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的前世今生:起源於先秦,由道教完善,宋代正式“登基”

玉皇大帝的前世今生:起源於先秦,由道教完善,宋代正式“登基”

《西遊記》裡的玉帝形象

《西遊記》裡的玉皇大帝雖然法力無邊,但是看起來一點法力都沒有,為何是他掌管天地?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眾仙皆束手無策,最後請來了如來佛祖,如來佛祖對孫悟空說了下面這段話:

“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

於是,孫悟空對如來佛說:“常言道‘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如來說玉皇大帝歷經劫難才終修成正果,這當然是虛構的。不過,話說,這潑猴說的話還是有幾分道理的,人間也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朝代更替或快或慢,總之,皇帝之位不是由哪一家獨坐的。但是玉皇大帝畢竟是仙家,在神話故事中是長生的。所以,便能一人獨尊帝位。

玉帝不只掌管天界,地界的天地銀行也是玉帝開的,上面還印著他的形象。現在民間也有好多“玉皇廟”、“玉皇觀”、“玉皇閣”,專門供奉玉皇大帝。不過,仙家的故事畢竟是神話,或者說是宗教的產物。那麼,玉皇大帝的形象是怎麼來的?對玉皇大帝的崇拜又是從幾時開始的?

從對天地萬物的崇拜到具體的“上帝”形象

在史前時期,遠古先民們對於宇宙自然的認識還比較有限,對於,譬如下雨、颳風、閃電、驚雷這樣的自然現象多有敬畏之心,日、月、星辰、山、水的崇拜自是不必說,甚至花鳥蟲魚飛禽走獸等,也是先民們的崇拜的對象。在這樣的原始宗教環境下就形成了一定的對天地的崇拜。由於早期沒有文字(或沒有留下文字)因此具體的也無從用文字考證,但是到了商朝,甲骨文卜辭中已經有了“帝”與“王”的同時出現。根據卜辭內容,天上的“上帝”最有威力,可以“令風”、“令雨”、“令雷”、“降禍”等。

“帝”指萬物的本源,古人對上之物稱之為“天”,對生育萬物者稱之為“帝”,“上帝”就是指天是萬物的始祖。

周滅商後,直接繼承了商人的“天帝觀”。稱呼其為“昊天上帝”(《大雅·雲漢》),“皇天上帝”(《月令》)等,並且還想象出,天帝也有一個類似人間朝廷的宮殿,叫“帝廷”或“帝所”。

玉皇大帝的前世今生:起源於先秦,由道教完善,宋代正式“登基”

並且周朝對於上帝觀是大力提倡的。周康王之後為什麼會自稱為“周天子”?就是為了強調君權神授,因此自詡為天帝之子。《詩經·時邁》中也有:

“時邁其邦,昊天其子之,實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疊。懷柔百神,及河喬嶽,允王維後。”

意思就是指周武王上承天命成為天子,以威德懾服四國的武功,還包括大功告成後祭祀百神、封禪山川等。

到了戰國時期,認為“天帝”就是北極星。北極星處在地球的轉動軸上,因此在地球上看來是相對不動的。根據道家的宇宙觀,此時“上帝”名為“太一”。因為“太一”是天地萬物的本質,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依託道教成長起來的“玉皇”之名

秦漢之際,依託道教的觀點,進一步完善了“上帝”的形象,紫微宮就是天帝的宮殿,北斗七星就是天帝的御車。在山東武氏祠中有一幅壁畫,表達的就是“太一”神乘坐北斗車出巡的圖像。

  • 山東武氏祠壁畫
玉皇大帝的前世今生:起源於先秦,由道教完善,宋代正式“登基”

並且,兩漢時,盛行黃老之術,方士們以黃帝為核心,演繹出了許多故事傳說。正是黃帝在道家化的過程中,“玉皇大帝”的形象被孕育出。為什麼當時會把皇帝與道教捆綁?

或許是與道教對玉的崇拜有關吧。黃帝與玉也有關聯。在《山海經》中有:“玉膏……黃帝……玉膏所出,以灌丹木”的記載,因此,黃帝成為文獻記載中第一個用玉石煉丹的人。道家也愛煉丹。

於是,在道教盛行的南北朝時期,“玉皇”作為一個專有名詞出現在歷史文獻中。文獻中“玉皇”、“玉帝”的最早記載是南朝道士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事實上,由於道教對玉的崇拜,很多事物都被冠以“玉”字,如神界被稱為“玉京玉清”,神宮被稱為“玉樓玉宇”,還有“玉兔”、“玉樹”等等。在此之後,“玉皇”、“玉帝”之名就經常出現在道教的書籍中。

唐宋之際的道教興起與玉帝正統地位的確立

唐朝以來,歷代封建帝王開始了對玉皇大帝的崇拜、加封。其實這樣的現象是很常見的,如關羽,也是經過了歷朝歷代額演繹才走向了封神之路的。而唐朝統治者之所以鼓勵道教發展,是因為唐朝統治者姓李,與老子李耳同姓,因此奉老子為先祖。正因為此,唐朝時道教還一度成為國教。

唐朝時,道教得到了統治者的尊崇。因此依託道教發展而來的玉皇的形象也更加的深入人心。許多著名的詩人也曾以“玉皇”入詩。如白居易的《夢仙》一詩中:

“……東海一片白,列嶽五點青。須臾群仙來,相引朝玉帝。安期羨門輩,列侍如公卿。仰謁玉皇帝,稽首前致誠……”

無疑,在時人眼中,玉皇大帝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眾仙之首。但是,唐朝雖然尊崇道教,玉皇大帝在時人的心目中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但是玉皇大帝的地位還沒有得到正式的確立。直到宋朝時,玉皇大帝才正式“登基”。

宋朝的宋真宗時期,發生了一件在現在看來很荒唐的事。宋遼定立了“檀淵之盟”,雙方以兄弟相稱,對於宋朝統治者來說,這當然不是一件什麼光彩的事,於是為了更加的名正言順,宋真宗進行了一次“形象的危機公關”,偽造了“天書事件”。公元1008年,宋真宗在召見群臣時說:“去年,我做了一個夢。在夢中,我遇見了一位仙人,仙人說今年會降下天書。所以,必須建造道場。”於是,經過一番安排,果然得到了“天書”。上面寫著“趙受命,興於宋,付於恆,居其器,守於正,世七百,九九定。”

玉皇大帝的前世今生:起源於先秦,由道教完善,宋代正式“登基”

宋真宗像

過了5年,宋真宗又做夢了。夢中的神人自稱是傳達玉皇大帝的命令,並且宋真宗見到了趙氏的始祖。至此之後,玉皇大帝在民間的形象更加的廣為流傳。又過了3年,宋真宗正式封玉皇大帝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在宋真宗的扶持下,玉皇大帝正式“登基”。就現在來看,一個人皇冊封天帝,這本身就不合理嘛。不過,在當時,這對統治者來說還是很有用的。

玉皇大帝的形象從“上帝”到“玉皇”,到最終的“玉皇大天帝”,期間歷經千年,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民間固然有玉皇大帝的信仰,但若沒有統治階級的推動也難有持久的發展。但其實說白了,玉皇大帝的封神之路,不過是一代代的統治者們藉助著“君權神授”的觀念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