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上海将争取先行先试进一步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CFIC导读

上海市副市长吴清6日表示,上海作为我国金融开放的“桥头堡”,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始终走在前列,上海将积极争取先行先试,加强国际金融中心和自贸区建设联动,加快金融开放创新,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支持和服务好企业、金融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进一步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吴清:上海将争取先行先试进一步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清致辞

新华社上海11月6日电(记者陈云富、陈奥、高少华)上海市副市长吴清6日表示,上海作为我国金融开放的“桥头堡”,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始终走在前列,上海将积极争取先行先试,加强国际金融中心和自贸区建设联动,加快金融开放创新,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支持和服务好企业、金融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进一步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吴清是在出席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联合主办的人民币国际化服务自贸试验区建设论坛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吴清表示,从2009年以来,上海先后开展了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境外放款、跨境双向资金池等多项业务先行先试,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积极示范。

数据显示,从2010到2018年,上海的人民币跨境业务结算量从400多亿元迅猛增长到7万多亿元,年均增长率达80%以上。

吴清表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交给上海的一项重大任务,经过多年的建设,上海已经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为齐备,金融创新最为活跃,金融开放程度最高,发展环境最佳的地区之一。

据统计,目前上海金融市场的年成交量超过1600万亿元,融资额接近10万亿元,持牌金融机构超过1600家。同时,黄金国际板、债券通、原油期货等近年来也相继启动,多项举措走在前列。

记者:陈云富、陈奥、高少华

吴清:上海将争取先行先试进一步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提升 成为各类市场主体新选择

新华社上海11月7日电(记者陈奥、陈云富、高少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至今,人民币国际化已历时十年。6日,在第二届进博会期间召开的“人民币国际化服务自贸试验区建设主题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正在稳步提升,成为各类市场主体的新选择。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针对美元等货币汇率剧烈波动,市场对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呼声越来越高。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人民币国际化正式起航。

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霍颖励表示,十年前,上海实行了第一笔跨境贸易结算,人民银行和有关部委持续响应市场呼声,满足企业、金融机构以及个人的各方面需要。“在跨境使用中,以前对人民币各个领域的使用限制都逐渐取消。”她说。

“回顾十年,人民币国际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红认为,第一个阶段是起步阶段,特征是政策驱动实现人民币在贸易中使用;第二个阶段是资本项目自由化出现了时间表,给投资者以稳定预期,同时人民币升值也成为吸引投资者将人民币作为资产的动因;第三个阶段是人民币国际化进入了常态期,加大汇改使人民币更有弹性,有利于摆脱人民币国际化对升值的过度依赖,现在人民币具有资产和负债双重特征,这对今后发展非常重要。

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市场主体无疑是最大受益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李东辉表示,一方面,吉利通过中国银行的跨境资金池业务,与全球下属子公司进行的资金内部往来更加高效便捷,提升了资金利用率,同时解决了海外企业阶段性资金头寸困难;另一方面,随着走出去步伐加快,吉利有效地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手段,如马来西亚宝腾汽车投资项目,收取的技术转让费是用人民币结算,出口的成套零部件也是用人民币结算。“对吉利来讲,最实在的还是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今年仅马来西亚宝腾汽车项目结算金额就达25亿人民币。”他说。

霍颖励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放松管制的进程,作为监管部门只能是把限制取消,而不是取代别的币种,希望在公平条件下让企业能够得到切实好处。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8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6000亿美元。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副董事长张晓蕾建议,应争取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让人民币享受与其他国际主要货币同等待遇,如开户、国际结算以及本币的汇率。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日益推进,人民币一定会在此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银行副行长林景臻认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逐步完善,使用主体不断拓展,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功能逐渐增强。同时,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服务实体经济,通过政策制定部门不断简政放权,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便利化,银行和企业等市场主体通过使用人民币国际化服务,实现规避汇率风险、降低兑换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此外,自贸区建设、金融市场开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近年来,自贸区建设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自贸区改革创新的主要领域之一。通过简化业务处理流程、开展金融产品创新,人民币国际化不断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境外各类市场主体对使用人民币进行投资和配置资产的需求日趋增长,相信未来人民币在资本项下跨境使用将迎来广阔发展前景。

记者:陈奥、陈云富、高少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