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男人的辮子多久洗一次?為何有人說英國傳教士直呼令人感到噁心呢?

dydes


先秦時期的《孝經》中有這麼一句話經常被後世人提及,即“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也就是說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和頭髮,不能輕易毀傷。因此,在古代的大部分時期裡,不論男女,都留長髮,剃頭髮是不被允許的,一個人生下來之後,對於頭髮就要愛護,長了可以修剪,但不能剃掉,這種傳統一直持續到明朝時期,而到了清朝就是另一個景象了。

說起清朝,有一個盡人皆知的特點就是男士留辮子,而說到古裝劇,大概清宮戲是最多的,打開電視就能看到清朝的辮子男士,不過,實際上即便是清朝的辮子,也是經過一步步變化的,並不是一開始就如同我們在電視中看到的那樣,頭髮剃去的部分還沒有一半。在最早的剃髮令實行的時候,頭頂上留下來的頭髮不過一銅錢的面積,基本等於全部剃光了,這對於幾千年來一直愛惜頭髮的漢人來說就是晴天霹靂。所以當初因為剃髮令的實行,很多地方都爆發了起義,那一段時間死的人更是不計其數,但清政府的決心是很大的,無論死多少人都必須執行這個剃髮易服,意思很簡單,這個天下是滿人說了算,你只有剃髮易服了才算是真正歸順大清朝。

這樣的高壓政策在過去基本是沒有過的,在古代,朝代的更迭,除了戰爭引起巨大的傷亡外,其實這個天下姓什麼,誰來做皇帝對平民百姓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到了清朝就不一樣了,因為剃髮易服是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的,是所有人都必須遵從的一個命令,而這個命令對於大部分中原人來說又是寧死都不願意執行的,顧炎武在《斷髮》中說:“華人髡為夷,苟活不如死!”。

那麼一開始的剃髮令是怎樣的呢?實際上早在清軍入關之前,剃髮令就已經在實行了,只是範圍比較小,僅限於歸降的漢人和蒙古人等,而到了順治入關之後,1645年,全國範圍內的剃髮令和易服令就實行了。易服令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好接受的,就是這個剃髮令很難被接受,順治帝和多爾袞要求剃髮後的髮式為金錢鼠尾式,即頭上僅留銅錢大小的一撮頭髮,然後編成小辮,這個小辮要能從銅錢中間的那個小孔穿過,這基本就相當於剃光頭了。如果不按照這個規定剃髮,那就是逆賊,按律當斬,“剃髮不如式者亦斬。”

這麼一小撮頭髮別說十天半個月,就是一年不洗估計也沒事,編成小辮之後盤在頭上,基本不需要花時間打理,倒真的節約不少時間,當然滿人將頭髮弄成這個樣並不是為了好打理,而是由他們的生活習性決定的,滿人最開始屬於遊牧民族性質,打獵騎射,頭髮太多確實不方便,所以才形成了這樣一個獨特的髮式,而當他們統一了全國,為了更好的統治,將滿人的統治強加給漢人,自然在頭髮上做文章是最好的。

不過隨著滿人入關,原先的遊牧性質的生活已經成為過去時,他們開始越來越會享受漢人的生活,而頭上的頭髮也越留越多,到了清朝晚期,剃去的頭髮可能都佔不了一半,然後剩下的那些頭髮編成一條辮子,這個辮子就比較粗比較長了,打理起來就相對費事一些,關於洗頭髮的問題也就出現了。

不過,關於多久洗一次頭髮這樣的問題,古今都有相通的地方。古代也有很多人愛乾淨,那麼頭髮必然是需要經常洗的,但也有人就是沒那麼愛乾淨,十天半個月不洗也是很正常的,甚至一個月不洗也不是什麼稀奇古怪的事,都說魏晉風流,當時的整體環境下,人們實際上是不怎麼愛乾淨的,想怎麼來就怎麼來。再有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也是出了名的邋遢,《宋史》記載:“性不好華腴,自奉至儉,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王安石喜歡蓬頭垢面,而且邋遢的理直氣壯。

再說到現在,有人每天出門前都要洗澡洗頭髮,而有的人就是很多天不洗澡不洗頭髮,也能堅持個十天半個月,尤其是農村,一個周洗一次頭都可能算是勤快的,當然夏天勤快點,冬天的話就真的十天半個月才洗一次,這並不稀奇,味道的話,肯定是有的,但是習慣了也就那樣。

