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11月1日下午,香港電臺在其官網宣佈,將取消於年底舉辦的第42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和音樂會,原因是受到近幾個月香港社會的氛圍影響,香港電臺方面重視歌手、樂迷等參與民眾的人身安全,故而下定決心停辦。

這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創辦42年以來首次停辦。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香港電臺對外表示,將改為製作跨媒體特別節目於明年1月下旬播出,初步確定是總結香港樂壇2019年的成績及宣佈所有獎項的結果。

因此,第42屆“十大中文金曲”的投票仍會照常進行,從11月2日下午2時起持續到11月10日止。雖然過往的投票機制繼續,但是今年最終大獎“金針獎”的得主將會從缺。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十大中文金曲”有多威水?它是華語樂壇無法抹去的座標點,代表的不僅僅是香港流行音樂的巔峰起源,更是整個中國流行音樂排行榜的開山鼻祖,也伴隨著香港流行音樂的產生及發展,。

根據資料顯示,第一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舉行於1978年,由香港唯一的政府電臺一一香港電臺主辦。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這一音樂頒獎禮是香港樂壇頒獎典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同時,它也是中國流行音樂評獎活動的開端,此後才有了 1990 年臺灣的“金曲獎”,再到 1992 年內陸地區流行音樂評獎活動才逐漸展開。

42年,見證了曾經的歌壇風流,也見證瞭如今的風雨飄搖。

在與它告別的這一瞬間,我們拾起了關於這個頒獎典禮許多遺落的“星之碎片”。

01

第一首中文金曲的銷售神話


還記得1978年第一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第一首獲獎金曲是什麼嗎?

“難得一身好本領,情關始終闖不過……”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那就是描寫多情俠義的李尋歡一生命運的歌曲《小李飛刀》,主唱羅文也是香港第一位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的歌手。

當年,這首歌在香港電臺“中文歌曲龍虎榜”中持續上榜十五週,雄踞榜首五週,同時專輯也獲得金唱片獎。

這首歌的奇妙之處,在於帶有粵曲的韻味。本身有著深厚粵曲功底的羅文,將武俠世界裡的刀光劍影與自身的俠骨柔情完美結合,所謂人歌合一,說的就是這種吧!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現在,電視節目上每逢有人演繹經典粵語金曲必有《小李飛刀》,可見,這首歌曲的影響力已經超越了電視劇本身。

古龍先生這樣評價:

前幾天見到羅文,他特地送我一張他的金唱片《小李飛刀》。他絕不是“小李飛刀”那一型的人,他生動活潑炫耀而有吸引力,他唱出“小李飛刀”的悲傷,卻是在一種極生動活潑炫耀的情況下唱出來的。我從未想到有人能把“小李飛刀”唱出這麼樣一種風格來,可是他成功了,因為他有他自己的風格,成功絕不是僥倖的。


有報道顯示,1978年《小李飛刀》專輯還未出,但歌曲已經爆紅。當時唱片在美國製作,封套還沒有拍好,但大家都等急了,當唱片運抵香港,所有唱片收藏家和唱片店老闆竟然在機場“搶貨”,即使沒有封套只有一張黑膠碟都被搶光!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可以說,《小李飛刀》締造了一個唱片銷售神話!

羅文的演繹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小李飛刀》不停被模仿,從未無法超越。

1978年的第一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預示著香港歌壇的興起,也是“港樂”走向輝煌的開篇。

02

TVB電視劇主題曲的黃金歲月


20世紀70年代的香港,無線電視臺全天24小時免費播出電視劇及娛樂節目,黃金檔超過八成收視率的香港無線電視臺推出大量粵語電視劇及其主題曲,眾多電視劇主題曲成為歌手的代表作和人們百聽不厭的經典。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萬水千山總是情》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清末民初電視劇,監製為王天林,由汪明荃、謝賢、呂良偉領銜主演,於1982年播出。

從這個角度來看,影視劇應該是香港流行音樂的搖籃了。

在那個沒有MP3也還沒有CD的年代,影視劇對歌曲的流行作用是最大的。試想一下,一播就是一個月以上的電視劇,只要主題曲旋律好,傳唱度就上來了。因此,前5屆的“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的50首歌裡,大概有5成是電視劇主題曲。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1982年,由徐小明編劇,導演、監製,由香港名演員黃元申、米雪、梁小龍主演的電視劇《大俠霍元甲》一鳴驚人,該劇的主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以及霍大俠的“迷蹤拳”一下子紅遍了大江南北。

