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逊仁爱称“贤王”,本性暴露功亏一篑,八王之乱最接近胜利的王

公元306年,河北重镇邺城的一处宅子里,在一群侍卫的监视下,一个28岁的年轻人被带出来拜见朝廷来的使者。年轻人目光浑浊,须发间还有些苍白。但是,本来精神涣散的他,在听完使者宣旨后,变得精神焕发起来,他呼喊左右下人服侍他回屋沐浴,等到沐浴更衣完毕后,背后的一个看守掏出白绫,套在了年轻人的脖子上,猛一使劲,不一会,年轻人就魂归天际了。

没有人能想到,这个被缢死的年轻人,居然是数年前名满天下、威震四海的晋朝皇太弟兼成都王-司马颖。

谦逊仁爱称“贤王”,本性暴露功亏一篑,八王之乱最接近胜利的王

《三国全面战争》中的司马颖

公元279年,司马颖出生在晋朝首都洛阳。当时,晋朝即将一统天下,三国之中,只剩下偏安一隅的吴国,偏偏吴国国主孙皓还不得人心,晋武帝司马炎于是下旨讨伐吴国,天下一统已是板上钉钉。

如果没有大乱,那么司马颖这个皇帝的第十九个儿子,应该会乐享太平盛世,做一个富贵王爷,但是,晋朝却没有像一个正常的大一统王朝那样发展。公元290年5月,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太子司马衷登基。司马衷生性痴愚,自然是无法牢牢控制权力,国家大权因此归于辅政大臣外戚杨骏以及宗室之首汝南王司马亮之手,可惜前皇帝司马炎所托非人,先是外戚杨骏为独揽大权驱逐司马亮,然后他为司马衷挑选的皇后贾南风又趁机夺权,不仅发动政变,联络楚王司马玮诛灭了杨骏,之后又诛杀司马亮,并且事成以后卸磨杀驴,在当晚又以假传圣旨擅自诛杀朝廷大员为理由,将楚王司马玮一并杀死,自此独揽大权。

谦逊仁爱称“贤王”,本性暴露功亏一篑,八王之乱最接近胜利的王

祸乱西晋的贾南风

皇后贾南风不仅祸乱后宫,还大力排挤司马氏宗室,并且对皇帝司马衷唯一的子嗣,太子司马遹也是虎视眈眈。当时,外戚贾谧与太子司马遹年纪相仿,常常一起游玩。有一次,两人一起下棋,突然有了争执,贾谧仗着贾南风的权势,完全没有顾忌司马遹的太子身份,言语中还夹杂着谩骂,而这时20岁的司马颖也在一旁,虽然辈分比太子大,但是他比太子还小1岁,他听到贾谧口吐秽言,于是怒斥贾谧,“皇太子是一国的储君,贾谧你怎么敢这样无礼!”贾谧平时嚣张跋扈,可现在被司马颖一阵怒喝,居然就泄气了,灰溜溜地走了出去。

但他前脚刚走,后脚就去找皇后贾南风告状,贾南风听完贾谧的话,对太子司马遹以及他身旁的成都王司马颖都起了戒心,于是,不久之后,怒斥贾谧的司马颖就被封为平北将军,外放到重镇邺城驻守。

离开首都的司马颖,按照朝廷的指示到了邺城,从此邺城就成了司马颖的根据地,虽然贾南风的意思是驱逐司马颖,不过这倒反而让司马颖从一个首都里的亲王,成了掌控地方的实力派藩王。

谦逊仁爱称“贤王”,本性暴露功亏一篑,八王之乱最接近胜利的王

篡位的赵王司马伦

可惜,太子司马遹就没有这个好运气了,在皇后贾南风的阴谋下,司马遹被安插了逼宫皇帝的罪名,先是被废掉太子位,随后居然被贾南风安排的使者用药杵活活打死。本意是想巩固权力,但贾南风杀死太子司马遹的行为却为其它藩王政变提供了口实,于是赵王司马伦成功发动政变,将贾南风一党人彻底铲除,后者也在不久后被毒杀。原本司马伦已经大权在握,但是这个人野心勃勃却又目光短视,居然在不久后就逼皇帝司马衷让位,自己登基称帝。