所以清朝時期有辮子的男士也是如此,勤快的勤快,懶的懶,當然,上流社會或者有正兒八經的地方上班的那些人洗頭髮的次數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畢竟要給別人留下好點的印象,形象還是很重要的,所以他們可能幾天就洗一次,可以在自己家中洗,也可以去外面專門洗頭的地方去洗,順便打理打理頭髮。而農村的人,一個月不洗也很正常,大家整天忙地裡的活,哪有功夫去洗頭髮?就算是洗也不會好好洗,能自己感覺清爽就可以了,大家都一樣,誰也不會笑話誰。

但是特別愛乾淨的人要是和一個普通百姓遇到,可能就不會太愉快了,比如有一個外國的傳教士有一次在走路的時候恰好就遇到了一位在拆辮子的普通百姓,風一吹來,那味道,傳教士終生難忘,然後吐了一地,估計那位男士已經好幾個月沒洗過頭了。


蕭曉四姑娘


首先說明一點啊,咱們不是跟英國傳教士一夥的,因為他們也不乾淨,有些外國人,能把咱們燻暈過去的

這裡就說小辮子的問題。

不說以前的辮子了

就說身邊人的辮子吧

我認識一個小男孩,大概八九歲,一直留著一條長長的小辮子。

這種小辮子,有許多講究的。

有希望長命百歲的,有希望健康長壽的,有希望平平安安的,總之,他留著一條小辮子

諾,就是這樣子的。(摘自網絡)

有一次,我出門正碰上他在開心玩耍,因為玩的很開心,小辮子鬆開了。

我就說,來,我給你編起來吧

於是我就給他編了起來。

編到最後,感覺手上有很多汙垢,感覺他的頭髮上油膩膩的。

於是,我問:你這小辮子多久洗一次?編一次?

他笑著說:每週洗澡,我媽媽都把小辮子別到頭上,不洗小辮子,光洗澡。我媽媽一個月才給我重新編一次。想洗好久才洗一次小辮子。哈哈哈,太麻煩了,我媽媽也懶得給我弄

我聽了以後,趕緊回家,洗手,洗手


Longsuixinyuan


在沒有洗髮水的古代,估計人的頭髮即使是經常洗也會有味道,更別提還不經常洗了。

曾經我也是一個沉迷網絡遊戲的少年,那個時候經常泡在網吧,很多人經常在網吧一玩半個月不回家,我至今記憶猶新的一次,我站在一個大哥的身後看他玩遊戲,結果被他頭髮的味道嗆了一天,我差點吐了。

在現在社會幾天不洗頭味道都讓人受不了,更別提古代時期了,看這個問題大家可能都以為清朝男人扎辮子,可能會很髒,實際上清代人的頭髮未必有前代的味重,在清代之前的中國人由於受到《孝經》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的髮膚都是父母給的,必須珍惜它,不能毀傷,說到底就是不能輕易剪髮。

當然,這並不是說古代男子一輩子不理髮,如果一輩子不理髮,那不就跟傻子一樣了嗎?在古代男子都會修理髮型,然後把長髮挽起來,再盤起來,到成年之後行弱冠之禮的時候,就在盤上的頭髮上帶帽子。

那麼古代人留髮留多久呢?現在人們常說的,待我長髮及腰,其實也是古代男性頭髮長度的一個標準,長髮及腰不是等人來娶,而是頭髮長了,應該修剪修剪了,然後選一個黃道吉日把頭髮剪了,剪下來的頭髮還要收藏起來或者焚燬,以示對祖宗的尊敬。

你想想,男子長髮及腰,得多難打理,這要是天天洗頭估計什麼事也不用幹了。

這一情況到清軍入關時候被強行改變了。

很多不瞭解清朝髮型的讀者在看了清朝古裝劇之後都有一個疑問,清朝的頭髮不就是紮了辮子嗎?為什麼當初清軍入關要叫“剃髮令”呢?

