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垒》:不怪鹿晗,不怪舒淇,只怪制作方的低能

《上海堡垒》:不怪鹿晗,不怪舒淇,只怪制作方的低能

电影票是提前买的,看着豆瓣上3.9的评分,口中直呼凉了凉了。

但内心还是抱着一丝微弱的希望,毕竟宣传上写着爱情科幻战争片,看起来很高端的样子。

然而,电影一开始就让人各种不舒服。但作为成年人,我怎么能就这么轻易地崩溃呢。

我在心中反复默念张枣的《镜中》,它可以让我的后悔变成梅花片片剥落。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上海堡垒》:不怪鹿晗,不怪舒淇,只怪制作方的低能

截止发稿前,豆瓣上6万多人次的评分结果是3.4分,好于2%的科幻片,好于0%的爱情片。

《上海堡垒》:不怪鹿晗,不怪舒淇,只怪制作方的低能

我特意去搜了一下那2%以下的科幻片,阿弥陀佛,还好一部都没有看,内心竟然还有一点小窃喜。

《上海堡垒》:不怪鹿晗,不怪舒淇,只怪制作方的低能

要问我这年度神片《上海堡垒》到底讲了什么,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哦,问谁啊,当然是问导演啊,这样的电影都可以拿来宣传,脸呢?

《上海堡垒》:不怪鹿晗,不怪舒淇,只怪制作方的低能

君不见那宣传语,仿佛是“此片知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6年筹备,15500平方米实景搭建,两千余名工作人员参与,四场不同类型大战,1600个特效镜头......

38°的高温笼罩下,我硬是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瑟瑟发抖。

所以这6年到底筹备什么了?

《上海堡垒》:不怪鹿晗,不怪舒淇,只怪制作方的低能

舒淇从头到尾的苦瓜脸,像观众欠了她出道初期的电影票一样。

《上海堡垒》:不怪鹿晗,不怪舒淇,只怪制作方的低能

没有睡醒的鹿晗永远是一脸无辜的波澜不惊,我是谁,我在哪,我该干什么。难道真是由于拍摄期间王者荣耀玩多了吗?

《上海堡垒》:不怪鹿晗,不怪舒淇,只怪制作方的低能

都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但是导演就不告诉你男主为什么喜欢上女主,喜欢女主什么。

而且最妙的是,喜欢女主也偏不告诉女主。

一个每天晚安,一个视而不见。

《上海堡垒》:不怪鹿晗,不怪舒淇,只怪制作方的低能

误导观众进入妥妥的三角恋场景,才发现是革命情谊;

都世界末日了,还用把破枪打“坦克”;

至关重要的指挥中心,没有丝毫的重武器防护;

守护世界的重任交给四个天天线上练操作的临时军人;

那么珍贵的战斗机说对撞就对撞,说毁掉就毁掉;

说好的向我开炮,炮打没了人还在?

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这真的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对不起,我还有一次机会。

《上海堡垒》:不怪鹿晗,不怪舒淇,只怪制作方的低能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16.9元,不贵但不值得。

以上纯属观影之后的第一感受,下面好好说道。

电影类型混乱不堪

爱情科幻战争片,加这么多不是不可以。

但作为一部完整的电影,重点需要突出。到底是科幻片,还是爱情片,或者是战争片,应该有一个大致的定位。

就江南的原著而言,主要是表现末日前的爱情,所以电影中会经常出现一大段一大段的感情表达场景。但这种场景出现得很突兀很刻意,从而将剧情切割得破碎淋漓。

而剧组又抱着科幻、爱情、战争的噱头一个都不肯放,以至于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部如此混乱、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电影。

反观《流浪地球》,它有一个完整有序的剧情。在专心讲科幻故事的基础上,再通过大场面、大灾难以及让观众眼前一亮的特效,将整个电影包装饱满起来。它的核心是通过一场科幻想象中的灾难,来表现出整个人类为了生存而同心协力爆发出来的勇气和力量,是掷地有声循序渐进的。里面也夹杂了诸多感情,譬如父子之情,譬如战友之情,等等。但这种情感的外露是在处理这场灾难中表现出来的,是人对于挫折和牺牲的自然表达。这种表达对于剧情有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效果,是对于硬核科幻电影的一种补充。

《上海堡垒》:不怪鹿晗,不怪舒淇,只怪制作方的低能

不是有枪战有炮火就是战争片,不是有灾难有末日就是科幻片,同样的,不是有暗恋有喜欢有就是爱情片。

对于一些拙劣的表达,如果它不努力试图将一件事情讲清楚,那它甚至都不能称为一部合格的电影,更枉谈类型了。

演员气质与影片内容不匹配

电影最开始的配音就让人不舒服。在灾难之下,这应当是一种略带末日悲情的色彩,可旁白里绵软平淡的絮叨听上去毫无情绪。

舒淇作为总指挥官,人类与外星人战斗的总指挥官,总是一副欠她钱的苦脸。本应该是镇定冷峻的大场面形象,活生生地变成了底意难平的小家子负气,让人分分钟出戏。

鹿晗,怎么说呢,演员有着不同的尝试是正确的,但这种尝试是需要努力的。

作为拯救人类的飞鹰战队队员,不应该这么迷迷糊糊。就算是为情所困,也应该在内心的挣扎之后坚定信念,那样也算是从懵懂到成熟的表达。

可是很遗憾的是,整个表演过程都是一成不变的迷茫和冷淡,自己作为主角都未能入戏,又何谈观众能有好的感受。

至于最后向我开炮的场景,贴几张图各自领会。

1964年上映的电影《英雄儿女》。

《上海堡垒》:不怪鹿晗,不怪舒淇,只怪制作方的低能

《英雄儿女》

2009年的电视剧《亮剑》。

《上海堡垒》:不怪鹿晗,不怪舒淇,只怪制作方的低能

《亮剑》

总结

在大众欣欣然地以为中国科幻电影就要走上康庄大道的时候,一部《上海堡垒》给人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当然,这个耳光观众肯定不接受。不接受的原因是,观众已经更加理智,更加成熟,有自己内心对于喜好的判断。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努力付出的作品,大家都看得见,而不努力的结果就是票房扑街。

同时,科幻电影也不会因为这一部评分只有3.4的作品就一蹶不振。总有人在努力地试探,在踏实地演绎,用内心的诚心实意做出优秀的作品。

就像最近的现象级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临》,这才是真正的十年磨一剑,才是电影人应该有的态度。

《上海堡垒》:不怪鹿晗,不怪舒淇,只怪制作方的低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