在前面提到的第一首金曲《小李飛刀》之後,又有了《射鵰英雄傳》主題曲《鐵血丹心》、《世間始終你好》,汪明荃的《萬水千山總是情》、《勇敢的中國人》,甄妮的《魯冰花》,關正傑的《天龍八部》主題曲《萬水千山縱橫》,葉麗儀的《上海灘》,葉振棠的《萬里長城永不倒》,《蘇乞兒》的主題曲《忘盡心中情》等,都是“十大中文金曲”的入圍歌曲。

從這個角度看,那幾年的TVB在香港市民心目中的地位可謂不可動搖,早年的“金曲”中大部分是影視劇主題歌也就更加不足為奇了。

03

請回答1983

1983年,TVB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橫空出世,十大中文金曲不再一家獨大。

回看那一年的榜單,彷彿回到了港樂的巔峰。

譚詠麟《遲來的春天》、梅豔芳《赤的疑惑》 、陳百強《偏偏喜歡你》、羅文、甄妮《世間始終你好》、徐小鳳《隨想曲》 ……

陳百強,可以說是香港第一代的偶像歌手。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他樣貌清秀,聲線細膩婉轉,歌聲中那一抹揮之不去的憂傷,總能讓人沉醉其中。

這首《偏偏喜歡你》,應該是內地聽眾對陳百強最熟悉的一首歌,帶點小清新感覺的這首歌如今聽來依然不過時。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譚校長的這首《遲來的春天》,更像是對那一年的總結,香港樂壇終於告別了十大中文金曲一家獨大的場面,“十大勁歌金曲”開啟了流行音樂的“傳播春天”,那就是依靠電視傳播的時代。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很長一段時間內,完全以流行程度論英雄的TVB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女歌手,都是歌手們趨之若鶩的風向標。

更特別的是,往年歌手的主打歌,除了唱片公司專門拍攝的MV之外,在TVB勁歌金曲打榜還要拍攝特供TVB版本的MV,足見他們對TVB的重視程度。

十大勁歌金曲頒獎,也是TVB繼“無線藝員培訓班”和“香港小姐競選”兩個活動之後,又一次造星運動的大成功。

04

非情歌運動與他的獲獎者


這個故事與第一首金曲《小李飛刀》的作詞者盧國沾有關。

這是我後來在看到他拿金針獎時,才瞭解到的關於他的這段故事。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流行音樂的情歌氾濫,招來一片的批評聲。因此盧國沾獨自發起了“非情歌運動”,身體力行,寫出了一批反映社會現實和反戰的作品,如回顧越南華僑逃亡時的《螳螂與我》,《小鎮》等作品。這一運動的發起,導致了商業化的流行音樂界對盧國沾的抵制,非情歌運動最後無疾而終,盧國沾也慢慢淡出詞壇。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2015年1月9日,盧國沾榮獲第37屆十大中文金曲金針獎 。

“非情歌運動”還衍生了香港電臺1984年舉辦的“非情歌填詞比賽”,奪冠的是梁偉文,他的填詞作品是鍾鎮濤的《曾經》。

只是聽梁偉文這個名字可能你會覺得陌生,其實他正是後來詞壇大才子:林夕!

05

殿堂級巨星

80年代初的巨星太多了,回看這段時間,許許多多的經典都流傳下來了,正因為他們是真真切切的好歌。

青春與喧囂,也成為了80年代歌壇的代名詞。

整個八十年代,產生了太多載入華語流行音樂史的巨星。既有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這樣的樂壇中堅力量,張學友、呂方這樣的新人也不乏亮點,老前輩更是不甘落後。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這裡特別想提一下林子祥,從唱英文歌轉到中文歌,可以說他是香港粵語流行音樂跨時代的見證人,高亢的聲音、激越的曲風是他與眾不同的個人風格。

1980年度第三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中他作曲的《在水中央》和《分分鐘需要你》都獲得了“金曲”,幾年之後,他的《創作歌集》從1984年一直賣到1985年,堪稱當時香港流行樂壇原創音樂的標杆。

1985年的他還推出了引領風潮的Medley的《10分12寸》,這首十分鐘的歌曲串燒了20來首當年的大熱,一氣呵成。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從左至右依次是:譚詠麟、林子祥、梅豔芳、張國榮

1986年,林子祥推出《最愛》專輯,大碟內收錄的第一首歌就是《》。這是一首英文改編歌,由林子祥自己填詞,也是他的第一首Rap,可謂華語饒舌作品的驚世之作了。

其後這麼多年,似乎再找不到一首粵語饒舌作品能超越它。

06

歌壇的公主


十大中文歌曲頒獎典禮的舞臺上,見證了眾多歌手的高低起伏。

這其中,經歷最跌宕起伏的女歌手,可以說是陳慧嫻。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1984年,19歲的陳慧嫻與其他兩位年輕女孩共同錄製發行了合輯《少女時代》。

當中, 陳慧嫻演唱的《逝去的諾言》,不僅成為香港電臺中文歌曲龍虎榜冠軍,也讓她獲得了十大中文金曲1984年度最佳新人獎。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翻看後來的報道,陳慧嫻告訴媒體,那時去錄歌最主要是為了見一見偶像陳百強,卻沒想到以合輯中的這首《逝去的諾言》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1983年,18歲的陳慧嫻受邀與陳樂敏及黎芷珊一起,灌錄以少女情懷為主打的雜錦唱片《少女雜誌》,身材嬌小卻聲音美妙的她引起了所有制作人的關注。

1985年至1989年,陳慧嫻每年都會錄製併發行1-2張專輯。

她在樂壇被稱為公主,應該說她真的是“人靚歌甜”的代表者了。

1986年的整個夏天,似乎都被她清涼透底的嗓音征服了:《跳舞街》、《反叛》兩首快歌唱到街知巷聞。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1990年,正值事業頂峰期的她毅然選擇出走留學美國,告別樂壇。

去到美國上學的第二年,陳慧嫻所在的寶麗金公司仍舊捨不得門下愛將,專門派人飛往美國,為她錄製了新專輯《歸來吧》。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這張專輯中的《紅茶館》獲得1992年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獎,以及陳慧嫻後來每次開演唱會都會引發大合唱的《飄雪》,都出自這張《歸來吧》。

五年後,陳慧嫻依照和歌迷的約定復出,並於同年推出復出後的首張專輯《Welcome back》。這張專輯發行後連續6周獲得香港IFPI銷量榜冠軍 ,主打歌曲《我寂寞》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不懂得趨附流行,不懂得恭維市場的陳慧嫻復出之路走得並不是很順暢。但無論如何,只要提起黃金時代樂壇巔峰的女歌手,總會想起她。

07

無法抹去的1989


對香港流行樂壇來說,1989年是一個很有故事很多波折的年份。

香港,一個700萬人的彈丸之地,居然有了第三個頒獎典禮。

當年,1月16日舉行,香港商業電臺舉辦了首屆的“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後來由於統計播放率,訂在每年的元旦舉行。

也是在這一年,張國榮決定退出樂壇。

當時勁歌金曲頒獎時,哥哥已經宣傳不再領獎,並沒有親臨現場的他,在紅磡體育館中的個人演唱會中,他收下了告別前的最後一個最受歡迎男歌星獎盃。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1977年正式出道的哥哥,1983年以《風繼續吹》成名。

這是他一路走來被人記住的第一首歌,也是很多歌迷最愛的一首歌。在他那一年的告別演唱會上,他演繹《風繼續吹》時痛哭失聲。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要說哥哥與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的淵源,就繞不開他首支獲獎作品《Monica》。

《Monica》收錄於他1984年發行的專輯《Leslie》中,那時候,香港剛剛興起迪斯科,《Monica》當年簡直火的一塌糊塗。只要是有音響的地方就要放這首歌,而哥哥也因此成為了香港迪斯科舞曲的鼻祖。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之後短短几年他就如火箭一般飛快上升,就出現了後來的“譚張爭霸”。

終於,1988年2月譚詠麟在第10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黯然宣佈不再參加任何比賽性質的獎項活動。