司马伦的行为,终于惊动了京城以外的藩王,这当中,就有已经在邺城积攒实力已久的司马颖。此时的司马颖,已经不是怒斥贾谧时的无实权的小小亲王了,司马伦把他当做强藩,加封他为征北大将军,想要收买他,这样的行为,当然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刚好,齐王司马冏向司马颖送来书信,希望能够通力合作,一起举兵,讨伐篡夺帝位的司马伦。司马颖担心司马伦实力过于强大,贸然起兵可能会失败,于是召见自己的首席谋士邺城令卢志,询问卢志起兵的事情,卢志听说这件事大喜过望,连忙鼓动司马颖赶紧出兵,“赵王篡逆,神人共愤,我们去讨伐这样的乱臣贼子,怎么可能打不赢呢?”于是司马颖下定决心,与齐王合作,正式派兵,西进洛阳!

司马伦登基为什么立刻引起叛乱呢?排除篡位本身的罪行,其实还有一点,那就是他身份。司马伦是司马师、司马昭的弟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试想一下,他登基的话,司马炎开创的晋朝帝统自然是乱了,在司马炎的扶持之下,司马昭一脉的强大藩王,怎么会让这样一个旁支藩王当皇帝?

谦逊仁爱称“贤王”,本性暴露功亏一篑,八王之乱最接近胜利的王

成都王司马颖与齐王司马冏联手

话归正题,司马颖以及齐王司马冏的联军刚刚起兵,形势就一片大好,光说司马颖这边,情况就非常有利。他以麾下悍将石超等人为先锋,自己带领主力大军在后面行军,才抵达河南朝歌,各地的宗室郡守就都来响应,纷纷带着部队来投奔,最后居然汇聚成了一只高达20万人的大军。而齐王司马冏这边,也有新野王司马歆的加入,并且在首都洛阳,因为兄弟楚王司马玮的问题而受到牵连的常山王司马乂也暗中做内应,对于联军而言,前途一片光明。

可是,等到战场上实际作战时,问题就大了。司马伦两线作战,派出以部下张泓为首的2万4千人迎击司马冏,以士猗为首的3万人迎击司马颖。司马冏这边被张泓压制,居然动弹不得。而司马颖这边,20万大军的前锋也被士猗军击退,连战死加俘虏,一战就损失了近万人,司马颖不由感慨赵王麾下军果然厉害,有了暂时退兵重整的想法。这时,首席谋士卢志赶紧劝司马颖,“我大军刚刚失败,敌人取胜,肯定会轻视我们,如果现在后退,那大军的士气就完了,估计也无法作战了。胜败乃兵家常事,现在我们不如挑选出一支精兵,出奇制胜,肯定能达成目的。”

谦逊仁爱称“贤王”,本性暴露功亏一篑,八王之乱最接近胜利的王

司马颖抽调精兵再战

司马颖于是连夜在大军里认真挑选士兵,组建出了一支精兵部队,还流着眼泪誓师,声明起兵的大义,他出众的表现使得自家军队士气大涨,个个都想和敌军搏命。果然,等到司马颖的这支精兵都前进到士猗军的军营前面时,得胜骄傲的他们才反应了过来,仓促之间率领部队出击,却发现这次司马颖的军队和上回完全不同,士兵个个奋勇向前,势不可挡,很快他们就败下阵来。士猗军人数本来就少,这一败就彻底崩溃了,于是司马颖大军通往首都洛阳的道路变得畅通无阻。

于是,联军发起人齐王司马冏还在和张泓死磕的时候,司马颖这边倒先顺利地进入了洛阳。司马伦被废黜,司马衷则被重新拥立为皇帝,不久之后,在满朝文武的要求下,赵王司马伦被赐毒酒而死。这时,司马颖这边又派出军队从背后进攻张泓,后者看着大势已去,选择了投降,齐王司马冏这才得以进入洛阳。

