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齐聚研讨“绿色经济”,建言长三角为绿色发展探路

专家齐聚研讨“绿色经济”,建言长三角为绿色发展探路

名城苏州网 图

“绿色经济,不仅指碳排放减少的经济,只要有助于清洁和减少污染,包括低碳、能耗降低、智慧交通等等都属于绿色经济的范围。”在11月6日由上海虹口区、苏州高新区举办的国际绿色科学和技术融合论坛上,国合洲际能源咨询院王进院长如此“开篇”。

王进说,“对于我们而言,当前更加首要的问题是,污染的控制、能源的清洁化利用。”

1968年,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有识之士们组成了关切人类困境的“罗马俱乐部”,4年后公开发表了《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唤起全球范围内对环境问题的思考,西方发达国家由此开始关注环境、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与传统依靠大量资金、人力和资源投入的发展模式不同,“绿色发展”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提高发展潜能。

国际社会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主席杨朝飞表示,国际社会在政策导向、严格环境执法,增强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定过程的透明度等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如政策导向上,提高国家政策导向与企业行为的正相关性,即保证资源价格、环境成本与有关环境友好和资源集约的经济活动具有强烈的正相关性。也就是说最终要让污染者付出成本,让保护环境的人获得利益。

这一过程中,要增强信息公开,“充分吸收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让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都得到反映,争取让各项规则获得全社会的高度认可。”

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后,通过严格执法来制止污染企业,将制污成本外部化,一方面解决企业违法排污、偷排问题,同时也为绿色技术创造条件。

绿色经济倚赖技术和金融的支持,也需要国内体制的创新。王进表示,长三角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或许可为全国树立一个绿色发展的标杆和榜样。

“比如,所有园区除了电量之外,是不是可以多种能源互补打通,把能源的成本降到最低?招商引资,引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时,还应考虑的点是,我们引进的产业是不是耗费的能源比其他的地方更节约了,成本是不是更低了,是不是比其他地方能源清洁化利用得更好?”王进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