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洛陽村:大山裡的紅色搖籃

河北省井陘縣孫莊鄉洛陽村,坐落在井陘與平山交界處。該村山清水秀,是一個著名的魚米之鄉。在村中心,有一座千年歷史的興隆寺。1947年10月,中央婦嬰學校曾駐守在興隆寺裡,使洛陽村成為一座“紅色搖籃”,在中國革命道路上留下深深的足跡。

她們住在興隆寺

84歲的潘文,是洛陽村的老黨員,他回憶:那年我13歲,是1947年秋天,中央婦嬰學校來到洛陽村,於1948年5月份離開,大約住了7個月。她們是趕著馬車來到洛陽村,搭鋪睡在興隆寺裡,開始了學習和生活。她們共有50來人,除了炊事班是男的,其他都是女的,年齡都在30來歲,大部分是南方口音;她們在興隆寺上課,內容是戰場救護和保育護理;她們每天在打麥場上做操,課間在空地上唱歌和遊戲,到處是一片歡樂的海洋。

我們家對面有個家譜廟,是中央婦嬰學校的食堂,距食堂十幾米有一口水井,是做飯取水的地方。每到開飯時間,都是炊事班的人用桶,把飯抬到我們家門前的打麥場上。興隆寺離我家有200米,學員們都是手拿盆碗,從興隆寺裡排好隊,走到我家門口打飯吃。

我母親是個熱心人,特別喜歡她們,每到食堂開飯時候,就在自家院裡,打好井水來,讓學員們洗涮盆碗,又把家裡的餐桌擺在院裡,供她們放餐具。她們和我媽關係非常好,都親切稱呼我媽叫大姐。當時我年歲小,但是,這些情景我都牢記在心裡。

中央婦嬰學校醫務室,有個護士年齡才18歲。有一次,我幹活時不慎把手劃破了,就是她給我包紮的,包紮好以後,她還囑咐我:以後幹活一定要小心。有一次,我的腰不舒服,是李風枝醫生到家裡給我看的,她還經常給村民們看病,大家都說她是好人。

井陘洛陽村:大山裡的紅色搖籃

都是集體活動

84歲的老黨員潘雲山回憶:1947年秋天,中央婦嬰學校來到洛陽村,他們趕著馬車,拉著生活用具和紡棉花的紡車,駐紮在興隆寺上課學習。我家距離興隆寺很近,我在門前經過,就能聽到講課的聲音,但是聽不懂內容,不知道人家是說啥。每當夜幕降臨,我經常聽到一陣陣嗡嗡聲,那是她們用紡車紡線。我還看見她們到河邊洗衣服,都是集體活動,有嚴格的紀律,不許獨自行動。潘雲山回憶,不少村民都把自種的蔬菜賣給食堂,因此她們總有充足的飯菜供應。

戰爭年代做事保密。學員們啥身份,誰也不知道,村民不問,人家也不說,時間長了,村民們猜測出,她們都是解放軍幹部的夫人,丈夫在前線作戰,她們在老區學習。那時候村民編了一個順口溜:“洛陽住著婦女隊,唱歌跳舞啥也會,幫助村民學文化,紡線洗衣排著隊。”洛陽村屬於革命老區,背靠挺立的馬頭紅,村口河水清澈平緩,河灘一望無際。環境山青水秀,安全僻靜,是一塊辦學養息寶地。那時候,學員們與村民建立了深厚感情,她們走的時候,村民們都依依不捨,學員們都把洛陽村當成了“第二故鄉”。

井陘洛陽村:大山裡的紅色搖籃

她講課活靈活現

63歲的馬海林,是井陘縣威河西村人,據他回憶:我母親叫郭秀書,1944年(16歲)入伍,1947年(19歲)入黨,是一位老八路。她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曾任晉察冀軍區四分區看護員,井陘縣威河西村婦女主任,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護士,醫生,中央軍委授予她獨立功勳榮譽章。我母親說過:在戰爭年代,部隊流動性大,上級規定,婦女生孩子時,必須回地方工作,不能帶孩子隨部隊作戰。1947年2月我母親生我大姐時,回到了井陘縣威河西村擔任婦女主任,歸地方婦救會領導。在這段時間裡,她教婦女們扭霸王鞭,唱解放歌曲,在村裡組織婦女學文化,給部隊做軍鞋。在村期間,組織上安排她去阜平縣開會學習,回到井陘後,又按排她到離我村五公里外的洛陽村,那裡住的中央婦嬰學校,給學員們講過兩次課,講的都是戰場救護及保育護理。因為她參加過無數戰鬥,有著豐富的戰場救護經驗,都是從實戰上總結下來的,講的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她講課很有耐心,對學員的提問百問不煩,深受大家歡迎。郭秀書一邊講課,學員們一邊鼓掌。

潘文老人告訴記者:1947年秋天,中央婦嬰學校駐紮在洛陽村,咱們村為解放全中國做過貢獻,是一座紅色革命搖籃。幾年前,我就想把這段歷史,通過媒體宣傳出去,讓大家都知道。如果再不整理出來,就會被時間淹沒。趁村子裡部分見證人健在,記錄這段珍貴的歷史,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父輩的告慰。

井陘洛陽村:大山裡的紅色搖籃


分享到:


相關文章: