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苗!产量万斤!看看他们怎么做的冬棚

近年来,受水质恶化、苗种退化、气候异常等原因影响,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率一直在低位徘徊,盈利养户十里挑一,连续几年赚钱养户更是凤毛麟角。越来越多人将目光投向了养殖相对稳定,盈利能力强的冬棚虾,甚至决定一年只养冬棚虾,可谓“一年之计在于冬”。

针对近日养殖朋友们准备冬棚养虾的热情,给各位提供一个案例,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经验共享。

50万苗!产量万斤!看看他们怎么做的冬棚

冬棚虾养殖背景

随着近几年,湛江区域冬棚有所增多,但受水体病原污染、天气波动大、部分冬棚养殖经验不足等原因,整个冬棚养殖成功率略有下降。而值得注意的是,总有那么一批技术达人,披荆斩棘,屡创佳绩,湛江徐闻杨老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我们先了解一下杨老板这造冬棚虾养殖情况:冬棚共放苗2批,第一批4口塘,2017年12月14日放苗,第二批10口塘2018年1月13日放苗。2018年出虾具体情况 ,请见下表:

50万苗!产量万斤!看看他们怎么做的冬棚

成功绝非偶然。在发病率高,养殖不顺的大环境下,杨老板依然取得理想成绩,他把这一切主要归功于对以下几个关键点的把控:

注重增氧,勤排污

1

注重增氧

冬棚养虾容易缺氧,特别是凌晨4时至7时最容易缺氧。而溶氧低是大部分虾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严重缺氧时还会造成虾群死亡。所以,冬棚养虾的增氧设备较好使用底管充气增氧,才能保持水底的高溶氧,只有在溶氧充足下,许多有害的厌氧微生物得不到充分繁殖,才能使对虾正常生长,而且开增氧机时间较好在每天晚上。

杨老板池塘规格为2亩,平均水深1.5米,配有6台水车增氧机,每台功率1.5kw。

养殖30天前,白天开1-2台水车增氧,晚上2-3台;

养殖30-70天时,白天开3台水车增氧,晚上开4台;

70天后,白天开5台水车增氧,晚上6台。

一般有经验的虾农,宁愿多开机用电,也不能因节电而造成池塘缺氧。因为保证池中有足够的溶解氧,是对虾养殖成功关键中的关键,由于缺氧造成的损失往往是不可估量的。要知道一个池塘通常有10亩左右,若以亩产400公斤,每公斤30元计,产值达12万元。这12万元,有可能由于缺氧,在一夜之间丧失。所以,一定要分清孰轻孰重。

50万苗!产量万斤!看看他们怎么做的冬棚

2

勤排污

我们都知道池底是对虾生长的生活区和摄食区,也是高污染、高排泄集中区域,所以如何改善底部环境相当重要。杨老板深谙排污和换水的重要性,对排污频率和换水量极为重视。

每餐投料后排污1次,查料台后再排污一次,一餐则有2次,白天3-5餐便有6-10次,加上晚上6点-12点排污3次,共有9-13次。

另在养殖达到50天后,晚上夜班人员,每间隔1.5小时排污一次。

这样高频率的排污,最大限度减少了残饵、粪便在池塘残留量,对防控弧菌、水质恶化都非常关键。


50万苗!产量万斤!看看他们怎么做的冬棚

(养殖60天后水体溶氧依然保持较高水平)

在换水量上,由于受限于硬件条件,未能达到理想状态,大多数时间只能换到10-20公分每天。为了更好的维持水体稳定,杨老板以“营养盐调控”的养水理念。

养虾就是养水:泡菌+泡肥

高位池营养盐的积蓄和释放能力不及土塘,加上高密度、高投喂需要频繁排污和大量换水,整个池塘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稳定性不够,容易出现水质突变的情况。为维持池塘水质在一个适宜、相对稳定的状态,杨老板作为“泡菌”技术的先行者,一直将泡菌发挥到淋漓尽致,取得了理想效果。

泡菌中的有益菌种不断地补充到池塘中,有效的占位和抑制弧菌的增殖。泡菌的菌株在池塘水体中成为优势菌株,从而调节了水体,使水色看起来很清爽。在进水消毒后,大量补充有益菌,一是可以用以稳步肥水,防止藻类疯长。二来可以抑制弧菌滋生,减少对藻类和虾苗影响。

50万苗!产量万斤!看看他们怎么做的冬棚

弧菌防控

弧菌超标能引起对虾空肠胃、白便、偷死等重大病害,其危害不言而喻。但弧菌是条件致病菌,并不是出现弧菌就会爆发疾病,还与弧菌种类和数量、环境条件、弧菌占总菌比例有关系。杨老板定期3天对水体弧菌进行检测,并通过水体抑菌和肝肠保健两方面操作。

1、水体抑菌

弧菌的防控不能靠简单的消毒杀灭方式就可以了,消毒剂杀菌是不分种类,不论有益菌还是有害菌全都杀,因此盲目的用消毒剂控制弧菌,不但达不到效果还会破坏水体的菌相平衡,导致菌群失衡,引起藻相的变化,进一步加快弧菌的繁殖。这也是有的养殖户说越消毒越死得快的原因。

杨老板平时定期补充复合芽孢、复合光合菌和复合乳酸菌,既能稳定水质,又能生态防控“以菌抑菌”,抑制绿菌爆发,维持黄菌正常波动。通过持续弧菌检测发现,池塘弧菌以多种黄菌为主,弧菌数在1800-5000cfu/ml变动,未发生白便、偷死等情况。


50万苗!产量万斤!看看他们怎么做的冬棚

(第一批放苗池塘弧菌变化情况,60天后)

2、肝肠保健

在养殖过程中,南美白对虾的肝胰脏如果受损发生病变,只能在发病初期通过恰当的措施控制病情发展;如果发展到肝萎缩、肝坏死等严重病变,基本没有方法可以控制,往往造成较大的损失。

除了改善生存环境外,虾子自身对弧菌的抵抗力也非常重要。通过肠道定植有益菌,抑菌弧菌感染;杨老板下午拌维C一餐,增强虾子免疫力。

50万苗!产量万斤!看看他们怎么做的冬棚


冬棚水温是关键,不高于28℃

对于冬棚养殖而言,大棚的作用不应是提升水温越高越好,而是不让水温降到太低。一些首次接触冬棚养殖的客户就忽视了这一点,对于冬棚水温不够关注,或者说认为水温越高越好,虾子长速更快,于是不开棚通风或通风不够,最后出现高温倒藻、偷死等各种问题。

控温标定为24度:勤测水温,视天气变化情况勤开通风口,控制锅炉升温,把控温作为日常最重要的养殖生产工作来抓;天气较冷时适当减少排水量,提高水位,以有效得高水体缓冲力。通过长期跟踪观察,发现水温不低于24℃时,虾子吃料速度影响不大;水温降至24℃以下时,虾子摄食速度才会有所下降。

50万苗!产量万斤!看看他们怎么做的冬棚

养虾绝非易事,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作为多年盈利的养虾达人,杨老板坦言,要想赚钱,必须要有一套相对固定、有效的管理方法。而这十几年来,杨老板也是一直坚持这样的养殖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