篡位者赵王已死,就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功绩最大的自然是齐王司马冏以及成都王司马颖,因此他们一个加封大司马,一个成了大将军。但是,两人的矛盾从这里也就开始了。新野王司马歆和司马冏去拜谒皇陵时,就偷偷和司马冏说,“成都王是皇帝的至亲,这次和我们一起有了大功,要么就让他和我们一起辅政,要么就趁机夺了他的兵权,别又发生什么乱子。”司马冏听完,只是点了点头,却没有按司马歆的建议去做。而司马颖这边,他和重新被封为长沙王的司马乂也去拜谒皇陵,司马乂和司马歆一样,也是偷偷和司马颖说,“天下是先帝的天下,成都王你应该好好维持住,别让齐王得逞。”

谦逊仁爱称“贤王”,本性暴露功亏一篑,八王之乱最接近胜利的王

《三国全面战争》中的齐王司马冏

原来,齐王司马冏并不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而是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的儿子,司马攸还是司马师名义上的儿子,因此,司马炎还在世的时候,根正苗红、智力健全的同母弟弟司马攸在满朝文武看来,是比司马衷更适合继承司马炎皇位的人。可是司马炎私心很重,为了保证傻儿子司马衷的皇位,勒令弟弟去封地就藩,刚好司马攸当时生病,就上书,希望能在洛阳等病好了再走,结果司马炎觉得弟弟是在装病,就强令司马攸出发,结果在路上,司马攸就病死了。而现在司马攸的儿子司马冏执掌大权,在司马炎的儿子们看来,这无异于司马攸一系还是夺权了。

面对可能袭来的两王火并的情况,司马颖手下的卢志,再次向他建议,“齐王起兵号称百万,却被张泓挡住,迟迟不能打到洛阳,而大王攻取顺利,直抵洛阳,功劳无与伦比,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现在齐王和大王共同辅政,我听说两雄不并立,不如现在假称您的母亲程太妃生病,上书请求回去,将大权先让给齐王,我们得以收人心,这才是现在的上策。”司马颖听完,觉得卢志的这招“以退为进”很有道理,于是就上书请求回邺城。

司马冏这边,本来还头疼怎么从司马颖那里躲得所有的权力,一听说他要回去,那是大喜过望,他还听说,司马颖走得很急,不等朝廷下诏,就到太庙里拜别,同时让人送书信到司马冏这边告别,然后就坐着马车走了。于是司马冏赶紧追上去,好好地和司马颖告别,两人见面,司马颖还流着泪说母亲确实病重。这一整套招数下来,司马冏竟然不觉得有问题,于是等司马颖一走,他就在洛阳城里安心独掌大权了。

谦逊仁爱称“贤王”,本性暴露功亏一篑,八王之乱最接近胜利的王

司马冏在首都独掌大权

等到司马颖回到邺城,他和司马冏的所作所为,立刻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司马颖本来受封九锡,但他特意推辞,还说之前起义军的诸位功臣,都应该封公候,而且大司马(指齐王司马冏)驻军时,还特意将军粮用以赈济百姓等等,总之,包括齐王在内的很多人,都被司马颖上书夸了个遍。同时,司马颖还自掏腰包,制作大批棺材,用来收敛自己军队中战死将士的遗体,又拿自己封地的赋税来抚恤将士们以及其家属,还命令手下把曾经的敌人赵王司马伦的部下遗体一并安葬,这一系列的手段下来,再加上他过去叱责贾谧的事迹,邺城百姓个个对司马颖交口称赞,他的事迹传到朝廷里,许多人都称赞他是诸王中难得的贤王。

并且,司马颖还为许多赵王的旧部下求情,将许多人收归麾下,这其中,就包括原本吴国名将陆逊的后人陆机。陆机在被赦免后,朋友曾经建议他回江南,远离中原这个是非之地,但是陆机为报答司马颖的恩情,拒绝南下,而是和兄弟陆云一起到司马颖麾下效力。

