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小時候就受到父親引導,很小就愛上數學,為以後走上科學道路打下堅實基礎。他的父親楊武之是數學家,畢業於斯坦福大學,師從著名數學家L.E.Dickson,是中國第一名因數論研究獲得博士的學者。歸國後楊武之在清華大學擔任數學系教授,陳省身、華羅庚等均出自他門下。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1938年,16歲的楊振寧考取了西南聯大,潛心於自己的學科訓練,當時物理系學生有兩大才子:楊振寧和黃昆,經常在茶館高談闊論。
有一天,黃昆問楊振寧:“愛因斯坦最近又發表了一篇論文,你看了沒有?”楊振寧說看了,黃昆問如何,楊振寧把手一擺,很不屑地說:“毫無創意,是老糊塗了吧”。這是18歲楊振寧對愛因斯坦的學術成果的評價,不知道當前中國大學裡是否有這樣的學生敢如此霸氣?
(楊振寧和李政道)
1957年,35歲的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與李政道一起成為華人中的首次獲獎者,其得獎的意義不僅在於學術成就,更在於一種信心的鼓舞,在此之前,華人的科學天賦飽受質疑。
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無論從哪個維度來講,楊振寧都是華人世界中出類拔萃的頂尖天才,屬於開創了一個時代的人物,他在科學界的世界影響力無與倫比,理應受到全民族的尊重和保護,更應該成為年青一代追求的高標。炎黃子孫中只有楊振寧一人長期佔據科技巔峰,為什麼這樣一個人物,被人記住的只是他的八卦瑣事,而沒有人去了解他的科學成就?
很多人以為獲得諾貝爾獎是楊振寧的最大成就,實際上楊振寧擁有好幾項 “諾獎級別” 的成果,1957年的獲獎只是他早期的一個“次等成就”。楊振寧在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場論等物理學4個領域做出了世界級的貢獻,完全可以媲美“朗道十誡”。
希望關心他老人家婚姻近況的同學也多瞭解一下科學論文,有利於你跟高智商朋友談笑風生。
(“懷疑探索者”做了修改)
閱讀更多 懷疑探索者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