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得上是中国科幻电影标杆

2019年8月9日,在万众瞩目之下,《上海堡垒》如期而至,带领着中国科幻电影走向一个新的纪元……

《上海堡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得上是中国科幻电影标杆

这个是电影上映前,很多媒体对电影的评价,的确,在《流浪地球》建立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之后,所有人对中国科幻电影已经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是对中国科幻电影崛起的兴奋,自然对这个号称可以接棒《流浪地球》的电影,充满了期待。

其实这些媒体都是有点too young too simple,看了演员阵容,猛然间发现一个名字,得了,该散的就散吧,几十块钱的电影票还能吃顿肯德基的,去看电影就是跟自己膈应。

《上海堡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得上是中国科幻电影标杆

电影上映之后,便在网上掀起了狂风暴雨办般的反响,基本上都是诸如一些:中国科幻电影或始于《流浪地球》,止于《上海堡垒》等等,这些人真的是可笑,这明摆的事情,还用得着说?

就好比你在路上看到一坨狗屎,从外表已经看出了这是什么东西,但是你不信邪,便要去尝一口,然后尝完了之后,大呼居然是狗屎!!

《上海堡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得上是中国科幻电影标杆

作为一个普通人,知道是狗屎大可以绕道而行,但是作为一个非专业影评人,明知道是狗屎,还是要尝上一口的,不过心里纠结许久,不敢去电影轻易尝试,生怕周围人知道了之后,会造人背地里嘲笑,于是犹豫至今,本来准备等热度稍微过去一点再去看看,然而惊讶的发现,我再不去看就看不到了,电影在上映一个多星期之后,居然准备下映了!!

秉着一个再不去看看,别说一坨热狗屎了,连狗屎都吃不上了,于是赶紧买票去吃了……看了这部电影。

看完电影之后,我从电影院出来内心久久的不能平静,这样一部优秀的电影,完全可以胜任科幻电影标杆的存在,废话不多说,作为一个非专业影评人,要开始我的非专业点评了。

首先我要反驳一些网上的观点,因为我从这些细节能看出电影制作过程中的深思熟虑。

关于鹿晗作为军人不剪头发的问题

《上海堡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得上是中国科幻电影标杆

这个是可以理解的,鹿晗作为顶级流量明星,有着其自身特殊性的,作为偶像心中的完美形象,怎么能够做出剪头发这么丑的事情呢,还要不要在娱乐圈混了,万一粉丝看到偶像不完美的一面不粉了怎么办?谁来承担?

要知道鹿晗作为韩国组合出道,回国发展之后,唱歌又不行,跳舞又不行,就靠着一张娇滴滴的脸蛋,来保持粉丝心中完美的爱豆形象,你要他剪头发,那不是要他命么,以后还要不要参加综艺圈钱了?你们的要求太高啦。

关于特效问题

《上海堡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得上是中国科幻电影标杆

还有一个让人诟病的是特效太渣,其实你们比较的对象错了,《流浪地球》百分之七十五的特效都是中国团队完成的,而《上海堡垒》是重金请的韩国的特效团队,我记得上一个重金请的韩国团队的作品应该是《爵迹》,你和《爵迹》比较一下,是不是觉得特效良心多了。

再说了,电影投资三个多亿,鹿晗一个人就要拿走一个多亿,还剩两个亿,舒淇再拿走一部分,其他人拿走一部分,再道具场景分一分,还有一些应酬,到了特效的方面,估计也就剩下千万了,请的韩国的特效团队估计也是中国网游工作室一类的团队了,特效这样已经顶天了,你总不能期望什么电影都能有一个像吴京这样拿不到片酬还自己掏腰包垫资的演员吧。

关于片酬问题

说到这里,又有人要说了,要不是鹿晗拿了一个多亿的片酬,把钱用到特效上,电影特效也不会这么烂了,你们这些人,说你们什么好呢,对于鹿晗这样的顶级流量,一个多亿的片酬还算多?