其實,我們現在看到能夠接受的清朝的辮子都是晚清時期不斷髮展變化後的形象,真正清軍入關時的頭髮,那是相當難看的。

清軍入關之前,一直是過著漁獵的生活,在打獵、捕魚的時候,辮髮是相當給力的,這種辮髮是將腦袋四周的頭髮剃光,然後在後腦勺處剩下的頭髮編成辮子,留下頭髮的地方只有銅錢大小,留的髮辮要比小拇指還細,要能穿過銅錢中的方孔才算合格,因此這種髮型被稱為金錢鼠尾,其實也就跟光頭差不多。

1644年日本商人竹內藤因海難在北京旅居一年,著成《韃靼漂流記》一書。書中這樣描寫清人的髮式:"他們的人都剃頭,把頭頂上的頭髮留下來,分成三綹編成辮子。他們男子把唇上的鬍鬚留下來,把下面的剃掉。無論是大官、小官和老百姓都一樣。"

所以,清軍入關才管這叫剃髮令,很多人認為在清朝是不扎辮子就要問斬,實際上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在有關清史的資料中,順治四年就有人因為"周環僅剃少許,留頂甚大"最後被處斬,而縣官還因為失察被議罪。

清朝統治者之所以不遺餘力,寧肯引發血腥反抗也要推行剃髮令,實際上是出於維護自己民族文化傳統的深謀遠慮。

說回到正題,儘管這種金錢鼠尾的髮型很醜,但是要從衛生的角度還真就比以前長髮飄飄的時候要乾淨很多。

當然,我想令外國傳教士大呼噁心還是清朝晚期的頭髮。

隨著清朝統治的穩定,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清朝統治者在不同程度上放開了對頭髮的管理,到乾隆去世那年,通過當時外國人的繪畫中可以看出,清朝的頭髮留髮面積足有四個銅錢大,相當於一個掌心的面積。

在咸豐朝時期,老百姓蓄髮已經超過頭髮的大部分,一直到清朝末年,清朝人的髮式才變成現在影視劇中的陰陽頭,剃髮只剃前半部分。

人們將清朝的辮髮變化總結為,先是鼠尾巴,又是豬尾巴,最後是蟒蛇一樣的形態。

隨著頭髮的增多,還需要扎辮子,這就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是技術了,當時清朝已經出現專業的剃頭匠,擔著剃頭挑子,走街串巷給人們剃頭,扎辮子,甚至是摳耳朵。

多於經濟較為富庶的人來說,剃頭刮臉是一件頗為社交性且時尚的事情,好友經常結伴去剃頭,甚至請人剃頭。一次精緻的洗頭,要花費很長時間。

當然,清代時期有康乾盛世,但是老百姓的日子並不好過,尤其是在廣大農村,更是窮的發都吃不上了,每天干活的時間都不夠用,哪有能力三天兩條的打理辮子,所以大多數時候,都是理一次髮,盤在頭頂上,要挺很久很久才能再次洗髮。

所以,晚清的時候,外國傳教士說中國人頭髮令人噁心的受不了。

其實,晚清以來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剪辮子已經成為趨勢,早在民國成立之前,清朝百姓就已經開始剪髮,政府也無力深究,1898年戊戌變法的時候,康有為在變法主張中就提出剪掉辮子,到了十年之後,清政府舉行新政的時候,就連清朝的貴族都建議朝廷廢除辮子“非剪髮易服,不足振起全國之精神!”

而沿海通商城市,老百姓更是逐漸剪掉辮子,至於那麼遲遲不肯剪掉辮子,甚至在民國時被強行剪掉的,大部分都是偏遠地區的人,或者忠於清朝的人,將其看作清朝的象徵。

最後要說的,雖然古代中國人的頭髮不太乾淨,但是中國人愛洗澡啊!真正埋汰的歐洲人,當時當時受瘟疫的影響,歐洲人特別不愛洗澡,比如我們熟知的法國路易十四,長年不洗澡,十步之內就令人作嘔。


史論縱橫


對於現在的男人而言,為了保持衛生健康,一般一週會洗頭2-3次。現在洗頭也很方便,家家都有熱水器,如果不想在家裡洗,也可以去專業的理髮店請人清洗然後造個型。


但是在清朝,男人都留著長長的辮子,而且生活條件也很不好,所以洗頭也是一件特別麻煩的事情。那麼清朝的男人多久洗一次頭呢?