而齐王司马冏这边,就太过分了。司马冏独掌大权以后,那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身边的人个个受封,培植党羽的行为过于明显。而且,他还扩建洛阳城里的齐王府,因为附近都有其他人家的房子,他居然不管不顾,把这些房子全部拆毁,建起了豪华无比的齐王府,从此沉迷酒色,很少上朝,还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全都封王。朝廷里的人看到这个样子,都感到大失所望,当时司马衷的子嗣已经全部没了,因此就有人上书,请求立现在名声在外的成都王司马颖为皇太弟。结果司马冏当然是一口回绝,并且自作主张地立了皇帝八岁的侄子为太子。

谦逊仁爱称“贤王”,本性暴露功亏一篑,八王之乱最接近胜利的王

河间王司马颙点起大军

当时,一个叫做王豹的大臣三次上书,希望司马冏能不要再沉迷酒色,而是和成都王一道好好辅政,结果居然惹恼了司马冏,司马冏于是下令,让人活活用鞭子抽死了王豹。司马冏暴虐到这个地步,都城里人人自危,刚好当时河间王司马颙的部下李含在京城任职,而他的仇人在司马冏手下得势。李含看见司马冏十分暴虐,担心自己哪一天被仇人陷害,于是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逃出了洛阳,还骗自己的领导司马颙,说朝廷有密诏,让他联络众心归附的成都王司马颖,一起讨伐齐王,司马颙于是派人联络成都王,自己则命令李含和得力干将张方率领大军进攻洛阳。

司马颖这边得到了司马颙的来信,明白时机已到,此时正是他摘取韬光养晦的成果的时候,于是也决定举兵,第二次进攻首都洛阳。可是,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两王的大军还没和齐王的军队交战,司马冏就被处死了!

原来,司马冏听说司马颖和司马颙举兵,立即惊慌失措起来,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这段时间都干了些什么。大敌当前,先要排除洛阳城内可能的敌人,在司马冏看来,与皇帝司马衷、成都王司马颖为兄弟的长沙王司马乂,就是首要的敌人,于是他命令心腹爱将董艾带兵诛杀司马乂,可惜司马乂早料到齐王会对自己动手,他抢先一步,领着一百多名忠心的侍卫,冲到皇宫里,把皇帝司马衷抢到手中,封闭皇宫大门,与董艾对峙起来。

谦逊仁爱称“贤王”,本性暴露功亏一篑,八王之乱最接近胜利的王

《三国全面战争》中的司马乂

董艾眼见司马乂控制住了皇宫,于是就带人包围皇宫,企图攻进皇宫结果司马乂。好巧不巧,皇帝司马衷一行人居然登上宫门,去看外面的情况,董艾这边的士兵不知情况,以为是司马乂带人查看他们的情况,居然一阵乱箭射向宫门,皇帝一行人于是死伤惨重,皇帝司马衷被侍卫保护,没有受伤,但是受惊的他认定齐王谋反。皇帝这一认定,原本保持中立的洛阳其它部队,全都加入到司马乂的阵营,于是城内大战三日,势力强大的司马冏居然被一开始只有百余人部下的司马乂给击败了,并且最后被以谋反罪处死。

司马乂的成功,大大出乎了司马颙和司马颖的预料,特别是司马颙,原来,司马冏之所以下定决心要杀司马乂,正是因为他暗中用书信联络司马乂,希望后者能够除掉司马冏。司马颙原本认为,势力弱小的司马乂肯定会死在司马冏手上,这样,司马冏的罪行里再来一条擅杀司马亲王,他和司马颖就更有理由讨伐司马冏了。

眼下齐王既然已死,没了出兵理由的二王,自然只能回各自的地盘。但是司马颙不愿意放弃,他再次联络留在首都的亲信,希望他们能找机会除掉司马乂,结果反而被司马乂给发现了,他的亲信自然也全被处死。司马颙一看阴谋暴露,索性再次举兵,要讨伐司马乂,并且,他也再次联系司马颖一同出兵。