鹿晗可是号称有六千万粉丝的顶级流量,按照电影票折扣价最低九块九来算,乘上六千万,那也有六个亿了,投资方这么一算,稳赚不赔啊,妥了。

当然对于电影最后的票房,要怪只能怪鹿晗宣传的不给力,不来个染黑发当粉丝福利什么,那粉丝能有积极性么?

《上海堡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得上是中国科幻电影标杆

再说了一亿多贵么,作为北京人,现在想在北京好的地段买个房没有一亿多够么?穿大牌,坐游艇,住豪宅,开豪车,哪个不要钱的,一亿多贵么?北京的工资标准,一个高级白领一个月的收入怎么着也有两三万,就拿三万块钱算,一年就是三十六万,一个亿也就不吃不喝攒二百七十七年就够了,多么?

关于配音问题

还有配音问题,看过电影的都能发现配音很多地方存在口型不对,其实这个也能理解,不配音难道给你放“1234”的台词,那多不尊重观众,作为流量明星,背台词那是他们该做的事情么,我亲自到场就给你面子了,再说我忙着呢,拍摄的时候还要打游戏,哪有时间背台词,再说事后配音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那么麻烦的背台词呢?

关于电影剧情

有人说电影设定不对,都末日了,上海人民还要上班,还有逛街的,太不合理了,其实这个是非常合理的,一个城市有很多岗位是不可或缺的,他们默默奉献,早起晚归,他们维护着城市的卫生,让我们像环卫工人致敬!!

《上海堡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得上是中国科幻电影标杆

这个点我也不知道怎么圆了,抱歉。

还有人说作为科幻片,一点都科幻,设定的是2035年,那个时候的科技感觉还不如现在,现在虽然没有普及,但是好歹都有无人驾驶了,几十年后居然没有一点的进步,还有上海大炮的设定太蠢了。

其实这个也好解释,据说这部电影是从2013年开始剧本创作,2014年概念设计,我们姑且相信这个是真的话,那么一切都好解释了,2013年、2014年的时候,哪能想到科技会进步这么快,居然无人机都能民用、家用了,若放在现在,直接用一个无人机来导航,就不用主角亲自架飞机去指引大炮了,大喊着“向我开炮”。

《上海堡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得上是中国科幻电影标杆

(PS:写到这里,我又忍不住去看了一遍《英雄儿女》,在这里,为不怕困难,敢于牺牲的革命前辈们致敬。)

《上海堡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得上是中国科幻电影标杆

恩,都怪剧本创作的太早了。啥,为什么不能与时俱进?因为没钱做特效啊,做一个未来科技城,哪有现实取景省钱,啥,电影耗资三个多亿,为什么会没钱?钱都给主演了呀,流量啊,懂不懂,是做电影重要还是圈钱重要,怎么就拎不清呢。

关于披着科幻外衣的爱情故事这一点要说明一下,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其实就是爱情故事,但是电影里面的这些戏份是在太尴尬了,主要是滕华涛导演就是拍言情的,他不想让人觉得他拍的是爱情片,而是一部科幻片,所以改了很多的剧情,所以要怪就怪导演,跟主演没关系。

《上海堡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得上是中国科幻电影标杆

那有人要问了,既然导演对言情戏可谓是轻车熟路,为什么要改变,这当然是要寻求转型了,现在演员一个个都要转型,导演为什么不行?那个说是为了蹭科幻元年热度的,赶紧赶出去,瞎说什么大实话。

网上还有小股的声音说舒淇演的不好,舒淇作为一个有颜值有演技的人,应该可以演的更好的,其实说这种话的人,肯定都是没上过班的,起码是没有上班的时候遇到过挫折的,当你辛辛苦苦的工作着,然后有些同事每天也不干活,迟到早退的,还拿着比你高的工资,你还能认认真真的干活么?

《上海堡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得上是中国科幻电影标杆

所以综合来说,《上海堡垒》堪称中国科幻电影的标杆,只要拍的科幻电影能避开《上海堡垒》所有的雷区,就是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从长远来说也象征着粉丝向的鲜肉担当电影末日的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