對於窮人而言,自己打理頭髮其實是一件特別麻煩的事情,而且每日還得為生計奔波,根本沒有錢也沒有時間去折騰自己的頭髮。所以一般情況下都不會清洗。

當碰上天氣特別好的時候呢,比如夏季,陽光燦爛,河水清涼,窮人們都可以去河裡洗澡消暑,然後就可以順便把頭髮給洗了,還能幹的很快。


但是對於春秋冬這樣的季節,一是不適合去河裡消遣,二是即使頭髮洗了也沒有吹風機這樣的東西,很難幹,因此都不會做刻意的清潔。只有等到來年盛夏再做清洗。而對於一些不愛乾淨的人而言,可能數十年都不會洗一次頭,或者等到結婚的時候洗一次。

而對於富人而言,每天都比較清閒,而且有專人伺候,洗頭的頻率也會高一些。官員在遇到特殊事件,比如國喪等情況,就需要等上100多天才能洗頭了。

清朝男人的辮子有多髒呢, 據傳教士的記載那時候大多數男子的辮子都好像是十年沒有清洗一樣,上面沾滿了汙垢,發散出像臭老鼠一樣的味道,甚至讓人不敢靠近。靠近以後,吐了一地。由此可以看出噁心的程度了。 所以在清朝時期,他們的辮子可以說是真正的“髒辮”,有多汙穢和油膩,光是想象一下就知道了。這也能從側面反映出清朝尤其是晚清,人民的生活有多艱難困苦。

我是【文史侃大山】,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吐槽。一起討論歷史事件。

文史侃大山


清朝以前,漢族人一直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所以十分愛惜自己的身體,就連頭髮都不敢隨意的剪。

古代男子在15歲的時候束髮為髻,將頭髮盤在頭頂上,然後用簪子固定,20歲的時候行冠禮,寓意成年。


但是當我們看清朝影視劇的時候,男子的髮型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男子不再束髮,而是留長辮子。

那是因為滿人的祖先是女真族,過著遊牧生活,為了方便打理頭髮,於是留起了辮子,這種習慣一直延續下去。後來滿清入關,滿人為了在精神上征服漢人,於是順治皇帝頒佈了剃髮令,規定“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但是此時的髮型仍和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不一樣。

我們看的清朝宮廷戲裡面滿族男子都梳著陰陽頭,就是頭髮的前半部分剃掉,後半部分編成髮辮。然而歷史上真正的清朝初期標準髮式是金錢鼠尾,將四周頭髮全部剃去,僅留頭頂中心的頭髮,其形狀像金錢,而中心部分的頭髮,則被結辮下垂,形如鼠尾,留的髮辮比小拇指還細,要能穿過銅錢中的方孔才算合格。


電視劇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大家,清朝的髮型應該是金錢鼠尾,至於大辮子,一直到清朝末年才開始出現。

現在的男生很少留辮子,一般女生喜歡留長髮,雖然有了吹風機,但是對於女生來說,洗頭仍然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更別說清朝人了。

清朝沒有洗髮水,人們洗頭一般用皂莢、草木灰、淘米水來清洗頭髮,雖然效果沒有現在的洗髮水好,但是也有一定的清潔作用,總比沒用要好。

有了清潔劑,沒有吹風機,洗頭仍然是一個大問題,清朝男子留著長長的辮子,髮量驚人,頭髮洗了之後只能採用自然風乾的辦法,非常耽誤時間,因此清朝男子洗頭髮的頻率不高,就是在炎熱的夏天,也是一個月洗一次。

到了冬天,氣溫低,頭髮洗了之後幹不了,甚至會結冰,人們甚至能堅持一個冬天不洗頭。至於特殊時期,例如國喪期間,喪期為一百天,全國上下為了守孝禁止洗頭,人們要堅持三個月不洗頭,估計很多人都受不了。

清朝男子由於長時間不洗頭髮,頭髮上很容易長蝨子,到了夏天,人們很容易出汗,辮子中還夾雜了亂七八糟的物質,難免會散發出一股酸臭味,成了名副其實的“髒辮”,難怪英國傳教士來到中國後受不了,感到噁心作嘔。



現在我們兩天不洗頭髮,頭髮就會變油,還有很多頭皮屑,感到頭皮癢,而清人一個月才洗一次頭髮,他們必定也是有苦難言,一聲嘆息。


歷來現實


說實話,也就是這個英國傳教士麥羅德是光緒年才來,沒有挑到一個好時候來,所以看到的都是藏汙納垢的髒辮,倘若他在順治朝來時,絕對看到續辮的人都是直溜溜,烏黑髮亮透著香氣的。如下圖。



滿清入關後,因為他們的習俗是編髮,為了統一思想,強制漢人一起編髮,如右上那種既是順治朝時候的髮型,那麼一小撮,和鼠標無異,清洗起來也不算太麻煩,也並不會怎麼藏汙納垢,又因為當時留此辮的多是滿清八旗貴族子弟,多的是丫鬟婆子伺候洗頭,所以大多數看到的都是一條烏黑髮亮,還點綴些金絲帶,透著香氣的麻花辮。