谦逊仁爱称“贤王”,本性暴露功亏一篑,八王之乱最接近胜利的王

司马颖第三次出兵洛阳

司马颖此时面临抉择,是要按照卢志之前的建议,再次韬光养晦,还是响应司马颙,带兵前往洛阳呢?卢志这时劝司马颖,“大王您之前有大功,还谢绝了权力和朝廷的恩宠,心甘情愿的回到地方,因此众望所归,人人交口称赞。今天,只因为辅政的人不合适,您想要整顿,何必带着大军去首都呢?您只需要到朝廷从容讨论朝政,自然可以令人信服,长沙王又怎么能反抗您呢?”可惜司马颖这时和此前居然判若两人,拒绝了卢志的建议,点起20万大军,与司马颙一道,夹攻洛阳。

司马颖举兵的消息传遍天下,立即引发震动。原来,司马乂与此前的贾南风、司马伦、司马冏都不一样,他不仅从不胡作非为,而善待士兵和百姓,并且凡是有大事,他都派人到邺城去寻求司马颖的建议。换而言之,司马乂堪称辅政的典范,进攻这样的人,是没有合理的借口的,特别是司马乂还是司马颖的兄弟,司马颖这一行为,使得许多人都察觉他此前的行为不过是在收买人心,他成都王和赵王、齐王等人也不过是一丘之貉。

谦逊仁爱称“贤王”,本性暴露功亏一篑,八王之乱最接近胜利的王

长沙王司马乂的军队表现出了出众的战斗力

志得意满的司马颖此时带领20万大军兵临洛阳,他任命之前营救的陆机为主将,认为只要片刻,缺兵少将的洛阳城就会陷落,但是,司马乂再次给世人一个惊喜。司马乂的军队在战马上绑上长戟,杀出洛阳城,没见过这个招数的陆机大军立即兵败如山倒,无数战将殒命当场,其中,就有司马颖的宠臣孟玖的弟弟。司马颖遭遇突如其来的大败,堪称当头一棒,于是没了平日里的谦逊耐心,正好孟玖与陆机平日就不和,于是造谣说陆机早就和司马乂暗中勾结,所以才会有今天的大败。司马颖一怒之下,居然不顾麾下诸多幕僚的劝谏,将陆机和他的兄弟陆云以及一干劝谏的人一并下狱,更在不久之后全部诛杀,夷灭三族。

至此,成都王司马颖礼贤下士的名声也完蛋了,世人也知道他是个暴虐不堪的藩王。

司马颖拿司马乂没办法,但是司马颙的手下张方却有了主意,他在抵达战场与成都王会师后,下令军队连夜修建营垒抵御骑兵,司马乂的军队一出城,他们就躲在营垒里,等到司马乂的军队回城,他们就又开工。到最后,洛阳城外基本没了骑兵发挥的空间,两军进入了围城阶段。司马乂这边的人,因为知道城外有数十万大军包围,很快就丧失了信心,在东海王司马越的领导下,把司马乂绑了,向敌人投降。

谦逊仁爱称“贤王”,本性暴露功亏一篑,八王之乱最接近胜利的王

洛阳城以出乎意料的方式陷落

张方本来就要因为粮草不足而撤退了,一看司马乂居然被送到营里,立刻大喜,想到自己的弟兄们都因为这个司马乂在这里受苦,张方居然将司马乂架在火上烤,可怜司马乂平生无所亏欠,与士卒同甘共苦,被围城时也优先保证皇室的生活,堪称晋朝的忠臣,就这样被活活烤成了焦炭。

司马颖胜了,但他也背上了无故弑亲的骂名,25岁的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了皇太弟,掌握了晋朝的最高权力,其本性也完全暴露了。他底下如孟玖一类的宠臣胡作非为,肆意横行,他自己也骄纵异常,名义上是皇太弟,实际上所作所为,跟皇帝也快差不多了,与他现在的行为相比,先前的齐王司马冏,恐怕都堪称是贤王了。

司马颖的暴行使得原来投降他们的司马乂的部下们后悔起来,于是他们暗中联络,趁着司马颖回邺城的机会,带着司马衷一道举兵进攻司马颖。可是他们之前的战斗力,全是靠司马乂团结起来才有的,现在司马乂已死,他们全然不敌实力强大的成都王,不仅大军溃散,就连皇帝司马衷,也被司马颖的大将石超给带了回去。

