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 怎能少了想象力

如今,“景區+文創”成了一門生意經。對博物館、景區來說,有了高品質的文創產品,可以更好地講述自己的故事、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但提升文創品質,真正做到在文化內涵之上疊加“創造力”卻並非易事。

常聽人抱怨,扇子、書籤、鑰匙鏈,這些景區“標配”式的所謂文創產品,南北通吃,像從“流水線”上來,品不出文化味。更有產品賣著高價,實用性卻不強,做的是一錘子買賣,走不進生活的大門。

文創產品,贏得受眾,還是要在“文”和“創”上下功夫。“文”字在前。深挖文化內涵,從特有的文化元素出發,根據市場需要,找到原創的應用方式,做出招牌產品,讓人記住它專屬的文化味道。“創”字保鮮。有創意,既要獨特、實用,又要與生活相融。文創產品的目標是服務於人。當文創產品變成人們生活中觸手可及的日用品,因為熟悉,引起共鳴,變得易於親近,文化的傳承和理解也會在自然而然中融匯其中,被消費者接受。

對文化懷有敬意,對創意給予尊重,找尋到與生活的結合點,這樣的文創產品才更有魅力。這裡的“魅力”,不妨理解為來自有文化內涵、接地氣的“想象力”。故宮的口紅、陝西曆史博物館的“唐妞”系列……無不立足傳統、謀求創新,賺足了眼球。就在天津,也有“會講故事的小洋樓”音頻文創項目即將上線。

縱觀市面上那些受人追捧的文創產品,無不立足於自身文化資源,注重標誌性符號的設立,契合人們的日常生活所需。我們期待,文創產品帶著想象力,講出更多精彩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