到了康熙朝代則如上圖中。光緒朝代頭髮比上圖左更多,滿清頭髮以其年代久遠而增多。光緒朝時,很多老百姓額頭開始出現碎髮,顯得十分邋遢蓬亂,令人不喜。

到了光緒年,基本上到了滿清經濟最不景氣的時候,全國上下連光緒過得都緊巴巴的,何況老百姓。民間草根百姓一個個衣衫襤褸,沒法講究,窮人家的人,許久也不洗一次頭髮,又加上編的髒辮,日子久了自然藏汙納垢,遠遠一股風吹過,把人燻得倒栽蔥。

其實這個心理也很易理解,一身衣服,破破爛爛,一年都沒得換一次,又何必去講究那頭髮呢?

那時候,麥羅德打北往南,見識了滿清很多草根生活與封建愚昧,他簡直難以想象女子如何忍受痛苦將裹那三寸金蓮,男子如何能夠忍受幾個月洗一次頭。

他看到,走到坊間小鎮,街上多有拎著熱水與梳洗用具工人打扮的人沿街叫賣,專門給那些稍有資本的人洗頭。一個洗頭匠幹這活一天便能養活一家四口人一天。

而走到窮人家他發現,窮人家大多數都是乾洗,既把辮子鬆開,用篦子梳梳,那種蝨子、頭皮、灰塵與各種汙垢,伴隨著一股令人作嘔的酸腐臭味隨風飄揚的風景,嚇煞死人,麥羅德表示看了一遍,此生難忘,三天難以入食。


不書


古代都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剪頭髮的,到了清朝,滿人入關以後,實施了剃髮易服令,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口號讓很多老百姓都屈服了,之後百姓開始留辮子,留這麼長的辮子,要多久洗一次頭髮呢?

對於平頭老百姓來說,大多數人選擇在夏天洗頭,因為冬天太冷,洗完頭頭髮幹不了,也沒有吹風機這種東西,所以冷風一吹很容易受涼,染上風寒。夏天洗頭,也是一個月洗一次,而那些流浪漢們,估計這一輩子都不會洗一次頭髮。

有些特殊情況,是必須得洗頭髮的,那就是遠方的朋友來家中做客,作為屋主人肯定要好好打扮一番,以示對客人的尊敬。不然一副亂糟糟的樣子,接待客人也不太像。

還有一些貴族子弟,他們家境富裕,洗頭髮的次數肯定會比一般普通老百姓要多一點。但也做不到像如今,洗頭隨便洗。他們一般都是在洗澡沐浴的時候,順便把頭髮給洗了。某些特殊的情況下是不允許洗頭髮的,比如宮中皇室成員去世了,這時要舉行國喪,100多天內是不允許洗頭的。

現在一個人一星期不洗頭估計都受不了。古人好幾個月不洗頭,先不說乾淨不乾淨,就這個味道估計就讓人受不了。


關河南望


關於這個問題,筆者曾詳細寫過一篇文章,如有興趣,可自行搜索“清朝男人的髮辮究竟有多髒?英國傳教士記錄下令人作嘔的畫面”一文。其中筆者將英國傳教士所見所聞翻譯過後寫下,或許能讓您從文字之中一見大清朝男子髮辮之骯髒程度。

當然,既然是問題,就有必要在此精簡解答一下。大清男子髮辮之髒,令人作嘔的畫面,並不是憑空而來,晚清光緒年間,有英國傳教士名叫麥羅德者自天津出發遊歷直隸、山東、河南等地,將其所見寫於紙上,回到英國後,麥羅德將其所見所寫並附上一組照片印成明信片出售,這些文字一經傳出,洋人十分驚訝,難道傳說中的神秘國度真的如此骯髒不堪。答案是正確的,這位洋傳教士並沒有說謊和誇大。(下圖為河北地區一戶農家)