谦逊仁爱称“贤王”,本性暴露功亏一篑,八王之乱最接近胜利的王

东海王司马越与其军队

在这样的败局中,东海王司马越于是向天下各地派送书信,希望有人响应,来讨伐大逆不道、不得人心的司马颖,其中,最有实力的响应者,就是幽州刺史王浚。王浚久居幽州,女婿是北边鲜卑部落的领袖段务勿尘,他领兵南下,本部兵马加上鲜卑军队,居然召集了10万大军。司马颖此时人心已死,再加上先前讨伐司马乂时军队损失严重,面对来势汹汹的王浚大军,他全然不是对手,眼看着敌人即将抵达邺城,他病急乱投医,居然让手下匈奴人刘渊去召集匈奴人来对抗王浚的鲜卑大军。

然而,刘渊的援军还没有回来,司马颖的军队就被王浚再一次大败。司马颖惊恐万分,忘了刘渊走前劝他坚守邺城的话,下令准备放弃邺城,偏偏在这时候,王浚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邺城不远处,城内百姓和士兵都陷入惊慌之中,完全不能从容撤退,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太弟司马颖只带着数十个骑兵,与谋士卢志,带着乘坐牛车的皇帝司马衷仓皇出城。由于过于狼狈,司马颖居然发现自己没带什么钱财,为了保证饮食,他甚至向皇帝左右的太监借钱,这才勉强支撑着来到洛阳,这时的洛阳长官,正是河间王司马颙的部下张方。

谦逊仁爱称“贤王”,本性暴露功亏一篑,八王之乱最接近胜利的王

司马颖仓皇中失去了绝大多数军队

过去的成都王何等威风,现在的司马颖就何等凄惨,由于失去了根据地邺城和绝大多数军队,他和司马衷一样,沦为司马颙手里的棋子。司马颖与皇帝司马衷先是被张方派人送到司马颙的地盘长安,接着,就被废除皇太弟的身份。正好这时司马颖在邺城遗留的旧部公师藩听说司马颖被废,大为愤恨,于是也不论身份,大肆接受各色人等,聚集了数万人的部队,在邺城附近作战。

司马颙看见司马颖居然还有人望,于是索性将他派出去与东海王司马越以及王浚等人的联军作战。可是,实力强大的司马颖尚且失败,挑拨离间的司马颙又能撑多久呢?果不其然,面对联军对洛阳城的猛攻,司马颙起了议和的打算,但是部下张方则全力阻止,结果司马颙一时气急,居然安排人杀了手下干将张方。张方已死,联军眼见司马颙军没有主心骨,于是拒绝和谈,一路推进,接连攻陷洛阳、长安,逼得司马颙躲进深山老林中。

连司马颙都已经兵败,走投无路的司马颖试图偷偷溜到邺城附近,去投奔自己的老部下公师藩,可是路途遥远,他现在又是新朝廷通缉的要人,慌乱之中,他连母亲和妻子都顾不上了,只带着两个儿子和数百名旧部赶路,可惜,在路上就被顿丘太守抓到。

谦逊仁爱称“贤王”,本性暴露功亏一篑,八王之乱最接近胜利的王

重回邺城的司马颖沦为待宰的羔羊

司马颖还是到了邺城,可是与他的想象不同,他不是骑着高头大马到的邺城,而是被装在囚车里送到了邺城。昔日的邺城之主被现在的邺城之主范阳王司马虓囚禁。司马虓没有立刻除掉司马颖,可是,仅仅过了一个月,他就暴病而亡,他的部下们担心邺城人趁机拥立司马颖,于是让人假装成朝廷的使者,谎成皇帝赐死司马颖。于是,司马颖最终就这样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年仅二十八岁。

曾经天下归心、威震八方的前皇太弟、成都王司马颖死了,他曾经是这场晋朝大乱中最接近胜利的王,可惜,苦心积攒的名望被自己轻而易举地毁掉,自己也身死人手,不仅如此,他放走的刘渊,在召集部众后,还建立了匈奴汉国,正是这个匈奴汉国在日后彻底灭亡了西晋,正式掀起了两晋南北朝长达两百多年的乱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