尿道黏膜損傷、尿路感染,刺激肋間神經的疼痛等,患者2-4小時內可逐漸進飲、進食,24-36小時內可出院。

目前,他帶領的團隊已實施“極速手術”60例,涵蓋肺部所有疾病類型,如肺結節、手汗症、肺癌、縱膈腫瘤、食管癌等,住院時間比以往平均減少3-4天,極大方便了外地就醫的患者。

有患者擔心,是不是醫生將病人往外趕?王思樺教授解釋,其實並非如此,不是單純的壓縮時間,而是要通過更精細的治療技術,以及快速康復理念,讓患者在極短時間內達到出院標準。麻醉和手術團隊通過無縫配合,使得患者為手術及麻醉創傷損傷更小,更有利於快速康復。實際上,這類手術對技術依賴更高,需要醫護人員付出更多。儘管手術難度增加,但無管化胸外科手術痛苦更少,患者費用也有所降低。

王思樺教授表示,與傳統手術方式相比,患者手術損傷減少,實現術後快速康復,降低醫療費用,對於患者和醫保總體支出來說是一種“減負”。同時,也有利於醫院高效運轉,讓醫護人員有精力救治更多的疑難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