他對中國男人的髮辮和女人裹的如粽子一般的小腳做過詳細研究和記載。為了接近大清普通百姓,他自己蓄髮之後,讓人梳了一條小辮子,然後穿上馬褂走訪各地。他其中寫道直隸(河北)、河南、山東地區的農村男女幾乎身上都有一股子怪味,兒童喜歡赤身或赤腳,且滿身汙泥,除了讀書人之外,幾乎所有的人都穿的破衣爛衫,稍微好一點的衣服只有節日時才捨得穿。男子的髮辮盤在頭頂,幾乎終年不梳洗,夏季的時候他們會跟著孩子一起到河中洗洗身上的汙垢和清理髮辮,天一冷,便不再洗,而是用一隻叫做“篦子”的梳頭工具將散開的髮辮來回梳,每梳一下,都會掉落在地上一些小蟲和皮屑以及灰塵。麥羅德形容那種味道連老鼠聞了都噁心。(下圖兩個河北地區的農村婦女)

女子也是如此,幾乎也是常年不洗,而是將頭髮盤起來,在腦後弄成一個“大包”。她們如果空閒的時候,會坐在一起,便聊天邊用“篦子”梳頭,雖然看上去很不衛生,但是她們的髮質卻出奇的好,梳完之後,像是摸了一層護髮油一樣。

以上是麥羅德在農村地區的見聞,不過在城市中,如天津城內,一些有頭有臉的人還是很整潔的,他們有專門的僕人幫助清洗髮辮,而且還要用一些特別的天然護髮品進行塗抹,以保證髮辮油光發亮,並且可以發出各種香味。西方的花露水和東洋的髮油十分暢銷,有錢人家的男女都會購買。(下圖為天津紫竹林的兩位知識分子,明顯看出他們的著裝很整潔)

另外在城中有走街串巷的洗頭人,他們挑著擔子,上面有洗頭和梳頭的工具,為那些愛乾淨但是沒有僕人伺候的人進行梳洗,文化人和小生意人往往喜歡光顧他們,一個洗頭人一天賺的錢足夠養活一家四口。

看著這位英國傳教士的記載,你有什麼感想,是否很驚訝,這是何等的“可怕”,我們現在三天不洗頭,頭皮就幹癢,一年到頭不洗頭並且還是梳成大辮子這是一種什麼滋味,但清朝人已經習慣了,如果天天洗,才會被視為不正常。(下圖為新軍當街剪辮子)


大獅


中國歷史雖然看起來如同是一脈而相承,實則不然,同樣的皇帝坐天下,卻一朝君王一顏色,秦漢的中國和明清的中國,雖然同屬封建,但它們之間的差距,卻不僅是換了國號的不同。(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對於西方人來說,他們所知道的中國,是盛唐遺留的風韻,或者是馬可波羅書中的黃金國度,沒有人告訴它們,中國只是一個離他們很遠的地方,雖然富饒,但也不乏貧窮,更不要說,唐時的中國、元朝的中國、明清的中國,這之間的差別,除了國號之外,更多的是風俗的流變和制度的更替。

1793年,英國人決心穿過傳說的迷霧,用一次期望又狐疑的長途跋涉,親自來打量一下中國的究竟,不得不說,他們來的正是時候,因為此時的中國,正值封建歷史中最為耀眼的時代,乾隆皇帝締造出來的盛世,絕對可以讓這些遠來的客人,見識下什麼才是黃金國度。

可惜,這些英國人,他們的目光並沒有落在朱門映柳的富饒人家,也沒有把皇家的熱河行宮當作一回事,他們攤開了羊皮紙,用鵝毛記下來中國的底層社會,記載下一群中國人如何哄搶他們喝剩的茶葉。

得不到的人氣急敗壞的漲紅了臉,每一次的殘羹剩飯都被僱傭的中國僕人當作是莫大的恩賜,好像從來都沒有吃飽過一樣。 這些英國人,沒有發現任何一個農民,有他們國家那樣,滿街遊逛的啤酒肚。


從舟山到京城的航路上,英國人記下了一個觸目驚心的國度。 尤其是當英國人上岸後,清朝男人的辮子,成為他們最終把失望轉為鄙視的情緒誘因。

他們在遊記中感嘆:這大概是上帝對男人最可怕的一種懲罰了,讓他們每天都拖著一根骯髒又散發異味的辮子,就像是一隻出生在茅廁的耗子一樣,當我們掩鼻而過時,這些清朝男人卻並不覺得自己身上的氣味有什麼不對。

清朝男人真的有英國人記載的這麼骯髒嗎?雖然這些記載對於中國人來說,是無法接受的,但事實就是,就算在所謂的盛世中,中國底層的百姓一樣是窮苦不堪的,那些男人們,並不是他們願意不潔淨,而是貧窮和繁重的生活。