1989年底,哥哥也宣佈告別歌壇,並在香港紅館連開33場“告別樂壇演唱會”。

雖然二人都在巔峰時退出頒獎典禮,但那段時間的歌壇依然不單調。

在新人中,李克勤、Beyond樂隊、王傑均首次在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獲獎,他們也將成為九十年代香港樂壇的中堅力量。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也是在這一年,陳百強發行了《一生何求》大碟,這已經是他連續四屆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

《一生何求》也是為他帶來最多榮譽的一首歌。

他在自己的專輯內頁這樣寫:

這已是我音樂生命中的第十個年頭,其中我經過歡呼、沉默、苦澀、或快樂,冷或暖,一切一切……有些也許已忘掉,有些卻仍刻骨銘心。今天,重返華納唱片公司,傾力製作出這張我心愛的大碟,印證了自己更趨成熟的音樂風格,而在這一刻,深知有您熱情的支持,我,一生何求?!

當年的樂壇頒獎典禮,還有一場至今仍能引起無數議論的“千夕之爭”,這場爭論的其中一方正是上面提到的陳慧嫻。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根據報道是這樣描述的:

1989年,寶麗金決定為陳慧嫻推出暫別歌壇的專輯《永遠是你的朋友》。彼時,有位朋友向陳慧嫻推薦了日本巨星近藤真彥演唱的《夕陽之歌》,陳慧嫻和歐丁玉聽完都非常喜歡,決定改編成《千千闕歌》,並作為專輯的主打歌。巧的是,梅豔芳無意中聽到這首《夕陽之歌》,也非常喜歡,也很想翻唱,於是她在歐丁玉之後也找到了版權負責人陳淑芬,希望能得到該歌的翻唱版權。陳淑芬兩邊都認識,兩邊都不想得罪,於是兩邊都給了版權。

就這樣,兩首同曲不同詞的歌同期推出,狹路相逢,拉開了一場香港樂壇最為激烈的傳奇對戰,史稱:“千夕之爭”。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兩首歌曲誰更經典?這個命題至今仍有歌迷在爭論。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在這一年,張學友也開始嶄露頭角,一曲《夕陽醉了》讓歌迷看到了下一個十年的偶像崛起。

08

代表永恆的至高榮譽


香港電臺已對外公佈,本屆金針獎將從缺。

而實際上,金針獎也不是每一屆都會頒發。一直以來,只在有足夠資格獲獎的歌手出現時,才會在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頒發金針獎。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因此,金針獎是相當有分量的,也被認為是香港地區音樂獎項的最高榮譽,權威性備受尊重。

為什麼叫“金針獎”呢?因為過去放唱片用的就是唱片機,唱頭(又稱唱針)對於歌曲播放質量格外重要,金針最為高質即代表永恆,故將對樂壇有非常傑出貢獻之人稱作“金針”,授予其金針獎。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第一次頒發金針獎,是在1981年的第四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當年的獲獎者是有著香港樂壇教父之稱的著名音樂大師顧嘉輝。

1973年,顧嘉輝應電視編導王天林之邀為無線電視劇《啼笑因緣》譜寫主題曲,該曲掀起了粵語流行曲的熱潮,和許冠傑的《鬼馬雙星》並稱為粵語流行樂壇的開山之作。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此後,顧嘉輝創作了眾多膾炙人口的電視劇主題曲插曲,其中《射鵰英雄傳》、《上海灘》、《萬水千山總是情》劇集歌曲更是為內地人最為熟知。 與他合作的填詞人有很多,其中黃沾與他合作最多,兩人合稱為“輝黃”。

顧嘉輝的得獎可謂實至名歸!

可以說,90年代前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見證了香港本土流行音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時期。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這段時間,香港流行音樂及其所形成的商業運作體系,包裝制度在整個華語流行音樂中都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一座座獎盃,一次次頒獎盛會,也見證著粵語歌壇的黃金時代和美好記憶。

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可以聽到香港的流行音樂,每一年“十大中文金曲評選”都會引起廣泛的關注,這十首歌曲可以說是當年歌曲流行程度最直接的風向標。

而後的三十年裡,經歷了四大天王長期“霸獎”的場面,再到千禧年輝煌掉落前的靈光一閃,竟然發展到了去年沒有電視臺轉播,獎盃被拍賣的局面……我們才猛然發現,關於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的繁花已落盡,滿眼是凋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