並不允許他們有過多的時間打理自己的辮子,當一個每天要下地勞作的農民,因為朝代的限定,不得不蓄起一米多長的頭髮時,可想而知要每天保持辮子的潔淨,是一件多麼“何不食肉糜”的事情。

窮人是沒有精力和時間清洗這一根累贅的,但是有錢人卻不一樣,他們的家裡有專門整理髮辮的僕人,有增香焗色的天然發具,就算出門在外,大街上的發匠也能滿足清理辮子的需求,可是這些都是需要時間和銀兩的,因此這些體面的清朝人,是少之又少的。

清朝強制讓百姓們留髮,卻又沒有給他們一個足夠富裕的生活,這些讓英國人掩鼻的底層中國人,他們又有什麼過錯呢,無非就是:窮而已。


歷史三日談


我們都知道百善孝為先。

而孝的首要表現就是愛惜身體髮膚,《孝經·開宗明義章》說: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孝經》成書於秦漢,由此可見,中國至少從秦漢開始甚至更早就不輕易理髮,成年之後除了出家之人,隨意剪頭髮會被視為大不孝。

明朝滅亡,滿清入關,確立了清朝統治後,便開始強制推行滿人的結辮方式——即“半半留”的剃髮制度。男士把周圍剃掉、留中央,叫做剃四周、保中央,而後面的頭髮編成了辮子,以表對大清皇帝的效忠。

強推女真髮式:


在兩千多年儒家正統思想的影響下,漢族對滿清的"留頭不留辮,留辮不留頭″感到極度恐慌,寧死不屈的很多漢人被砍了頭,最後接受這一制度的漢人開始剃髮結辮,由此催生了剃頭業,民間一些手巧之人成了"剃頭匠"。

剃頭匠們用扁擔挑著行當和火爐子,上面置著一黃銅盆,用來給男子熱水洗頭、敷面、刮臉。

剃頭匠:

也有的剃頭匠就在趕集天在集市上找地兒擺攤,講究一點的男子,或有點閒錢的老年男子六七天洗一次辮子,窮點的人家兩三個月才能付一次錢打理辮子。

在中國部分地區,小孩子(尤其是家中長子)剃頭是一件很莊重的大事,先請算命先生為孩子占卜理髮的吉時,然後在吉日吉時吉地剃頭並宴請親朋,稱“剃頭酒”。

有錢人:

有的男孩子從出生長到四五歲左右才行剃頭禮,屆時請先生為孩子剃髮,有的是在百姓認為具有神意的樹下或山洞裡舉行,還行殺雞祭祀之禮,至此以後孩子再不輕易剪髮。

孩子剃頭之前多是父母幫忙打理,中國貴州西南部有的地區一直保留“剃頭酒”的習俗,直到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才漸漸消失。

南方的天氣比較熱,河水清澈,幹完農活的男子多會跳到河裡洗澡洗辮子,北方天冷,有的男子幾個月才洗一次,西北部乾旱缺水之地,有的人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出嫁、死亡,一生之中也就洗幾次頭。

不洗澡的窮人:

長時間不洗頭的男子,為防止頭髮上長蝨子,體面的人經常拿篦子梳頭。天晴不幹活時,一家老少坐院裡邊聊天邊相互幫忙找蝨子或用篦子清理蝨子。

有的人把辮子盤在頭上,幾個月才梳一次,有的人因為長時間不梳頭,頭髮結成塊狀。

長時間不洗頭使得頭髮油亮,有錢人在頭髮上抹髮油,後來頭髮油亮成了部分地區男子的時尚潮流,有些沒錢的男子手拿油餅,吃完後就把手上沾的油抹到頭髮上,有時候抹桐子油。

窮人:

清朝男子的辮子又細又長,稱為"豬尾"。兩次鴉片戰爭後,允許外國傳教士在中國通商口岸傳教,尤其是以英國傳教士居多,巧的是他們也以"豬尾”來稱呼中國人的辮子,並發現中國男子辨子又臭又髒。

光緒年間就有一位叫做麥羅德的傳教士遊歷中國大半河山後,著重的描寫了男性留辮子女性裹小腳的事情。

傳教士:

他寫道:辮子讓人感覺十分難受,然而清朝國人竟然能夠每天都拖著長辮子,還能一直不去梳洗打理,就光聞一下辮子發出的氣味兒,都有讓人噁心想吐、痛不欲生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